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战 知识点题库

4世纪时,发生在东晋与前秦之间的著名战役是
“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的成语,出自于中国古代史上的(    )
A . 巨鹿之战 B . 官渡之战 C . 赤壁之战 D . 淝水之战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淝水之战的共同点是(  )
A . 都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B . 都是以少胜多的战例 C . 战场都在北方地区 D .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通过历史图片挖掘背后的历史信息是每一个学生必备的历史学科能力,通过以下图片,你可以了解到哪一场战役的过程(    )

A . 赤壁之战 B . 官渡之战 C . 淝水之战 D . 巨鹿之战
淝水之战的战争双方是(    )

A . 西晋  前秦 B . 东晋  北魏 C . 西晋  北魏 D . 东晋  前秦
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境内各民族不断冲突、交融,形成了今天的中华民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华夏始源】

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冲突不断】

材料二:为抵御犬戎,秦修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辽东,延袤万余里。

材料三: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

【汇聚交融】

材料四:如图

材料五:鄯善王、车师王等十六国,皆遣子入侍奉献,愿请都护。帝以中国初定,未遑外事,乃还其侍子,厚加赏赐。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1. (1) 传说中为华夏族的形成做出突出贡献的两个人是谁?
  2. (2) 材料二有两处错误,请你找出并改正。

    改为;②改为

  3. (3) 材料中的“流亡政府”的建立者是谁?材料中的“前秦”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这一“流亡政府”打败苻坚北方联军的著名战役是什么?
  4. (4) 在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平主席称右图中的事件为“凿空之旅”,它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5. (5) 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写出光武帝时期对少数民族采取的措施。
  6. (6) 东汉以来,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至西晋末年,造成我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的是什么事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矛盾篇】

材料一:西晋统治腐朽,向内迁各族人民收取重税,征兵派役,甚至掠卖少数民族人民为奴婢。这些暴政激起了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一些少数民族的首领乘机起兵反晋。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上教科书79页

【战争篇】

材料二:见下图

【融合篇】

材料三:表格中的材料来自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师教学用书”273页

规定

汉化措施

鲜卑旧俗披发左衽,妇女冠帽、着夹领小袖短袄,孝文帝下令禁止穿鲜卑服

鲜卑姓氏多是二三字的复姓,孝文帝下令改鲜卑的复姓为近似的单音汉姓,共改变了118个复姓

孝文帝自己迎娶汉族高门士族卢、崔、郑、王、李之女为后宫妃嫔,又下令五个皇帝分别娶李、郑、卢姓汉人之女为王妃。

规定30岁以下的鲜卑官吏仍说鲜卑语,一律降爵黜官。

材料四: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石窟群里,雕刻着成千上万的佛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那里的石窟佛像造型逐渐呈现汉化的风格,体现了民族的融合。

  1. (1) 依据材料一指出“激起了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的原因是什么?在316年西晋被内迁的哪一游牧民族灭亡?
  2. (2) 根据材料二并所学知识回答,“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分别是哪两个政权?这场战争的特点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三中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措施,并说明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4. (4)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那里的石窟”指的是哪一著名的石窟?
  5. (5) 综上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呈现怎样的特点?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部和西部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其中建立前秦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
A . 鲜卑族 B . 匈奴族 C . 氐族 D . 羯族
下列材料或史实与结论之间对应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383年,东晋和前秦之间的淝水之战是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有利于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的提升。请你运用所学握的历史知识与技能,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1. (1) 任务一【成语分类一感受传统文化】
    成语典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请将下面的成语典故填入表格中相应位置,(只填序号)

    ①三顾茅庐    ②纸上谈兵    ③草木皆兵    ④风声鹤唳

    ⑤围魏救赵    ⑥投鞭断流    ⑦草船借箭    ⑧退避三舍

    出处

    成语典故

    春秋战国诸侯国之战

    《三国演义》

    淝水之战

  2. (2) 任务二【运用年代尺--形成时空观念】
    根据上面年代尺上西汉建立到灭亡的时间,计算西汉存在了210年。

  3. (3) 公元纪年法规定:每100年是一个“世纪”,每10年叫做一个“年代”。

    比如:西晋的建立可以表述为:西晋建立于3世纪60年代。那么东汉的建立是在世纪二十年代。

  4. (4) 在年代尺上,统一过北方的政权有哪些?曹魏政权的建立者是谁?哪一个政权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简述西域都护建立的重要意义
  5. (5) 任务三【评价人物一提升史证意识】
    “秦皇汉武”是历史上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请你结合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措施,说明他是如何巩固大一统局面的。
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中,曾统一北方的是(    )

① 曹魏    ② 孙吴    ③ 前秦    ④ 北魏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③④
东晋时期,江南地区出现“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与下列哪一重大事件有关?(   )
A . 文景之治 B . 祖逖北伐 C . 赤壁之战 D . 淝水之战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的时期。结合资料,回答问题。
  1. (1) (图示话政权)

    图片_x0020_1103199196

    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将下面的叙述补充完整。

    A末年,我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状态,后经过争战,进入了三国时期。266年,B建立并实现了短暂的统一,后被匈奴所灭。北方陷入割据,南方东晋政权建立。后来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了北方,与东晋之间进行了一场C,前秦大败,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439年,D统一北方,北朝开始。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南朝第一个政权E建立起来,我国进入了南北朝对峙时期。

  2. (2) 观察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些政权曾实现了北方黄河流域的统一。(列举出三个)
  3. (3) (材料话交融)

    材料一:

    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鲜卑姓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贺兰
    丘穆陵 独孤
    步六孤 尉迟

    材料二:“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资治通鉴》

    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这两则材料反映了在这一事件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4. (4) 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在我国历史上有何作用?
  5. (5) (总结话特征)请用简短的语言来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所呈现的特征。
下列战争和其影响对应正确的是:(   )
A . 垓下之战——结束了秦朝的统治 B . 官渡之战——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C . 赤壁之战——埋下北方分裂的祸根 D . 淝水之战——北方再次陷入分裂混战的状态
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属性之一,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的正确顺序是(    )

①淝水之战    ②巨鹿之战    ③赤壁之战    ④长平之战

A . ①④③② B . ④②③① C . ③②④① D . ④③②①
中国历史上多次出现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现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秦汉统一之后的一次大分裂,而分裂中又有统一。

材料一:下图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示意图。结合课文内容完成以下几个问题。

材料二:下表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之一,阅读后回答问题。

鲜卑姓

改为汉姓

鲜卑姓

改为汉姓

拓跋

步六孤

材料三:下图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

  1. (1) 请按顺序写出图中曾经统一黄河流域的两个政权名称?
  2. (2) 请写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曾短暂统一全国的朝代?
  3. (3) 东晋后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请回答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4. (4) 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姓的目的是什么?
  5. (5) 按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认为自己与汉族同祖同宗说明了什么?
  6. (6) 根据图画说一说,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对汉族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列举与淝水之战相关的成语有哪些?
陕西西安少陵原的十六国大墓入选“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其出土的陶俑形象具有少数民族特征,出土的碓房、水井、陶仓等又是中原农耕文明的体现。这体现出十六国时期的社会特征是(    )
A . 各民族间战争不断 B . 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C . 各国纷纷进行改革 D . 北方经济遭到破坏
十六国时期,氐族贵族深受汉族文明影响,皇帝苻坚“行礼于辟雍,祀先师孔子”,前秦政权形成“英儒毕集”局面。苻坚这一举措(    )
A . 改革了官员选拔制度 B . 体现“无为而治” C . 完善了儒家思想体系 D . 有利于民族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