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的过程 知识点题库

3实验人员想了解新孵化的鸟类是怎样获得对他们母亲的情感的。他们选择了6只刚孵化的小鸡。小鸡①②③刚孵化出来就从他们的出生地移走了,使它们没有见到自己的母亲。小鸡④⑤⑥还和他们的母亲在一起。实验人员给小鸡①②③展示了一个气球,同时播放母鸡叫的录音,经过若干天后,实验人员发现小鸡①②③模仿母鸡的声音并随时跟随在气球左右。小鸡④⑤⑥最好被称为(    )

A . 实验模型 B . 对照组 C . 实验组 D . 一个变量
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探究实验作了如下设计:
材料用具: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若干个、无菌棉棒、标签纸、培养箱
检测环境:手和教室的空气
实验设计:
第一步:取3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编号为1、2、3,将标签贴在培养皿的底部;
第二步:取1支无菌棉棒,擦取某同学的手心,打开1号培养皿,将棉棒在培养皿上涂抹,盖好封严;打开2号培养皿,将其暴露在教室空气中约10分钟,盖好封严;3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
第三步:将1、2、3号培养皿放置在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一次,并作好记录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第二步:取1支无菌棉棒,擦取某同学的手心,打开1号培养皿,将棉棒在培养皿上涂抹的过程叫做?

  2. (2) 设计3号的目的是 ,它最适合与 号实验组合成对照试验,其实验变量是 。

  3. (3) 科学地讲,3号是否可以作为1号实验的对照组?理由是因为?

某初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课题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试管

加入的物质

水温

时间

试剂(同浓度)

1号

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

37℃

10min

碘液

2号

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

0℃

10min

碘液

3号

馒头块+2毫升唾液

37℃

10min

碘液

4号

馒头碎屑+?

37℃

10min

碘液

  1. (1) 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4号试管中应加入馒头碎屑和 , 与1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组.

  2. (2) 如果选用1,2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

  3. (3) 若要探究“口中的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实验,应选择试管作为对照实验组.这探究结论给我们的启示是

为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郝学同学设计了如表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在棉花上放25粒蚕豆种子,最后放在不同的环境里培养,数日后观察种子萌发的情况记录如下,请回答:

装    置

   甲

   乙

   丙

   丁

场    所

黑暗中

黑暗中

日光下

日光下

温    度

23oC

23oC

23oC

23oC

棉花干温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干燥

种子萌发的数量

  24

0

  23

   0

  1. (1) 实验设计中,乙和丙不能形成对照,原因是有个变量.

  2. (2) 实验甲和乙对照,变量是,通过这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

  3. (3) 根据该同学实验设计可推测,本实验探究了水分和是否是种子萌发的需要的环境条件.

  4. (4) 如空气充足,丙组有2粒种子 没有萌发,其可能的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光照条件是实验的变量 B . 可以用1只鼠妇完成 C . 只有光影响鼠妇的生活 D . 在一个盒子进行,不用设置对照
酸奶是一种健康的发酵食品,果果学习小组针对“制作酸奶的适宜温度”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①将新鲜袋装牛奶煮沸,冷却至常温,加入适量酸奶,搅拌均匀;

②将5个大小相同的玻璃杯消毒、编号,倒满混合后的牛奶;

③将玻璃杯密封,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中;

④一段时间后,取样检测杯中的活菌数量,记录数据.实验结果如柱形图所示:

发酵时间

牛奶状况

2小时

呈液态,无酸味

4小时

呈液态,略带酸味

6小时

呈蛋花状态,微酸

8小时

呈凝固状,酸度适中

请分析回答:

  1. (1) 制作酸奶需要的微生物是,它只能在无氧的条件下发酵,因此玻璃杯必须密封.

  2. (2) 制作酸奶时牛奶要煮沸、玻璃杯要消毒,目的是

  3. (3) 本实验除温度不同外,玻璃杯的大小、倒入牛奶的量等其它条件必须相同,原因是

  4. (4)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5. (5) 该小组进一步探究了“制作酸奶的发酵时间”,实验结果如表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制作酸奶的发酵时间以小时为宜.

王萌发现年糕这种食品很容易发霉变质,为了弄清年糕发霉的原因,他在老师指导下设计如下探究实验:

 第一步

材料处理

 将质量、大小、形状相同的年糕分别放入三个大小相同玻璃瓶中,高温处理后待用.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二步

实验操作

 将玻璃瓶的橡皮塞打开

 将玻璃瓶的橡皮塞塞紧

 将玻璃瓶的橡皮塞打开

 第三步

恒温培养(1周)

 25℃

 25℃

 5℃

 第四步

实验结果

 年糕出现大量菌落

 年糕无菌落

 年糕出现少量菌落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第一步中高温处理的目的是:将玻璃瓶中的微生物

  2. (2) 实验共设置了组对照实验,当第1组与第3组为对照实验时,变量是

  3. (3) 分析第1组与第2组实验结果得知,引起年糕发霉变质的原因是微生物的

  4. (4) 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减少实验误差,你认为在上述实验基础上,王萌还应怎么做?

探究某种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可以用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测定。已知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能量单位)的热能。某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下: 食物名称花生仁、黄豆、核桃仁、大米,质量(克)20、20、20、①,水(毫升)50、50、50、50,温度上升(℃)2.2、1.4、3、1.3。

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平衡膳食角度考虑,这四种食物中,我们应该以食用为主。
  2. (2) 从该小组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花生仁、黄豆、核桃仁三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
  3. (3) 食物中能够燃烧的物质是,燃烧后留下的灰烬是
  4. (4) 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应该设置
  5. (5) 实验中,①应该为克,原因
为了研究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受哪些因素影响,某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并分析下列结论哪项有误(   )

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

温度

pH

加入碘液后颜色变化

1

2mL淀粉糊,2mL蒸馏水

37℃

7

变蓝色

2

2mL淀粉糊,2mL唾液

37℃

7

不变蓝

3

2mL淀粉糊,2mL唾液

45℃

7

变蓝色

4

2mL淀粉糊,2mL唾液

37℃

1.8

变蓝色

A . 试管1和2对照,说明唾液有助于淀粉的分解 B . 试管2和3对照,说明唾液淀粉酶活性受温度影响,37℃为适宜温度 C . 试管2和4对照,说明唾液淀粉酶活性受pH影响,适宜pH值为7 D . 试管2不变蓝,原因是淀粉被分解为葡萄糖
图一中的曲线甲、乙、丙表示食物中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某生物兴趣小组进一步探究了“淀粉在口腔中的变化”,按照如表二所示的方案进行了实验。请根据图表回答问题:

表二:

试管编号

1

2

3

4

鱼粉碎屑或粉条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唾液有无

2mL唾液

A

2 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搅拌

搅拌

搅拌

搅拌

搅拌

温度

37℃

0℃

100℃

水浴时间

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1. (1) 面包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能代表淀粉消化过程的是曲线,消化该物质的消化液有
  2. (2) 牛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它的初步消化部位是图一中所示的(填字母)内完成的,它最终被消化分解成后被吸收进入血液。
  3. (3) 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选用1号和2号两支试管作对照实验,在A处应加入
  4. (4) 水浴10分钟后,分别在1号、2号、3号、4号试管中加入2滴碘液,溶液不变蓝的是号试管。
  5. (5) 如选用1、3、4号试管进行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对淀粉的消化是否有影响?
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试管中都加入少许等量淀粉糊,试管1、3中各加入2mL清水,试管2、4中各加入2mL唾液,如图处理5~10分钟后,分别滴加2滴碘液,关于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A . 滴碘液后,不变蓝色的是试管2 B . 试管3在该实验中必不可少 C . 试管1和试管4可作为对照 D . 温度不影响唾液对淀粉的消化
实验人员想了解一下新孵化的鸟类是怎样获得对母亲的情感的。他们选择了六只刚孵化的小鸭,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鸭刚孵化出来就被从它们的出生地移走,使它们不能见到自己的母亲;乙组小鸭还和它们的母亲在一起。

实验人员给甲组小鸭展示了一个气球,同时放母鸭叫的录音,经过若干天后,实验人员发现甲组小鸭看到气球能够跟随在气球左右。请选择

  1. (1) 甲组小鸭跟随气球走的行为属于(     )。      
    A . 先天性行为 B . 偶然现象 C . 取食行为 D . 学习行为
  2. (2) 乙组小鸭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A . 实验模型 B . 对照组 C . 实验组 D . 一个变量
  3. (3) 如果不是把甲组小鸭放在气球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而是将它们放在一只猫的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则甲组小鸭可能会(    )。                 
    A . 它们可能吓唬其他鸭了          B . 它们将失去繁殖能力 C . 它们将会发出类似猫的声音      D . 它们将会认为猫是它们的母亲
  4. (4) 动物行为对动物的生存和繁殖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雄鸟占领巢区、建造鸟巢是防御行为 B . 紧急情况下蜥蜴自动断尾是攻击行为 C . 公鸡报晓、北燕南飞都属于节律行为 D . 只有脊椎动物才具有学习行为.
一位科学家把一株绿色植物放在不同颜色的光下照射,然后他在测量该植物对每种光的吸收值,测得数据如下:根据表中的数据,找出对这株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最重要的三种光为(  )
光的颜色绿
光吸收的百分率5510218540

A . 红橙黄 B . 绿蓝紫 C . 蓝红紫 D . 橙黄绿
小明在做“探究蚯蚓生活习性”的实验时,把刚从土里挖出的蚯蚓洗干净后放在干燥的纸盒里,结果第二天做实验时发现蚯蚓全死了.请你分析蚯蚓死亡的原因(  )
A . 纸盒里缺少空气 B . 皮肤干燥,无法呼吸 C . 纸盒里缺少食物 D . 纸盒里缺少空气、食物
某生物兴趣小组成员看到电视广告中某洗手液厂商标榜其洗手液有强效的“抗菌”能力。他们对此产生了疑问,于是设计并做了下列实验:
  1. (1) 实验方案如下:

    ①将配置好的培养基分装入9个培养皿中,进行高温灭菌后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个,分别编号为A、B、C组;

    ②在教室中打开A、B两组的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20分钟,C组不做处理;

    ③在A组培养皿中加入,B组培养皿中加入2mL无菌水,C组不做处理;

    ④将9个培养皿盖好,分类放入恒温箱中,在30℃条件下培养3天,每天观察两次并记录。(注意不要打开培养皿)

  2. (2) 预测实验结果与结论:

    ①若统计记录结果是:A组菌落平均数较少,B组菌落平均数较多,C组无菌落或菌落平均数较少,则说明

    ②若统计记录结果是:A组、B组菌落平均数较多,C组无菌落或菌落平均数较少,则说明

  3. (3) 设置C组的实验目的是
  4. (4) 实验设计A、B、C的三组时,每组设置3个培养皿,取菌落的平均数,而不只设置1个培养皿,他们的设计目的是
某班同学在《研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甲、乙、丙、丁四组同学所使用的鼠妇数量依次是1只、2只、3只、10只,使用鼠妇数量比较科学的小组是(   )
A . B . C . D .
某校学生在进行生物学实验的过程中,下列行为不正确的是(   )
A . 随意将实验用具带出实验室 B . 将实验废弃物倒入指定的废液缸中 C . 不在实验室中食用实验材料 D . 实验结束后仔细整理实验用具
在进行科学实验时,若实验结果与实验预期不相符则应该(   )
A . 放弃实验,不再探讨此问题 B . 修正实验结果,以符合假设 C . 重新提出假设后再进行实验 D . 不再做此实验,直接作出结论
为了探究蚂蚁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①利用一个较大的玻璃槽器具,放入干湿适当的土壤,上面再覆盖一些蚁穴土壤。

②捕捉20只正常的蚂蚁置于玻璃槽内,在玻璃槽口盖上两层纱布.将上述实验装置放于适宜蚂蚁生活的环境中,进行饥饿处理1~2天。

③取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培养皿,培养皿内分别放入等量碾成粉末状的白糖和食盐,摆放到玻璃槽内。

④3天后,称量培养皿中剩余食物的质量并记录,比较哪种食物减少的最多。

分析实验,请回答:

  1. (1) 你认为生物兴趣小组做出的假设是:
  2. (2) 实验中选用20只蚂蚁,而不是1只,目的是
  3. (3) 实验中对蚂蚁进行饥饿处理的目的是
  4. (4) 3天后称量培养皿中剩余食物的质量,若白糖减少的量多,则说蚂蚁妇喜欢吃白糖,该实验的变量是
  5. (5) 蚂蚁的通讯是依靠;蚂蚁属于哪一类动物?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光对豌豆发芽的影响,在两个花盆里分别种了同样的豌豆100粒并设计如表实验,针对其中的不足,你认为应作出的修正是(   )

花盆

阳光

温度

空气

水分

A

向阳

20℃

充足

充足

B

暗室

30℃

充足

充足

A . 两个花盆应该都放在向阳的地方 B . 两个花盆应该都放在暗室里 C . 两个花盆应该放在同一温度的环境中 D . 两个花盆浇的水不应该同样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