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 知识点题库

化学是一门实用的、中心的学科,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常涉及到化学知识。它在给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产生负面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次氯酸和臭氧都是强氧化剂,都能杀死水中的细菌。自来水常用氯气来杀菌消毒,是因为氯气杀菌消毒效果要比臭氧好,且不会残留有毒、有害物质 B . 人们应用原电池原理,制作了多种电池,如干电池、充电电池、高能电池等。电池在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废旧电池会对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造成危害,所以废旧电池必须回收再利用 C . 明矾常用作净水剂,但人体摄入大量铝盐,易患“老年性痴呆”,所以明矾不宜大量作净水剂使用 D . 氟氯烃为一类含有氟和氯的有机物,是制冷效果极佳的致冷剂,但它会破坏臭氧层,科研人员正在积极研发环保型的替代产品以减少氟氯烃的使用量
“汽车尾气污染”已备受世人关注。汽车内燃机中,汽油汽化后与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进入汽缸,被引擎用电火花点燃。燃烧使汽缸内温度迅速升高,气体体积急剧膨胀,由此产生的压力推动活塞运动。燃烧时产生的有害气体通过尾气排出,造成大气污染。为简化讨论,以辛烷(C8H18)代表汽油的成分,并设空气中O2占1/5体积。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设辛烷气与空气的体积比(相同条件下)为a,要使辛烷完全燃烧,a的最小值为(用小数表示,设此最小值为a′)

  2. (2) 若辛烷气与空气的体积比大于a′则尾气所含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中相对含量会增多的是(写分子式)

  3. (3) 若辛烷气与空气的体积比小于a′,则尾气所含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中相对含量会增多的是(写分子式),产生这种气体的反应方程式是


当前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如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有毒物质的污染、汽车尾气的污染、水体污染等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1. (1) 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填序号,下同). ①SO2 ②CO2
  2. (2) 能形成酸雨的物质是①硫的氧化物 ②碳的氧化物 ③氮的氧化物.
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影响了空气的质量,但是不会造成PM2.5值升高

②研发安全特效药物,有利于抵御人类疾病

③规范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科学使用,有利于保障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④推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技术,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充分利用

⑤用聚氯乙烯代替聚乙烯作食品包装袋.有利于节约使用成本.

A . ②③④ B . ②④⑤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对酸雨的pH描述中最准确的是(   )
A . 小于7 B . 小于5.6 C . 在5.6~7之间 D . 等于5.6
我们的衣食住行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衣料中的蚕丝和涤纶都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B . 加碘食盐和铁强化酱油都可以补充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C . 建筑高楼大厦时用到的钢是纯净物 D . 用液化石油气代替汽油作汽车燃料,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2017 年世界地球日我国的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下列做法应提倡的是(  )

A . 夏天设定空调温度尽可能的低 B . 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 C . 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 D . 对商品进行豪华包装促进销售
含Cr2O72的废水毒性较大,某工厂废水中含5.0×103 mol•L1的Cr2O72 . 为了使废水的排放达标,进行如下处理:Cr2O72 Cr3+、Fe3+ Cr(OH)3、Fe(OH)3

①绿矾化学式为FeSO4•7H2O,反应(I)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若处理后的废水中c(Cr3+)=3.0×106 mol•L1 , 则废水中c(Fe3+)=mol•L1 . (Ksp[Fe(OH)3]=4.0×1038 , Ksp[Cr(OH)3]=6.0×1031

下列各组名词或现象中,三者间没有逐级因果关系的是(  )
A . 汽车尾气→光化学污染→咳嗽和气喘者增多 B . 含磷洗衣粉→水体富营养化→水栖动物大量死亡 C . 人口增多→空气中CO2浓度增大→温室效应 D . 氟氯烃→臭氧空洞→皮肤癌患者增多
环保的主题是“节能减排,和谐发展.”你认为下列行为中有悖于这一主题的是(   )
A . 将煤进行气化处理,提高煤的综合利用效率 B . 大量开采煤、石油,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C . 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可燃冰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D . 实现资源的“3R”利用观,即:减少资源消耗(Reduce)、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Reuse)、资源的循环再生(Recycle)
日常生活中硫、氮氧化物的排放可能导致“酸雨”。下列活动会导致“酸雨”危害加剧的是(    )
A . 种草植树,建设“海绵”城市 B . 推广使用电动车 C . 普及燃煤供暖,减少石油依赖 D . 开发太阳能照明
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的主题为“迈向零污染地球”。下列做法不应提倡的是(   )
A . 推广电动汽车,践行绿色交通    B . 回收电子垃圾,集中填埋处理 C . 蔬菜保鲜消毒,喷洒诺福水    D . 净化工业尾气,减少雾霾生成
下表是某城市某日空气质量报告:

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状况

55

SO2

II

该市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表中首要污染物SO2导致酸雨的成因进行探究。

  1. (1) 实验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A装置的作用是

  2. (2) 实验过程中,B装置内石蕊试纸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C装置内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成色,说明SO2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
  3. (3) D装置的作用是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实验二:往盛有水的烧杯中通入SO2气体,测得所得溶液的pH7(填“>”“=”或“<”),然后每隔1 h测定其pH,发现pH逐渐变小,直至恒定。说明烧杯中溶液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最终成

    (查阅资料) SO2形成酸雨的另一途径:SO2与空气中的O2在飘尘的作用下反应生成SO3 , SO3溶于降水生成H2SO4。在此过程中飘尘作

    (探究结论)SO2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硫酸而形成酸雨。该市可能易出现酸雨。

    酸雨造成的危害是:

  5. (5) 汽车排放的尾气,硝酸、化肥等工业生产排出的废气中都含有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溶于水最终转化为,是造成酸雨的另一主要原因。

    (提出建议)该市汽车数量剧增,为了减少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建议市政府推广使用混合型汽油,即往汽油中按一定比例加人(填“水”或“乙醇”)。

           
  1. (1) 通常把pH小于的降雨称为酸雨。
  2. (2) 0.6mol H2SO4 的质量是g,含个分子,该硫酸所含氢元素的质量与g HCl中所含氢元素的质量相同。
  3. (3) “比较”是化学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之一,请运用比较法解答下列问题:已知在一定条件下,过氧化钠几乎可与所有的常见气态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如:

    2Na2O2+2CO2=2Na2CO3+O2 ,   Na2O2+CO=Na2CO3

    ①试分别写出Na2O2与SO2、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通过比较可知:在氧化物中,当非金属元素处于价时,其氧化物与过氧化钠反应就有O2生成。

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华为首款5G手机搭载了智能7nm制程SoC“麒麟980”手机芯片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B . 国产飞机C919用到氮化硅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 . 减少燃煤的使用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少酸雨的危害 D . 铵盐具有受热易分解的性质,在储存铵态氮肥时,应密封包装并放在阴凉通风处
酸雨的危害很大,能直接破坏农作物、腐蚀建筑物,还会危害人体健康。SO2、NOx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研究SO2、NOx等对减少酸雨,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酸雨是指pH的雨水。
  2. (2) NOx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硝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有:① ;② ;③
  3. (3) SO2主要是煤、石油等燃烧产生,为减少SO2的排放,可采取下列有效措施:

    ①在含硫煤中加入生石灰可以起到固硫的作用,燃烧过程中,硫元素转化成其最高价态的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②在一定条件下用CO还原SO2得到单质硫的方法来除去SO2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用氨水将SO2转化为NH4HSO3 , 再氧化成 来脱除烟气中的SO2 , 原理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某地区已探明蕴藏有丰富的赤铁矿(主成分是 , 还含有等杂质)、煤、石灰石和黏土,拟在该地区建设大型炼铁厂和与之配套的焦化厂、发电厂、水泥厂等,形成规模的工业体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焦化厂对煤进行脱硫脱硝等处理后,可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B . 四个工厂从左至右顺序是发电厂、焦化厂、炼铁厂、水泥厂 C . 炼铁厂的炼铁炉渣可以用来制作水泥 D . 可配套建设化肥厂充分利用焦化厂中煤干馏的出炉煤气
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碳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工业上用CO2生产CH3OH燃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3H2(g)=CH3OH(g)+H2O(g) △H=-49.0kJ·mol-1。燃煤燃烧时生成的CO2用氨的饱和NaCl溶液吸收,可得到NaHCO3等化工产品。CO2会引起温室效应,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排放量,CO2实现“零排放”。下列选项所述措施均能实现“碳中和”的是( )

①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②发展CO2捕集技术    ③燃煤中加入石灰石    ④开发新的能源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化学与生产、生活联系密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B . 乙醇用作消毒剂,主要是利用其强氧化性 C . “臭氧空洞”的形成与氮氧化合物和氟氯烃的排放有关 D . 电动汽车的推广使用,有效地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下列措施中不能改善环境质量的是(   )
A . 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B . 开发利用太阳能、氢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C . 为了加快经济发展,要多燃煤、多发电 D . 倡导绿色化学理念,努力实现“原子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