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行程问题 知识点题库

小明从家里骑自行车到学校,每小时骑15km,可早到10分钟,每小时骑12km就会迟到5分钟.问他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km?设他家到学校的路程是xkm,则据题意列出的方程是( )

A . B . C . D .
张华和李明周末去黄山鲁公园登山,张华每分钟登高10m,并且先出发30分钟,李明每分钟登高15m,两人同时登到山顶.
  1. (1) 设张华登山用了x分钟,请用含x的式子表示李明登山所用的时间;
  2. (2) 使用方程求出x的值;
  3. (3) 由x的值能求出山高吗?如果能,请求出山的高度.
甲、乙两地相距217.5km,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已知慢车每小时行35km,快车每小时行65km,如果慢车先开0.5h,问慢车开出后几小时两车相遇?
某人骑自行车,开始以15千米/时的速度前进.在离目的地的距离比已经走过的距离少20千米时,改用10千米/时的速度前进.这样,全程的平均

速度为12.5千米/时.问全程是多少千米?

一列火车正在匀速行驶,它先用 秒的时间通过了一条长 米的隧道(即从车头进入入口到车尾离开出口),又用 秒的时间通过了一条 米的隧道,求这列火车的长度.设火车长度为 米,根据题意可列方程.
如图,已知A、B两点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10,OB=3OA,点M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向右运动.点N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O向右运动(点M、点N同时出发)

  1. (1) 数轴上点B对应的数是
  2. (2) 经过几秒,点M、点N分别到原点O的距离相等?
已知,点A、B、O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a、b、0,且满足|a+8|+(b﹣12)2=0,点M、N分别从O、B出发,同时向左匀速运动,M的速度为1个单位长度每秒,N的速度为3个单位长度每秒,A、B之间的距离定义为:AB=|a﹣b|.
  1. (1) 直接写出OA=.OB=
  2. (2) 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当t为何值时,恰好有AN=2AM;
  3. (3) 若点P为线段AM的中点,Q为线段BN的中点,M、N在运动的过程中,PQ+MN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说明理由,若变化,当t为何值时,PQ+MN有最小值?最小值是多少?
如图,动点 从原点出发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同时动点 也从原点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2秒后,两点相距16个单位长度,已知动点 的速度比为 (速度单位:1个单位长度/秒)

图片_x0020_100015

图片_x0020_100016

  1. (1) 求两个动点运动的速度.
  2. (2) 在数轴上标出 两点从原点出发运动2秒时的位置.
  3. (3) 若表示数 的点记为 两点分别从(2)中标出的位置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再经过多长时间,
甲、乙二人从相距21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120分钟相遇,甲每小时比乙多走500米,设乙的速度为x千米 小时,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一座大桥长3400米,一列火车通过大桥时每分钟行800米,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开桥共需4.5分钟.这列火车车身长多少米?
已知 两点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数

图片_x0020_100009

  1. (1) 对照数轴填写表格:

    6

    3

    4

    0

    两点的距离

    2

  2. (2) 若 两点间的距离记为 ,则 的数量关系为
  3. (3) 折叠数轴,使 表示的点与4表示的点重合,若数轴上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8( 的左侧),且 两点经过折叠后重合,则
  4. (4) 求出数轴上到4和 的距离之和为8的所有整数的和.
  5. (5) 若数轴上点 表示的数为 ,则 的最小值为,此时 满足的条件为
  6. (6) 动点 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动点 的速度是3个单位长度/秒,同时,动点 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动点 的速度是2个单位长度/秒,当 两点相距5个单位长度时,点 的运动时间为秒.
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A、B两地相距30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已知甲车速度为100千米/小时,乙车速度为60千米/小时.经过一段时间后,两车相距100千米,求两车的行驶时间?
已知点A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a,点B对应的数为b,且 .

图片_x0020_443532494

  1. (1) ;并将这两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A,B表示出来;
  2. (2) 数轴上在B点右边有一点C到A、B两点的距离和为11,若点C的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x,求x的值;
  3. (3) 若点A,点B同时沿数轴向正方向运动,点A运动的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点B运动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若 ,求运动时间t的值.

    (温馨提示:M、N之间距离记作 ,点M、N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为m、n,则 .)

甲、乙两人从相距为180千米的 两地同时出发,甲骑自行车,乙开汽车,沿同一条路线相向匀速行驶.已知甲的速度为15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45千米/小时,经过多少时间两人相遇?(列方程解应用题)
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行驶,用了 小时;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行驶,用了 小时.已知水流的速度是 千米/时,求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
两船从同一港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甲船顺水,乙船逆水,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50km/h,水流速度是a km/h,3h后两船相距( )
A . 6a千米 B . 3a千米 C . 300千米 D . 150千米
如图,有两条线段, (单位长度), (单位长度)在数轴上,点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2,点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5.

  1. (1) 点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点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线段 的长=
  2. (2) 若线段 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同时线段 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当点 重合时,点 与点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多少?
  3. (3) 若线段 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同时线段 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也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秒,当 为何值时,点 与点 之间的距离为1个单位长度?
如图,在数轴上,点A,B,C表示的数分别为-8,7,-1,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B→A方向运动,到点A停止,点Q从点C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C→A方向运动.已知点Q与点P同时出发,点P到达终点A时,点Q也停止运动.设点P运动时间为t秒.

  1. (1) AB=
  2. (2) 点P表示的数为,点Q表示的数为(用含t的式子表示).
  3. (3) 当P,Q两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时,求t的值.
定义:数轴上有两点A,B,如果存在一点C,使得线段AC的长度是线段BC的长度的2倍,那么称点C为线段AB的“友好点”.

   

    

  1. (1) 如图①,若数轴上A,B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是 , 点C为线段AB上一点,且点C为线段AB的“友好点”,则点C表示的数为
  2. (2) 如图②,若数轴上A,B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是 , 点C为数轴上一点,若点C为线段AB的“友好点”,则点C表示的数为
  3. (3) 如图③,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 , 点C表示的数是 , 若点C为线段AB的“友好点”,则点B表示的数为
  4. (4) 如图④,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 , 点B表示的数是 , 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个单位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 当t为何值时,点P是线段AB的“友好点”.
首条贯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高铁线宝兰客专在试运行期间,一列动车从西安开往西宁,一列普通列车从西宁开往西安,两车同时出发,设普通列车行驶的时间是 (小时),两车之间的距离是 (千米),图中的折线表示 关于 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象进行以下探究:

  1. (1) 西宁到西安两地相距千米,两车出发后小时相遇;
  2. (2) 普通列车到达终点共需小时,普通列车的速度是千米/小时.
  3. (3) 求动车的速度;
  4. (4) 普通列车行驶 小时后,动车到达终点西宁,求此时普通列车还需行驶多少千米到达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