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及青蒿素 知识点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及青蒿素 知识点题库

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她的研究成果是(   )
A . 在植物中成功提取青蒿素 B . 研制出中国第一枚近程导弹“东风”一号 C . 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D . 研制出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2020年全球最关注的问题就是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的贡献是(   )
A . 克隆技术 B . 青蒿素 C . 青霉素 D . 链霉素
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是
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列选项中前后联系正确的是(    )
A . 中美建交——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 . “双百”方针——外交领域硕果累累 C .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D . 中共十九大——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阅读下列材料:
  1. (1) 【农业】

    材料一:1978年开始,农业发展实现了“变”与“不变”……中国农业水平的不断发展,农业农村形势持续稳中向好,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农业机械化水平超过66%,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7.5%,灌溉面积达10.08亿亩,一半以上的农田旱涝保收,新型职业农民超过1400万人,各类新型主体达330万家,农药使用量连续负增长,从传统到现代,农业生产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

    材料一中“农业发展实现了‘变’与‘不变’”,据所学知识回答“变”与“不变”分别指什么?

    变:由集体生产,吃大锅饭变为

    不变:土地所有权始终属于

  2. (2) 为农业实现现代化开辟一条新路的重要举措是什么?
  3. (3) 【科技】

    根据图1、图2、图3提示,图中三位人物分别是谁?从他们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 (4) 【政治】

    依次写出表格中A、B所的代表的制度、政策名称。

2020年新冠肺炎席卷全球,钟南山、李兰娟等一大批医学科学家在这场抗疫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科学家与他们属于同个领域的是(   )
A . 袁隆平 B . 钱学森 C . 屠呦呦 D . 邓稼先
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劳动光荣、创造伟大始终是铿锵的时代强音。请回答:
  1. (1) 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促成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请写出新中国工业化起步的标志,并列举该时期工业、交通建设的主要成就各一例。
  2. (2) 南通始终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阅读下列材料:

    1984年起,南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历经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打破“三铁”(铁交椅、铁工资、铁饭碗)的过程,至1987年,全市国有工业企业基本实行承包经营。1992年,南通国有企业改革开始进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阶段。

    回答:根据上述南通改革历程,归纳20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中心环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92年推动南通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新阶段的政策因素。

  3. (3) 新中国成立以来,模范人物接续奋斗,劳动精神薪火相传。请在下列图片中任选一个模范人物, 从其主要贡献(事迹)及体现的劳动精神两方面作简要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几代科学家通过不懈奋斗、拼搏,创造了科技累累硕果,振奋了民心,树立了国威,也让世人真正感受到了中国能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中共中央审时度势,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

材料二: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下午,新华社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声明中说:“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中国政府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材料三:“喜看稻拔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此翁淡泊于名利专注于田听,以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让人们远离饥饿。

材料四: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高。今有嘉实,德音孔昭。

  1. (1) “两弹一星”具体指什么?“两弹一星”成就的取得有何现实意义?
  2. (2) 材料三中“此翁”是谁?他的科研成果是什么?
  3. (3) 屠呦呦凭借着“青蒿”获得了哪项国际荣誉而为国争光?
  4. (4) 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觉得新中国以来几代科学家身上有哪些可贵精神值得我们传承与弘扬?
“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这位科学家是(    )
A . 邓稼先 B . 钱学森 C . 屠呦呦 D . 莫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成就大事年表(部分)

    1949年  中国科学院成立

    1953年  第一根无缝钢管;第一个汽车制造厂

    1956年  党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

    1958年  第一台半导体大型体计算机

    1960年  第一批国产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1966年  第一枚导弹核武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1969年  第一座卫星地面接收站;第一台磁带录像机

    1970年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枚自行研制的大运载火箭

    1983年  第一台亿次巨型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钕铁硼永磁材料

    1984年  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首创准晶体研究重要成果

    2003年  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

    2015年  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9年  工信部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

材料二:邓.小平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中科院院士王方定老人描述曾经的经历:“房间里摆满了床,连厨房里放着一个上下铺……那里的海拔高,水最高只能烧到80摄氏度,馒头都蒸不熟……”“到西北去会害怕?不会啊,那是我们的光荣,我们这代人没参加过两万五千里长征,这样的机会就是光荣啊,机会来了,就要上啊!”回忆起当年,王方定的记忆里没有畏惧,只有激动和兴奋,“你想想,你是在做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啊!”

材料三: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成员马茨·瓦尔格伦对新华社记者说,他非常敬佩屠呦呦及其科研团队不断坚持研究工作的钻研精神,他们的基于传统中医药的科研成果为世界作出巨大贡献,“尤其是给不发达国家带来福祉,这对世界人民来说非常重要”。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发展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说一说中国原子弹研制成功的影响。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能够研制成功原子弹的原因有哪些。
  3. (3) 根据材料三,说一说你从屠呦呦身上学到什么精神。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增强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与创新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情况表(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

(百分比)

(件)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材料二:“世界工厂”的转移(摘编自孙林岩《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末

工业革命

第一次

第二次

世界工厂

英国

美国

特点

制造中心  科技中心  贸易中心

制造中心  科技中心

材料三:新中国的成立点燃了中华民族科技复兴的希望,国家初步建立了由政府主导和布局的科技体系,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空爆成功……这些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取得的重要成就,在我国科技发展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摘编自《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

  1. (1) 分析材料一数据,指出公元1﹣1500年间和公元1501﹣1840年间我国科技发展分别呈现出怎样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统治者的哪些政策导致出现了公元1501﹣1840年间的这种发展状况?
  2. (2) 依据材料二,概括“世界工厂”国家的共同特点。
  3.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科技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材料二:“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此翁淡泊于名利,专注于田畴,以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让人们远离饥饿。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材料三: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醇。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两弹一星”成就的取得有何意义?
  2. (2) 材料二中“此翁”是谁?国际上对他有怎样的赞誉?
  3. (3) 材料三反映的是谁的成就?这一成就获得了什么国际荣誉?解决了困扰世界的什么问题?
  4. (4) 新中国几代科学家身上有哪些可贵精神值得我们传承与弘扬?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厉行节约,反对餐饮浪费。”2021年5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长沙不幸去世,以后每一缕升起的炊烟,都将是对袁老最深切的怀念。下列选项与袁隆平相符的是(   )

①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②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③是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④是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获得者

⑤获得“两弹元勋”荣誉称号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③⑤
时代前沿,科技引领。

材料一:“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材料二:

  1. (1)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名称是什么?“两弹一星”的成功有什么影响?
  2. (2) 材料二中两位科学家的代表性成果分别是什么?
  3. (3) 通过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科技作用的认识。
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有(    )

①火药    ②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③神舟系列飞船

④青蒿素    ⑤型杂交水稻    ⑥莫言获诸贝尔奖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①②④⑤ C . ②③④⑤⑥ D . ②③④⑤
“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这句颁奖词称赞的是(    )
A . 袁隆平 B . 屠呦呦 C . 邓稼先 D . 钱学森
2015年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其研究成果青蒿素应用到抗疟疾中,创造出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这则材料最主要说明(     )
A . 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B . 把科技教育放在首位 C . 中国医学界处于世界首位 D .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青蒿一握,水二升……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帮人类渡过一劫。”该赞词应赠予(    )
A . 袁隆平 B . 屠呦呦 C . 钱学森 D . 杨利伟
科技发展是国家建设的重要领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主要以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府政为科技合作主体,特别是同苏联进行大规模的科技、经济合作。同时,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亚非国家也建立了科技合作交流关系。

——关贻康《新中国60年的科技外交》(2010年)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1978年,中国开始与西方主要国家陆体签订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尤以1979年中美科技协定为最大的枢架协定,也开了与西方进行官方合作的序取。到80年代末,我国已在世界范围内基本形成了一个多医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全方位.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局面。

——摘编自历史文献纪录片《筑梦中国》等(2013年)

材料三:自主创新是我们翠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坚持自主创新的战略基点、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过去十几年,自主创新的方针经受住了考验,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自主创新已经成为一种民族精神。

——徐冠华《中国科技发展的回顾和几点建议》(2019年)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科技合作的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2. (2) 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概括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与外国科技合作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时代背景。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新中国建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两项史实,论证“自主创新的方针经受住了考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张老师以“礼赞新中国的锋销足迹”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一起参与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谱写大国华章】

  1. (1) 下面的场景从不同角度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请你分别简述其具体内涵。

    人民代表步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场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提案通过后,多国代表欢呼庆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阅兵中受阅的核导弹方队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三位宇航员安全出舱

  2. (2) 根据材料,说明“两弹一星”事业取得重大成功的影响。
  3. (3) 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特点,并指出其说明了什么。
  4. (4) 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中国在起的过程中不乏以实际行动为国家和民族勇担使命的杰出人物。结合所学知识,请以“行动诠释使命担当”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提示:可从下面的关键词中任选三个)

    黄继光  焦裕禄  钱学森  邓穆先  袁隆平  屠呦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