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初期的对外关系 知识点题库

1955年4月,在万隆会议中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中国领导人是(  )

A . 朱德 B . 周恩来 C . 叶剑英 D . 陈毅
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上五大国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是 (    )

A . 巴黎和会 B . 万隆会议 C . 日内瓦会议 D . 华盛顿会议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下列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成就或政策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①《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②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④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②④
《人民日报》评论一次国际会议说: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在国际关系中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它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而不应受到侵犯。……任意摆布亚非人民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次会议最引人注目的是(    )

A . 新中国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 B .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 . 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49年,印度总理尼赫鲁指出:“印度决不依附某个大国或大国集团,而是要对每一个争端和每一个问题有独立见解。”这反映出(   )

A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尊重 B . 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增强 C . 印度珍惜本国独立自主地位 D . 印度反对美苏两极争霸
“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日内瓦会议的挽救者,他已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这样的评价是基于他在日内瓦会议上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演说。其演说的宗旨是(    )

A . 号召与会国家采取不结盟政策 B . 阐述亚非各国联合反帝反霸方针 C . 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D . 提出不同性质的国家“求同存异”
关于下面两幅图的历史信息叙述完全错误的一组是(   ) 图片_x0020_3

①都在冷战背景下召开

②都有亚非拉国家参与

③都强调在“和平共处原则”下发展国际关系

④都主张在两极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采取不结盟外交政策 ⑤在两次会议上,中国与更多的国家增进了解,发展了关系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⑤ C . ③④⑤ D . ②④⑤

如图所示,图片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的外交关系。图2反映的外交关系与图1的不同在于(  )

A . 缔结军事同盟 B . 坚持独立自主 C . 加强友好磋商 D . 结伴而不结盟
新中国外交在形成过程中表现出三个主要特征:一是革命性,即其主要原则是在中国革命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有密切联系;二是“内向性”,即其外交决策往往受到国内政治的制约和影响;三是过渡性,即其形成是从革命运动的对外关系向国家外交过渡的过程,它包括了中共及其领导人的历史角色的转变。下列选项符合新中国外交第三个特征的是(  )

A . “一边倒” B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 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次国际会议是(  )
A . 日内瓦会议 B . 万隆会议 C . 二十六届联大 D . 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方针的最终形成。”这里的“它”是指(    )
A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制定 B . 日内瓦会议的顺利召开 C . “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D .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功建立
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汉学家或中国学家,对中国的认识和理解往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就这个意义而言,一部世界汉学史或中国学史,可以说是一部中国形象不断被重构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潮”的潮涨潮落

17,18世纪,中国产品丝绸、瓷器、茶叶和漆器等充斥欧洲。一股追求“中国时尚”的“中国潮”在欧洲蓬勃兴起……从17世纪中叶开始欧洲人已经从崇拜中国器物和制度转向了崇拜中国儒家文明……然而,这种“中国潮”并没有能够在欧洲长期地维持下去……为贸易利润而歌颂,为生产利润而贬低的这种现象在中国茶被印度茶和锡兰茶所取代的过程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制文化权与17,18世纪欧洲“中国潮”的潮起潮落》

材料二:从法国汉学到美国中国学

法国汉学并不是一开始就成为欧美中国研究的中心。……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国传教士的贡献远比法国重要得多。但是,这个局面很快就被改变和超越了……而大西洋彼岸的新大陆(美国)却乘势而起,成为继法国之后西方世界中国研究的中心。

——《制文化权与17、18世纪欧洲“中国潮”的潮起潮落》

材料三:“唱衰中国”与“唱盛中国”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的中国学研究中,尽管仍陆续出版了《中国即将崩溃》一类“唱衰中国”的著作,但这种声音已远不如先前那样强势。与此相反,一批被称为“唱盛中国”的著作相继问世,并在西方学术界激起强烈反响,这些著作包括《中国的天才:三千年的科学发明》、《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等等。

——《西方世界中国研究的典范转移》

请回答:

  1. (1) 结合所学,从世界贸易的角度分析材料一中“中国潮”在欧洲兴起的原因是什么?从17世纪中叶开始欧洲人崇拜中国儒家的哪些文明内涵?
  2. (2)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说明二战后美国成为西方世界中国研究中心的原因。为什么“唱盛中国”著作在西方学术界激起强烈反响?
在1961-1962年的第二次日内瓦会议上,中国一方面支持老挝等东南亚国家走美苏之间的中立道路;另一方面,积极争取法国等欧洲国家与美苏保持距离。这一做法(    )
A . 维持了印度支那地区的长期稳定 B . 使中国在西欧赢得了广泛的盟友 C . 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 D . 发挥了大国应具有的政治影响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冷战的焦点从欧洲转移到远东。这时,东方与西方(两大阵营)在欧洲已成均势,但是,远东的均势却为一个重大发展——共.产.党在中国的胜利——所打破。正如布尔什维克革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副产品一样,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副产品。

——摘骗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美国政府对中国现实和未来的认识和判断促使其调整对华政策,但又始终受到美国国内亲蒋势力和中共对美政策的制约和影响。在美国全球战略出台、特别是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对新中国采取强硬的政策,麦卡锡主义既是一份警告杜鲁门政府在东亚不得再退却的最后通牒,又是一帖促使它步入军事干涉中国之路的刺激剂。

——摘编自《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冷战格局的变化,分析成因。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新中国成立之初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因素,并谈谈你对二战后初期中外关系的认识。
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  )

 

A . 日内瓦会议 B . 联合国大会 C . 万隆会议 D . 不结盟会议
2013年,亚非法律协商组织秘书长拉马特・穆罕默德说:当前世界面临着诸多挑战,地区冲 突、跨国组织犯罪、贫富差距扩大、气候变化问题、人口与资源困境等等。60年前的中国这一原则必须在21世纪的国际法体系中继续发挥重要和实质性作用。这一原则是指(  )
A . “求同存异” B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 独立自主 D . 大国同盟外交原则
1950年中国外交部发布《外侨管理外资处理意见》,其中规定对“帝国主义及其仆从国家侨民”采取“赶、挤”政策,有步骤地令其全部撤回。这一做法体现的外交思想是(    )
A . “一边倒” B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 “另起炉灶” D . “和平共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致力于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材料一: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修改,或重订。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20世纪)60年代前半期,中国政府与蒙古、尼泊尔、缅甸、巴基斯坦、阿富汗五国圆满地解决了边界问题。其中,中蒙有四千多公里的边界从未划定,地形复杂,再加上两国间的历史糾葛,蒙古对中国的戒心较重。为此,中方确定了以下谈判原则:基本维持现状,稍作调整;争议地区,按目前管辖情况,照顾双方边民利益和感情,通过友好协商,进行适当调整.求得公平解决。

——摘编自《中国当代外交史》

材料三:过去14年,上合组织走出一条睦邻友好、合作共赢之路,始终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构建和谐地区,以协商一致原则处理国家间关系和上合组织事务,始终奉行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以及对外开放原则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共同促进本地区和世界的稳定、和平与繁荣。

——李克强在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 理事会上的致辞(2015年12月14日)

  1. (1) 分析归纳材料一反映的外交政策及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政府解决边界问题的原则立场。
  3. (3) 根据材料三,上合组织14年的经验对我国今后处理与周边国家的交往有何借鉴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下列是2000年6月中旬世界各大报纸国际新闻版头版头条的图片,它报道的是当时举世瞩目的一件大事--韩朝首脑首次会晤。

材料二  举世瞩目的韩朝首脑会晤于 2000年6月13~15日在平壤举行。这是自1945年朝鲜半岛分裂以来,南北双方领导人的首次首脑会晤,此次会晤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韩国总统金大中和朝鲜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15日凌晨在平壤发表共同宣言。宣言强调韩朝首脑会晤具有重大意义。

--新浪网

  1. (1) 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是如何产生的?
  2. (2) 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什么?联系这一主题,谈谈韩朝首脑会晤的意义。
1964年中法突破重重障碍正式建交。1997年法国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的西方大国。2019年3月,习.平主席访问法国,双方一致同意要打造更加坚实、稳固、富有活力的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继续探索独立自主、互相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大国相处之道。材料表明中法(   )
A . 独立外交传统已经改变 B . 推动反霸维和多边外交 C . 两国开展灵活务实外交 D . 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