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的应用 知识点题库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与水平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过程如下:

  1. (1) 用游标卡尺测量出固定于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 ,在桌面上合适固定好弹簧和光电门,将光电门与数字计时器(图中未画出)连接。

  2. (2) 用滑块把弹簧压缩到某一位置,测量出滑块到光电门的距离 ,释放滑块,测出滑块上的遮光条通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 ,则此时滑块的速度

  3. (3) 通过在滑块上增减砝码来改变滑块的质量 ,仍用滑块将弹簧压缩到(2)中的位置,重复(2)的操作,得出一系列滑块质量 与它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 的值。根据这些数值,作出 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由图像可知,滑块与水平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继续分析这个图像,还能求出的物理量是其值为

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cm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1=0.30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2=0.10s,滑块经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滑块经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大小.若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3.0s.则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大小是.(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如图所示是利用光电门近似测瞬时速度的实验,根据滑块上安装宽度为△S的遮光条和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就可以表示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 =(用△S,△t表示),这个速度可以近似认为就是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若遮光条宽度△S=3cm,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1=0.15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2=0.1s,则滑块经过第一个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V1=m/s,滑块经过第二个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V2=m/s.

关于电熨斗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 电熨斗能自动控制温度主要利用了双金属片,两片金属的膨胀系数相同 B . 常温下,上下触点是分开的;温度过高时,双金属片发生弯曲使上下触点分开 C . 需要较高温度熨烫时,要调节温度旋钮,使升降螺丝下移并推动弹性铜片下移 D . 电熨斗中的双金属片是一种半导体材料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图1所示装置来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主要操作如下:

①安装实验器材,调节试管夹(小铁球)、光电门和纸杯在同一竖直线上;

②打开试管夹,由静止释放小铁球,用光电计时器记录小铁球在两个光电门间的运动时间t,并用刻度尺(图上未画出)测量出两个光电门之间的高度h,计算出小铁球通过两光电门间的平均速度v;

③保持光电门1的位置不变,改变光电门2的位置,重复②的操作,测出多组(h,t),计算出对应的平均速度”;

④画出v﹣t图像.

请根据实验,回答如下问题:

  1. (1) 设小铁球到达光电门l时的速度为v0 ,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铁球通过两光电门间平均速度v的表达式为.(用v0、g和t表示)

  2. (2) 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h(cm)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t(s)

    0.069

    0.119

    0.159

    0.195

    0.226

    0.255

    v(m/s)

    1.45

    1.68

    1.89

    2.05

    2.21

    2.35

    请在图2坐标纸上画出v﹣t图像.

  3. (3) 根据v﹣t图像,可以求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m/s2 , 小球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为 m/s.(以上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某实验小组探究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他们将宽度一定的挡光片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砝码盘相连,在水平桌面上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光电门,记录小车通过A、B位置时的遮光时间,小车中可以放置砝码.

  1. (1) 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实验前应将木板左端略微抬高,使小车通过两光电门的遮光时间相等,这样做的目的是

    ②用长度测量工具游标卡尺测量挡光片宽度为d,再用刻度尺量得A、B之间的距离为L;

    ③将小车停在C点,在砝码盘中放上砝码,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此时小车(含挡光片及车中砝码)的质量为M,砝码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小车通过A、B的遮光时间分别为t1、t2 ,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可以得到A至B过程中小车的合外力做功为,小车的动能变化量为(用相应的字母m、M、t1、t2、L、d表示);

    ④在小车中增减砝码或在砝码盘中增减砝码,重复③的操作.

  2. (2) 为了实验能达到预期效果,步骤③中M、m应满足的条件是

图1为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量物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M、重物的质量m;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用米尺测量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

②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

③让物块从光电门A的左侧由静止释放,用数字毫秒计分别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A和光电门B所用的时间△tA和△tB , 求出加速度a;

④多次重复步骤③,求a的平均值

⑤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动摩擦因数μ.

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d时的示数如图2所示,其读数为 cm;

  2. (2) 物块的加速度a可用d、s、△tA和△tB表示为a=

  3. (3) 动摩擦因数μ可用M、m、 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为μ=

  4. (4) 如果滑轮略向下倾斜,使细线细线没有完全调节水平,由此测得的μ(填“偏大”或“偏小”);这一误差属于(填“偶然误差”或“系统误差”).

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验证动能定理.

  1. (1) 将气垫导轨调至水平,安装好实验器材,从图2中读出两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S=cm;

  2. (2) 测量挡光条的宽度d,记录挡光条通过光电门1和2所用的时间△t1和△t2 , 并从拉力传感器中读出滑块受到的拉力F,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直接测量的一个物理量是

  3. (3) 该实验是否需要满足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滑块、挡光条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填“是”或“否”)

某兴趣小组想通过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探究“合外力做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开始前,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①W∝ ,②W∝v,③W∝v2 . 他们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PQ为一块倾斜放置的木板,在Q处固定一个速度传感器(用来测量物体每次通过Q点时的速度),每次实验,物体从不同初始位置处由静止释放.

同学们设计了以下表格来记录实验数据.其中L1、L2、L3、L4…代表物体分别从不同初始位置处无初速释放时初始位置到速度传感器的距离,v1、v2、v3、v4…表示物体每次通过Q点的速度.

实验次数

1

2

3

4

L

L1

L1

L3

L4

v

v1

v2

v3

v4

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L﹣v图象,并得出结论W∝v2

  1. (1) 你认为他们的做法是否合适?

  2. (2)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3. (3) 在此实验中,木板与物体间摩擦力的大小(填“会”或“不会”)影响探究出的结果.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传感器进行探究实验,其实验装置及原理图分别如甲、乙所示.

该装置中,A、B为力传感器,研究对象是质量m=310g的金属圆柱体G,将G放在A、B的两探头之间,两探头受到压力的数据,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传输给计算机,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圆柱体的质量:310g

 θ/°

 0

30

45

60

90

 FA/N

 0.00

1.49

2.12

2.59

3.02

 FB/N

 3.01

 2.61

 2.13

 1.50

 0.00

  1. (1) 观察、分析数据表1,可得出:金属圆柱体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FA随斜面倾角θ的增大而,垂直斜面向下的分力FB随斜面倾角θ的增大而

  2. (2) 某同学发现两传感器的读数并不是与角度的变化成正比,他猜想圆柱体所受重力及其分力间满足某个函数关系,并根据该函数关系计算两探头受到压力的理论值如表2所示(g取9.8m/s2

    表2           圆柱体的质量:310g

     θ/°

     0

    30

    45

    60

    90

     FA/N

     0.00

    1.52

    2.15

    2.63

    3.04

     FB/N

     3.04

     2.63

     2.15

     1.52

     0.00

    该同学猜测的函数关系式应当分别为:FA=,FB=(用金属圆柱体质量m、重力加速度g、斜面倾角θ表示)

  3. (3) 在实验中无论是分析“表1”还是“表2”的数据时,都认为传感器的读数都等于相应的圆柱体重力的分力,其物理学依据是(乙沿斜面方向为例);因为A传感器的读数等于A传感器所受的压力,根据此压力大小等于圆柱体沿斜面方向所受的支持力,而根据此支持力大小等于圆柱体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

  4. (4) 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可采取的办法是(写出一个即可)

为制作电子吊秤,物理小组找到一根拉力敏感电阻丝,拉力敏感电阻丝在拉力作用下发生微小形变(宏观上可认为形状不变),它的电阻也随之发生变化,其阻值 R 随拉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a)所示,小组按图(b)所示电路制作了一个简易“吊秤”。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 = 3V,内阻r =1Ω;灵敏毫安表量程为10mA ,内阻Rg=50Ω;R1是可变电阻器,A、B两接线柱等高且固定。现将这根拉力敏感电阻丝套上轻质光滑绝缘环,将其两端接在A、B两接线柱上。通过光滑绝缘滑环可将重物吊起,不计敏感电阻丝重力,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a:滑环下不吊重物时,闭合开关,调节可变电阻R1 , 使毫安表指针满偏;

步骤b:滑环下吊已知重力的重物G,测出电阻丝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步骤c:保持可变电阻R1接入电路电阻不变,读出此时毫安表示数 I;

步骤d:换用不同已知重力的重物,挂在滑环上记录每一个重力值对应的电流值;

步骤e:将电流表刻度盘改装为重力刻度盘。

  1. (1) 写出敏感电阻丝上的拉力F与重物重力G的关系式 F=
  2. (2) 若图(a)中R0=100Ω,图象斜率 k = 0.5Ω/N ,测得θ=60°,毫安表指针半偏,则待测重物重力G= N;
  3. (3) 改装后的重力刻度盘,其零刻度线在电流表(填“零刻度”或“满刻度”)处,刻度线填“均匀”或“不均匀”)。
  4. (4) 若电源电动势不变,内阻变大,其他条件不变,用这台“吊秤”称重前,进行了步骤 a 操作,则测量结果(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传感器是一种把非电学量转换电学量的元件,常见的传感器有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声音传感器和光敏电阻传感器。电饭锅中用到了 传感器,超市里的电子秤中用到了传感器。
某同学尝试把一个灵敏电流表改装成温度表,他所选用的器材有:灵敏电流表(待改装),学生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单刀双掷开关,导线若干,导热性能良好的防水材料,标准温度计,PTC热敏电阻R1(PTC线性热敏电阻的阻值与摄氏温度t的关系为Rt=a+kt,a>0,k>0)。

设计电路图如图所示,并按如下步骤进行操作。

图片_x0020_2059950249

⑴按电路图连接好实验器材。

⑵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滑到(填“a”或“b”)端,单刀双掷开关S掷于(填“c”或“d”)端,调节滑片P使电流表满偏,并在以后的操作中保持滑片P位置不动,设此时电路总电阻为R,断开电路。

⑶容器中倒入适量开水,观察标准温度计,每当标准温度计示数下降5℃,就将开关S置于d端,并记录此时的温度t和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I,然后断开开关。请根据温度表的设计原理和电路图,写出电流与温度的关系式I=(用题目中给定的符号)。

⑷根据对应温度记录的电流表示数,重新刻制电流表的表盘,改装成温度表。根据改装原理,此温度表表盘刻度线的特点是:低温刻度在(填“左”或“右”)侧,刻度线分布是否均匀?(填“是”或“否”)。

机器人装有作为眼睛的“传感器”,犹如大脑的“控制器”,以及可以行走的“执行器”,在它碰到障碍物前会自动避让并及时转弯。下列有关该机器人“眼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2

A . 该机器人“眼睛”利用了光传感器 B . 该机器人“眼睛”利用了力传感器 C . 该机器人“眼睛”利用了温度传感器 D . 该机器人“眼睛”利用了声音传感器
下列关于传感器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 热敏电阻可以作为温度传感器 B . 电子秤使用应变片作为测力传感器 C . 话筒是一种常见的红外线传感器 D . 电熨斗内一般装有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
某楼梯口的电灯开关装有传感器,天黑时,出现声音才能发光,而白天即使有声音,电灯也不能发光,该开关中有两种传感器,它们可能是(    )
A . 光敏电阻和驻极体话筒 B . 金属热电阻和光敏电阻 C . 热敏电阻和霍尔元件 D . 热敏电阻和光敏电阻
传感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血糖仪利用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制成 B . 可燃气体报警器利用电化学气体传感器制成 C . 电梯超出负载发出报警提示的报警器利用压力传感器制成 D . 全自动洗衣机设有多段式水位自动感应装置,该装置利用温度传感器制成
某电饭锅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温度传感器的主要元件是感温铁氧体,常温下感温铁氧体具有铁磁性,能够被磁体吸引,但是温度上升到约103℃时,就失去了铁磁性,不能被磁体吸引了。这个温度在物理学中称为该材料的“居里点”。关于该电饭锅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开始煮饭时要压下开关按钮,手松开后这个按钮会马上恢复到图示状态 B . 常压下煮饭时水沸腾后锅内还有一定水分的时间内,锅的温度会持续升高 C . 饭煮熟后,水分被大米吸收,锅底的温度升高至“居里点”,开关按钮会自动弹起,使电饭锅停止加热 D . 如果用电饭锅烧水,也能在水沸腾后立即自动断电
半导体薄膜压力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传感器,其阻值会随压力变化而改变。现有一压力传感器:
  1. (1) 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该传感器在不同压力下的阻值RN , 其阻值约几十千欧,实验室提供以下器材:

    电源电动势为6V;

    电流表A(量程250μA,内阻约为50Ω);

    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为20kΩ);

    滑动变阻器R(阻值0~100Ω);

    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应该选下面哪个电路图进行测量______;

    A . B . C .
  2. (2) 通过多次实验测得其阻值RN随压力F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

    由图乙可知,压力越大,阻值(选填“越大”或“越小”),且压力小于2.0N时的灵敏度比压力大于2.0N时的灵敏度(灵敏度指电阻值随压力的变化率)(选填“高”或“低”);

  3. (3) 利用该压力传感器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自动分拣装置,可以将质量不同的物体进行分拣,图中RN为压力传感器, 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为6V(内阻不计)。分拣时将质量大小不同的物体用传送带运送到托盘上,OB为一个可绕O转动的杠杆,下端有弹簧,控制电路两端电压≤3V时,杠杆OB水平,物体水平通过进入通道1,当控制电路两端电压>3V时,杠杆的B端就会被吸下,物体下滑进入通道2,从而实现分拣功能。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 若要将质量大于0.16kg的货物实现分拣,应该将 调成kΩ(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传感器是把非电学量(如速度、温度、压力等)的变化转换成电学量的变化的一种元件,在自动控制中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有一种测量人的体重的电子秤,其测量部分的原理图如图中的虚线框所示,它主要由压力传感器R(电阻值会随所受压力大小发生变化的可变电阻)和显示体重大小的仪表A(实质是理想电流表)组成。压力传感器表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1×107Pa,且已知压力传感器R的电阻与所受压力的关系如表所示。设踏板和压杆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接通电源后,压力传感器两端的电压恒为4.8V,取g=10m/s2。请作答:

压力F/N

0

250

500

750

1 000

1 250

1 500

电阻R/Ω

300

270

240

210

180

150

120

  1. (1) 该秤零点(即踏板空载时)的刻度线应标在电流表刻度盘A处;
  2. (2) 如果某人站在该秤踏板上,电流表刻度盘的示数为20mA,这个人的质量是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