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知识点题库

现代工业崛起的标志是(    )
A . “电气化”和“钢铁时代”的到来 B . “蒸汽时代”的到来 C . “电气时代”的到来 D . 发电机的应用

如图,观察下面工业革命时三种机器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一所示机器是什么?
(2)图二所示机器的发明者是谁?这个发明有何意义?
(3)图二所示机器与图三所示机器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4)根据这些机器发明者的国籍、身份及机器的应用等,分析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至少两条)
(5)你怎样评价这次革命?

1870年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这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下列发展趋势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无关的是(   )

A . 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 B .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交通更加发达 C . 蒸汽机的大量使用导致环境污染问题开始出现 D . 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材料二: 在这次革命的推动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工业生产取得了巨大飞跃。1870﹣1900年间,世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倍多,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1. (1) 材料一中所说“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是指什么?这次变革中有哪些新发明的机器和新的交通运输工具?请举例说明,这次“变革”是如何“彻底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

  2. (2) 材料二中的“革命”是指什么?在这次革命中谁被誉为“发明大王”,其最主要的发明是什么?这次革命中发明了哪两种交通运输工具?

  3. (3) 以上两次革命分别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

  4. (4) 两则材料说明什么道理?

2014年马航MH370失联事件和韩国“岁月号”沉船事件牵动着亿万人的心。历史上,飞机和轮船这两种交通工具最早出现在(    )

A . 美国 B . 英国 C . 德国 D . 法国
1879年,纽约报纸赞叹某一发明时说:“这是一个阳光球,是真正的阿拉丁神灯。”该发明是(   )

A .   珍妮机 B . 改良蒸汽机 C . 汽车 D . 耐用碳丝灯泡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开发和利用的相对清洁的能源是(    )
A . 煤炭 B . 石油 C . 电力 D . 原子能
历史上先后发生了三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已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相对应解决了机器动力问题、能源传输问题、信息处理及传输问题,都为人类社会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变革。

——黄晓庆(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

材料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技术直接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军事发明。这些战时的军事突破有雷达(英国)、原子弹(美国)、弹道导弹(德国)……战争的经验促进了改进现在武器或开发新型武器。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习.平《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建设科技强国》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解决了机器动力问题、能源问题、信息处理及传输问题”的重大发明分别是什么?
  2. (2) 材料二反映出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现的原因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三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 (3) 结合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能从中得出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30年以后,公路和水路遇到了来自铁路的挑战。这方面的主要人物是采矿工程师乔治斯蒂芬孙。1830年他的机车“火箭号”以平均14英里的时速行驶了31英里,将列火车从利物浦牵引到曼彻斯特、蒸汽机还被应用于水上运输。富尔顿是这方面的先驱,1807年,他使自己的“克菜蒙脱号”汽船在哈德孙河下水。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5月8日,两列智轨列车从神农大剧院站缓缓驶出,全球首条智能轨道快运系统示范线在我市正式开通试运行。(注:智能轨道快运系统是一款由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公司自主研制的新型轨道交通产品,融合了现代有轨电车和公共汽车的优势,为城市交通限行带来新的选择和体验。车辆采用“虚拟轨道跟随控制”技术行驶,无需铺设有形轨道,一般3节编组,可载300人。)智轨是创新的代表作,是中车科技创新领域继复兴号(注:中国标准动车组)之后的又一张“金名片”,全球首条智轨示范线在株洲的开通,标志着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迈入新时代。

——摘编自《株洲日报》(2018年5月9)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机车和材料二中图一、图二所示交通工具分别属于哪一次科技革命(工业革命)的成果?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复兴号”动车和智轨列车诞生的历史背景。
  3. (3) 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引起交通工具变革的主要原因。由此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下图是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在1870年后发生显着变化。导致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 殖民扩张 B . 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 C . 开始使用大机器生产 D .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分析美国和德国的煤炭、钢产量变化表,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美国

德国

煤炭

煤炭

1870—1879年

4900万吨

38万吨

4600万吨

31万吨

1910—1914年

47400万吨

2657万吨

24700万吨

1479万吨

A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 . 第二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力 C . 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 D . 资产阶级统治得到巩固与扩大
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瓦特改进蒸汽机,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由此带来的影响是(    )

①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

②社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③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

④加重了对不发达地区的掠夺和剥削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创新是民族进步和国家富强的不竭源泉,科技创新推动了近代英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大国的崛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百年年前,英国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这场变革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改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上)

材料二:以爱迪生为代表的美国众多发明家们的发明…成为创造财富的源泉,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美国在19世纪末远远赶上并超过在过去两个世纪一直走在前面的欧洲德国。

——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二战后,新的技术革命给美国提供了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大批新兴工业和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激光工业等应运而生,逐渐成为美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

——北师大版九(下)历史教材

  1. (1) 材料一中英国的“彻底改变了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和平变革”是指什么重大事件?请写出推动这场“变革”的机器发明,这场“变革”使人类进入什么时代?
  2. (2) 根据材料二,回答19世纪末美国赶超欧洲德国的主要原因,结合所需知识,列举美国在这一时期交通运输业的两项新发明。
  3. (3) 材料三中的“新的技术革命”应是那一次科技革命?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在哪一个国家?
  4. (4) 结合本题所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说科技创新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积极意义。
观察如图,导致19世纪末20世纪初石油开采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 . 蒸汽机的产生 B . 汽车的发明 C . 人造纤维的发明 D . 珍妮机的发明
导致下图世界石油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图片_x0020_100002

A . 蒸汽机的发明 B . 有轨电车的创制 C . 发电机的问世 D . 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都要用到塑料袋,到超市买生活用品需要塑料袋,到菜市场买菜买肉也需要塑料袋。塑料袋的发明者马克斯·舒施尼还获得了诺贝尔奖。但是他发明的塑料袋埋在土里几百年都不容易分解掉,集中燃烧又容易产生大量有害气体。这段材料说明了()
A . 科技方便人们的生活 B . 科技危害生态环境 C .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D . 人类无法驾驭科技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随着中华文明的不断发展,汉字的书写材料也在不断丰富。……汉代的书写材料“竹简木牍”既不便于书写又不便于搬运,东汉宦官蔡伦在宫廷供事20余年间深受其苦,经过18年的努力于公元105年以树皮、麻头和破布为原料试制成了便于书写的“中国纸”(又称蔡候纸)。

--摘编自李曦珍《古往今来文本媒介技术进化的社会机制探要》

材料二: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系统的应用,使美国率先开启了电气时代,并由此率先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竞争中,美国很快取代了英法的领先地位,以领头羊的姿态走在了世界前列。正是在电气时代,美国经济后来居上。在20世纪后半叶,又是美国率先开创了信息革命,使美国得以再次走在前列,并保持其领先的优势。--摘编自《大国崛起·美利坚后发制人称霸世界》

材料三: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己任,把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摘编自习.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蔡伦制成“中国纸”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纸术发明和改进的重要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美国在两次科技革命中发展的相同点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习.平总书记对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所提的要求是什么?
  4. (4) 综上,谈谈你对科技发展和创新的认识。
工业革命促进城市化的进步,影响了人类社会文教发展、观念更新。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实现城市化仅用七、八十年的时间,始终保持高速发展,城市化率在世界上一直名列前茅。一批以纺织工业为主的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起了先锋作用,但一些传统老城因为与工业革命疏远而发展缓慢,东部和西部的一些工业城镇有的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到1860年,其他国家的移民,尤其以高科技人员为主开始涌入英国,他们集中在大城市尤其是伦敦。

——摘编自陈爱君《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英国城市化》

材料二:工业革命以前,教育主要是由教会组织和控制,其它社会团体和个人很少涉足教育,欧洲政府对教育也基本.上处于放任不管的状态;工业革命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以英国政府为例,从1802到1867年,颁布了一系列《工厂法》,要求逐渐提高童工受教育的时间。1833年,国会通过第一个教育拨款法《教育补助金法案》。1839年,成立枢密院教育委员会,后改为教育局,成为政府领导全国初等教育的机构。

——摘编自马建康《工业革命对国民教育的影响》

材料三: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无产阶级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和发展起来。“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建立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推动左翼组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871年的巴黎公社革命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的广泛传播和深刻影响》选自光明日报 柴尚金

材料四:科学技术创新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消费者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便捷地购买各类商品,网购成为中国消费者的主要方式;与此同时,国货正在成为年轻一代的新宠。“新疆棉”事件,更让中国消费者意识到国货崛起已势不可挡。华为、中国李宁、故宫口红等一轮又一轮的国潮风越刮越大,从洋货到国货的观念悄然更新。

——摘编自《2020中国消费品牌发展报告》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写出两点即可)
  2. (2) 根据材料二分析,英国政府对教育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3) 根据材料三回答,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采取了哪些方式?(写出两点即可)
  4. (4) 根据材料四指出“信息时代”促进了哪一方面的变化?
下表反映的是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趋势,其呈现出的最主要特征是(   )                   
 

 年份 

 
 

 1870 

 
 

 1900 

 
 

 企业总数(个) 

 
 

 808 

 
 

 669 

 
 

 工人总数(人) 

 
 

 78000 

 
 

 272000 

 
 

 产量(吨) 

 
 

 3200000 

 
 

 29500000 

 
 

 投资额(美元) 

 
 

 121000000 

 
 

 5900000000 

 
A . 行业竞争非常激烈 B . 城市工业化快速提高 C . 企业规模数量扩展 D . 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
《全球通史》写道:“(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他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作者意在强调(    )
A . 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的紧密结合 B . 许多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 C . 一些新兴工业部门逐渐占据优势 D . 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