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事业的发展 知识点题库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下列有关中国教育的表述,按出现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②面向工农“开门”,开办工农学校

③恢复高考

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A . ②④①③ B . ②③④① C . ④③②① D . ④①②③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这一规定出自(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关于这一战略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在1995年做出的《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明确提出 B . 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C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为这一战略提供了理论基础 D . 这一战略的实施推动了“863计划”等重大科技规划的出台与实施
1952年秋院系调整前,清华大学各院系不设专业,重视外语、基础理论和人文知识的学习,学生在一、二、三年级重在学习基础理论,四年级着重学习专门知识。院系调整后,按照苏联工科大学教育模式按系设立专业,由一所综合性大学变为工业大学。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    )
A . 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 B . 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 C . 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 D . 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
1935年8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发布《第一批简体字表》 ,同时公布《推行简体字办法》,但未能推行;1956年1月,新中国通过了《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  前者促进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B . 后者标志着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建立 C . 二者都迎合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 D . 二者都是为了扫除文盲,提升国民素质
下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出台的科技、教育、文艺工作方针政策,其先后顺序是(  )

①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②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③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④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

A . ③②①④ B . ②③①④ C . ②①④③ D . ①③④②
据统计,中国政府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22位本科教育都是在国内的一流大学完成的;21位元勋有留学经历,获得博士学位有16位,在国外都有所成就。材料说明(    )

A . 爱国主义精神是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 B . 民国高等教育水平已达世界一流 C . 近代教育为新中国科技发展奠定基础 D . “两弹一星”是留学教育的结果
邓.小平说:“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推进教育发展采取的举措和取得的成就有(  )

①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

②提出“双百"方针

③颁布《义务教育法》

④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清时期,蒙学教育非常兴盛。明代官办的蒙学教育主要是社学,洪武八年命天下立社学:“但有三五十人家,便请个秀才开学,教军民之家子弟入学读书,不妨他本业,务要成效。”清康熙时正式向全国推广义学:“各省、府、州、县,夸多立义学,延请名师,聚集孤寒生童,励志读书。”无论是社学还是义学,都是本着为天下所有儿童提供同等教育的精神而开办的,……蒙学教育的私学形式是私塾,私塾非常常见,也最有中国传统特色……明清蒙学教育择师标准很严,明太祖曾有明令:“其经断有过之人,不许为师。”官学蒙师大多要经乡民推举或地方官选定,“具书致礼”,正式聘任。私塾中的蒙师也会按照乡里最诚敬的礼节聘请……明清蒙学重视道德教育,表现出深厚的人文意蕴。……通过启蒙教育,使之逐步趋成于圣人的人格和境界,奠定一生发展的道德与文化基础。——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大众教育是19世纪后期的大众社会的产物……到1900年,许多欧洲国家都建立了由国家财政支持的小学,为大众提供免费的义务性基础教育。欧洲国家为何要对大众教育承担起这种责任呢?自由主义者相信教育对于个人和社会的进步都是很重要的,保守主义者认为如此可以培养人民遵守社会纪律。……对工业家来说,大众教育培养了满足他们需要的工人。然而大众教育的主要推动力还是政治性的。选举权的扩展需要有受教育程度更高的选民。更重要的是,义务性的大众教育向被教育者灌输爱国主义,使大众国民化,这为更高程度上的国家整合提供了机会。——摘编自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清时期蒙学教育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后期西欧教育发展呈现出的新趋向,并说明其成因。

  3. (3) 综合以上材料,分析说明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法国《费加罗报》曾发表文章称,“电视台本周向我们介绍了各种穿着的中国人,一些夫妻竟敢手挽手散步……更有意义的是知识分子的信心”。你认为该文最有可能发表于(    )

A . 国庆一周年 B . 国庆十周年 C . 国庆二十周年 D . 国庆三十周年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质就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为此,党和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    )
A . 科教兴国 B . 百家争鸣 C . 百花齐放 D . 文化大革.命
《人民画报》是以“大国脸谱,人民记忆”为宗旨的国家级摄影画报刊物。下图为《人民画报》1983年十月刊的封面人物,身着红色上衣的北大女生带着耳机正在聚精会神的进行外语听音练习。这一图片可以用来研究(    )

①恢复高考后学生的学习生活

②服装逐渐改变灰蓝色调为主

③互联网技术应用于英语学习

④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外语人才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代新建的书院达781所,其中民办占9.65%,官办占78.74%,其他占11.61%洋务运动后,书院“假西学为中学之助,即以每穷西学之源”“西学自当以中学为本而提纲挈领。”在晚清重臣张之洞设立的经心、尊经、广雅等书院中,传统经史之学占主要地位,也逐渐传播西学。甲午战后,书院仍然固守传统教育模式,以经史之学为主,以培养科举人才为取向,落后于时代需要。1901年,清廷再次发布上谕,改书院为学堂。至此,书院开始退出历史舞台,被学堂及新式学习所替代。

——摘编自韩凌燕《传统书院在近代的变革》等

材料二:在17-18世纪,欧洲国家无力也不重视教育,教育只是通过国教教会管理。到了19世纪,国家逐步干预教育,设国家教育委员会,并且出台法律规定,其中1870年的《福尔特法案》中规定,成立免费学校,实行强制性的世俗教育,强迫初等教育,标志国民初等教育制度正式确立;到1900年,基本实现了初等教育普及。20世纪前期,中央与地方共同管理教育。1918年《费舍教育法》规定;14岁以前,完成初等义务教育。许多欧洲国家都建立了由国家财政支持的小学,为大众提供免费的义务性基础教育。

——摘编自【关】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1.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西方国家教育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 (2)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并谈谈你对教育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认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825年以前,英国禁止工匠迁居国外。而机器、零部件以及设计图纸的出口禁令一直维持到1842年。但是这种禁令有很多漏洞,走私很容易,而且工业间谋也很多,英国禁止机器出口的禁令从长期来看是徒劳无功的。到1邵5年有2000多名英国熟练技术工人移居到欧洲大陆。而合法的机器出口总值在1840年叶年就达到、60万英镑,’来自欧洲大陆国家的资料充分证明,它们成功地购买并安装了英国’的机械设备。向时,欧洲大陆国家意识到人才是关健的问题,为此制定了各种优惠措施引进英国技术工人。

——摘编自高德步《中外经济简史》材料二:甲午战后,科技期刊不断创办,其他刊物也登载科技文章,科技丛书的出版成为热本,《西学富强丛书》、《农学丛书》、《中互耳学丛书》、《科学丛书》等深受欢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颁布了《振兴工艺给奖章程》,申明奖励发明创造、著书立说和捐资兴学者,对科热领域一中的优秀成果给以专利保护。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三:邓.小平复声主管教事业后,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科技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指出:“现在看来,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妇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20年。科研人员美国有120万,苏联90万,我们只有20多万、,还包括老弱病残,真正顶用的不很多。”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卷四)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对待先进技术态度的变化,并说明变化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甲午战后清政府重视近代科技的原因和表现。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复出主管科教事业的意义。
1978年教育部召开全国外语教育座谈会,此后就办好外国语学校、提升中学外语教育、构筑高校外语教学体系、编写外语教材等开展了大量工作。据此可知,外语教育(   )
A . 为中国融入全球化奠定了基础 B . 推动了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C . 有利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 . 服务于新时期中心工作的需要
下表反映的是“文革”结束后,我国大学法律系的设置和法学专业在校学生数量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说明(   )

时间

学校数量

在校人数

1977年

3所

200多人

2006年

603所

30多万人

A . 依法治国成为社会共识 B . 法学成为最热门的学科 C . 科教兴国战略深入人心 D . 高等教育顺应时代发展
1952年,中国开始第一次大规模扫盲运动。扫盲班遍布工厂、农村、部队、学校。1956年以后,扫盲运动又起两次高潮。从1949年到1960年,约有1.5亿人参加了扫盲和各级业余学校学习。新中国的扫盲运动 (    )
A .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B . 反映了国家政权的根本属性 C . 贯彻了“科教兴国”的战路 D . 构建了完备的国民教育体系
下表是1990年和2002年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对比。

初中阶段

高中阶段

高等教育

1990年

66.7%

21.9%

3.4%

2002年

90%

38.4%

15%

此表反映了(     )

A . 义务教育已经全面普及 B . 国家正在普及高中教育 C . 高等教育发展最为缓慢 D . 国家教育改革成效显著
新世纪初期,英语热持续升温,2007 年底全国有899所高校开设了英语专业。近年来,“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了非通用语专业的发展,截至2016年,全国共开设66种非通用语专业,分布在167 所高校。外语教育多元化(    )
A . 是文化传承重要载体 B . 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 C . 服务于经济文化发展 D . 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
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因教育从总人口80%都是文育半文盲的薄弱基础起步,到如今各级各类教育在校生2.76亿人、专任教师1670多万人、教育经费占GDP比例保持在4%以上,亿万人民通过受教育实现了完善自身、改变命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此现象反映出(   )
A . 科教兴国战略成功实践 B . 把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 C .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D . 国民经济的发展满足对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