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 知识点题库

如图表示探究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过程,请据此回答问题:

  1. (1) 实验前需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

  2. (2) 如图所示实验的变量是 .

  3. (3) 在步骤F中,滴加的试剂是 ,其目的是检验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 

  4. (4) 如果选择银边天竺葵叶子的银边与中间绿色部分进行对照实验,可说明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5. (5)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吸收大气中的 ,同时放出 

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是(  )

A . 氮气 B . 氢气 C . 氯气 D . 氧气
下图中A与B两装置分别表示种子的呼吸作用和幼苗的光合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向A中加适量的水,一段时间后,①种子的呼吸作用 (填加强或减弱);②幼苗的光合作用 (填加强或减弱),其原因是 

  2. (2) 如果将A中的漏斗和玻璃管全堵塞,种子的呼吸作用和幼苗的光合作用均将 (填加强或减弱),其原因是 

  3. (3)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依存,共同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的相对平衡。为使我们生活的环境空气永远清新,我们该做些什么?请提出你的建议。

小明与同学在“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遇到一些问题,请帮他们解决。

  1. (1) 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2. (2) 为了使实验更为准确,实验前,首先需要将植物放在黑暗中一昼夜,这样做的目的是 。实验中,将叶片的一部分用不透光的纸片遮盖起来目的是为了与不遮光的部分进行实验 。

  3. (3) 为了让绿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应将植物放在 下数小时。

  4. (4) 用清水漂洗经酒精脱色后的叶片,再向叶片滴加碘酒,是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产生了 。

  5. (5) 滴加碘酒片刻后,再用清水洗去碘酒,观察到的现象是:叶片 (遮光/未遮光)部分不变色, (遮光/未遮光)部分将变 色。

  6. (6) “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证明了(     )

    A . 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B . 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光,产物中有淀粉 C .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和氧气 D . 光合作用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都能进行
下列几种农业生产上的做法,与植物光合作用有关的是(  )

A . 中耕松土 B . 合理密植 C . 测定发芽率  D . 合理灌溉

根据图①~③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①中,ab段上升是因为胰岛素促进了葡萄糖的吸收 B . 图②中,若曲线表示一天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则b对应的时间为6点 C . 图②中,若b对应的时间为12点,则该曲线可以表示一天中氧气的变化 D . 图③可以表示种子萌发至长成植物体过程中,有机物的变化情况

某小组的同学在进行有关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探究时,设计了如图三个装置,其中植物、培养液、隔板、光照、温度等条件都完全相同.装置中玻璃隔板与钟罩之间用凡士林密封,实验前,已将三个装置中的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即“饥饿”处理).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实验前把装置中的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2. (2) 图中三个实验装置可以形成组对照实验.

  3. (3) 光照几小时后,同学们将甲、乙、丙装置内植物的叶片进行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发现不会变蓝的叶片是取自装置.

  4. (4) 实验后,小侯同学观察发现甲、乙、丙中培养液分别减少50mL、48mL、48mL,你认为这些水分主要用于植物的

  5. (5) 通过多次重复本实验后可得出的结论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

入冬以来,我国多地频繁现雾霾天气,为探究雾霾天气对植物光合作用是否有影响,小明同学做出了“雾霾天气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无影响”的假设,并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

①在大烧杯中装入适量清水,连续向大烧杯内吹气5分钟,再分装等体积清水至相同的四个玻璃瓶中;

②用打孔器在新鲜的菠菜叶上打出直径1厘米的圆形叶片40片,各取10片浸没在四个玻璃瓶的清水中并密封玻璃瓶;

③将玻璃瓶分别放入装有台灯的甲、乙、丙、丁四个密闭玻璃罩中.

④甲装置不放卫生香,在乙、丙、丁装置里分别点燃1支、2支、3支卫生香.

⑤打开台灯30分钟后,观察到甲、乙、丙、丁装置玻璃瓶中水里浮起的圆形叶片数分别为10片、4片、2片和0片.

  1. (1) 步骤①中,小琳往清水中吹气是为了让清水富含 气体.

  2. (2) 步骤④中,用点燃的卫生香在密闭环境中造成烟雾,是为了模拟雾霾天气,设置甲装置的目的是 ;该实验设计共有 组对照实验.

  3. (3) 步骤⑤中,圆形叶片浮起的原因是什么? .

  4. (4)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 装置的光合作用强度最弱,实验结果是否支持小明的假设? .由此推断,该实验的实验结论是 .

  5. (5) 为使实验更科学准确,小明进行了多次重复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 .

  6. (6) 雾霾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它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颗粒物会堵塞叶片表面的 ,从而阻塞气体进出叶片的通道.为检测雾霾污染程度,最好采用 植物作为指示植物.

光合作用的发现是众多科学家不断实验探索的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实验的表达,正确的是(  )

A . 海尔蒙特的实验说明,柳树生长增重的物质来自土壤和水 B . 菩罗斯特勒的实验证明,植物每时每刻都能更新污浊的空气 C . 萨克斯的实验中,照光后的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直接加热,脱色后呈黄白色 D . 萨克斯的实验中,脱色后再用碘蒸汽熏蒸黄白色的叶片,见光部分呈蓝色、遮光部分不变蓝
叶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以下对叶的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 . 叶片阔而扁平,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B . 叶表皮上有气孔,是气体交换的门户 C . 叶脉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 D . 海绵组织叶肉细胞中含有的叶绿体比栅栏组织叶肉细胞中的多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天竺葵黑暗饥饿处理一昼夜后,用黑纸对叶片的一部分进行两面遮盖,光照一段时间,经酒精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变蓝的部位是(  )

A . 整个叶片都变蓝 B . 见光的部分 C . 只是叶片的边缘变蓝 D . 被遮光的部分
美国1908~1938年由于大规模滥伐森林9亿多亩,致使大片绿地变成了沙漠.前苏联1962~1965年在西伯利亚开垦了大量的处女地用于粮食生产,结果全部毁于沙尘暴,颗粒无收.我国的黄土高原,历史上曾是“翠柏烟峰,清泉灌顶”的中华文化发源地.但由于人口剧增,毁林造地,导致大片土地变成荒山秃岭,沟壑纵横,草木不生,水土流失非常严重,有些地区已变成“荒地无村鸟无窝”的景象了.生态学家指出,一个国家,如果它的森林覆盖率达到30%左右,就很少发生重大的自然灾害;如果能达到40%,就有一个比较好的生态环境;如果达到60%,那么这个国家将成为一个风调雨顺、美丽富饶的花园国家.而我国目前的森林覆盖率仅有14%.

(1)举例说出森林与我们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

(2)从上面的材料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我国目前的森林覆盖率说明了什么问题?这对我国的生态环境有什么影响?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用酒精脱去叶绿素,经漂洗过的叶片颜色应为(  )

A . 绿色 B . 褐色 C . 蓝色 D . 黄白色
如图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相关描述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滴加碘液和显色后,叶片上用黑纸片遮光的部分呈蓝色 B . 暗处理的目的是消耗掉叶片中积累的淀粉等有机物 C . 酒精脱色后,大烧杯内的清水呈绿色,小烧杯内酒精无色 D . 部分遮光的实验操作不必要,因为已经进行了暗处理
在“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中,将一盆天竺葵放置黑暗处一昼夜后,选其中一个叶片,用三角形的黑纸片将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甲所示),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摘下此叶片,经过酒精脱色、漂洗,最后在叶片上滴加碘液,请分析回答:

  1. (1) 实验前对实验材料进行黑暗处理,目的是为了将叶片内的耗尽.

  2. (2) 实验选用的叶片,一部分被遮光,另一部分不遮光,目的是设置

  3. (3) 图乙中对叶片进行酒精脱色的装置正确的是

  4. (4) 叶片经酒精处理后,向叶片上滴加碘液,叶片未遮光的部分变成了色,由此说明绿叶在下合成了淀粉.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12小时,再将此叶片一半曝光,一半用锡箔遮光。光照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结果发现叶片的曝光部分显蓝色,遮光部分显棕色,如图所示,该实验可以证明(    )

①光合作用需要水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④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科学探究式学习和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甲图中的A、B、C是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的三种生理活动;乙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的实验装置(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丙图是对叶片进行脱色的装置。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甲图中的植物白天和夜晚都可进行生理活动主要是(填写字母),植物体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甲图中的(填字母)生理活动。
  2. (2) 把乙图中的两个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移到光下照射几小时后,装置内的氧气含量比较高。这是因为该植物进行了甲图中的(填字母)生理活动。
  3. (3) 从乙图的两个装置中各剪去一片绿叶,分别置于丙图装置中进行脱色处理,图中标号1为酒精,将叶片至于酒精中脱色的原因是,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装置内的叶片会变蓝。
  4. (4) 如果将乙图装置二中的清水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装置二必须放在环境中。
  5. (5) 该生物兴趣小组还发现温度与植物生长有密切关系。为探究这一问题,该小组将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实验结果如下表(mg/h表示毫克/小时)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如果连续12小时光照,在连续12小时黑暗,则温度控制在℃时,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所做的柳树生长实验,证明了柳树生长需要的物质是。但他忽视了阳光的作用。
光合作用的发现是众多科学家不断探索的成果,下面是普利斯特利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 (1) 图D中小白鼠能正常生活一段时间,是因为绿色植物的作用为小白鼠提供了
  2. (2)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是在光照条件下进行的,如果在黑暗的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果应该是(填字母)中的老鼠比(填字母)中的老鼠先死亡。
  3. (3) 图中能构成一组对照实验的是
阅读下面有关“光合作用的发现史”,重温科学家的研究过程。请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1773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发现,将一盆植物和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蜡烛没有熄灭;将一盆植物和一只小白鼠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小白鼠也能正常生活。

资料二: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把绿叶先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他让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他用碘蒸气处理这片叶,发现曝光的一半呈深蓝色,遮光的一半则没有颜色变化。

资料三:1881年,德国科学家恩格尔曼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他发现细菌只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如果临时装片暴露在光下,细菌则分布在叶绿体所有受光的部位。

  1. (1) 资料一中普利斯特利的实验都是在光照条件下进行的,这时玻璃罩内的小白鼠能正常生活的原因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了(气体)。
  2. (2) 资料二中萨克斯把绿叶放在暗处几小时的目的是让叶片中的运走耗尽。
  3. (3) 由资料三中恩格尔曼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4. (4)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圈中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因而绿色植物被称为“空气净化器”。
  5. (5) 2020年11月22日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利雅得峰会“守护地球”主题边会上,

    习.平指出,中国将力争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中和。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携手应对气候环境领域挑战,守护好这颗蓝色星球。

    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在日常生活中,你能为“护绿和低碳”做些什么?写出一条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