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 知识点题库

1939年6月,美国一次盖洛普民意调查,请公众指出罗斯福新政以来的最大成就以及最差表现。28%的人认为新政的最大成就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23%的人认为新政的最差表现也是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下列对新政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救济项目和工作改进组织”主要指实施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② 新政在推行的过程中存在争议 
③ 争议源于不同阶层自身的利益和认知水平 
④ 新政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使美国彻底摆脱了危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经营者革命”指的是

A . 企业经营者改革管理制度 B . 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企业经营 C . 企业所有权发生变化 D . 企业经营者改造生产技术

关于下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发达国家的福利政策消除了社会矛盾,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B . 发达国家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C . 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己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 D . 图示国家被称为“福利国家”
戴高乐曾说:“计划能补偿自由的缺点,而同时又不使它失去优点。”据此,“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做法是(   )

A . 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 B . 实行国有化,建立国有企业 C . 进行福利改革,保障劳动者利益 D . 大力革新技术,加快产业的更新换代
1929年—1933年由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很快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主要是因为(   )

A . 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存在 B . “自由放任”政策不适应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C . 各国之间国际贸易冲突的加剧 D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确立
20世纪前期,一位美国总统说:“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 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既为我们 自己,也是为全世界。”材料中的“战争”是指

A . 林肯为了反对落后的奴隶制度,与南方分裂势力进行战争 B . 杜鲁门为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援助欧洲各国 C . 富兰克林•罗斯福为应对经济危机,实行政府干预经济 D . 富兰克林-罗斯福反对法西斯国家,美国加入同盟国,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罗斯福就职时美国失业人口为1400万,1937年8月减少到500万,1938年——1939年又增加到1000万,这表明当时(   )

A . 就业率居高不下 B . 就业渠道类型单一 C . 就业情况很不稳定 D . 新政并未发挥作用
下表反映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    )

1987年英.法.日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表


英国

法国

日本

第一产业

2%

2%

3%

第二产业

38%

38%

40%

第三产业

60%

60%

57%

A . 建立“福利国家” B . 第三产业的兴起 C . “新经济”的出现 D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国学者约翰·凯伊在分析西欧经济时指出,“全球化”一词在1990年取代“民营化”成为经济改革的标语。这一变化表明在西欧(  )

A . 经济已经逐步走出滞胀 B . 凯恩斯主义取得主导地位 C . 信息技术得到广泛使用 D . 各国转而采用贸易保护政策
在加速发展的全球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保障成为各国关注的重要而紧迫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孝”是作为中国传统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子女赡养父母作为“孝”的基本内容而得到普遍认同。“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得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中国传统养老不但注重物质奉养,还要顾及精神需求。《礼记》记载:“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此外,历朝统治者都对家庭养老格外关注,经常对年长者需要赡养的家庭给予经济补助、减免赋役等方面的扶持。

——摘编自刘勇《中西方养老文化的初步比较研究》

材料二:欧洲的广大农村地区从中世纪开始,流行一种老年人与年轻人签订退休协议的习俗。年迈的农夫或或其妻子将农场及相关财产转让给家中的年轻人,年轻人按照与老年人签订的协议,定期向老年人提供生活所需物品。中世纪贵族们在晚年将大笔财产赠与修道院而被接纳到宗教团体中来,从而保证了老年赡养。这种做法在工业化初期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与发扬,不仅是贵族,就连手工业者等劳动者也开始用这种方式来保证自己的老年生活了,与人们签订养老契约的机构扩展到地方政府、兄弟会、友爱社等众多机构,革命性的出现了与老年人签订养老契约的专业机构,这成为近代养老保险的前身。

德国在1889年率先推出了社会养老保险,此后,西欧各国相继建立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到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支撑下不断膨胀,成为“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中最重要的福利保障制度。

——摘编自张海川《西方家庭养老的时代演进及其启示》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代中国与中世纪欧洲养老的异同。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现代欧洲养老演变的趋势,并分析原因。

有学者指出,在500余年的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扮演了一个开拓者和革命者的角色。其依据是罗斯福(    )

A . 改变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 B . 建立了社会主义的运行机制 C . 放弃了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 D . 否定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度
在世界大战剧烈厮杀的背后,经济往往扮演着特殊的角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0—1938年大国国防开支(以当时百万美元为单位)

日本

意大利

德国

英国

法国

美国

1930

218

266

162

512

498

699

1933

183

351

452

333

524

570

1934

292

455

709

540

707

803

1935

300

966

1 607

646

867

806

1936

313

1 149

2 332

892

995

932

1937

940

1 235

3 298

1 245

890

1 032

1938

1 740

746

7 415

1 863

919

1 131

——根据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编制

材料二:军火制造不仅提供了想象中的安全,还提供了就业机会。例如,美国的失业人数直到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开始重整军备时才大大减少。同样,希特勒因实行庞大的重整军备的计划,才迅速解决了他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失业问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希特勒之所以能最成功地使其国家摆脱经济萧条,是因为他在其国家的备战方面做得最彻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总的来看,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都是由于市场经济运行过程的矛盾和运行故障造成的……当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和伴随商业角逐的外交战仍不足以达到预期目的时,个别国家很可能不惜军事冒险,因此战争不可避免。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30年代世界各主要大国的国防开支呈现怎样的特点?
  2. (2) 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30年代形成上述特点的原因。
  3. (3) 材料三中作者对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提出了什么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前市场经济出现的“运行故障”有何具体表现?
  4. (4) 鉴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巨大损失,为缓解“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矛盾”,战后初期,西方各主要国家经济政策出现了怎样的调整?国际社会又做了哪些共同的努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哈耶克和凯恩斯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两位经济学家。与凯恩斯不同,哈耶克一生坚持的经济学主张是:遵循经济运行的自然逻辑,反对任何政府干预经济,认为市场经济会自发运转和自然修复自己的波动,唯有时间才能治愈失衡的经济。

——韦森《哈耶克与凯恩斯的论战:来龙去脉与理论遗产》

30年代末,哈耶克与凯恩斯发生了一场大论战。用凯恩斯的话说,他(哈耶克)的经济学理论不过是一些“胡言乱语的混乱大杂烩”和“垃圾”。这使哈耶克在学术圈里陷入沉寂。

——艾伦·艾伯斯坦《哈耶克传》

材料二:哈耶克说:“在计划经济体制中,价格由中央机构同意决定,企业管理者不可能通过价格竞争的方式取得优势地位,这是导致管理者丧失技术革新的积极性,从而造成相对较高的生产成本和社会发展的相对滞后。因此,相对于市场经济秩序中的企业,计划经济体制中的企业显然是缺乏效率的。”

——《哈耶克自由哲学》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哈耶克的经济学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以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经济为例说明哈耶克“在学术圈里陷入沉寂”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计划经济体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以20世纪50、60年代日本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例评析哈耶克的主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衡量国民福祉的标准:保障国民的经济权利和经济安全。一战救济难题曾令美国蒙羞。“福利国家”的重负可能会压垮美国,这种恐惧感导致了1917年《战争风险法》的失败,财政支出被整整压缩了九成,从400亿直线下降到40亿。美国一战时470万军人的经济安全程度可想而知,这也正是大萧条后1933年华盛顿广场复转军人遭到武力镇压悲剧的缘由。二战难题再造美国复转军人福利体系。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必须保障复转军人的经济权利,尤其是在面临1575万军人退役大潮之际,1944年《复转军人调整法》就是危急时刻的共识立法。……作为新政时代的收官之作,1944年《复转军人调整法》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具包容性、最全面的福利方案,这是国家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又一次深度渗透。政府为美国复转军人提供包括教育、培训、医疗、就业、失业救济、住房、创业、置地等项目在内的全面支持,不仅成功帮助千万年轻复转军人实现了自力更生,还刺激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堪称美国社会立法、社会政策的里程碑。

——摘自格伦·阿特休勒、司徒·布鲁明《复转军人调整法:一项复转军人新政》

材料二:为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集中统一,职责清晰的退役军人管理保障体制,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将民政部的退役军人优抚安置职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军官转业安置职责,以及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后勤保障部有关职责整合,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

——摘自新华社2018年4月16日电《国务院新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概括美国《复转军人调整法》出台的背景及意义。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增设退役军人事务部的时代意义。
1921年,英国规定了高进口税,此后,法、德、意等国也提高了工业品和农产品的进口税率;1929年,美国纽约华尔街证券交易所出现抛售狂潮,经济大危机爆发;1930年国会通过法令提高890种商品进口税率,各国纷纷效仿。据此可知,20世纪2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 . 最终形成 B . 新重商主义政策出台 C . 最终破裂 D . 自由主义原则遭破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3年3月4日,刚刚就任美国第32届总统的罗斯福要求国会授予他“一件惟一足以应付目前危机的武器,这就是,让我拥有足以对紧急事态发动一场大战的广泛行政权。”……3月8日,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凡2月1日以后向银行提取过黄金,而到下周一为限还不退回储存的,银行便公布其姓名。几小时之内,各地银行门前又排起了长龙,如上周争先提款的情景一般。3月9日晚,罗斯福签署《紧急银行法》。当晚国家印制局添雇375名职工,印钞机全部开工。不出一周,13500家银行复业,交易所又重新响起了电锣声。

——摘自(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

材料二:1990—2000年美国经济数据(部分)

类别

年份

增长率或产值

备注

通货膨胀率

1990

4.3%

1999

1.1%

60年来最低

失业率

1991

6.8%

2000

4%左右

30年来最低

国内生产总值

1991

-0.2%

1991.3—2000.12持续高增长

2000

4.1%

互联网产业产值

1999

5070亿美元

超过其他传统产业,成为美国第一大产业

——选自(美)诺顿等《美国全史》、《历史》必修二等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紧急银行法》的主要内容,概括指出罗斯福新政对战后美国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经济改革的影响。
  2. (2) 20世纪美国资本主义经济一直处于变与不变的状态之中。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运行的新变化。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美国经济一直没有改变的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光荣革命却在非暴力的过程中完成了制度的变迁。虽说新制度仍需经过很长时间才逐渐得到完善,但光荣革命毕竟是奠基的第一步,这使人们意识到,妥协和渐进也可以达到目标:流血的革命没有解决的问题,在非暴力的光荣革命中竟然被解决了。英国人从光荣革命中学到了许多:后来的英国人们,无论是激进还是保守,都企图到光荣革命中去寻根溯源。

——钱乘旦《社会变革的和平方式:英国的范例》

材料二:现代社会主义之父马克思(1818—1883年)......根据自己的历史研究坚信资本主义将因阶级斗争而被推翻,并被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社会代替。他之所以会得出这一结论是因为他相信,付给工人的工资不够他们去购买他们所生产的东西。这种不充足的购买力最终必然导致工厂倒闭、失业、购买力进一步下降和最后的全面萧条。此外,马克思认为,这种萧条将变得日益频繁、日益严重,直到最后失业的无产阶级在绝望中被迫起来革命为止……新的社会主义社会将是抗萧条的,因为随着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不再存在私人雇主、利润,从而也就不再存在购买力的不足。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1) 指出材料一中光荣革命后英国“新制度”实现路径的特点,结合所学简要概括18世纪英国在构建新制度过程中的重要成果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引发的后果,指出马克思的解决之道。
经济大危机的一个重要影响是使地方性的民族主义得到发展。在总崩溃的大潮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制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美国符合上述观点的措施(    )
A . 计划指导,政府干预 B . 调整农业,扭转危局 C . 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D . 以工代赈,扩大内需
1933—1934年在任的美国国务卿考德尔·霍尔就当时的国际贸易状况谈到:“如果我们能创造更自由的贸易流通……进而消除种种酝酿战争的的经济不平等,于是,我们就可以用足够的理由去期待一个更长久的和平。”由此可见当时考德尔·霍尔(   )
A . 致力于国际贸易的自由化 B . 期待在当时实现国际贸易制度化 C . 认为国际贸易体系混乱不堪 D . 力主调整国际贸易规则以规避战争风险
以下为1933年美国联邦紧急救济署制定的三项管理收策,其主要意图是(   )
  管理政策
全部救济都由公共机构主要是联邦政府来支出,减轻地方政府和私人机构的负担。
救济额度以实际需要为准逐例审定,具体落实到每个家庭甚至个人。
确立救济管理的最高标准,联邦政府掌握救济金发放与撤回权力。
A . 建立救济金使用权的规则和程序 B . 敦促国会通过经济调整复兴法案 C . 赋予工人以合法的集体谈判权利 D . 理顺联邦和地方政府的权力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