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的实质 知识点题库

绿色植物以 和水为原料,通过 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用以满足植物本身的生长需要,同时还是动物和人所需 的最终来源。

某校生物研究小组开展大白菜丰产实验,发现每棵大白菜比原来增重不少.请问使大白菜增重的物质主要来自(  )

A . 土壤中的无机盐 B . 土壤中的有机物 C . 空气中的氧气和土壤中的有机物 D .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把天竺葵放在黑暗中处理一昼夜的目的(  )

A . 耗尽叶片中的淀粉 B . 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C . 吸收尽容器中的氧气     D . 吸收尽容器中的二氧化碳
如图所示是研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根据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试管与台灯的距离(厘米)

10

20

30

4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0

25

10

5

  1. (1) 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出了

  2. (2) 某同学利用甲装置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实验结果如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3. (3) 利用乙装置研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为防止光合作用的干扰,应当对该装置进行处理,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红墨水向(左、右)移动.

  4. (4) 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光合作用制造的,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请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提出两项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

    ;②

生物圈中有一个巨大的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养活了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创造这一奇迹的奥秘,就隐藏在那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绿叶之中.通过学习,同学们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了更多的了解.如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叶片是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叶片细胞中的既是生产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把图中经光照后的某植物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用清水漂洗后滴加碘液,发现叶片变蓝,这说明叶片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而将移入黑暗处一昼夜后的植物叶片,按上述步骤操作,叶片未变蓝,这说明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2. (2) 十七世纪后叶,由于显微镜的发明,人们发现了叶片上有能开合的 , 它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科学研究和实验证实,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时,与外界进行了气体交换,图中标号①所代表的物质是 , 标号②所代表的物质是

  3. (3) 图中标号③代表的物质是水,他能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从根运输到叶,标号④代表的物质能通过的运输到达植物体各处的细胞.

  4. (4) 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还在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任何活细胞都在不停地进行呼吸作用,其实质都是分解 , 释放 , 供生命活动所需,呼吸作用主要是细胞的内进行的.

某实验小组试图采用下图①﹣﹣④部分实验装置来探究“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实验以观察倒置的装满水的试管中有无气泡产生作为观察指标.这个实验中,最简便的装置组合为(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植物在白天阳光下所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

A . 光合作用 B . 呼吸作用 C . 蒸腾作用 D . 以上三种都有
如果把绿色植物比作生物圈中生产有机物的“天然工厂”,那么工厂里生产有机物的“车间”是(  )

A . 液泡 B . 叶绿体 C . 线粒体 D . 细胞壁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生长状况一致的天竺葵,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清水,大烧杯,小烧杯,透明的钟罩,玻璃板,碘液等。

实验装置密闭,如下图所示:

  1. (1) 甲装置小烧杯中加入适量清水,乙装置小烧杯中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与甲装置形成。  
  2. (2) 实验前,应将甲、乙装置中的天竺葵在处放置一昼夜,目的是消耗植物体内原有的,以免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3) 将甲、乙装置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后,从甲、乙装置的天竺葵上各取一片叶,经处理后滴加碘液,甲装置中的叶片变为蓝色,乙装置中的叶片不变蓝色。分析结果,你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在验证实验结果以前要用酒精脱去叶绿素,目的是(    )。
A . 避免叶子继续进行光合作用,干扰实验结果 B . 避免叶绿素颜色干扰,以使结果不明显 C . 增加叶片内淀粉的含量 D . 减少叶片内淀粉的含量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经过处理后,叶片的见光部分遇碘变成蓝色,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它是一种有机物。
如图曲线表示绿色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释放氧气与消耗氧气的情况,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 a点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 B . b点氧气产生和消耗量相等 C . ab段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D . bc段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
植物生理过程需要光的是(   )
A . 吸收作用 B . 呼吸作用 C . 蒸腾作用 D . 光合作用
“风吹草低见牛羊”.下列有关草和羊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草只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而羊有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 B . 羊的血管和草的筛管都属于输导组织 C . 草的营养器官中都含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结缔组织和输导组织 D . 草的结构层次比羊少系统这一层
如图表示绿色植物在阳光下进行生理活动的过程。A、B、C、D均表示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请据图作答:

 

  1. (1) 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
  2. (2) 若该过程表示叶片的光合作用,则B、C分别表示
  3. (3) 若D表示水,则表明叶片正在进行作用。
  4. (4) 绿色植物通过以上(1)、(2)问中的生理过程维持生物圈中的平衡。
  5. (5) 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循环。
当你一同学们漫步绿树成荫、遍地青草的林间小路上,你会感觉到空气特别地清新和湿润,这是由于绿色植物的(    )
A .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 . 呼吸作用和运输作用 C .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 . 蒸腾作用和运输作用
长寿花,开花期长、容易繁殖,好多市民家阳台上有一盆盆盛开的长寿花,一片片形态优美的叶子碧绿碧绿的,花朵有红的、粉的、白的,漂亮极了。某同学想亲手栽种一盆,于是他从某网站购得一袋长寿花的种子。该怎么播种?怎么管理呢?
  1. (1) 播种:该同学选用疏松透气的土壤装盆,用水浸透盆土,将种子整齐地埋入盆土中,温度保持在25℃左右。该同学在播种过程中给长寿花种子提供的能保证种子萌发所必需的环境条件有等(答出一点即可)。

  2. (2) 管理:一株幼苗可长成一大盆花,其秘诀在于打顶。所谓打顶,就是去掉植株的顶芽,促进它多长侧芽,促使植株矮、壮、密。请你指出图中序号是顶芽,顶芽和侧芽主要由组织(选填“营养”“输导”或“分生”)组成。
  3. (3) 上生物实验课时,该同学在实验记录本上记录的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盆栽长寿花暗处理24小时,然后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盖起来,与叶片未遮盖处形成一组对照。该处理改变的因素是

    ②把长寿花移到光下,几小时后摘下处理过的叶片,去掉遮光的黑纸片。

    ③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里,水浴加热,使叶片变成黄白色。

    ④用清水漂洗叶片,将叶片放在培养皿里,滴加碘液染色。

    ⑤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⑥实验现象:叶片遮光部分颜色变化是(选填“变蓝”或“不变蓝”)。

    ⑦光合作用的过程可用下列式子表示,请你根据本实验将该式子补充完整:二氧化碳+水 (储存能量)+氧气。

  4. (4) 该同学想让一株长寿花开出多种颜色的花如果该同学的想法能实现,可采用的技术手段是
下图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如果该图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则[①]二氧化碳和[③]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其中二氧化碳是通过叶片上的进入植物体的。
  2. (2) 如果该图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则[①]表示,[②]表示
为研究高二氧化碳(CO2)浓度和光照强度对小麦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见下表。

组别

处理

最大光合速率(μmol·m-2·s-1

呼吸速率(μmol·m-2·s-1

A

高CO2浓度,自然光照

38.53

1.49

B

27.78

2.29

C

高CO2浓度,遮阴

33.3

1.26

D

正常CO2浓度,遮阴

20.45

1.28

  1. (1) 小麦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片细胞中的
  2. (2) B组中的“?”的处理是
  3. (3) 比较表中组的数据可以看出,适当增加CO2浓度,可促进光合作用,同时高CO2浓度下,呼吸速率均会
  4. (4) 由表中数据可知,组条件小麦产量最高,判断的依据是
图表示某种植物6—18时的光合作用强度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ab段表示光合作用在逐渐增强 B . b点处的有机物积累最多 C . bc段下降是由于气温过高导致的部分气孔关闭 D . de段持续下降可能是因为光照强度在逐渐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