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知识点题库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

A . 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 . 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 . 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 . 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对毛.泽东的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A . 春天是指伟大新中国的诞生 B . 文学艺术思想可以自由发展 C . 无论什么思想都可以自由传播 D . 坚持百花齐放对社会主义的发展有利
样板戏一统天下的局面,随着“文革”的结束一去不复返。说明(      )

①“双百”方针遭受曲折 ②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服务 ③文学艺术不等同于政治问题 ④文学艺术出现了反社会主义倾向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③ D . ②③④
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胡先骕在1955年曾因批评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5月周恩来同中科院负责人谈话时指出:“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要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对一切科学,都要这样。”周恩来总理的这段话(  )

A . 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B . 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实质 C . 是“科教兴国”战略的萌芽 D . 是中苏关系恶化的信号
在“双百”方针的指引下,下列现象被允许的是(  )

①宣传唯心主义观点 ②宣传唯物主义观点 ③批判斯大林的错误 ④宣传基督教教义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据某学者回忆,毛.泽东在1952年指示,“中国历史很长,建议在中科院设立三个研究所,把中国史分为三段来研究,第一所研究古代,止于汉;第二所研究魏晋到鸦片战争前;第三所研究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史……办一个杂志,定名为《历史研究》,方针是‘百家争鸣’”。该指示( )

A . 标志着“双百方针”的确立 B . 有利于学术领域的繁荣发展 C . 划分的历史阶段影响至今 D . 确立了革命史观的指导地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长期以来,人们对李鸿章的评价众说纷纭。1949年—1978年,我国史学界不重视对李鸿章的研究,在为数不多的论著中,以否定为主。改革开放以来,多持肯定态度,对其评价更加客观、全面。

——戴仕军:《李鸿章研究概述》,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3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推断1978年前后我国史学界对李鸿章评价的各自依据,并分析对其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戏曲种类极为丰富,应普遍地加以采用、改造与发展,鼓励各种戏曲形式的自由竞赛,促成戏曲艺术的“百花齐放”。地方戏尤其是民间小戏,形式较简单活泼,容易反映现代生活,并且也容易为群众接受,应特别加以重视。今后各地戏曲改进工作应以对当地群众影响最大的剧种为主要改革与发展对象。

——周恩来《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1951年5月5日)

材料二:1953年,郭沫若与范文澜在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上有不同意见,当时任中国历史问题研究委员会主任的陈伯达就此向毛.泽东请示,毛.泽东表示要“百家争鸣”。

材料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群众中间提出来的,不晓得是谁提出来的。人们要我写字,我就写了这两句话:“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百家争鸣”,这是两千年以前的事实,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讲学术,这种学术也可以讲,那种学术也可以讲,不要拿一种学术压倒一切。你如果是真理,信的人势必就会越多。

──毛.泽东1956年4月2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这几个口号是怎样提出来的呢?它是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来的,是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国家需要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迫切要求上提出来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

  1. (1) 据材料一,二指出,新中国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最初分别是针对什么具体问题提出的?在材料三,四中有何发展?
  2. (2) 结合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党中央提出“双百方针”的时代背景及主要目的。
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因批评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5月,周恩来同中科院负责人谈话时指出:“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承认错误。对一切科学,都要这样。”该讲话(  )
A . 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B . 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C . 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D . 明确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某学校举办《全面建设时期科技文化成就展》,下列可以入选的是(    )
A . 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 . 载人航天飞船首发成功 C .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D . 出现“反思文学”“伤痕文学”
1956年后,我国涌现出一批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如贺敬之的诗歌《雷锋之歌》、老舍的话剧《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等。这主要得益于(   )
A . “双百”方针的提出 B . 高考制度的恢复 C . 义务教育的实行 D .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后来,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光明日报》和《文物》杂志先后刊载了高二适《<兰亭序>的真伪驳议》一文和影印的手稿。随后,郭沫若又针对高文发表了两篇文章,与之辩论。这说明(    )
A . 史界泰斗的鉴定更具权威性 B . 学术问题百家争鸣得到提倡 C . 学术问题政治化倾向明显 D . 辨析《兰亭序》真伪没有价值
1956年9月,《剧本》杂志增设了关于创作问题的自由短评,其话题涉及允许各种不同的流派存在、教条主义粗暴批评等,一些戏剧家认为对外国戏剧的介绍要突破社会主义阵营的局限。《剧本》杂志此举意在(    )
A . 为贯彻“双百”方针造势 B . 提高基层群众文艺素养 C . 宣传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 D . 揭露美苏冷战造成的危害
据有关统计,1956年一年中全国性学术会议达50多次,学术论文和报告也达2000篇,都超过以往任何一年。此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
A . 科技飞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B . 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C . 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D . “双百”方针的提出和落实
1956年6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陆定一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后,“双百”方针得到正式的确定。“双百”方针的确立(    )
A . 消除了文艺领域的分歧 B . 意在调动知识分子建设热情 C . 表明党的执政方针改变 D . 得益于广大知识分子的支持
宋德金在《<历史研究>:新中国历史学发展的缩影》中介绍:“从1979年起,《历史研究》开始实现向学术刊物回归……开拓研究领域,借鉴国外史学研究成果,倡导社会史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这是因为我党(    )
A . 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B . 重新贯彻了“双百”方针 C .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 . 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
“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是(    )

①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②我国科技文化水平很低

③20世纪50年代党领导指导文艺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实践

④我国科技、艺术领域的迅猛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文学创作上除了工农兵题材作为主流之外,还出现了突破概念化的边缘性文学,如李国文的《改造》、宗璞的《红豆》、邓友梅《在悬崖上》。这些边缘性文学作品产生的主要原因
A .   经济建设巨大成就 B . 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 C . 百花齐放方针的推行 D . 三大改造的巨大成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4 劳模表彰会议(部分)

时间

会议名称

相关内容

1943年

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

185名代表出席大会。毛.泽东在会上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必须学会组织群众劳动,组织生产竞赛。

1950年

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与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

826名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来自人民解放军各部队的战斗英雄和支前模范,也有来自工厂、矿山、农村的劳动模范。

1989年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表彰大会,表彰2790人,包括“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

1995年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

表彰2873人,包括联想电脑集团的柳传志。

2020年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

表彰2496人,近20名一线快递员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摘自《历届全国劳模表彰大会回顾》

从表中提取历史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所提取信息有效,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谨,表达清晰。)

对于中国何时进入封建社会的问题,史学界有着不相同的见解。范文澜认为自西周以来,中国进入封建社会,而郭沫若却认为始于春秋向战国过渡时期。为此,中宣部科学处召开交换不同意见的座谈会,双方各摆出材料,但分歧越来越大。范老说.“毛主席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里明确讲到,自周朝以来,中国便进入封建社会。"郭沫若反驳说.“是不是中央已经就这个问题做了决议﹖如果做了决议,那我就不再争下去,否则我还要坚持。"这一场学术争论说明(    ) 
A . 范文澜的观点是正确的,毛主席的经典著作里都借鉴了 B . 郭沫若的观点符合教材的主张,是正确的 C . 史学研究分歧可能始终存在,不可用行政手段压服 D . 学术问题可以“百花齐放",该争论成为“双百方针"出台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