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灭辽及北宋 知识点题库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陈桥兵变      ②澶渊之盟     ③靖康之变     ④郾城大捷     ⑤行省制度

A . ①②③⑤④ B . ③①②④⑤ C . ①②③④⑤ D . ⑤④③②①
概括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概括归纳我国古代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 .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 . 民族政权并立 C . 诸侯争霸 D .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民族之间有分有合,在交流与碰撞中不断地交融。两宋时期,曾出现了宋与辽、西夏、金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下列能正确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 B . C . D .
陆游《书愤》中有“楼船直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诗中的“大散关”至淮水为一线划定分界线,是以下哪个历史事件后出现的情况(    )
A . 宋金和议 B . 辽宋和议 C . 夏宋和议 D . 金灭辽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政权

名称

建立

民族

存亡时间

与两宋关系

契丹

916年—1125年

先交战不断,签订澶渊之盟后相对安定,交流频繁

西夏

党项

1038年—1227年

先交战不断,后与北宋签订议和,边境贸易兴旺

女真

1115年—1234年

战和不休,长期对峙

以下观点或结论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选“A”;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选“B”;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选“C”。

  1. (1) 辽西夏金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
  2. (2) 岳飞是抗金英雄(   )
  3. (3) 三个政权中金存在时间最长(   )
  4. (4) 三个政权都与宋发生过战争(   )
  5. (5) 辽西夏与宋议和后交往密切(   )
在众多的抗金雄师中,最为突出的是岳飞统帅的(   )
A . 杨家将 B . 戚家军 C . 八字军 D . 岳家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宋· 曹翰《退将诗》

材料二:“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北宋谚语

材料三: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存,各民族在更大范围内交融,同时各民族之间不断征战……

  1. (1) 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宋太祖采取了什么政策?为什么会采取这一政策?
  2. (2) 宋太祖实行这一政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采取这一政策的历史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回答:北宋真宗时,辽宋双方先战后和,达成协议,史称什么?
  4. (4) 少数民族政权“金”是哪个民族建立的?南宋率领军队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的抗金名将是谁?
北宋时期,中国境内有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并立。

材料一:1004年,澶州城下辽国大兵压境,宰相寇准坚决主张抗敌,请求皇帝宋真宗御驾亲征,在有利的形势下接受了议和条件。

材料二:

图片_x0020_100003

材料三: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规定:宋高宗向金称臣,每年向金国输纳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

  1. (1) 材料一中的宋辽和议在历史上称什么?
  2.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岳飞率领宋军取得的一次大败金军骑兵主力的战役,说出这次战役的名称。
  3. (3) 宋金和议产生了什么影响?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图片_x0020_100002

  1. (1) 上图是杭州西湖岳飞墓前长跪的两个人,他们是谁?
  2. (2) 岳飞为什么深受人民的爱戴?
仔细观察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实行 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被当时北 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为各族的“”。唐朝还先后设置, 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2. (2) 宋太祖晚期,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 宋真宗亲征,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辽与宋议和,这次宋辽盟约称“”。

    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大举南下,南宋军民奋起抵抗。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 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在有望收复中原之时,宋高宗却向金求和,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3. (3) 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古代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常用方法除上述外还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材料二  宋朝和辽、西夏、金经过多年的战争后,选择了议和,双方互通贸易,开始出现“人人安居”的局面。

材料三  在以共同的宗教信仰为纽带的凝结下,他们从中亚、波斯和阿拉伯东来生根,在坚持其宗教信仰不变的前提下,他们融合中华大地其他民族成分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1. (1) 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结合史实举一例加以说明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议和对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3. (3) 据材料三,指出“新的民族共同体”是哪个民族?综上所述,一千多年民族关系的发展史对我们当今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屠洪刚的一首《精忠报国》让听众热血沸腾。与这首歌描写的著名抗金名将(    )
A . 寇准 B . 赵构 C . 岳飞 D . 戚继光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首词中,“靖康耻”发生在宋与哪个民族政权之间的事件?(    )
A . B . C . 西夏 D . 蒙古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岳飞抗金 ②澶渊之盟 ③土尔扈特回归 ④蒙古政权建立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④③② C . ②①④③ D . ②④③①
从中国历史发展来看,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交流学习而形成的。民族交流的形式丰富多彩。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族皆依朕如父母。”

材料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阁下:共遵诫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此后(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材料三: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1. (1) 材料一中体现了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请列举这一时期民族友好交往的例子?
  2. (2) 材料二中的“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统称为什么??哪一历史事件直接导致“(辽)与朝廷和好年深”?
  3. (3) 材料三中的靖康耻指的是什么事件?胡虏是哪个少数民族?请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从政治角度和民族关系的角度概括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
南宋陆游在《诉衷情·当年万里觅诸侯》一词中写道:“胡未灭,鬓先秋,雅: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这里的“胡”是指(    )
A . 匈奴 B . 女真 C . 契丹 D . 党项
标志着宋金南北对峙局面形成的事件是:(   )
A . 澶渊之盟 B . 南宋的建立 C . 宋金和议 D . 宋夏和议
下图是辽宋夏金元时期政权变迁情况示意图。该图示反映出这一时期政治发展的趋势是(   )

A . 民族政权并立 B . 社会经济发展 C . 分裂走向统一 D . 民族关系交融
“靖康年(1127年)的奇耻,尚未洗雪。臣子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摘自岳飞《满江红·写怀》的白话译文)这里的“靖康年的奇耻”指的是(    )
A . 岳飞统领的岳家军郾城大败 B . 南宋君主满足现状偏安江南 C . 阿骨打攻打辽军使其摔跟头 D . 金军攻破东京导致北宋灭亡
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尔德·约瑟·汤因比认为:“10世纪、11世纪、12世纪的后起少数民族,也强烈地被中原文明所吸引。除了自身采纳中原文明,他们还在自己统治的领土上传播中原文明。”该材料描述的是(    )
A . 秦汉时期 B . 三国两晋时期 C . 隋唐时期 D . 辽宋夏金元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