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知识点

1、土地改革的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后,原有的土地政策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2、土地改革内容: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制定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3、结果:根据土地改革总路线和《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4、土地改革的意义: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知识点题库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耕者有其田,开展土地改革,有力支援了抗战的胜利。
据统计,在解放战争的头三年,晋冀鲁豫解放区参军农民达148万,山东解放区有96万农民参军,700万民工随军支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 . 解放区实行了土地改革 B . 晋冀鲁豫解放区农民痛恨国民党 C . 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房屋等 D . 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下列两幅图片反映的事件是(    )

A .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B . 农民踊跃参军参战 C . 三大战役 D . 解放全中国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解放战争时期,全国已有一亿四千五百万农业人口的地区实行了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做到了耕者有其田。土地改革运动极大地激发了亿万农民参军参战的热情。在开展土地改革运动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进行了有效的战争动员,将保卫土改胜利果实与打倒蒋介石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参军、支前成为解放区农民的自觉行动。仅1946年的8月、9月、10月三个月,全解放区就有30万名翻身农民参加了人民解放军。为了支援前线,翻身农民踊跃交纳公粮,参加战勤,以各种方式投身于人民解放战争,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图二:在气势恢宏的淮海决战前线和广大后方,各解放区人民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支前运动,其规模之巨大,任务之浩繁,动员人力物力之众多,为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所罕见。据统计,淮海战役中,华东、中原、冀鲁豫、华中四个解放区前后共出动民工543万人。“最后一把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老百姓们正是唱着这样的歌谣、推着小推车勇往直前冲向战场。

图三:1949年4月20日晚至21日晚,第二,第三野战军百万大军,发起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渡江作战。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一举突破国民党军陆、海、空军组成的长江防线。22日,国民党军实施总退却,分别向浙赣路、杭州和上海撤逃。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国民党22年反动统治的灭亡。

  1. (1) 从以上图片和文字介绍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2. (2) 根据图一与图二图三以及文字介绍,判断图一与图二,图三是什么关系?
中国近代史上,社会各阶级颁布了法律文献来巩固自己的政权。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文献。
  1. (1)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想建立“大同”的理想社会;
  2. (2) 孙中山颁布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献。
  3. (3) 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
下列表格中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时期

土地政策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打土豪,分土地

全民族抗战时期

地主减租减息

解放战争时期

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

A . 不断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 B . 逐步壮大解放区军事实力 C . 重视发挥农民的革命作用 D . 巩固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
下例中农民抄写的《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于什么时期?(    )

A . 国民革命运动 B . 土地革命 C . 抗日战争 D . 解放战争
一首歌往往带有一定的时代特征,是某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反映.以下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应是(  )

①解放区的天是蓝蓝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②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

③我家住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

④走过二十年,新的起点是里程碑,伴随着改革春风起…

A . ③②①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③①②④ D . ①③②④
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两者的共同作用(    )
A . 加快了解放战争的进程 B .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C . 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 D . 实现了土地公有的目标
1947—1948年解放区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土地改革的实行 B . 北平的和平解放 C . 农村经济的发展 D . 敌后战场的开辟
历史图片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图说党的历史”为主题开展活动,请你一起参加。

(党的创立)

图— 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工人刊物

图二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图

(发展壮大)

图三 1929-1932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

图四 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1937—1940)

(走向胜利)

图五 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图六 三大战役形势图

  1. (1) 图一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具有怎样的特点?根据图一图二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2. (2) 图三到图四反映了中国革命的中心和任务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3. (3) 图五和图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4. (4) 通过参与“图说党的历史”活动,谈谈你的认识。
下表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时期

土地政策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打土豪,分土地

全民族抗战时期

地主减租减息

解放战争时期

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

A . 不断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 B . 逐步壮大解放区军事实力 C . 重视发挥农民的革命作用 D . 巩固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材料二:“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三:“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材料四:“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材料五:“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以上均选自部编《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 (1) 材料一出自于哪一政权的哪一纲领?材料二是哪一组织通过的政治纲领?其中的“平均地权”被孙中山阐发为“三民主义”中的哪一主义?
  2. (2) 材料三中决定出自于哪一会议?起义的最后结果如何?
  3. (3) 材料四政策出现于何时?材料五出自于哪一文件,它在当时发挥了什么作用?
  4. (4) 综合上述材料,根据所学知识,请说说中国各个时期各个阶层在革命斗争中为什么都涉及到了土地、农民和农村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得道多助】

材料一: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老百姓高呼的口号,“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支援大反攻,参加生力军,打倒蒋介石,拔掉老祸根”。

【战略反攻】

材料二:1947年是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中书写的历史年份。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的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 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战略决战】

材料三:文献记录片《走近毛.泽东》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 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走向胜利】

材料四: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促使了“一个城市的解放,一个政权的垮台”。

【总结反思】

材料五:1948年8月,毛.泽东曾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

  1. (1) “挖蒋根”是指土地制度方面的变化,该措施的政策和法律性文件各是什么?“挖蒋根”为什么会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2. (2) 材料二中,蒋介石的“二十年”是指从哪年到哪年?“一百多年以来”是指从哪一年以来?此时人民解放军揭开战略进攻序幕的军事行动及领导者是谁?
  3. (3) 写出三大战役的名称。三大战役中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是哪一战役?毛.泽东为什么说“值得”。
  4. (4) 材料四反映了哪一战役?“一个城市、一个政权”分别指什么?
  5. (5) 结合材料分析解放战争中共.产.党最终取得胜利的因素。
在党的百年华诞来临之际,举国上下掀起了党史学习热潮!下面是初二,六班历史兴趣小组以“学党史、明理”为主题进行的探究活动,请你,完协助完成下列任务:

(学百年党史,体验苦难辉煌)

材料一:张文同学整理的“党史学习”题表格(部分)

材料二: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造性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党的历史,一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摘编自《从百年党史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

(学百年党史,传承革命精神)

材料三:中央党史文献研究院研究梳理了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时期、地区和领域形成的革命精神,共有91种。各种精神之间有相通相融的共性,有基础性的思想内涵,有一以贯之的理念内容,诸如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等。

  1. (1) 将张文同学整理的表格中的划线处①②③补充完整。
  2. (2) 对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土地政策的表述作出,正误判断,正确的填写“正确”,错误填写“错误”。

    ①抗战胜利后,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②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土地公有制。③1978年以后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学百年党史,感悟真理力量)

  3.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并列举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两项思想理论成果?
  4. (4) 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在1921-1949年和1949-1978年形成的革命精神各一例?
  5. (5) 通过“学党史,明理,增信”这一让题的探究学习,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012年以来,党中央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打响了脱贫攻坚年。纵观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百年历史,一定程度上就是领导人民反贫困的奋斗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从一诞生就深刻认识到:“如果贫苦农民要除去贫困和痛苦的环境,那就非起来革命不可”。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度关注农民问题,并建立农村根据地,通过推动土地革命,改变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分配,发动并组织贫困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实现农民的翻身解放,进而“唤起工农千百万”迎来“天翻地覆慨而慷”。

——《决战脱贫攻坚关键在党的领导》

材料二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三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 改革法》

材料四   1978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节选)

年份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

343

134

2000

6256

2282

2018

39251

14617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史实,说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高度关注农民问题?
  2. (2)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和材料三两个文件的颁布有何共同之处?材料二中的文件为什么不能实现?为了让人民不再过穷苦生活,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实施了哪一个计划?
  3. (3) 材料三的表格数据呈现什么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4. (4) 综上所述,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解放区的实践正在把一个延续了两千年的关于土地的梦想变成现实。”文中的“解放区的实践”(    )
A . 依据的法律文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 . 实行土地公有制 C . 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D .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下列表格中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时期

工农武装割据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

土地政策

打土豪,分土地

地主减租减息

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

A . 不断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B . 逐步壮大解放区军事实力 C . 巩固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 D . 重视发挥农民的革命作用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探索史,在长期救国救民的探索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民族的核心领导力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世人闻此疆耗,纷纷书写挽联纪念,其中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是: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材料二: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发挥自己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把被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

——摘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的历史功绩,举一例说明他的“未竟之功”。
  2. (2) 根据材料二拟一个合适的主题。中国革命需要农村的支持和变动,中国共.产.党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结合年代尺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共革命依靠和改变农村的史实。
  3. (3) 任选材料二的一件史实说明材料三的观点。
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