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微粒性 知识点题库

“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交警用“酒精检测仪”很快可以检测出司机的饮酒程度,这是利用微粒具有的性质是(  )

A . 微粒质量很小 B . 微粒体积很小 C . 微粒不断运动 D . 微粒间有间隙
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 . 二氧化碳分子 B . 碳原子 C . 氧原子 D . 氧原子和碳原子
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      )
A . 蒸馏水 B . 氯化钠 C . 金刚石 D . C60
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
A . 10L水与10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0L B . 10g硫粉在10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0g二氧化硫 C . 10g锌片与10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0g D . 25℃,1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0g氯化钠固体能得到20g氯化钠溶液
宏微结合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思想。如图所示,提起压在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气化,则相同微小空间内微粒的变化最可能是:(   )

A . B . C . D .
走进食堂。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对“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摩尔是国际科学界采用的一种物理量 B .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mol C . 摩尔是表示物质的宏观质量与微粒数量的物理量 D . 摩尔既是物质的数量单位又是物质的质量单位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成功拍摄高分辨图像的水分子的内部结构,并揭示了单个水分子和“四分子水团簇”的空间姿态(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 B . 利用水分子成像技术,可解析雾霾的成因 C . 利用该成果能观测到氢原子和氧原子的原子核内部结构 D . 该技术观测到的“四分子水团簇”并不是一种新的水分子
有关氧原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16g B . 1g氧原子和1g氧分子含有相同的原子个数 C . 氧原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氧原子的质量 D . 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1mol氧原子的质量
用适当的数字或符号填空
  1. (1) 2个铝原子
  2. (2) 1个铵根离子
  3. (3) 氧化铜中+2价的铜元素
  4. (4)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如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图Ⅰ(改进前)

图Ⅱ(改进后)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 (1) 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2. (2) 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3. (3) 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②
  4. (4) 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5. (5) 氨气的化学式为(NH3)标出该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 . 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所以发生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 B . 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C . 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 .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微粒,所以物质一定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按要求填空。
  1. (1) 是保持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别有
  2. (2) 实验室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组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属于化合物 B . 构: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微粒 C . 性质:物质的化学性质就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D . 变化规律: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图中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1. (1) 若某反应前后的微粒状况分别用图B和图C来表示,则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2. (2) 图D可表示5个(填“分子”或“原子”)。
  3. (3) 图中能表示混合物的是(填字母)。
为了探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王玲同学做了一些分子和原子的模型,其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模型是(   )
A . B . C . D .
三角烯(化学式为C22H14)应用于量子计算、量子信息处理和自旋电子学等领域。下列有关三角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36个原子构成 B . 含有7个氢分子 C . 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7 D . 三角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8
为探究微粒的性质,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下列实验。

步骤1: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用注射器抽取一定量的浓氨水,打开止水夹,推动注射器的活塞,将浓氨水通过导管注入装置下端两侧的玻璃管内,观察现象。

步骤2:步骤1结束后,立即将装置下端两侧玻璃管的底部同时浸入装有等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步骤1中可观察到玻璃管内湿润的酚酞滤纸条自下而上慢慢变红 B . 气球可防止氨气扩散到空气中 C . 步骤2中可观察到右侧玻璃管内湿润的酚酞滤纸条自下而上变红的速度加快 D . 该实验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且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
实验小组同学从实验室向老师借了如图1所示的仪器完成实验。

  1. (1) 仪器①的名称是
  2. (2) 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如用E装置来测定制得氧气的体积,植物油上方的空气对实验结果(填“有”或“无”)影响。
  3.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同学们为了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字母),制得的二氧化碳如用D装置收集,应从(填“a”或“b”)端通入。
  4. (4) 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塑料瓶收集氧气,连接氧气传感器对微粒的运动进行探究(如图2)。

    实验步骤为:①将塑料瓶敞口放置;②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③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

    实时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3)。

    据图分析,最能说明分子不断运动的是(填“MN”、“NP”或“PQ”)段;NP段和MN段相比,氧气体积分数减小加快说明

化学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A . 化学反应进行得越快、越彻底就一定越好 B .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分子的组成或结构变了,其化学性质就变了 C . 绿色化学有助于人类解决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D . 宏观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微观粒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彼此的结合方式多样决定了物质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