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溶解 知识点题库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 熄灭酒精灯 B . 称取氯化钠 C . 读取液体体积 D . 溶解氯化钠
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右侧U型管中的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该物质应是(   )




A . 硝酸铵固体 B . 氢氧化钠固体 C . 食盐固体 D . 氧化钙固体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1. (1) (1)人体胃液中含有适量的盐酸,可以帮助消化,正常胃液的pH通常在0.9~1.5之间,胃酸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胃部不适.治疗胃酸过多病症的药物中常含有一种物质即碳酸氢钠,写出用此药物治疗胃酸过多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

  2. (2) 常温下,将盛饱和硝酸钾溶液(底部有硝酸钾晶体)的试管固定在有水的烧杯中(如图所示).若向烧杯中加入某种物质并搅拌后,结果试管中的晶体消失了.请你推测,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写出不同类别的物质).

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
A . 取一定量的粗盐 B . 溶解 C . 过滤 D . 蒸发
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用装置甲溶解固体 B . 用装置乙进行过滤 C . 用装置丙蒸发滤液 D . 用装置丁称量固体
用下列序号填空:

①烧杯  ②试管  ③胶头滴管  ④蒸发 ⑤过滤 ⑥搅拌 ⑦量取,

将食盐放入水中,为使其尽快溶解可采用的操作

能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

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

取用6.8mL某溶液的操作

将6g食盐溶解在30mL水中用到的仪器有
利用所学化学知识解答问题:
  1. (1) 溶解、过滤、蒸发过程中都要使用的仪器是,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除选用合适的量筒外,还应该使用的仪器是
  2. (2) 吸取液体后的胶头滴管,不能
下列操作中,玻璃棒其引流作用的是(   )
A . 溶解   B . 过滤   C . 蒸发   D . 测酸碱度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
A . 振荡试管 B . 放回滴瓶 C . 测溶液pH D . 固体溶解
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将氯化钠和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 B . 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C . 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溶解等步骤 D . 向20℃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
实验探究:影响硝酸钾溶解速率的因素。根据下表所探究的内容和方法,将空格填写完整。

内容

探究方法

现象

结论

颗粒大小对溶解速率的影响

取大、中、小三块相同质量的硝酸钾固体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水中

小块硝酸钾固体先溶解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稀释浓硫酸 B . 取用固体药品 C . 溶解固体 D . 测溶液的pH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充分振荡试管 B . 溶解NaCl固体 C . 滴加液体 D . 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下列有关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
A . 溶解前用玻璃棒研磨大颗粒粗盐 B . 过滤时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C . 加热蒸发时要不断搅拌直至水分全部蒸干 D . 实验结束随即用手将蒸发皿从三脚架上取下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 (1) 甲实验时必须边加热边搅拌,等到时停止加热。
  2. (2) 乙实验中当观察到才开始收集氧气;使用乙装置制取的气体应满足的条件是
  3. (3) 丙实验是某同学所做的物质溶解实验,该实验的目的是,对加入汽油量的要求是
以粗盐(主要成分NaCl、MgCl2等)为原料的氯碱工业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Mg(OH)2难溶于水。

  1. (1) 溶解池中搅拌的目的是
  2. (2) 处理池中发生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电解池中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用下列仪器完成溶液的配制。

  1. (1) 实验1:配制100 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是g。

  2. (2) 实验2:将上述溶液稀释成3%的氯化钠溶液。在量取水时,视线如右图所示,会造成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3. (3) 上述两个实验中,都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填序号)。
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g15%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有:计算、称取氯化钠、量取水、溶解、转移。
  1. (1) 在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 (2) 2下列操作中,可能导致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填序号)。

    a、称取时,将氯化钠置于托盘天平的右盘

    b、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c、用已有少量水的烧杯溶解氯化钠

    d、转移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据图回答下列实验的问题:

  1. (1) 图甲所示为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吹散面粉的目的是。蜡烛的作用是,最终蜡烛熄灭的原因是。面粉发生的这个变化是(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 (2) 图乙是氯化钠溶解的实验。实验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氯化钠“消失”在水中,是因为氯化钠在溶液中以(填微粒符号)的形式存在。

    在室温条件下,小明:①向100g水中加入5g氯化钠完全溶解;②在100g水中加入10g氯化钾也完全溶解。他得到的结论:氯化钾比氯化钠更易溶于水。他实验中正确的做法有(写一条,下同),不正确之处是,不正确导致了实验结论的不可信。

  3. (3) 如图丙,装置中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玻璃瓶容积为220mL,实验结束后集气瓶中水的总体积为58mL,实验中水体积变化忽略不计。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反应后量筒中水进入集气瓶的原因是,使瓶内气压减小,在大气压作用下水沿导管进入玻璃瓶。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