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知识点题库

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出现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A . 20年代美国的繁荣 B . 美国市场的分期付款 C .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基本矛盾被激化 D . 股票投机导致股价大幅度哄抬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各国工业产量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减少2/3,美、德、法、英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有3 000多万。

材料二  经济风暴的另一影响是使地方性的经济民族主义发展到妨害国际关系的程度。在总崩溃的大潮流中,各国的自卫措施都采取了诸如较高的关税、更严格的进口限额、结算协定、货币管制条例和双边贸易协定之类的形式。这些措施必然会引起各国间的经济摩擦和政治上的紧张关系。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1929~1933年爆发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更加助长了本已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各国间的关税大战愈演愈烈。美国将关税水平提高至53%,推动了45个国家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关税。国际贸易进一步趋于萎缩,而这反过来又加深了危机本身。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在生产国际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广泛开展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杨起善《关贸总协定与复关对策研究》

  1. (1) 根据材料一,归纳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三,概括说明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末清初,商帮中的货币商人先后创办了印局、账局、票号等。金融机构的创新是明清金融革命的最重要内容,但遗憾的是它们业务局限在汇兑领域。不仅如此,由于缺少海上贸易的发展,丧失扩大发展的机会。

材料二 英镑成为第一个称霸世界的货币的过程:

1688年,“光荣革命”,英国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1694年,伦敦1286个商人以股份制形式建立英格兰银行,开始发行纸币——英镑。

1720年,英国爆发“蓝海”股票泡沫事件,英国开始完善金融制度,进行法制化的金融监管。

1821年,英国正式确立金本位制,每1英镑含7.32238克纯金。

1840年,英国“工业革命”结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也逐步建立起自由主义经济体系。

1844年,英国颁布了《英格兰银行条例》,英格兰银行成为唯一能够发行英镑的银行。

1872年,英格兰银行成为中央银行,英镑代表黄金,英镑成为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发展史》

材料三 1929—1932年美国进出口总额统计表(单位:亿美元)

时间

出口

进口

1929

52.41

43.99

1930

38.43

30.61

1931

24.24

20.91

1932

16.11

13.23

——据H·N·沙伊贝等《近百年美国经济史》

材料四 1945年,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世界银行宣告成立。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说:“全世界都在努力生产美元能够购买的商品,而美国则负责生产美元。”

2014年10月,由中国倡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签署备忘录。2015年3月,英法等国宣布加入亚投行。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之际中国的金融创新,为什么“丧失扩大发展的机会”,没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货币走向世界的条件。

  3. (3) 根据材料三,分析指出1929—1932年美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总统针对这一趋势在金融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趋势:进出口贸易连续下降。(1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

  4. (4)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克鲁格曼评论的依据。简要说明世界银行、亚投行的成立与世界经济格局变迁之间的历史关联。

下表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指数表(1913年指数为l00)。对此表理解准确的是(    )

年份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国

日本

1913

100

100

100

100

100

1939

166.8

133.8

139

166.2

284.4

1946

252.3

147.8

107.5

79.7

155.6

1973

679.4

314.3

471.2

561.9

1 736.7

1983

840.7

349.6

588.4

658.2

2 438.3

1996

1 190.3

468.9

753.4

908.7

3 702.8

A . 20世纪四国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发展 B . 政治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巨大 C . 四国当中英国的经济基础最为薄弱 D . 战后日本经济规模一度超越美国
1929年11月29日,在华尔街股市崩盘后不久,胡佛宣布:“从经济学的观点看,由于(工资降低)突然间购买力减少了,这些行动只会加剧萧条,所以现在工资水平不应该下调,不应该减产,不应该解雇工人。”材料主要说明胡佛总统(    )

A . 继续奉行自由放任的政策 B . 主张利用市场实现自我调节 C . 认为工人失业是危机加深的原因 D . 对经济危机采取了干预的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1923—1929年在任的美国总统柯立芝说:“既然只有富人才是有价值的,因此政府应谨防多数人的意见。因为贫穷是罪恶的报应,政府便不应该向高尚的富人征税,以援助卑贱的穷人。由于富人最了解他们的利益所在,政府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经营的企业。”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让我们再一次发问:我们已经达到了1933年3月4日那天所梦想的目标了吗?我们已经找到快乐之谷了吗?

但是,我们的民主也正受到考验:在这个国家中,我看到数千万公民——占总人口的重大数目——他们中的大部分此时此刻仍然处于今天所称的生活之必需的最起码的标准之下。

我看到数百万家庭依赖低微的收入生存,以致家庭灾难的阴影日复一日地笼罩着他们。

我看到数百万人们,他们在城市和农村的日常生活仍处在半个世纪前一个所谓的上流社会认为不体面的环境之中。

我看到成百万人得不到教育、娱乐以及改善他们及其子女利益的机会。

我看到数百万人无力购买农产品和工业产品,又因为他们的穷困潦倒而无力工作,不能为其他数百万人生产。

我看到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住房破损,衣衫褴褛,营养不良。

——1937年1月20日罗斯福总统连任就职演说

材料四:近两个月来,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包括: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会议确定,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人民日报》(2008年11月10日)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

  2. (2) 材料二反映了当时美国盛行什么经济思想?这对美国历史造成了什么影响?

  3. (3) 从材料三的演说词中,你能看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罗斯福采取了哪些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他所开创的经济新模式与以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4. (4) 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府在应对本次危机方面与罗斯福新政的哪些做法相似?二者有何共同特点?

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就当今的资本主义发展而言,“机会”是指(  )

A . 国家获得了对外扩张的时机 B . 调整供求矛盾,经济重新获得活力 C . 跨国企业重新获得了发展的生机 D . 给部分政客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时机
1930年,美国通过《斯姆特·霍利关税法》美元贬值41%,以增强美国对外贸易竞争,1931年,英国颁布《紧急进口税条例》,对进口货物征税50%,这些举措:(     )
A . 有利于世界秩序的稳定 B . 加剧世界经济的混乱 C . 有利于摆脱经济大危机 D . 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
危机,危中有机,危机,不是一味的贬义,危和机是对立又并存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些埠口,在中国封闭的社会体系上戳开了大大小小的窟窿。外国资本主义的东西因之而源源不断地泻入、渗开。这是一种既富于贪婪的侵略性,又充满进取精神和生命力的东西。它们在旧社会的肌体里沉淀、发芽、生根、膨胀。于是二千年来的清一色变成了斑斑驳驳的杂色。通过这些窟窿,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经济萧条不仅使资本主义经济沦为废墟,还使西方自由民主制度陷于防御地位,并使人们对它将来是否能存在下去产生了怀疑。

——美国历史学家梅尔文·杜博夫斯基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

——罗斯福

战争爆发后,美国经济被纳入政府的全面管制之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迅速发展。在战争需求的刺激下,经济出现战时繁荣。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激增,从1939年的910亿美元增加到1949年的2136亿美元。1943年,失业现象基本消失。

——人民版必修二P118

材料三:20世纪20﹣30年代苏联大事年表

年份

事件

1929年

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专门设立外国咨询局,负责引导引进技术工作;10月签订70个外国技术援助协议

1930年

联共(布)十六大通过:“进一步推广……聘请外国工程师、技师和熟练工人的做法”的决议

1931年

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3销往苏联

1932年

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2销往苏联;在苏工作外国专家近2000人,技术人员10000多人;共派遣2000多人次出国考察、学习,购买外国技术书刊

1933年

苏联和美国正式建交;苏联向西方国家贷款总额高达14亿卢币;与外国签订“技术援助协议”124个

1934年

苏联加入国际联盟

1935年

苏联与法国建交,出现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高潮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下半叶,“在中国封闭的社会体系上戳开了大大小小的窟窿”的不平等条约有哪些(写两个即可)?用一句话概括这些不平等条约对近代中国的危害?在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的同时,19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城乡社会孕育着哪些新机?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经济大危机对美国国内的政治和经济造成怎样的破坏?面对大危机的破坏,美国如何危中求机,走出经济大危机的?
  3. (3) 根据材料三回答,面对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苏联如何抓住机遇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
1929年,面对经济危机,美国胡佛政府成立了一个拥有38亿美元的“复兴金融公司”,借贷给银行、工业、铁路企业和农场主,帮助资本家度过难关。同时政府用5亿美元收购农产品,以提高农产品市场价格,用于公共工程开支高达7亿美元,这说明胡佛政府(    )
A . 继续采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 . 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 C . 实践了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 D . 从根本上克服了经济危机
在经济大危机期间,有企业家说:“在美国如果你能找到的东西,你可以随便吃,如果你找不到,那么就请你挨饿。挨饿总比领救济要强些。接受救济也许能在肉体上免于死亡,可精神上却已宣判了死刑,”为解决该问题,美国政府(    )
A . 实行“以工代赈” B . 开始推行社会福利政策 C . 注意调节劳资关系 D . 改变企业无序竞争局面
1924年,苏联同外国资本家签订的技术援助协定数量为5个,1929年时,增加到70多个,1931年,已增加到124个;1931年,苏联进口机器设备的数量,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30%,到1932年,约占50%。材料主要反映出苏联(    )
A . 尝试打破原有的经济体制 B . 抓住契机为工业化服务 C . 得到西方国家的承认支持 D . 沦为西方国家的商品市场
下列所示为1913~1939年英、德、美、苏经济发展数据曲线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①美国  ②苏联  ③德国  ④英国 B . ①美国  ②苏联  ③英国  ④德国 C . ①美国  ②英国  ③德国  ④苏联 D . ①英国  ②美国  ③德国  ④苏联
从1928年起,美国证券商大幅开辟贵宾室,配备大量供女性阅读的杂志,并派专人讲解投资规则、股市变化和提供投资咨询,大力倡言“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富人”。这主要反映了美国(   )
A . 妇女解放运动成效显著 B . 金融业跃升为国家的支柱产业 C . 股票投机狂热已现端倪 D . 平等理念逐渐渗透到经济领域
1934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班克黑德棉花控制法》。这一法律规定了棉花生产量的定额,对超过定额部分的棉花课以禁销税,同年6月,美国国会还通过了《烟草控制法》:对烟草农场主进行同样的限制,材料表明 (    )
A .   罗斯福新政取得初步成效 B . 政府在有意缓和供需矛盾 C . 政府对经济颓势矫枉过正 D . 罗斯福逐步放弃经济竞争
下图为英国伯纳德·帕特瑞吉创作于1931年8月的漫画《联合拔河》。该漫画所表达的主旨是(    )

A . 呼吁各党派阶层携手应对经济危机 B . 表达民众加强社会保障的诉求 C . 建议各党派抛弃政见分歧联合执政 D . 彰显政府加强国家干预的决心
从1921年到1926年,在富翁财长梅隆的推动下,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将主要针对富人的附加税由最高65%降为20%,同时针对单身汉和已婚者的基础免税额也分别从1000美元和2000美元提高为1500美元和3500美元。这一政策导致了(   )
A . 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 B . 贫富差距的明显缩小 C . 联邦政府财政收入显著增加 D . 生产与消费的矛盾门渐突出
下面是1860—1970年美国移民情况变化的曲线图。其中①②两个时段分别是移民的最高峰和最低谷,其原因分别是美国每年移民人数(1860——1970)(    )

A .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 . 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前列;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C .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冷战格局的影响 D . 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前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在“变”中发展,这一时期,带“新”的词汇频繁出现。以下两“新”就是其中的代表

美国之“新”——罗斯福新政

材料一   我坚信,在当前的危机时期,你们也会再一次对领导表示支持……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民工作,这项任务部分地可以由政府直接招雇,像战时紧急状况那样,通过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的工程……

——罗斯福总统首次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

中国之“新”——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材料二   众所周知,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走过了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基本“照搬照抄”苏联模式,到1957年至“文化大革.命”的“超苏联模式”,打倒“四人帮”后,才最终在新时期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我们所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和突破,也首先是对过去传统的“苏联模式”来说的。

——陆南泉、马龙闪等《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上)》

  1. (1) 材料一中“当前的危机”指什么?结合所学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实质。
  2. (2) 结合所学知识,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的起点。相对于传统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决策、经济体制方面有哪些“创新和突破”?
  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迅速蔓延,北美、西欧、日本受到了大危机的沉重打击,中国、印度、西亚、拉美也受到冲击。这表明危机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各国或地区(    )
A . 政治经济上能否独立自主 B . 是否拥有完整的经济体系 C . 是否拥有完善的应对措施 D . 对世界市场依赖程度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