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 知识点题库

1947年“印巴分治”是
①印度教与伊斯兰教教派矛盾的反映
②长期武装斗争的结果
③英国“分而治之”政策的产物
④执行联合国“分治”决议的结果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两伊经济最主要的支柱工业是

A . 煤炭工业 B . 钢铁工业 C . 造船工业 D . 石油工业
关于三次印巴战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前两次的战场都在克什米尔地区 B . 三次战争的直接目标一样 C . 都在联合国的调解下停火 D . 第三次战争结束后,在克什米尔地区划定了停火线
要解决好印巴冲突,实现南亚次大陆的真正和平,你认为应(  )

A . 大国插手 B . 通过战争打败对手 C . 联合国斡旋 D . 在印巴两国友好协商基础上解决
下列关于什叶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俗称正统派 B . 是伊斯兰教中人数最多的教派 C . 拥护政教合一的领袖 D . 伊斯兰教中信徒最多,分布最广的教派
两伊领土矛盾主要集中在

A . 波斯湾地区 B . 阿拉伯河主权归属问题 C . 两国的陆地边界问题 D . 库尔德族人居住区问题
1980-1988年爆发的两伊战争,其原因包括

①边界争端  ②教派纷争  ③民族纠纷  ④经济利益的冲突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③④
1979年,伊拉克总统萨达姆表示要用武力解决领土争端的直接原因是

A . 霍梅尼鼓动伊拉克的什叶派反对萨达姆 B . 伊朗支持伊拉克的库尔德族人进行反政府活动 C . 伊朗拒绝以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线为两国分界线 D . 伊朗没有兑现答应补偿伊拉克的土地
两伊战争中,两方互有攻守,当伊朗进攻时,为扫清前面的地雷,伊朗成千上万的少年怀着能升入天堂的梦想,冒着伊拉克炮火,冲进布雷区,被称为“肉弹”。这说明了伊朗少年

A . 具有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B . 是一种战争狂热 C . 是一种极端宗教狂热 D . 爱国主义精神大发扬
为制止两伊战争,联合国安理会于1987年7月通过决议。决议通过后(  )


A . 伊拉克拒绝接受,继续发动进攻 B . 伊朗军队再次攻入伊拉克境内 C . 两伊实现停火,进行直接谈判 D . 伊朗拒绝接受,伊拉克军队再次攻入伊朗境内
下列对两伊战争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是一场两败俱伤、没有胜者的战争 B . 战争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东国家的团结 C . 战争造成了两国经济的全面倒退 D . 战争为中东地区增添了新的不稳定因素
材料一:历史上两伊宿怨很深。两国共同边界1280公里,南段以阿拉伯河为界,两岸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两国的重要石油基地和油港都集中于此。阿拉伯河是伊拉克的唯一出海口,也是伊朗油船的通道。长期以来,两国一直在争夺这一水道。在阿拉伯河伊朗一侧的胡齐斯坦省居住为200多万阿拉伯人,他们争取民族平等和自治的斗争受到伊拉克的支持。而在伊拉克一侧与伊朗交界的各省聚居着什叶派穆斯林,他们又受到伊朗的支持。在北部地区,两伊境内都有库尔德人,他们的反政府活动又分别受到对方政府的支持,这也加剧了两伊的对立。

材料二:在双方“袭船战”中,航行于海湾的各国油轮共546艘被击中,420名船员丧生。战争使双方的综合国力受到很大削弱,客观上削弱了伊朗输出伊斯兰革命的势头,推迟了中东地区主要热点问题阿以争端和平解决的进程,刺激了中东地区各国对地地导弹、化学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兵器的追求,引起新的军备竞赛。伊拉克在这场竞赛中略占上风,以至很快忘却战争教训,停火两年后贸然武装入侵科威特,酿成规模空前、给伊拉克带来灾难性打击的海湾战争。

根据美国《时代》周刊提供的数字,日本从海湾地区进口的石油占其国内石油消费量的64%,法国占35%,美国占21%,意大利占32%,英国占14%,德国占15%。两伊战争开始后,世界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美国一些报刊曾发表评论说,如果战争再拖下去“纽约夜晚的灯火将不会那么明亮。”

请回答:

  1. (1) 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

  2. (2) 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两伊战争给中东地区局势和世界带来的消极影响。

第一次印巴战争的直接起因是(  )
A . 民族矛盾 B . 宗教冲突 C . 英国挑拨 D . 克什米尔地区归属
两伊发动“袭船战”后,美苏两国同意了其他国家提出的为油轮护航的要求,其主要目

的是 (  )

A . 发扬国际人道主义 B . 保护油轮和石油资源 C . 防止环境污染 D . 趁机派军舰控制中东地区
历史学家不无揶揄地说道:“两个疯子用先进武器打了一场低水平战争,旷日持久,拼国力,拼消耗。”历史学家所指的战争是(   )


A . 朝鲜战争 B . 印巴战争 C . 两伊战争 D . 越南战争
两伊战争对中东局势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


A . 给两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B . 中东阿拉伯国家进一步结盟 C . 造成了中东国家的分裂 D . 使伊朗和伊拉克长期对峙
20世纪80年代,两伊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不包括(  )
A . 阿拉伯河河界存在争端 B . 伊朗推行地区霸权主义 C . 两国居民宗教教派不同 D . 两国之间民族矛盾严重
美国一些报刊对两伊战争发表评论说,如果战争再拖下去,“纽约夜晚的灯火将不会那

么明亮”。这句话说明(  )

A . 世界石油少了 B . 战争拖延的时间太长了 C . 战争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D . 纽约的灯火受到战争的影响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参战各方伤亡情况统计

      参战方

伤亡人数

伊拉克军队

美军

其他国家军队

战斗伤亡

非战斗伤亡

死亡

约2万人

148人

138人

192人

受伤

约8万人

458人

2978人

318人

材料三: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永久和平是一个梦,并且还不是一个美梦,而战争是上帝安排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在战争中得到发展的是人类的最高贵的美德,包括勇敢、克已、忠于职责,以及甘冒生命危险的自我牺牲。

——德军参谋总长毛奇

材料四:《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有鉴于在未来的世界大战核子武器肯定会被运用,而这类武器肯定会对人类的生存产生威胁,我们号召世界各政府体会并公开宣布它们的目的不能发展成世界大战,而我们号召它们。因此在解决它们之间的任何争执应该用和平手段。”

  1. (1)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高科技战争的特点。

  2. (2) 概括材料三的主要观点和意图。试从战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简要批驳上述观点。

  3. (3) 材料四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这一宣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 (4) 针对21世纪人类和平事业面临的挑战,我国应该坚持怎样的立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一直对萨达姆政权怀恨在心,2003年3月,美英两国宣称已掌握萨达姆隐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并以此为借口,在未得到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不顾世界各国的反对,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美国军事上取得了胜利,但并没有在伊拉克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材料二:战后伊拉克的局势动荡不安,反美情绪高涨,各种恐怖和暴力袭击时常发生,人民生活依然没有保障。许多经济基础设施被摧毁或者瘫痪,失业率已经超过60%。

材料三伊拉克战后,美国对世界原料市场、世界资本市场的控制有所加强,在全球经济中的实力和影响都大大增强。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提到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指什么?
  2. (2) 伊拉克战争属于高科技战争,高科技战争有哪些特点?
  3. (3) 根据材料二,三,说明伊拉克战争带来了哪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