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知识点题库

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光合作用是CO2进入生物群落的唯一途径 B . 动物细胞的无氧呼吸是大气CO2的产生途径之一 C . 没有分解者,碳循环仍可保持平衡状态 D . 初级消费者通过消化系统摄入生产者合成的含碳有机物
某农民在建立的稻田生态系统中,分别在a、b、c、d、e点进行了农药防治或生物防治(引入螃蟹),某种水稻害虫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如图甲(经济阈值是指害虫种群密度影响农田经济效益的最低值);该生态系统引入螃蟹后,实现了稻、蟹双丰收,其生态系统模式图如图乙;图丙为该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字母代表相应的能量.请分析回答:

  1. (1) 图甲中在点进行了农药防治,判断理由是;由图示可知此种害虫防治效果越来越差,从进化角度分析这是的结果.

  2. (2) 其中水稻害虫和螃蟹在该生态系统功能中的积极作用是.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设计图乙的生态系统的目的是.通常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会很长,原因是

  3. (3) 图丙中水稻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可用(填字母)表示.水稻同化的能量为(用字母表示),B1+C1+D1代表的含义是

  4. (4) 图乙中螃蟹和害虫的行为活动信息可被对方感知,以利于捕食和被捕食,这体现了信息具有的作用,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代表生产者,①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 B . 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可能是甲 C . 该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为乙、丙 D . 碳元素在甲、乙、丙、丁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下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b过程代表光合作用,c、d和f过程代表呼吸作用 B . a不可能大于e,g不可能大于a C . 碳元素在甲、乙、丙之间以有机物形式传递 D . 稳定的生态系统中b=c+d+f
田鼠是农田生态系统的主要危害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调查田鼠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标志重捕法,原因是。若农田面积为10km2 , 初次捕获田鼠60只并标记,放回一段时间后,再次捕获田鼠75只,其中被标记的田鼠数量为25只,则该农田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只/km2。若部分标志物在田鼠放回后脱落,则会导致测量值比实际值
  2. (2) 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部主要以的形式流动,生物群落内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需要经过的代谢途径为
  3. (3) 引入天敌控制田鼠与用毒鼠强灭田鼠相比,其突出优点是。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意义是
粮食危机是人类所面临的危机之一。有关农作物生产措施的说法,正确是 (   )
A . 轮作在提高对矿质元素利用率的同时,可改变的原有的食物链,从而增产 B . 作物种植期间要及时除草、除虫,以免种内斗争加剧导致减产 C . 喷洒农药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 . 锄地(松土)能降低土壤微生物的呼吸强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避免温室效应
下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 生物圈通过碳循环实现碳元素的自给自足 B . A是消费者,C是生产者,碳在各成分间以CO2的形式传递 C . 对E过度开发利用会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D . 碳循环过程需要能量驱动,同时又是能量的载体
几百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流行的“桑基鱼塘”是将低洼稻田挖深作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   蚕、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作肥料,从而获得稻、鱼、蚕三丰收。下列有关“桑基鱼塘”的说法正确的   是 ( )
A . 该生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B . 该生态系统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反复循环利用 C . 该生态系统可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D . 该生态系统很稳定,其稳定性的维持不需要人的干预
为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对西黄松老龄(未砍伐50~250年)和幼龄(砍伐后22年)生态系统的有机碳库及年碳收支进行测试,结果见下表,据表回答:

碳量

西黄松生态系统

生产者活生物量(g/m2

死有机质

(g/m2

土壤有机碳(g/m2

净初级生产力(g/m2·年)

异氧呼吸(g/m2·年)

老龄

1 2730

2 560

5 330

470

440

幼龄

1 460

3 240

4 310

360

390

※净初级生产力: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总碳的速率减去自身呼吸总用消耗碳的速率

※※异养呼吸: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

  1. (1) 西黄松群落被砍伐后,可逐渐形成自然幼龄群落,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 (2) 大气中的碳主要在叶绿体部位被固定,进入生物群落。幼龄西黄松群落每平方米有克碳用于生产者当年的生长、发育、繁殖,储存在生产者活生物量中;其中,部分通过生态系统中的呼吸作用,部分转变为死有机质和土壤有机碳后通过的分解作用,返回大气中的CO2库。
  3. (3) 西黄松幼龄群落中每克生产者活生物量的净初级生产力(大于/等于/小于)老龄群落。根据年碳收支分析,幼龄西黄松群落(能/不能)降低大气碳总量。
如图为生物圈碳循环过程示意图,甲~丁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⑦表示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4

A . 增强①过程可一定程度缓解温室效应 B . ②⑤⑥表示呼吸作用 C . 甲、丙、丁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D . 能量沿着食物链甲→丙→丁流动
下图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一年内CO2消耗量与释放量的情况,其中甲、乙和丙分别表示生态系统消费者、分解者和生产者呼吸作用CO2释放量,丁表示生产者光合作用及化能合成作用CO2消耗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碳循环在甲、乙、丙构成的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双向传递 B .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丁来表示 C . 人工生态系统中CO2的消耗量与释放量关系往往不符合上图 D . 根据图示关系可推测该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正在上升
下图为自然界碳循环的示意图,图中与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密切相关的标号为(  )

图片_x0020_100006

A . ②③ B . C . D . ③⑤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二者是密切联系的两个过程 B . 在能量流动过程中,物质是能量的载体 C . 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D . 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角度来看,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代表3种不同生物物种,物种A处于第二营养级,物种B处于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而物种C捕食物种A和物种B,物种C无捕食者。回答相关问题:

图片_x0020_100008

  1. (1) 图中甲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丁的作用是
  2. (2) 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丙中所示B种群(填“能”或“不能”)长期维持现有实际数量。
  3. (3) 图中种间关系同时包括种间竞争和捕食的有
  4. (4) 此生态系统中C种群同化能量的去向有(写出三个去向)。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农牧业生产的现象规律总结,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毋覆巢,毋杀孩虫”描述了对野生动物资源利用时,应避免捕杀幼年个体,这样有利于维持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提高出生率 B . “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描述的是农田中狗尾草的生长的现象,狗尾草等杂草与农作物之间是竞争关系 C . “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稚”描述农业生产应避免虫害,体现了合理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流向对人最有益的部分 D . “地虽瘠薄,常加粪灰,皆可化为良田”描述通过施肥改良农田的做法,表明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功能
“蚂蚁森林”是支付宝客户端中的一项公益活动:用户通过步行、在线缴纳水电燃气费等“低碳”生活方式获取一定的“能量值”,用以在支付宝里养一棵虚拟的树。这棵“树”长大后,蚂蚁生态伙伴们就会在现实某个地域种下一棵真正的树。据统计,截止到2019年4月22日这项公益活动在荒漠化地区种植了约1 亿棵树,包括胡杨、红柳、梭梭树等,这些树种都是防风固沙的好品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随着“蚂蚁森林”这项活动的持续开展,相应荒漠化地区将很快演替成真正的森林 B . 随着植被的改善,相应荒漠化地区以正反馈调节为基础的自我调节能力将不断增强 C . “低碳”生活能减少碳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但不利于碳循环平衡 D . 胡杨、红柳、梭梭树等具有防风固沙的功能,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生态系统碳平衡取决于光合作用固定碳量与呼吸作用释放碳量的消长关系。若碳的固定量大于释放量,则该生态系统为碳汇;若呼吸作用排放的碳量大于光合作用的固定量,则该生态系统为碳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碳在非生物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 B . 碳汇造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全球的碳排放,体现出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C . 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水圈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基本不变 D . 如果进一步提高秸秆还田率,农田土壤储碳量可以进一步提高
如图为部分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图中由生产者、Ⅱ、Ⅲ和Ⅳ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 B . 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①②⑥⑧之和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 C .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其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有机碳来自⑥过程 D . 碳在①⑦⑧过程中主要为CO2的形式,在②③④⑤⑥过程中主要为有机物的形式
如图是某同学构建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

A . 图中的CO2缺了一个来源,生态系统是ABC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B . 碳元素以CO2的形式进入A,B能加快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流动 C . B1、B2、B3同化的能量中有一部分以自身的遗体或粪便的形式被C分解利用 D . 适当增加ABC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能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如图为桑基鱼塘示意图,鱼塘中投放的鱼类主要是以藻类和浮游动物为食的鲢鱼和鳙鱼,堤岸上种植桑树。桑叶喂蚕,蚕沙喂鱼或发酵制沼气,沼渣也可喂鱼,塘泥可做桑树的肥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A表示,该生态系统生产者的能量来自。图中细菌、真菌等分解者主要分布在池塘的层。
  2. (2) 为确定鲢鱼和鳙鱼的投放量,应根据食物网中的营养级,调查鱼塘中鲢鱼、鳙鱼的的生物量。适时捕捞成年鱼,目的是维持年龄结构处于以持续获得高收益。桑叶喂蚕,蚕沙喂鱼或发酵制沼气,沼渣也可喂鱼,塘泥可做桑树的肥料,这种桑基鱼塘养殖模式运用的生态工程核心技术是
  3. (3) 若鱼塘遭受汞等重金属污染,则体内浓度最高的生物是龟,具体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