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知识点

农业合作化
(1)原因: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形式: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目的: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  
(4)步骤: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  
(5)完成: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合作化
(1)背景: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完成: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知识点题库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为期两天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2010年12月21~2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系统总结了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科学谋划了“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重点研究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问题,全面部署了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的图1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它的推行促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2. (2) 根据材料一中的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展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原因。该运动又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3.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4. (4) 党和人民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说明了什么道理?
改革是强国之路,改革的成败关乎国运的兴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3年成立的田纳西流域工程管理局,利用美国政府提供的投资,招收大批失业工人,兴建水坝、水电站,发展航运,结果建成了大型的水电站和完整的航运系统,促进了这一地区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下表为1953~1956年底我国加入农业初级合作社情况统计表(结合吴本祥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整理)

时间

初级社(万个)

入社农户占全国总农户比例(%)

1953年

1.4

1.5

1953~1954年

3.58

4.2

1954~1955年

67

80.5

1956年底

75.6

96.3

  1. (1)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田纳西流域工程管理局”的成立是哪一重要改革的措施?其重要创新是什么?如何评价这次改革?
  2. (2) 根据所学及表格信息,指出材料二反映的改革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与制度创新的认识。
表格中粮食总产量变化的原因是(    )
1953-1958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表(单位:百万吨)

时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1957年

1958年

粮食总产量

166.83

169.52

183.94

192.75

195.05

197.65

A .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开展 B .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 . “大跃进”的掀起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我国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土地(  )
A . 由农民所有转变为集体所有 B . 由国家所有转变为农民所有 C . 由集体所有转变为国家所有 D . 由集体所有转变为农民所有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一副农家对联写道:“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出自哪一部法律文件?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
  2. (2) 据材料二指出“当年分田”与什么运动直接相关?“今岁分田”又指党在农村采取什么政策?
  3. (3) 1953-1956年期间,我国是如何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
观察下表,我国1955和1956年粮食总产量逐年大幅度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

中国粮食总产量变化情况表(部分)

年份

1949

1953

1954

1955

1956

产量(亿吨)

1.13

1.66

1.69

1.83

1.92

A . 土地改革的顺利完成 B . 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C . 一五计划的全面推进 D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54年年底,我国手工业合作组织达到4.17万个,当年产值11.7亿元,相当于1953年产值的2.3倍。到1956年,全国手工业合作社已有10万多个,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合作社。这表明( )
A . 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B . 公私合营取得显著成效 C . 手工业合作化适应了生产发展 D . “一五”计划进展顺利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中央的积极支持和大力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初,全国农村已有93%的生产队实行了这种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取消了人民公社,又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而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78﹣﹣1984年中国农产品产值以不变价格计算增长了42.23%,其中46.89%归功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集体耕作制度的体制改革。

﹣﹣摘编自《新中国60年60个路标》

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农业政策与农业发展”这一主题,自己拟定一个具体的议题,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如图展示的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某行业进行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的情况。下列做法与图示目的相同的是(    )

A . 颁布《土地改革法》,将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B . 实行包产到组、包干到户,打破农业生产上的“大锅饭” C . 成立缝纫社、铁业社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 . 创办经济特区,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民谣是一定时期历史现实的反映,以下民谣产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农民冒了尖,老九上了天。包干实在灵,人人有精神。

②社员干活听敲钟,一天干活真稀松。队长哨子吹半天,社员还不到地边。

③(贫雇农)有了土地分了房,翻身全靠共.产.党。

④天下农民是一家,组织起来力量大,参加互助组,走向富裕路。

A . ③④①② B . ③①④② C . ④③②① D . ③④②①
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一是20世纪50年代初“农民拔除地主的立地界碑”,图二《老孙归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1953年4月出版),该连环画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故事。

图片_x0020_220395233 图片_x0020_100002

材料二:1958年……北戴河会议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

材料三: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交售粮食

1976年

35000斤

230斤

 

1979年

132300斤

800斤

30000斤

  1. (1) 材料一中图一反映了建国初期的哪一历史大事?该大事使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2) 根据材料一中图二,指出“归社”的“社”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归社”就是要引导农民走什么道路?
  3. (3) 材料二反映了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的什么失误?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4. (4) 材料三中与1976年相比,1979年小岗村人均口粮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与当时小岗村的哪一重大创举有关?
  5. (5) 我国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识读下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新疆乌鲁木齐农民报名入社      图2 上海信大绸布商店职工庆祝公私合营

材料二: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

材料三: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首都北京30万人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或立了!”接着,毛.泽东主席按动电钮,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广场上响起暴风雨般的欢呼声。

  1. (1) 材料一中图1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结果如何?
  2. (2) 在图2所反映的事件中,党和国家创造性地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有什么作用?
  3. (3) 材料二中“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是通过什么事件来完成的?对这一事件应如何评价?
  4. (4) 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
  5. (5) 大会上奏起的国歌名称是什么?
从新中国建立到1957年,我国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请回答:

  1. (1) 从1953年起,社会主义改造迅速展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走集体化道路。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的高潮。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转变为社会主义的任务。
  2. (2) 列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建设的两项成就。
  3. (3) 请用史实说明这一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或法制建设的成就。(举一例即可)
下面是1953年12月发表在《解放日报》的漫画《小农经济好比“看鸭船”,一碰就翻》。该漫画意在说明开展下列哪一运动的必要性?(   )

A . 土地改革 B .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多次大变化。其中,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
A .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 不同程度影响了农业生产发展 C . 确立了农民的土地私有制 D . 极大加速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请填出空缺的内容。

土地革命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1953-1956年

建立农村生产合作社

在农村确立

人民公社运动

特点:“一大二公”

严重挫伤农民的积极性

年后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与“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公私合营”“赎买政策”等关键词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土地改革 B . 三大改造 C . “大跃进”运动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
回顾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建设的历史,一定能给今天的经济建设贡献更多的宝贵经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集中力量办大事)

材料一: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材料二:共.产.党中国的工业成长是迅速的、动人的,而且也是可怕的——比任何一个不发达的亚洲国家都快。……它创造性地吸收了现代世界特别是苏联提供给它的一切。到1957年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初的八年是一个大胆创新、成绩斐然的时代。

——费正清《美国与中国》

(急于求成办错事)

材料三:1955年7月,毛.泽东约见中央农村工作部负责人邓子恢,主张1956年要在已有65万个合作社的基础上发展到130万个,但邓子恢坚持只按原计划发展到100万个。后来毛.泽东批评邓子恢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一部分干部滋长了急于求成的情绪,在合作社的发展上盲目求多求快,强迫农民入社,结果出现了一些农民杀猪砍树,卖羊卖牛,不积极生产,甚至破坏农具的现象。

——《新中国要事述评》

(通盘考虑谋国事)

材料四:所谓集中主要力量,不是集中一切力量,不是要冒进;不是搞重工业,其他问题都不搞了。

——《党史文汇》

  1. (1) 材料一中的“一桥”是指什么?同时期,我国在同一领域还有什么成就?
  2. (2) 列举材料二中“大胆创新”的史实。依据材料二,分析“成绩斐然”的原因。
  3. (3) 材料三中二人分歧的焦点是什么?你认为谁的观点更正确?请依据材料三分析理由。
  4. (4) 结合材料四,分析我国发展国民经济时应该注意什么。
从图一到图二,发生了根本变化的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 B .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 C . 土地所有权的归属 D . 亿万农民的生活水平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工作,是在缺乏经验和统计资料的情况下,根据毛.泽东关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指示精神,在周恩来直接领导,陈云、李富春的具体指导和苏联的帮助下,编制成功的。经过反复酝酿,前后数易其稿,费时4年,“边建、边改、边学”,终于编成,并付诸实施。由于计划是建立在大量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实行了决策的民主化、施工的程序化,经过严密组织,到195年7底,“一五”计划全面提前超额完成。

材料二:1953年12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指出党在农村工作中的最基本的任务,就是教育和促进农民群众逐步联合并组织起来,逐步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农民能够由落后的小规模的个体经济变成先进的大规模的合作经济,引导农民走合作化的发展道路。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材料三: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七万户的私营工业企业已经变为公私合营企业,将近二百万户的私营大中商店,已经变为公私合营商店、合作商店、合作小组或直接变为国营商店。

——摘编自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1957年6月26日)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一个五年计划编制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全面提前超额完成的重要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