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产阶级革命家 知识点题库

19世纪中期以后,促使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不断探索和完善的主要因素是

A . 最初提出的基本原理有错误 B . 马克思、恩格斯理论水平不断提高 C . 资本主义发展不断走向成熟 D . 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激烈竞争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是因为它

A . 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移植到社会科学 B . 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 C . 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罪恶 D . 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主体和途径
一代伟人邓.小平经常妙语连珠,以下语录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③“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是真正的不结盟”;④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A . ①③②④ B . ②③①④ C . ②①③④ D . ③①②④
列宁为在俄国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思想上和组织上做的准备是

A . 发表《四月提纲》 B . 创办《火星报》 C . 著述《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D . 著述《国家与革命》
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军队中的领导地位,是在

A . 中共一大 B . 八七会议 C . 遵义会议 D . 中共七大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

A . 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 B . 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 C . 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 D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无产阶级革命家陆定一曾说:“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  )

A . 是中国革命军队的诞生地 B . 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C . 是我党在整个革命时期的根据地 D . 是抗战时期的革命根据地
邓.小平一生经历过三次政治磨难,其中的两次发生在同一时期。这一时期是(  )

A . 国民大革命时期 B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 . 抗日战争时期 D . “文化大革.命”时期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这个“幽灵”诞生的标志是(  )


A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 .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 . 第一国际的成立 D . 巴黎公社的成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2:第一条 本协会设立的目的,是要成为追求共同目标即追求工人阶级的保护、发展和彻底解放的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

……

第七条 工人阶级在反对有产阶级联合力量的斗争中,只有把自身组织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不同的、相对独立的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

——《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

请回答:

  1. (1) 材料1反映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怎样来实现?


  2. (2) 材料2表明第一国际成立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人口的集中固然对有产阶级起了鼓舞的和促进发展的作用,但是它更促进了工人的发展。工人们开始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整体,是一个阶级;他们已经意识到,他们分散时虽然是软弱的,但联合在一起就是一种力量。这促进了他们和资产阶级的分离,促进了工人所特有的、也是在他们的生活条件下所应该有的那些见解和思想的形成,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受压迫的地位,他们开始在社会上和政治上发生影响和作用。大城市是工人运动的发源地:在这里,工人第一次开始考虑到自己的状况并为改变这种状况而斗争;在这里,第一次出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利益的对立;在这里,产生了工会、宪章主义和社会主义。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5年)

材料二  1884年,英国费边社的基本纲领提出:“费边社的目的是以下列方法来改革社会:从个人和阶级所有制下解放土地和工业资本,把它们交给社会所有,以谋公众的福利。只有通过这个方式,全国各种自然的和既得的利益才能公平地为全国人民所分享……为了这些目的,费边社应注意传播社会主义思想,鼓吹以社会主义为根据的社会和政治改革,包括确立男女平等的公民权利。同时推广有关个人与社会在经济、伦理和政治方面的关系的知识,以便实现这些目标。”

——摘编自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恩格斯写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历史背景。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费边社与宪章派在斗争目标、斗争方式上的不同。

列宁在评价苏俄实施的一项政策时说:“它不是而且也不能是一项适应无产阶级经济任务的政策。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列宁所评价的政策是

A . 对企业实行工人监督 B . 没收地主土地 C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 . 新经济政策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这表明


A . 列宁突破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理论 B . 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进步因素建设社会主义 C . 列宁已经认识到了计划和市场的本质 D . 列宁意识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
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文中“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是指(  )。

A .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C . 实行农业集体化 D . 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目前俄国的特点是由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

——列宁《四月提纲》

材料2:第一次革命高潮提出的,我们党过去宣传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曾是使革命和平发展,使小资产阶级逐渐清除其幻想的口号。现在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经转移到反革命的资产阶级手中。现在只有彻底消灭反革命资产阶级专政才是正确的口号,只有得到贫苦农民支持的革命,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个任务——完成新高潮的任务。

——1917年8月俄国社会民主

工党(布)的一次大会决议

  1. (1) 材料1反映了列宁最初主张以什么方式夺权?原因是什么?
  2. (2) 结合所学知识,布尔什维克党最终夺取政权采用的是什么方式?原因又是什么?
  3. (3) 材料2的“第一次革命高潮”和“新高潮”分别指的是什么现象?这两个现象的性质是什么?它们各自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0世纪30年代,邓.小平政治生涯遇到第一次磨难,受到中共临时中央的“最后严重警告”。主要是由于他(     )


A . 执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 B . 反对“左”倾教条主义者对毛.泽东的排挤 C . 反对放弃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 D . 赞成取消“左”倾错误领导人的军事指挥权
在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问题上,古今中外的政治家作出了各自的努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传统的中国历史学家一向在褒贬品评人物,在临到秦始皇头上则觉得题材之大,牵涉之多,不容易随便处置。他的残酷无道达到离奇的境界,如何可以不受谴责?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工作,用这样长远的眼光设计,又用这样精到的手腕完成,又何能不加仰慕?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他(甘地)写道:“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懦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永远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采取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不愿向英国卑躬屈膝,含垢忍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要高明的多。”“因此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落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材料三:1980年1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干部会议上说,八十年代我们要做的主要是三件大事:一,在国际事务中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二,台湾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三,加紧四个现代化建设。

——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1. (1) 为什么黄仁宇认为对秦始皇的评价“不容易随意处置”,请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印度“非暴力比暴力要高明的多”?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针对“三件大事”邓.小平分别提出了哪些政策或方案。请用一句话概括邓.小平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地位?
2018年5月,习.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下列马克思关注工人阶级解放的事件,按照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②为国际工人协会起草《成立宣言》

③支持和帮助巴黎公社革命              ④创办《新莱茵报》

A . ①③④② B . ①④②③ C . ④②①③ D . ④③②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当时的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的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才就逃港问题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

——林天宏《人民会用脚投票》

材料二: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

——《邓.小平文选》第2卷

材料三: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已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邓.小平年谱》(1975-1997)

材料四: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 (1) 概述材料一,二的内在联系。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邓.小平改革的着眼点发生了什么变化?
  2. (2) 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邓.小平领导的改革有什么特点。
  3. (3) 综合上述材料,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的宗旨是什么?这最主要反映了邓.小平的什么品质?
世界范围内发生金融危机时,马克思的《资本论》却很走俏。这主要是因为该书(    )
A . 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 B . 提出了阶级斗争学说 C . 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D . 提出了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