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知识点题库

在论及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时,邓.小平曾说:“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为避免上述弊端的出现,党和政府主要着重于

A . 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B .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C . 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D . 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村民选举是我国农村自治的基础环节。近年来,每次村委会换届的参选率都在90%以上;一大批素质好、能力强、作风正的人走上了村委会的领导岗位;选举还培养了农民参与民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和素质。这一事实表明村民选举

A . 开辟了直接选拔政府管理人员的有效途径 B . 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 C . 使农民拥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 . 使农民有能力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被称为中国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总章程的是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 D . 1999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
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撇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

——杨廷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

材料二    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材料三    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西方国家如果要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就得按平等原则。 ……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为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提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整理

  1. (1) 阅读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与影响。

  2. (2) 阅读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并写出列强最早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的时间与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殖民主义的历史遗留问题,先后采取了怎样的方针和主张?简析上述方针和主张的影响。

  4. (4) 综上,请用一句话概括三则材料所贯穿的主题。

1992年上映的《秋菊打官司》主要情节是:20世纪80年代,已有身孕的秋菊在其丈夫被村长踢伤丧失劳动能力后,她历经艰辛状告村长,但最后当村长被警车带走时,秋菊拖着沉重的身躯追赶警车,她艰难地爬上一土岗,望着绝尘而去的警车,一脸茫然,喃喃自语道:“我只想讨个说法,咋把人抓走呢?”下列表述是某班学生的观后感,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

①它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②它反映了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不能体现人民的愿望③它反映了我国落后地区农民的传统意识与现代化法制观念之间的冲突④它反映了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2012年习.平在纪念现行宪法实施30年大会时强调:“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此观点实际强调了(   )

A . 加紧社会主义立法工作 B . 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 C . 加强对政府的法律监督 D . 坚持“依法治国”的方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近110年间……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

材料二: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是中国将民主政治从理想、理论逐步变成现实并不断完善的历史时期。现代“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我们需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

材料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

材料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时至今日,“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发展道路,引起了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上的文章说:“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中国新闻网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   

  1. (1) 依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的主要原因。

  2. (2) 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曾尝试走“美国人的路”。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这次实践活动是哪一次历史事件?列举其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3. (3) 依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9~1956年新中国建立了哪些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4. (4) 依据材料四、五,归纳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

在历史进程中,法制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唐律疏议》卷一“十恶”条一曰谋反(谓谋危社穰);二曰谋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二曰谋叛(谓谋背国从伪)……“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

一一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

材料二(明初)市场管理立法初具规才莫,包括对商品价格的估定、度量衡的规范、牙商(中间人)的管理、不正当经商行为的处置都有专门的法律条文。洪武二十年(1397年)中禁人民无得私自出海与外国互市。一一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

材料三民国(国)初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

一一摘编自《民国初期的经济法制建设》

材料四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

一一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

  1. (1) 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并指出中国封建时代法律的本质特征。

  2. (2) 材料二反映了明初法律的哪些内容?这些法律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有何影响?

  3. (3) 归纳材料三所反映的民国初期经济立法的特点,指出其历史作用。

  4. (4) 材料四主要阐述了什么思想观点?是在吸取什么历史教训"情况下提出的?综上,谈谈法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80年8月下旬,著名的意大利记者奥莉娅娜·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今后

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

邓.小平回答:“只有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材料二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要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

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

——邓.小平

请回答:

  1. (1) 材料一所说的“文化大革.命”的悲剧是如何发生的?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危害?
  2. (2) 为避免“文化大革.命”的悲剧,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民主和法制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董辅蚋在其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说:“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缩小农副产品的统购范围和降低征购指标,开放城乡农副产品集贸市场。……1983年,国家正式取消实行了20多年的布票,肉票、油票也陆续取消。1985年1月,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规定,国家对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农村粮食供给制随之取消。1993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推动建立国家宏观调控下的自由市场购销体制,各地相继取消了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至此,长期以来实行的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退出历史舞台。”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①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    ②农民购买能力增强

③市场购销体制的建立    ④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下面关于我国银行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后商品经济的发展 B . 是银行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进行的改革 C . 伴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提高,地区经济交流及异地采购的活跃产生的 D . 票证结束后,它才出现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主要法律法规(节选)

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

工会法、婚姻法、土地改革法、惩治反革命条例等;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82年宪法颁布

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人民法院组织法;个人所得税法、经济合同法、商标法,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国籍法;1982年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中共十二大——中共十四大前

修改1982年宪法;加入《保护知识产权巴黎公约》的决定,涉外经济合同法等;民事诉讼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行政诉讼法……

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前

1982年宪法第二次重要修改;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商业银行法等;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票据法、广告法、拍卖法等;对外贸易法;教师法、科学技术进步法……

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召开前

第三次修宪;证券法、信托法;行政复议法、政府采购法等,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修改了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高等教育法、科学技术普及法……

新中国法制建设历程可以反映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多种趋势。依据上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种趋势并分析形成的历史原因。(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充分。)

流行语往往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下列流行语与时代对应正确的是(    )
A . 义务教育、希望工程——新中国成立初期 B . 放卫星、赶英超美——“文革”时期 C . 上山下乡、样板戏——“大跃进”时期 D . 经济特区、互联网——改革开放时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3—1954年北京市西单区人大代表选举名額分配表(总人数170人):

类别

政府

党派

团体

驻区

机关

工人

文教

卫生

私营

工商业

少数

民族

宗教

街道

居民

人数

9

6

4

8

53

24

13

13

4

42

比例

5.11%

3.41%

2.29%

4.55%

30.11%

13.64%

7.29%

7.39%

2.27%

23.86%


——北京市档案馆

材料二 1979年7月,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新的《选举法》,1979年《选举法》与1953年选举法相比较……将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由未改变成分的地主、剥夺政治权利的反革命分子和刑事犯罪分子,缩小为依法律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将直接选举从人民公社、镇、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扩大到县和自治县一级,在选区划分上,将按选民居住情况划分选区,改为可按生产单位、事业单位、工作单位和居住状况划分选区,将只有不属于党派、团体的选民或代表才能联合或单独提出代表候选人名单的规定,改为任何选民或代表只要一人提出,三人以上附议即可提名推荐候选人。

——摘编自宋学成《人大代表选举制度论析》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1953—1954年我国人大代表选举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9年新《选举法》颁布的背景。
  3. (3)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实行的意义。
有学者认为:“八二宪法”是对“五四宪法”甚至《共同纲领》的一种结构性的回归。正是在具有回归内涵的改革进程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再一次的激进主义革命。这说明“八二宪法” (    )
A . 与《共同纲领》性质完全一致 B . 将“依法治国”首次写入宪法 C . 为改革与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 D .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五四’宪法开创新纪元,十年‘文革’遭遇磨难中断,十一届三中全会得以恢复发展,十八大以来制度日趋完善.如今您正充满生机活力,肩负着为人民当家作主的重托,迈着矫健步伐豪迈向前.”该诗赞颂的制度是( )
A . 政治协商制度 B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 基层民主制度 D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下列属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民主法制建设上采取的重大举措的是(    )
A . 修订新时期宪法,成为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 . 把实行“依法治国”方略写入宪法 C . 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讲话 D . 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1980年8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强调:“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在党章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有依法规足的平等权利和义务,谁也不能占便宜,谁也不能犯法。”这表明了中国(    )
A . 新时期法制不断完善 B . 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 C . 以法律作为反腐的工具 D . 坚持立法为民的原则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颁布的5年中.各级人民法院共审结行政案件近50万件,已受理的行政案件几乎涉及所有行政管理领域。全国法院行政案件受案数从1992年的27 125件,增加到2001年的100 921件,原告的败诉率从35.93%下降到28.61%。材料主要说明我国( )
A . 民主法制建设日趋完备 B . 政治腐败案件不断增加 C . 法制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 . 民主法制建设亟待完善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一系列关于民事法律、刑法、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论以及一批经济方面的、保障公民权利的、涉外方面的、行政管理方面的重要法律进行立法和修订。这说明我国(    )
A . 法律体系日益完善 B . 实现了依法治国 C . 完成了拨乱反正 D . 实现了有法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