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大革命 知识点题库

    “百年锐于千载”,辛亥革命是划时代的伟大历史事件。回首百年前那激动人心的历史大变局,给我们许多启示与感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者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孙中山《在东京< 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

  1. (1) 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孙中山的思想主张是什么?该主张的提出有何意义?

  2. (2) 材料二  共.产.党和国民党作为对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影响最大的两个政党,理应再度携手,团结一切有志于国家统一的党派、团体和仁人志士,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辛亥革 命是我们共同纪念的日子,孙中山先生是我们共同敬仰的伟人,统一祖国是我们共同盼望的目标,中华强盛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理想,有什么理由不合作、不统一呢?                                                       ——人民日报社论“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1981年10月9日。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十世纪上半期,国共两党为改变“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共同进行了哪些努力?

  3. (3) 材料三 辛亥双十是海峡两岸共同的记忆与资产。……两岸和平是台湾繁荣发展的必要条件。……以“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为基础,推动两岸关系,维持台海“不统、不 独、不武”现状……两岸人民同属于中华民族,希望双方在正视现实的基础上,求同存异,互助合作,建立制度化的和平关系。                                                                                                 ——马英九在台湾各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与材料二在纪念辛亥革命的角度上有何不同?你认为海峡两岸共同纪念辛亥革命的原因是什么?

  4. (4) 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

国共两党关系是中国近代史的主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国民党新的党纲,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通过的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这样,国民党同共.产.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读下面两幅油画图片。

材料三:读漫画图片(如图)。


材料四: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1945年8月14日

材料五:  读老照片(如图)。

  1. (1)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共同目标是什么?取得了什么成果?

  2. (2) 上述两幅图片反映了国共两党怎样的关系?从“南昌”到“井冈山”,表明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3. (3) 如图漫画反映了哪一时期国共两党的关系(漫画中“两锤”比喻国共两党)?结果如何?

  4. (4) 材料一是某电报电文内容的一段,试根据材料判断这封电报是谁发给谁的。接收电报的人是如何应对的?取得了什么成果?

  5. (5) 依据图照片材料指出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

  6. (6) 你认为应该建立怎样的国共关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4年,孙中山亲自批准将这样一副对联贴在某校大门上: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材料二:孙中山逝世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训被写在某校大门东面墙上。现在该校旧址的纪念建筑有学校正门、中山纪念碑、中山故居等。

  1. (1) 请写出材料中学校名称、创建时间,它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2. (2) 孙中山所说的“革命尚未成功”是指什么?
  3. (3) 写出为完成革命任务,国共两党采取了哪些行动?
  4. (4) 参观该校遗址有助于我们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陆军军官学校》旧址

材料二:孙中山逝世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遗训被书于某校大门东西两壁墙上的。现在该校旧址的纪念建筑有学校正门孙总理纪念碑、中山故居、俱乐部及东征烈士墓等。

  1. (1) 材料一中的学校创办地点?这所学校的创办有何意义?
  2. (2) 为了完成任务,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这次合作开始和破裂的标志分别是什么?双方合作的共同纲领(政治基础)是什么?
  3. (3) 第一次合作后,进行了北伐战争,其目的是什么?主战场是哪里?
下表反映的是1926年12月广东省中国国民党党员的职业统计。这一职业分布应出现于(    )

职业

农民

工人

学生

商人及其他

比例

40%

25%

25%

10%

A . 辛亥革命时期 B . 五四运动时期 C . 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D . 红军长征时期
自1924年开始,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内,中国大地上展开了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
A . 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B . 洗雪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 C . 使中国革命开始转危为安 D . 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向人民当家作主的伟大飞跃,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的篇章,预示着中国一个崭新时代的到来。根据下面表格中的史实,阐述“中国共.产.党的28年”。

(提示:结合表格所示的史实和所学的知识,围绕“中国共.产.党的28年”这一论题,抓住“两合、三新”进行简要阐述。要求:阐述论题必须史论结合,不少于200字。)

时间历史事件(关键词)
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
1924年-1927年国民革命
1927年-1937年国共对峙(革命道路)
1937年-1945年全民族抗战
1946年-1949年解放战争
1949年开国大典
“冲击——反应”模式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是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驱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化。下列史实对应关系最符合“冲击——反应’模式的是(    )
A . 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B . 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 C . 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D . 巴黎和会——国民大革命
胡适回忆说:“民国十五六年(1926—1927年)之间,全国大多数人心倾向国民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发生了(    )
A . 国民革命 B . 南昌起义 C . 红军长征 D . 西安事变
广州的缠变见证着中国的历史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汉以后)古代所称的东、西洋航线,大抵都以广州为始发港,东去可以到吕宋(今菲律宾),西去可以到东南亚、印度洋、波斯湾,以至东非等国。广州港地当东、西、北三江汇合点,是海港兼河港码头;广州很早就有很多外国人留居,隋唐时尤甚。宋时官府设“荐坊”,建造房屋供外国人居住,并设“判官”一职,负责外侨管理和接待工作。宋代重修南海神庙碑文中也说:“先是此民,与海中蕃夷,四方之商贾杂居。”“蕃坊”所居多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在“蕃坊”修建有伊斯兰教寺院一怀圣寺。据阿拉伯史籍载,公元879年黄巢进城时,波斯、阿拉伯等国的商人就有12万人。

——摘编自重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

材料二:1922年9月,陈独秀发表文章指出,“中国还在“造国’时代”,造国的方法,就是“组织真正的国民军创造真正的中华民国”。这个国民军“应该由全国被压迫的各阶级爱国者而不为私利私图的有力分子集合起来,号召全国各阶级觉悟的大群众组织而成”。中国现阶段“决不是哪一个阶级的群众在短期内能够壮大到单独创造国家的程度”,只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的国民革命”。

——朱汉国《<国民革命与北伐>序言》

材料三:建国以来,关于广州市经济建设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曾经有过八次提法……(4)1961年提出“把广州建设成为一个具有一定重工业基础的、轻工业为主的生产城市”……(6)1979年提出“把广州建设成为一个以轻工业为主,原材料工业、支农工业协调发展,科学文化、对外贸易和旅游事业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8)1986年提出“以外经外贸为导向,以工农业为基础,以科技进步为依靠,以轻纷工业和第三产业为重点,把广州建设成为具有强大的内外辐射能力、高度文明、多功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心城市”。

——吴振坤《对外开放经济发展战略比较研究》

  1. (1) 根据材料一,概述广州在当时中外经济交往中的地位。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陈独秀提出了怎样的救国方案?请结合20世纪20年代发生在州的中国革命实践,论述这一方案的实际效果。
  3. (3) 在广州的发展方向上,材料三中的第八次提法与前几次提法有何不同?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和所学知识,概述这些不同得以出现的历史和现实因素。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历史与现实的融合。它使城市焕发出自己独特的光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武汉——  一座英雄与交通便利的城市

材料一  武汉是湖北的省会城市,是新型冠状病毒的集中爆发地,武汉历来有“九省通衢”之称,武汉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很多重大变迁,一部武汉城市史,也是一部中国近代史的缩影。

成都—— 一座智慧与诚信的城市

材料二 宋代以前,四川地区流通的货币主要是铜钱和铁钱,沉重而携带不便。智慧的成都人发明和印刷了这种纸市。起初,它由成都的十多户大商家联合发行,可兑换、可流通。纸币携带方便、结算简单、交易顺畅,成都经济由此得到一定程度的促进。这种纸币的出现既显示了成都人的聪明才智,更体现出成都诚信的城市品格。

——据《 四川城市精神建设研究》

华盛顿——世界唯一以人名命名的首都城市

材料三  (华盛顿)二十世纪以来建设为现代化城市,成为美国政治、文化、教育的中心,有美国国会(国会大厦)总统府(白宫人、国务院、国防部(五角大楼)等。著名的纪念建筑物有华盛顿纪念塔、林肯和杰斐逊纪念堂等。

伦敦—— 传统与创新相融合的城市

材料四  伦敦科学博物馆,是西欧规模最大、世界建立最早的大型科技博物馆。陈列内容主要反映英国工业革命时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故有“工业革命博物馆”之称。——据《百科知识》刊发

材料五  1851年英国举办首次世界博览会时,维多利亚女王就通过外交途径邀请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参展,但清政府并无兴趣,而在上海英商洋行任买办的徐荣村得知此事,立刻行动,将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湖丝,中国明清时期浙江湖州府出产的蚕丝)打包装船,紧急运往伦敦参展,并荣获优质奖牌。

——戴鞍钢《世博会与晚清江浙经济》

  1. (1) 请举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生在武汉的代表性历史事件各一个,并说明它怎样见证了中国的变迁。武汉因其发达的交通历来有:“九省通衢”之称,请举出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武汉交通方面的成就一例。
  2. (2) 材料二中“这种纸币”的名称是什么? 它的发明促进了哪种经济的发展?它在货币发展史上有何重要的历史地位。
  3. (3) 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角度阐述美国将首都命名为华盛顿的原因。在-战后的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提出了什么原则有利于美国在中国扩张其势力?中国因哪一条约被多国给“撕裂”了?二战中在华盛顿签署的什么文件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4. (4) 在1851年世博会上英国展出的在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创新发明应该是什么?这一发明与伦敦成为全球闻名的“雾都”有何内在联系?结合材料四、五和所学知识说明当时中英两国在政治制度或经济结构上的巨大差异。
在《毛.泽东选集》中有一段话写道:“由于国共两党在一定纲领上的合作,发动了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巨大的成就”的是(    )
A . 创办黄埔军校 B . 北伐战争 C .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D .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标语、口号带有特定时代的历史印记。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国民革命时代诉求的是(   )
A .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B . “打倒列强除军阀” C .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 . “反对内战,争取和平”
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与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也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走向。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此次我们通过宣言,就是从新担负革命的责任,就是计划彻底的革命,终要把军阀来推翻,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至于对外的责任,要有反抗帝国侵略主义,将世界受帝国主义所压迫的人民来联络一致,共同动作,互相扶助,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来解放。”

——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的讲话

材料二:“我们闹革命……一定要有一个家,有了这个家,就可以作为同敌人进行斗争的根据地。”

材料三:“我们为什么发动这样的运动?为争地盘吗?不是……国家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八项主张。”

——张学良、杨虎城《告东北军、十七路军将士书》

材料四:……取消红军等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摘自《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

  1. (1)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有什么意义?材料中的“计划彻底的革命”是指什么革命?
  2. (2)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家”是谁创建的?这个“家”的创建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这条正确道路被称为什么道路?
  3. (3) 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历史意义?
  4. (4) 材料中宣言的内容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怎样的主张?中国人民14年抗战取得胜利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斗争中愈挫愈奋,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   )
A .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B . 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C . 没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 .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我们缅怀党的历史,学习党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伟大精神,对于传承红色基因,建设习.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阅读材料,完成探究。

【追求真理】

材料一:1928年3月20日,衡阳籍中国共产告当员夏明翰在武汉英勇就义,临刑前吟出了气壮山河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道。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开拓创新】

材料二:广阔的农村是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统治的海弱环节。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革命力量只有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不断地发展壮大,才能在长期的战争中还渐削弱敌人,争取革命的全面胜利。

——摘自华东师大出版糖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中国历史(试用本)》

材料三:地方的农业经济(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使一小块或若干小从化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能够在四周白色政权包围的中间发生和坚持下来。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艰苦奋斗】

材料四: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莱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萧华将军《长征组歌》

【热爱人民】

材料五: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逐渐形成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训令。三大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八项注意: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

——摘自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学史力行】

材料六:焦裕禄,1962年任河南兰考县县委书记。他以身作则,亲自常队到灾区,展开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研究工作,为抗洪救灾积累了第一手资料。他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后,仍顽强坚持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

——摘自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 (1) 读材料一,《就义诗》体现了夏明翰烈士怎样的精神内涵?
  2. (2)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泰为化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独特道路“井冈山道路”。根据材料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革命重心为什么要转向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3. (3) 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说--说红军长征中会面临哪些艰难困苦?
  4. (4) 【爱国主义】
    入当面临外族的人侵和军事威胁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人挺身而出,反击侵略者,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请写出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人发动的重大战役一例。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人又进行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请写出这次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
  5. (5) 读材料五,想一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武装取得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与纪律八项注意”有何关系?
  6. (6) 阅读材料六焦裕禄的故事,我们可以学习他哪些优秀品质?你将怎样努力?
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但此运动却遭受了下列哪一军阀的镇压(    )
A . 袁世凯 B . 段祺瑞 C . 冯国璋 D . 吴佩孚
近代中国始终处于大变革的过程。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头表现为急剧的新陈代谢,螺旋地推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次革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冲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北伐战争期间,这首歌曲传唱大江南北。

国民革命歌

材料三:华北有近百万农民参加解放军,东北解放区有160万人参军……1946年7月到1948年9月,山东有580万农民支援前线……在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中,有539万民工支前,并送了担架107700副,大车389820辆,牲畜1009300头,粮食9.5亿斤以及大量的其他物资。

——摘自莫宏伟  张成洁《新区农村的土地改革》

  1. (1) 材料一中的“这次革命”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个能佐证该材料所示史论的相关史实。
  2. (2) 材料二反映出国民革命的性质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伐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3. (3) 材料三反映了当时解放区怎样的政策背景?依据材料三,说明人民群众为解放战争胜利所作的贡献。
“此战之目的,不仅在推倒军阀,尤在推倒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盖必如是,然后反革命之根株乃得永绝,中国乃能脱离次殖民地之地位,以造成自由独立之国家。”“此战”发生在(    )
A . 国民革命时期 B . 长征时期 C . 抗日战争时期 D . 解放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已经走过一百年光辉历程。

  1. (1) 将上述材料填入表格里对应的时期。(填写字母)

    时期

    党面临的主要任务

    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

    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

    A、、E等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D等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

    C等

  2. (2) 示例:材料D体现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的,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根据示例,请对材料E做出解读。
  3. (3)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的伟大成就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