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反应速度 知识点

方法实例:抓尺子
2-3人一组。让一个同学捏一把尺子上的刻度值大的一端。另一个同学的拇指和食指对准这把尺子上的刻度值为0的一端,拇指与食指指尖的距离保持在1厘米左右,第二位同学的眼睛要盯着第一位同学捏着尺子的手,一旦该同学松开手,第二位同学要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这把尺子。记录下夹住尺子处的刻度。这样,刻度值的大小就可以反应第二位同学的反应速度。抓尺子反射是复杂反射;经过多次训练能提高人的反应速度。测量三次取平均值;测试者每次都在同一位置。
反应过程示意:

 

测定反应速度 知识点题库

回答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

  1. (1) 图甲是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的实验,选用的是绿豆的幼根,第一天,先对所选幼根进行标记,标记的方法是 。通过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2. (2) 在验证植物呼吸作用时,将燃烧的蜡烛放入乙装置内,蜡烛熄灭,说明  , 该实验在设计上的明显不足是 

  3. (3) 图丙示“测定人的反应速度”实验,能够反应受测者的反应速度的数值为

某班同学在做“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请帮他们分析哪种做法错误( )

A . 应多做几次实验,取其平均值 B . 比较不同人的反应速度时,重复次数要一样多 C . 所有实验组最好使用相同的尺子 D . 实验过程中测试者可与同学不停地说话
近几年来,酒驾、醉驾成为社会公害,整治酒后驾车行为在全国进行.小明的爸爸对此却不以为然.饮酒对人的反应时间到底有没有影响?为了说服爸爸,小明设计了一个“测定反射时间”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小明将直尺一端拿住,0刻度朝下,让爸爸将拇指和食指放在直尺O刻度附近,注视着直尺;

②小明松开直尺,爸爸迅速将直尺夹住.记录爸爸夹住直尺处的刻度值(精确到厘米).

③将数值记录在记录表中(实验记录表设计如下)

饮酒量测定次数

    第一组

不饮酒

    第二组

饮三听啤酒

    第三组

饮五听啤酒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认真分析,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1. (1) 在这个实验中,小明要探究的问题是: ?

  2. (2) 在三组实验中,设计不饮酒一组的目的是

  3. (3) 小明设计的这个实验中,实验变量是 .

  4. (4) 在此实验中,测试的反射是由反射弧来完成的,爸爸的眼睛在此反射弧中属于 .

  5. (5) 分析小明设计的实验记录表,你认为不足之处是 .

请根据甲、乙两同学在“测定谁的反应速度快”的探究实验,回答问题:

(1)甲同学说:“测一次就能反映出谁的反应速度最快.”他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 .

(2)接受测试的同学用手指夹住尺子,是一种 活动.过程如下:

尺子松开→眼→ 神经→大脑皮层视觉中枢→脊髓与大脑相通的神经→脊神经→与手指活动相关的肌肉(填具体神经的名称).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文明度,建设宜居益阳城,我市继“创卫”成功后,又全力创建全国交通模范城市.作为中学生,我们应积极参与.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例问题.


  1. (1) 上学路上行人走人行道,过马路时走斑马线,听从交警指挥,我们能听到交警的哨声是因为声波能引起 振动,并传到内耳, 受到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并传入产生听觉.

  2. (2) 驾驶员从远处看到红灯时应提早做好停车准备,此反射类型为 反射,感受器为 .

  3. (3) 近年来,整治酒后驾车行为在全国进行.林子的爸爸对此却不以为然,为了说服爸爸,林子和爸爸一起做了一个“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

    测定次数 饮酒量

    A 不饮酒

    B 饮一杯啤酒

    C饮两瓶啤酒

    第一次

    24.4

    32.2

    48.7

    第二次

     25.5

    34.2

    53.0

    第三次

    25.1

    35.0

    51.3

    测量平均值

    25

    33.8

    51

    注:表中测量值为林子松开直尺后,爸爸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直尺时手指所在位置的刻度值,单位为厘米(cm)

    请分析回答:

    ①请帮林子将表中数据转换成条形图.  

    ②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测量值越大,人的反应速度越 ,因为酒精会麻痹人的 ,从而使动作失去协调和准确性.

    ③最后实验结果可否取A、B、C的平均值作为爸爸正常情况下的反应速度?,为什么? .

  4. (4) 实验中只对爸爸一人进行了测量,测量数据还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可以通过增加 来改进实验,增强可信度,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酒后驾车的危害性.

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请结合图1、图2回答以下问题:

  1. (1) “醉酒”者常常表现处走路不稳,神志不清,呼吸急促等现象,这是由于酒精依次麻痹了图1中的(填数字)造成的.

  2. (2) “闯红灯”现象屡见不鲜.“闯红灯”的反射活动属于,参与该反射的大脑皮层上的神经中枢至少有个.

  3. (3) 某人在“酒驾”交通事故中受伤,医生用针刺其指尖,此人有感觉但是没有缩手,则受伤部位可能是图2中的(填数字).

  4. (4) 某生物兴趣小组想测量人饮酒前后的反应速度是否一样,以用来规劝司机不要酒后驾车.进行了如图3的实验并将多次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测量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尺子下落的

    高度(cm)

    饮酒前

    15

    25

    20

    22

    18

    15

    16

    19

    23

    17

    饮酒一杯

    28

    30

    25

    27

    32

    30

    31

    33

    27

    26

    饮酒两杯

    48

    53

    51

    47

    52

    53

    54

    51

    48

    47

    (注:测试者松开直尺前,直尺的0刻度处对着被测试者的拇指和食指,表中测量值为测试者松开直尺后,被测试者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直尺时手指所在的位置的刻度值)

    ①对被测者饮酒前进行测试的目的是

    ②该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

    ③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饮酒越多,测量值越,人的反应速度越

目前,多地“禁酒令”升级,从午间禁酒到“公务活动一律不准饮酒”升级,提高了党政机关的工作效率.国家新颁布的交通法规还规定,酒后驾驶不仅扣12分,还有其它处罚.为什么这么严格实施“禁酒令”呢?

林子的爸爸是多年的司机,对此却不以为然,为了说服爸爸,林子和爸爸一起做了一个“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实验操作如图,实验结果如表:

测定次数饮酒量

A 不饮酒

B 饮一杯啤酒

C 饮二瓶啤酒

第一次

24.4

27.2

48.7

第二次

25.5

29.2

53.0

第三次

25.1

30.0

51.3

测量平均值

25

28.8

51

注:表中测量值为林子松开直尺后,爸爸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起码尺时手指所在位置的刻度值,单位为厘米(cm)

请分析回答:

林子总结如下:

  1. (1) 酒后出现“走路不稳”现象,说明酒精使麻醉.

  2. (2) 酒后出现“说话不清”现象,说明酒精使大脑皮层中的中枢中毒.

  3. (3) 酒后出现“幻觉”现象,说明酒精使大脑皮层中的中枢中毒.

  4. (4) 酒后出现“思维混乱,失去知觉”说明酒精已经使整个中毒.

  5. (5) 因此,林子的猜想是:可能是饮酒后

  6. (6) 实验结果表明:饮酒会影响人的反应速度,且饮酒越多,测量值越,人的反应速度越

  7. (7) 实验中只对爸爸一人进行了测量,测量数据还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可以通过增加来改进实验,增强可信度,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酒后驾车的危害性.

  8. (8) 这个实验属于反射活动吗?.参与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

人能对外界的环境作出反应,但是反应速度各不相同.小美同学和家人一起做了“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如图:

①由爸爸做测试者,小美、妈妈和奶奶依次做被试者.

②爸爸用手捏住一把尺子上刻度最大的一端,小美将拇指和食指对准这把尺子上刻度值为0的一端.

③小美眼睛盯住爸爸的手,一旦爸爸松手,她就尽快捏住下落的尺子.

④记录夹住尺子处的刻度(以手指下缘为准).

⑤反复三次上述步骤.

⑥妈妈和奶奶按照小美的方法依次完成实验.

 次数

数据

被试者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小美(13岁)

 9.6cm

 8.2cm

 7.9cm

 妈妈(38岁)

 10.3cm

 8.8cm

 9.5cm

 奶奶(62岁)

 10.7cm

 9.6cm

 9.3cm

  1. (1) 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反应速度最快的是.(提示:数据越小,反应速度越快.)

  2. (2) 根据小美的实验,你认为该实验的变量是三个被试者的;小美研究的问题是

  3. (3)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小美还应计算出每个被试者三次数据的,才可以更科学的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正确结论.

  4. (4) 在完成快速捏住下落尺子的反射活动中,效应器为传出神经的神经末梢和相应的组成.

有关人的反应速度及其测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与人的身体状况无关 B . 不同的人的反应速度不同 C . 一般会随练习次数的增加而提高 D . 需测量多次并求平均值
图是“测定反应速度”的探究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感受器在被试者的视网膜中 B . 需测量多次并求平均值 C . 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小脑 D . 效应器是指被试者的传出神经末梢与手指肌肉
通过下图的方法,测定了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反应速度,结果如表所示(单位:cm)。叙述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461933462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5

24

23

28

27

25

23

22

21

A . 该反射的效应器是视网膜 B . 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C . 反应速度最快的是乙同学 D . 测试者和被试者不可以是同一人
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观察菠菜叶徒手切片,视野中的细胞部分清楚,部分模糊原因是细准焦螺旋未调好 B . 用低倍镜观察时,两眼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距载玻片1~2厘米处停止 C .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死的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D . 叩击健康人自然搭在左(或右)腿上的右(或左)腿膝盖下方的韧带,会出现膝跳反射
酒精的刺激使人兴奋,人们饮酒后,当酒精在人体血液内达到一定浓度时,人对外界的反应能力及控制能力就会下降,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也随之下降。在中国,每年由于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其中50%以上都与酒后驾车有关,酒后驾车的危害触目惊心,已经成为交通事故的第一大“杀手”。禁止酒后驾驶,势在必行。2021年“两会”后,公安部在全国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整治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某生物兴趣小组的“醒悟”同学和他的爸爸一起做了一个“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探究饮酒前后的反应速度是否一样,用来规劝司机不要酒后驾车。其步骤如下:

①如图,测试者拿尺的上端,被测者将拇指和食指对准尺子下端的0刻度位置。②被测者集中注意力,当看到被测者松开手时立即用手指抓住尺子,然后记下尺下落的高度。记录结果如下:

参与人

A

B

C

D

E

F

G

H

I

J

K

引啤酒数/杯

2

2

4

4

6

6

8

8

10

10

10杯以上

饮酒后反应/厘米

18

15

19

15

22

22

24

25

26

28

无法完成测试

饮酒前反应/厘米

14

13

14

12

13

14

13

12

12

13

13

  1. (1) 小敏对参与人饮酒前进行测试的目的是
  2. (2) 表中数据说明,饮酒后人的反应能力会
  3. (3) 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为:
  4. (4) 实验中只对爸爸一人进行了测量,测量数据还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可以通过增加(任答一条)来改进实验,增强可信度,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酒后驾车的危害性。
  5. (5) 人们在酿酒过程中,酵母菌在条件下经过代谢把葡萄糖转化成酒精。
  6. (6) 结合生活实际情况,请你写一条有关宣传禁止酒后驾驶的标语
当你用拇指和食指快速夹住垂直落下的尺子时,尺子刻度值的大小可反应你的反应速度,下图为测定反应速度开始和结束手的位置,请你准确读取尺子上能够反映反应速度的刻度值(单位cm)。(   )

A . 1cm B . 3cm C . 4cm D . 5cm
某班同学在利用接尺子的活动进行“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请帮他们分析哪种做法是错误的(   )
A . 实验过程中测试者眼睛要紧盯着尺子的最下端 B . 比较不同人的反应速度时,重复次数要一样多 C . 所有实验组最好使用相同的尺子 D . 应多做几次实验,取其平均值
为了探究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小美放学回家之后,和家人一起做了“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①爸爸为测试者,小美、妈妈、奶奶为被测试者。

②爸爸手握尺子上刻度值最大的一端,小美将拇指和食指对准这把尺子上刻度值为0的 一端,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距离保持在1cm左右。

③小美的眼睛紧盯爸爸的手,一旦爸爸松手,小美立马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尺子,记录下小 美捏住尺子的刻度,并重复4次。

④妈妈和奶奶重复②③步骤。

被测试者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小美(13岁)

10cm

9.5cm

9.1cm

8.9cm

妈妈(36岁)

10.6cm

10.4cm

10.1cm

9.8cm

奶奶(66岁)

12.3cm

11.6cm

11.0cm

10.8cm

  1. (1) 在测定反应速度的反射弧中,感受器位于眼的 中,手指上的肌肉是。接尺子的活动属于复杂反射,其神经中枢在。测量值越大说明人的反应速度越
  2. (2) 在处理实验数据时,小美需要计算出每人四次实验结果的,再进行分析对比。
  3. (3) 根据上述实验可知,小美探究的是因素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4. (4) 根据以上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5. (5) 单独分析小美四次实验的实验结果能发现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反应速度会
为了说明酒精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小华请爸爸和他一起做“测定反应速度”实验。

小华为测试者,爸爸为被试者。实验操作方式如图,爸爸将拇指和食指对准尺子刻度为0的一端。拇指和食指之间保持1厘米距离。多次实验的测量结果如下表(表中数值为小华松开直尺后,爸爸尽快用手指夹住直尺时手指所在位置的刻度值)。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饮酒状况

测量平均值

不饮酒

15厘米

饮一杯啤酒

18.5厘米

饮两瓶啤酒

38厘米

  1. (1) 实验表明,饮酒会影响小华爸爸的反应速度,饮酒越多,测量值,反应速度
  2. (2) 本实验只对小华爸爸的反应速度进行了测量,如果增加实验对象,那么测量数据会更具有说服力,能提高实验结论的
明明同学在做“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时,他的哪些做法是错误的(   )
A . 实验过程中与同学不停地说话 B . 比较不同人的反应速度时,重复次数一样多 C . 所有实验组使用相同的尺子 D . 多次实验,取其平均值
为了探究过量饮酒的危害,小明和爸爸一起做了一个“测定反应时间”的实验。该实验过程是,小明用拇指和食指捏着尺(100cm长塑料尺)刻度最大的一端,爸爸将拇指和食指对准尺下端的“0”刻度线(注意两手指不要碰到尺)。小明松手,爸爸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这把尺,记录夹住部位的刻度值。实验在三种情况下进行测量:爸爸不饮酒、爸爸饮500mL啤酒、爸爸饮1000mL啤酒。每种情况下重复3次,实验记录见下表(单位cm)。分析回答问题。


不饮酒

饮50cmL啤酒

饮1000mL啤酒

第1次

24.4

32.2

48.7

第2次

25.5

34.2

53.1

第3次

25.1

35.0

51.3

平均值

25

33.8

51

  1. (1) 爸爸看到小明松手,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尺,这种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叫,它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 (2) 该实验每种情况下重复做3次的目的是
  3. (3) 从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饮酒越多,
  4. (4) 驾驶员酒后驾车明显表现出反应迟钝、动作不协调,容易导致交通事故。这主要是因为酒精损伤了驾驶员的。所以,我国对于酒后驾驶进行特别严格的管理,严禁酒后驾驶。
科学实验测得的数据往往存在误差,因此往往需要重复实验。以下不需要进行重复实验的是()
A .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 B .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C . 测定人的反应速度 D . 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