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知识点题库

在近代,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但后来又提出“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主义进行。”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 . 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C .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 . 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1872年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4周年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宣言》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下列史实中无法体现出这一观点的是

A .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B . 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C . 中国共.产.党开辟井冈山道路 D . 中国提出'一国两制'
《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其中,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是(   )
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和成果    ②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
③回答“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④属于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 发展资本主义 B . 救亡图存 C . 反抗外来侵略 D . 反对专制统治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后期,新文化人士开始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原因是

A .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西方政治学说的一种 B . 接受了科学社会主义后宣传马克思主义 C . 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D . 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解释中国现实问题
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明确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 辛亥革命的影响    B . 工农运动发展的推动 C . 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D . 中国共.产.党纲领的作用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 发展资本主义 B . 救亡图存 C . 实践民主共和 D . 反对专制统治
“北方吹来十月的风,惊醒我们苦兄弟。”与这句话直接有关的信息是

A . 五四爱国运动 B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 . 毛.泽东思想诞生 D . 中国共.产.党诞生
在近代有人曾说:“社会主义理想境界甚高,学派亦甚复杂。唯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但后来却又说:“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主义进行。”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B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C . 五四运动的爆发    D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学者金观涛、刘青峰在《五四新青年知识群体为何放弃“自由主义”?》一文中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观念,而且影响到对《凡尔赛和约》的解释,并进一步冲击中国知识分子对未来观念的建构。”一战后,中国思想界最突出的转变是(    )
A . 从宣扬科学到反思“科学万能”说 B . 从学习西方社会制度到质疑其制度 C . 从盲目崇拜西学到回归传统文化 D . 从学习欧美到以俄为师,宣传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逐步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主要是在( )
A . 戊戌变法后 B . 辛亥革命后 C . 国民革命后 D . 五四运动后
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指出:“我虽然承认不必从根本上废弃国家、政治、法律这个工具,却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即掠夺阶级)的国家、政治、法律有扫除社会罪恶的可能性。”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 . 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 C .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17年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中写道:“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学士文人对于颂扬功德、铺张宫殿田猎的汉赋和那思君明道的韩文、杜诗,还是照旧推崇。……一般社会应用的文字,也还仍旧是君主时代的恶习。”这一思想的本质意图是(    )

A . 提倡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B . 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C . 反对封建儒家伦理道德 D . 促进青年人的思想解放
在近代,中国不同的阶级、派别分别进行了不同的探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鸦片战争

师夷长技以制夷

甲午中日战争

洋务运动

维新变法

八国联军侵华

实业救国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

从表格中选出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并运用这三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发表文章,提到马克思及其学说,并预言“社会主义必将磅礴于二十世纪”;同盟会早期会员朱执信1905年翻译《共.产.党宣言》部分内容;1917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上述史实表明(    )
A . 马克思主义已经在中国思想界产生影响 B . 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在中国得到了实践 C . 各政治派别都主张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 D . 中国知识分子关注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如其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悌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汽机,夕驰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

材料三:君主专制制度不是“天经地义”,人类社会最初并没有君主,君主是人民推举出来的,人民也可以把它废除;实行君民共主的君主立宪政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材料四: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中国近代史》(上)

材料五:李大钊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们向俄国学习

——(《中国近代史》(上)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什么思想?
  2. (2) 材料四中“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陈独秀对中国传统文化持什么态度?
  3. (3) 材料五反映了李大钊的思想主张是什么?有何重大影响?
  4. (4)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经历了怎样的演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源可能是战后第一位体会到时代已开始在变与西方影响之大的中国学者。??时代在变,古代的天地人物,俱不同于今日,“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岂惟世事,物理有然。”所论激切,多为时人所不能道、未曾闻,有“奇书”之称可惜其在中国所发生的影响,远不及在日本,具有莫大的刺激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二:梁启超说:“我觉得这五十年来的中国,正像蚕变蛾、蛇蜕壳的时代。变蛾蜕壳,自然是一件极艰难、极苦痛的事,那里能够轻轻松松的做到。心理上还有必变必蜕的觉悟,那么,把那不可逃避的艰难苦痛经过了,前途便别是一世。”

材料三:孙中山说,欲救亡图存,“革命为唯一法门”。即认为不推翻清王朝,中国决无生存于竞争世界的希望??共和制度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中国应当取法乎上,直接建立共和制度,“方才是人类的进步”。还提出,中国可以借鉴外国经验教训,“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摘自汤奇学《孙中山的社会进化思述评》

材料四: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摘自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材料五:《海国图志》《民报》、孙中山题词《新青年》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奇书”指什么?魏源的什么思想“为时人所不能道、未曾闻”?在近代中国,该思想在实践中是如何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的。
  2. (2) 材料二反映了梁启超怎样的历史观?你认为“这五十年来”推动中国“变蛾蜕壳”的因素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孙中山革命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4. (4) 根据材料四归纳胡适的主要观点。
  5. (5) 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先进中国知识分子对待西方文明的共同点,并分析其态度变化的趋势。
李大钊比较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    )
A .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B . 《庶民的胜利》 C .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 . 《再论问题与主义》
1920年9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中写道:“将来的社会,要使它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它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它变个工人的世界。”该材料主要反映了(    )
A . 上海已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 B . 中国工人阶级认清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C . 中国工人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 D .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影响
1918年7月,一位年轻人在北洋法政专门学堂的《言治》杂志上,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一文,明确提出中国革命必须走俄国的道路。据此判断,这位年轻人是(    )
A . 蔡元培 B . 李大钊 C . 陈独秀 D .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