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实验设计与探究 知识点题库

2014年7月,常州学生李潇在水塘中看到形状特殊的“虾”.

  1. (1)

    如图甲所示,他看到的“虾”是因为光的 而形成的 像,真正的虾在水中 (C/D/E/F)处.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 (B/C/D/E/F)处射出光束,即可把虾照亮.


  2. (2)

    拍照得到虾的胶片后,他用如图乙所示的幻灯机展示给同学们看.

    ①胶片上虾的头部朝 (上/下).

    ②测得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2cm B.7cm C.9cm D.10cm

    ③要使像变得更大,应将幕布向 (左/右)移,并将凸透镜向 (左/右)移


  3. (3) 生物老师证实,这是古老物种仙女虾.其卵可以在寒冷或高温的沙土里休眠多年,直到遇水才孵化.仙女虾的卵壳具有 (写出一点即可)的特性

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小明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所示.

  1. (1) 小明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 (选填“一定垂直”、“一定不垂直”或“可以垂直也可以不垂直”).

  2. (2) 如果小明将呈现反射光线的活动纸板向后折,纸板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 

  3. (3) 小明用另一只激光笔让光线沿着BO(即逆着原反射光线)射向平面镜时,可看到反射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 

在探究光在空气与玻璃界面上发生折射时,小明同学将玻璃砖放在白纸上,接着用光斜射向玻璃砖,如图所示,接下来小明的操作是 (写出紧接的一步操作);经过对实验现象的处理分析,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激光器和刻度尺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 (1) 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 (2) 实验时,测得入射角为45°,则反射角度数为;若入射角变大,反射角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让光线沿着F0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若0E 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3. (3) 小明把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照图乙那样,观察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线,从而探 究
  4. (4) 如图2所示,小明想要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请你通过 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激光器和几种不同颜色的笔,依据教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 (1) 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是
  2. (2) 实验中为了使光线能在纸板上显示出来,方便实验研究,你该采取的操作是       
    A . 向纸板喷烟或雾 B . 使光束垂直纸板射到O点 C . 使光速贴着纸板射到O点
  3. (3) 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实验,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取下纸板,测量ON两侧的∠i和∠r,将数据记录在表中

    次数

    ∠i

    ∠r

    1

    70°

    70°

    2

    45°

    45°

    3

     30°

     30°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光反射时(填写文字结论).

  4. (4) 若将纸板NOF沿NO向前折或向后折,在NOF上将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内;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沿FO方向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因为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小阳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表是他测出的数据,根据实验现象和表中的数据,他得出了以下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1. (1) 你认为小阳的探究结论是否可靠?说出你的理由.
  2. (2) 如果小阳想验证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否可逆,他应该怎么做?

    入射角i

    折射角r

    51°

    31°

  3. (3) 小丽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下表:

    空气中的入射角

    30°

    45°

    60°

    水中的折射角

    22°

    32°

    40°

    玻璃中的折射角

    资*源%库17°

    24°

    30°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得出哪些规律:(写1条即可).

学习了光学知识后,小茗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丞相现象,如图a所示,她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了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泡,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 (1) 甲图中点燃的蜡烛距小孔a,像距小孔b(a>b),则半透明膜上的像是       
    A . 倒立的、放大的 B . 正立的、缩小的      C . 倒立的、缩小的 D . 正立的、放大的
  2. (2) 比较甲、乙两图可知,像的大小与小孔形状(有关/无关).
  3. (3) 比较甲、丙两图,像的形状与有关.
  4. (4) 日食奇观时,如果利用甲实验装置对“ ”形太阳进行观察,在半透明塑料膜上看到像的形状是
大约两千四百年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小光同学将圆筒插人易拉罐中做成如图甲的仪器(圆筒能在易拉罐中前后移动).

  1. (1) 为了更清楚地观察像,通常选择(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物体作为观察对象,同时需要将光屏放在(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因此,制作观察仪时,用半透明塑料薄膜制成的光屏应放在圆筒的(填“A”或“B”)端.
  2. (2) 实验中,物体通过小孔所成的像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选填:“实像”或“虚像”),像的形状与(选填:“小孔”或“物体”)相同.小孔成像的现象可以用的知识来解释,请在图乙中画出物体AB通过小孔在光屏上成像的光路图.
  3. (3) 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物体时,保持物体和小孔间的距离不变,移动圆筒,使光屏远离小孔,则光屏上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某小组选用了图甲中光源、水、水槽、可折转的光屏(带刻度)等器材,用于完成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规律”.

  1. (1) 使用可折转的光屏,是为了观察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
  2. (2)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点为O点,不断改变入射角,读出刻度盘上对应的折射角,将实验结果画在图丙中,其中1和1′、2和2′…4和4′分别表示各次入射光线和对应的折射光线的位置.由此可得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且折射角(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折射角等于度.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

  1. (1) 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此时,在纸板B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2. (2) 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方向射出,由此说明
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小明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所示.

  1. (1) 小明让一束光贴着纸板射到O点,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选填“一定垂直”、“一定不垂直”或“可以垂直也可以不垂直”).
  2. (2) 如果小明将呈现反射光线的活动纸板向后折,纸板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
  3. (3) 小明用另一只激光笔让光线沿着BO(即逆着原反射光线)射向平面镜时,可看到反射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
小明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

  1. (1) 其中可折转的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写出两条)

  2. (2) 请你帮他按正确的顺序将序号排列出来

    A、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在重做一次,换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

    B、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各个角i和r

    C、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桌面上,在把一张纸板竖直的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2)

    D、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入射到O点,径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轨迹

    E、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得出结论

  3. (3) 如图2,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选填“镜面”或“漫”)反射.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4. (4) 小明在实验时,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见表格).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15°

    75°

    2

    30°

    60°

    3

    45°

    45°

  5. (5) 如果让光线逆着从OB的反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明:
下图是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时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的光路图.

  1. (1) 从图中可知: 是界面,若这两种介质是玻璃和空气,则空气在介面的

    入射角α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11°

    22.1°

    35.4°

    40.9°

  2. (2) 实验中发现,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上表数据,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①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将同时发生 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填: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且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③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

小明用平面镜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墨水瓶A、B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他将平面镜竖立在桌面上,把A放置在镜前的边缘处,如图所示,调整观察角度,可在镜中看到它的部分像.再将B放到镜后并来回移动,直至其未被平面镜遮挡部分与A在镜中的不完整像拼接成一个完全吻合的“瓶”.那么墨水瓶B所在的位置即为的位置,同时说明像与物;若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就能看到墨水瓶B被遮去的部分,这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的一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像距与物距相等”,这种方法(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小雨在吃烤肉串时,偶然发现了一个现象:通过烤炉上方看对面的人,感觉对面的人好像在晃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小雨根据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火炉上方的空气被加热后,其疏密程度在不断发生变化,光进入这种不均匀的热空气会发生折射,传播方向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看起来感觉对面的人在晃动.为了验证这种分析是否正确,回到家后,小雨利用一支激光笔、一个装有酒精的浅盘及火柴,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 (1) 如图甲所示,将激光笔固定在小桌上沿水平方向照射,用喷壶向激光笔的前方喷水,看到激光笔发出的一束红光射向墙面,墙面上有一个红色光点保持不动,这说明光在均匀的空气中是传播的.
  2. (2) 如果要让这束红光穿过不均匀的空气,接下来小雨的做法应该是:
  3. (3) 如果小雨的分析是正确的,他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
  4. (4) 小明课后看到老师在准备实验时,进行了如下: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11乙);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A . 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 . 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C . 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 .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如图1所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 折转的E、F 两块板组成.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 板沿AO 方向射到O 点,在右侧F 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

  1. (1) 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填“镜面“或“漫“)反射.若将F 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 板上(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仍然在同一平面内.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课后,某同学又做了相关的探究:
  2. (2) 他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右表所示.经检查,三次试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15°

    75°

    2

    30°

    60°

    3

    45°

    45°

  3. (3) 他将一束光射向水面,但没有看到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请根据所学知识在图2中作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实验:
  1. (1) 实验一:“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①如图甲所示为实验装置图.让一束光线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将纸板向后折,此时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此现象说明:

    ②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此现象说明:

  2. (2) 实验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使用的凸透镜焦距是15cm.

    ①如图丙所示,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位置时,光屏应在(选填“Ⅰ”、“Ⅱ”或“Ⅲ”)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②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应该向透镜方向移动光屏(选填“靠近”或“远离”),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

  1. (1) 如图甲,让入射光线EO从左边入射,在法线的右边纸板上可以看到反射光线OF,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发现当入射角为40°时,反射角也是40°,于是得出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样得到的结论(可靠/不可靠),理由是
  2. (2) 如图乙,以法线ON为轴线,把右边纸板向后缓慢旋转,这样做是目的是为了
利用图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

  1. (1) 让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方向射向镜面,在纸板B上可看到光线沿OF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光线EO和OF的轨迹,则EO与垂直镜面的直线ON的夹角i是选填。(“入射角”成 “反射角”)
  2. (2) 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序号

    ∠i

    ∠r

    1

    30°

    30°

        2

    45°

    45°

    3

    50°

    50°

    分析数据可得:反射角(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变大时,光线OF(选填“远离”或“靠近”)直线ON。

  3. (3) 以直线ON为轴线。把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B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 射光线OF,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选填“同一”或“不同”)平面内。
  4. (4) 实验中,从教室各个方向都能见察到粗糙纸板表面反射的光线,这种反射属于(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小明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折转的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

入射角

30°

40°

60°

反射角

30°

40°

60°

图片_x0020_100030

  1. (1) 实验中,要使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呈现,纸板应放置。
  2. (2) 让光线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线沿OB方向射出,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O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测量记录入射角和反射角如表格所示,分析此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多次改变入射角进行实验是为了
  3. (3) 在图甲中,要使反射光线通过C点,则应使入射光线AO绕O点沿(顺/逆)时针方向转过适当的角度。
  4. (4) 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小明认为反射光线仍将贴着纸板:小华认为反射光线将不存在。请你评价他俩的观点是否正确。答:小明、小华;(正确/不正确)。并说明理由:
  5. (5) 图乙中,在不改变纸板放置和入射光线方向的情况下,为了清断地观察光的传播,请你提出一条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