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社会矛盾 知识点

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表现:在清朝的君主专制统治下,官僚体制从整体结构上呈现出腐败的趋势,军队军风军纪日益败坏,军备废弛。
后果:官场的腐败之风蔓延,官僚机构臃肿,政治腐败导致经济衰退,造成国力越来越虚弱。清朝中期以后,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社会贫富分化严重,民众生活困苦,社会危机重重。

清朝的社会矛盾 知识点题库

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中国在传统农耕文明的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下列对这一时期历史阶段特征最恰当的概括是(     )

A . 帝国的繁盛 B . 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与发展 C . 近代的曙光 D . 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把明、清(鸦片战争前)的历史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重点。经过研究,他们把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概括为(    )

A . 统一国家的建立  B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 .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有四位同学分别用一个主题概括了1368﹣1840年的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总的历史特点。对此概括最准确的是(    )

A . 繁荣与开放并存 B . 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C . 繁盛与危机并存 D . 政权的分立与民族汇聚并存
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其阶段发展特征,下列对应错误的选项是(    )

A . B . C . D .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在传统农耕文明的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下列对这个时期历特征概括最恰当的是(    )

A . 帝国的空前繁荣 B . 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C . 近代社会的曙光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梁启超说“(西方)继哥伦布以后,有无数之哥伦布,继达·伽马之后,有无数之达·伽马。(中国)则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中国郑和之后再无郑和的根本原因在于(    )
A . 封建制度的腐朽 B . 科学技术的落后 C . 八股取士的影响 D . 西方列强的侵略
康熙、雍正、乾隆统治时期,一方面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另一方面却潜藏着巨大的危机,“危机”的表现主要有(   )

①文化专制达到顶峰    ②压制打击工商业    ③鄙薄科学技术    ④白银大量外流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吴中(苏州一带)之民,有田者什一,为人佃作者十九。”这主要反映了  (  )
A . 官吏贪赃枉法 B . 土地兼并严重 C . 民众不堪重负 D . 农民流离失所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描述符合明清时期的是(   )
A . 文明曙光 B . 盛世危机 C . 繁荣开放 D . 政权并立
学完明清时期的历史后,四位同学分别提炼出下列主题准备演讲,你认为其中最为准确的应是(   )
A . 繁荣与开放 B . 帝国的彷徨 C . 多政权的并立 D . 经济重心的转移
1700-1820年中国、欧洲经济发展情况

GDP占世界比重(%)

人口(百万)

人均GDP(1900年国际元)

1700-1820年人均GDP年增长率(%)

1700年

1820年

1700年

1820年

1700年

1820年

中国

22.3

32.9

138

381

600

600

0.00

欧洲

24.9

26.6

100.3

169.5

923

1090

0.14

注:GDP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阅读上表,清朝走向哀败的表现是(  )

A . 中国GDP占世界比重下降 B . 中国GDP总量低于欧洲 C . 中国人均GDP长期停滞 D . 中国人口数量急剧增长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
A . 夏商周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 B . 秦汉时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 . 明清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
清代民间流传“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这反映出(    )
A . 部分官僚中饱私囊 B . 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C . 清朝官僚机构臃肿 D . 军队长期养尊处优
有四位同学分别用一词组概括了1368---1840年的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总的历史特点。你认为哪一项概括的最准确(    )
A . 繁荣与开放并存 B . 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C . 繁盛与危机并存 D . 政权的分立与民族汇聚
张帆在《中国古代简史》一书中提出:康乾盛世在文治、武功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这也使它成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王朝“回光返照”的最后黄金时期。作者意在说明 (   )
A . 晚清君主统治脱离国情 B . 康乾盛世值得后世铭记 C . 皇权专制暗含统治危机 D . 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发展
与“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坠地”对应的是(    )
A . 清代八旗兵 B . 元朝蒙古军队 C . 戚家军 D . 岳家军
下列能反映清代长期实行闭关政策的经济根源的观点是(   )
A . “恐西洋教传入,有乱中国固有道统” B . “将所有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 C . “南夷之通商……贪而不亲,求而无厌” D . “天朝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下图是清朝养鸟的旗人,该群体形象表明(    )

A . 满族子弟养尊处优 B . 民众生活富足闲适 C . 政府要员贪污腐败 D . 清朝延续尚武精神
张帆在《中国古代简史》一书中提出:“康乾盛世”在文治、武功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也使它成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王朝"回光返照"的最后黄金时期。作者意在说明(    )
A . 晚清君主统治脱离国情 B . 皇权专制暗含统治危机 C . 康乾盛世值得后世铭记 D . 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发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是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由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培根《新工具》

材料三:它是在一个相对封闭体系中发展而来的盛世。纵向比较,康乾盛世创造了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空前高峰……建立起一个版图空前广大而且稳定的大一统帝国……但不幸的是,从横向比较,它却与当时世界最先进文明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康乾盛世是中,国传统帝制的最后一抹斜阳,最后一首挽歌,虽然辉煌,只是已经走到了尽头。

——侯杨方《盛世启示录》

  1. (1) 观察材料一中的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朝国家粮仓的选址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 (2) 材料一中图二长安城在当时唐朝和世界有怎样的地位?
  3.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重要贡献。
  4. (4) 材料三认为“康乾盛世”是“最后一抹斜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