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园法庭的特点及作用 知识点题库

在西欧庄园中,佃户之间关于土地、借贷和婚姻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等,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这说明(  )
A . 庄园法庭维护领主的权益 B . 庄园法庭维护庄园公共秩序 C . 庄园法庭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D . 庄园法庭维护佃户的利益
下列哪句谚语不能体现中世纪欧洲的社会面貌(    )
A . “条条大路通罗马” B .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C .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D . “没有无领主的土地”
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下列关于西欧庄园表述,正确的有(   )

①9世纪流行,11世纪遍布各地  ②庄园里的经济是自给自足

③领主可以随意没收佃户的份地 ④庄园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庄园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通常是处以(    )
A . 罚金 B . 兵役 C . 劳役 D . 管教
如果佃户在劳动中怠工、不能完成劳役或未按规定缴纳足额的租税等,有权力处罚这些侵犯领主利益行为的机构是(    )
A . 国家法院 B . 庄园法庭 C . 元老院 D . 公民大会
历史学家指出:“没有庄园法庭的维系,就难以想象中世纪英国农村社会如何有序生存。”这里强调的是庄园法庭的(  )
A . 背景 B . 目的 C . 内容 D . 影响
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罚金归领主。这个案例说明庄园法庭(  )

①有专门的工作人员

②惩罚违法的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

③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

④维护了领主利益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罚金归领主。通过这个案例可以了解到庄园法庭的相关信息有(    )

①有专门的工作人员     ②惩罚违法的手段通常悬处以罚金

③法庭开庭的时间和场所是固定的     ④维护了领主利益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④
阅读材料:

材料一: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材料二:8世纪前期,某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成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要保护封臣。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严格的等级性,同时也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材料三:典型的西欧庄园,和乡村一致,即一个村子就是一个庄园。庄园的土地分为领主的“自营地”和佃户的“份地”两部分。领主“自营地”由依附于庄园的佃户无偿耕作,其收获全归领主。“份地”是佃户的生活来源。

材料四: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改革的内容?这次改革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 (2) 材料二中“某王国”指的是哪个王国?经过改革形成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形成的纽带是什么?
  3. (3) 材料三中属于庄园劳动者的是什么人?庄园里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作用的机构叫什么?
  4. (4) 材料四中提到的“新社会集团”指的是形成了哪个阶层?这一阶层的出现有何意义?
某剧组要拍摄一部反映西欧中世纪庄园的电视连续剧,他们设计了以下场景,但其中有一处有明显错误,它是(  )
A . 庄园土地耕作一般实行轮流制,耕地分为春耕、秋耕和休耕地。 B . 农奴在为领主修盖房屋 C . 庄园中有领主的堡垒、农奴的农舍,还有教堂 D . 流动商贩在庄园里叫卖食盐、铁制工具、水果、腊肉等
1世纪, 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基督教诞生。4世纪末,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基督教会依靠罗马帝国统治者的支持,不断发展和向外传播。395年,罗马帝国分裂。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逐渐进入封建社会,欧洲人称之为“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时期,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经济盛行一时,教会神学对文化绝对控制。10世纪开始,西欧城市重新兴起,许多新兴城市建立起来,成为工商业和文化中心。这些城市在斗争中发展壮大,用金钱赎买等方式争取城市自治。中世纪的鼎盛时期,经济的繁荣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大学纷纷兴起。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1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传道者宣传说,★就是“救世主”。 ★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救世主”在希腊语中称作“基督”,这种信仰★基督的宗教后来被称为“基督教”。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确定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材料二:封臣制是西欧封建社会国家行政管理系统不完善、政治分裂和国家权力分散的产物,因此各级封臣拥有大小不等的政治统治权也是顺理成章的事。西欧封建主往往同时拥有土地所有权和政治统治权,二者浑然一体,难以区分,统称为领主权。封建主作为领主,对其领地(即封地)以内和附近的居民有许多行政司法权力,封建主利用这些权力控制和剥削农民。封君封臣所奉行的一整套道德规范和培养后代的制度,出自这些封建主所处的生活环境和他的生活方式,构成所谓“★”的主要内容。骑士的品格应是忠诚和勇敢。骑士作为封臣必严守自己的效忠誓言,不背叛封君,竭尽全力为他服务,甚至不惜为他付出生命。

材料三:中世纪庄园法庭审判以习惯法为依据,通过参与裁判制的形式来裁决体现出了中世纪西欧尊重法律、法律至上的传统。在中世纪英国的乡村社会中,庄园法庭进行司法审判,管理公共事务,构成了乡村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英国,庄园领主利用法庭管理庄园,实施各项权利保证领主在庄园中的地位;但是,习惯法的强大力量使农民能与领主对簿公堂,抵制领主的任意侵夺,限定劳役。农民根据法律取得了一些权利,虽说只是最低限度的权利,但也使农民维护了自己的权益,保护了自己的剩余产品,实现财富的积累。后来,英国逐步建立了王室法庭的最高司法审判权,庄园法庭走向衰落。10世纪初, 西欧地广人少,居民村落主要在庄园中,按传统法律和习俗生活。庄园间的相互影响几乎没有,经济生活自给自足。有经济交换,但风险极高,人口移动优于货物运送,另外庄园之间相似的资源也阻碍了有组织的市场的产生。缺乏有效的中央政治权威使得提供保护的义务变成当地的事务,庄园主的军事力量可以提供保护,因此庄园主成为解决争端的人选,实施当地法律和维护当地习俗。

材料四:中世纪的西欧有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自由吸引着农奴逃亡城市,城市由此不断得到发展。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金钱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用武装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米兰、琅城等都经过长期反复的斗争,才取得城市自治权。

材料五:《罗马民法大全》中有一则记载: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1. (1) 材料一中的“★”指的是谁?
  2. (2) 根据材料二内容,写出该材料中“★”指的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中世纪西欧庄园法庭裁决的主要依据,并指出当时西欧庄园的特点。
  4. (4) 根据材料四,归纳这些城市取得自治权的主要方式。
  5. (5) 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回答,《罗马民法大全》是哪四部法律文献的统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

材料二:“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德国法学家耶林格

材料三:所有的农奴都毫无例外地有服从审判的义务,而其他佃农在大小犯罪的事件上也常要受到这种惯例法庭的制裁。

——(比)亨利.皮朗著,乐文译《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

材料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1. (1) 《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哪个阶级的利益?当时古巴比伦社会的一大特征是什么?
  2. (2) 罗马历史上哪一部法律文献迈出了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成为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之后拜占庭帝国时期制定的什么法律文献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3. (3) 材料三中庄园法庭审判的依据是什么?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什么?
  4. (4) 材料四出自哪一重要文献?该文献确立了该国什么样的政治体制?
  5. (5)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谈一谈对人类法制发展历程的认识。
下图呈现的是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这种形式曾遍布欧洲各地,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其中。这(    )

A . 9世纪 B . 8世纪 C . 13世纪 D . 大约11世纪
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5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这说明庄园法庭的处理手段是(   )
A . 处以罚金 B . 劳役地租  C . 实物地租 D . 处以刑罚
法治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 (1) 《万民法》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
  2. (2) 《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
  3. (3) 《查士丁尼法典》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编写的,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
  4. (4) 中世纪欧洲庄园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处以没收土地。(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西欧庄园中的耕地分为自营地和份地;

②西欧庄园中的农民可以通过法庭维护自己的一些权益;

③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佃户的份地,说明领主与佃户之间具有一定的契约关系;

④《查士丁尼法典》是《罗马民法大全》中的一部分,但不是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汇编;

⑤《罗马民法大全》集中了古罗马帝国的全部法律条文

A . ①②③⑤ B . ①②④⑤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⑤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法兰克王国的政教关系是相互需要、相互利用的。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日耳曼蛮族王国的建立让罗马教会必须要适应新的环境寻求新的政治保护和政治依靠,以便重振昔日的权势。而法兰克王国从克洛维到查理大帝,为了巩固统治和进行扩张,也深知需要罗马教会这样一个有力的精神工具。利害的一致,使双方结合在一起。

——裴耀鼎《论法兰克王国宗教与政治的关系》

材料二:封建制的明确的责任原则束缚了人,也稳定了社会关系。每个地方社区都有自给自足的经济(庄园),被割裂的社区之间很少交往……孕育法兰克社会民主与自治的精神,产生了权利和义务的规范,日后成为欧洲文明的精髓。

——陈乐民《欧洲文明的进程》

材料三:日本统治集团中的革新势力认识到唐朝均田制为日本摆脱经济危机提供了契机。他们将豪强贵族占有的土地和部民收归国有,变为国家“公地”、“公民”,然后班给“公民”一定数量的土地,国家征得“租”(稻谷)“庸”(劳役)“调”(土物产品)。于是,部民奴隶转化为封建国家的农民,奴隶主土地所有制转化为封建的国家土地所有制。

——王军友《大化改新性质博弈论—兼论日本律令时代的封建性》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归纳法兰克王国的统治特点。结合史实说明该国统治者如何将罗马教会作为巩固统治的精神工具?
  2. (2) 据材料二归纳法兰克文明的精髓,并结合所学说明这一“精髓”在中世纪西欧社会的主要表现。
  3. (3) 据材料三说明日本改革后土地所有制的转变。
  4. (4) 综合上述材料,从法兰克王国与日本革新势力巩固统治的举措中,你能获得怎样的启示?
“农奴的房舍、可耕地、草地、森林、湖泊、河流都归领主所有,农奴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或服一定的徭役方可以使用它们。”文中的情景出现于(   ) 
A . 希腊“古典时代” B . 中世纪的西欧 C . 种姓制度的印度 D . 中国夏商时期
领主组织庄园生产的目的,是保证自身及其家庭的消费需要,务使各项农产品及手工业品供应丰足,它和外面的交换是偶然的,只出卖临时剩余的产品,购买自己没有的东西如盐、铁、染料等。这说明西欧庄园(   )
A . 商品经济发达 B . 经济自给自足 C . 役使农奴劳动 D . 与外交往隔绝
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机构是(    )
A . 国王 B . 教堂教士 C . 庄园佃户 D . 庄园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