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 知识点题库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 . 巴黎公社成立 B . 第一国际成立 C . 《共.产.党宣言》发表 D . 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召开
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对选手提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历史条件是什么?”同时给出下列四个选项,如果你是选手,你应该选择

A . 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 B . 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C .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D . 马、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19世纪中期,工人开始走上“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这条“阳光大道”指的是
A . 封建主义 B . 资本主义 C . 社会主义 D . 修正主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新和谐村”并不是真正与世界隔绝的,加入这个公社的人来自各个地方,抱有各自的目的,追求不同的利益,有着不同的政治信仰。这样,入社的社会上层分子和普通劳动者之间很快产生了矛盾,加上宗教信仰不同和民族的偏见,使这个公社远不像欧文预想的那么“和谐”。……同时,按照欧文的理论,公社经济活动的目的,只是满足公社社员的需要,因此,“新和谐村”不仅没有积累,而且消费超过了生产。

材料二 社会经济领域内实行的最有意义的改革措施,便是在4月16日颁布的关于把从巴黎逃亡的工厂主所抛弃下来的工业企业转交工人生产合作社的法令。5月3日,罗浮尔军械厂的工人根据公社的指示,制定了该厂管理章程。它规定:工长以上各级领导由工人民主选举产生。

材料三  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总结了经验并作了艰苦的理论探索,给无产阶级锻造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1. (1) 依据材料一,分析欧文的“新和谐村”走向失败的原因。

  2. (2) 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巴黎公社是如何管理社会经济的?

  3. (3) 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材料二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英国首相撒切尔(1979-1990年在任)上任后毫不妥协地进行了改革,信奉“自由主义”的她开始对英国的“懒人”模式宣战,铁腕对付工会改革,并大刀阔斧地削减公共开支和社会福利。她坚信个人应该通过自己的力量和能力改善生活状态。上述政策的最大特点是(    )


A . 对经济进行大力国家干预 B . 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C . 减少经济干预,减少福利 D . 完善“人民资本主义”
第一国际在《成立章程》中指出的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是


A . 实现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解放 B . 夺取政权 C . 争取阶级特权和垄断权 D . 消灭任何阶级统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马克思)撰写《法兰西内战》的目的,是为了教育未来的革命者,在这方面,他是成功的。但是当巴黎公社正在进行的时候,他却保持了沉默。在19世纪60年代,他为长远的目标而工作,但对那些短期目标仍保持温和态度……他未曾期盼这些运动成为“马克思主义运动”。马克思若真有此想法,他就无异于乌托邦主义者,因为除了在德国和为数不多的旧时移民中,马克思并没有什么真正的追随者。他既不期望资本主义立即崩溃,也不期望资本主义面临马上被推翻的危险。他只希望迈出组织群众大军的第一步,若能赢得这第一步,他就能和地位牢固的敌人展开长期斗争。

——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1848—1875)》

材料二 第二国际时期,社会主义思想变成为群众运动。与以不稳定的个人会员组织为基础的第一国际不同,第二国际在成立后的几年内就建筑在有组织的群众性政党的基础上。随着第二国际的成立,开始了作为群众运动的社会主义史。

——尤利乌斯·布劳恩塔尔《国际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保持沉默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国际时期工人运动的新发展并分析其原因。
“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共.产.党宣言》的这一论述主要蕴含了(    )
A . 阶级斗争理论 B . 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C . 资本全球扩张的理论 D . 无产阶级政党理论
《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工人的大规模集结,还不是他们自己联合的结果,而是资产阶级联合的结果,当时资产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必须而且暂还能够把整个无产阶级发动起来。因此,在这个阶段上,无产者不是同自己的敌人作斗争,而是同自己的敌人的敌人作斗争”。这里“敌人的敌人”主要是指(    )
A . 封建主义的残余 B . 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 C . 罗马天主教会 D . 工业资产阶级
1825年英国经济危机爆发,当时,股票猛烈下跌,银行纷纷倒闭,工人大量失业,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为了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症结,英国(    )
A . 政府开始实施自由主义政策 B . 欧文探索新和谐公社的蓝图 C . 通过议会改革缓和阶级矛盾 D . 政府开始对外扩张转嫁危机
下列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
A . 工业革命的发展 B . 启蒙运动的影响 C . 经济危机的爆发 D . 工人运动的高涨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根本原因是(    )
A . 资本主义阶级矛盾激化 B . 工人阶级觉醒 C . 马、恩的努力 D .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的科学研究,就像列宁所说的:“凡是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他都放在工人运动中检验过,重新加以探讨,加以批判,从而得出了那些被资产阶级狭隘性所限制或被资产阶级偏见来博住的人所不能得出的结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第一国际”等国际工人组织相继创立和发展,在不同时期指导和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联合和斗争,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马克思主义政党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和发展起来,人民第一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

材料二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接力探索、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不到70年的时间内,我们党坚定不移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走完西方几百年的发展历程,推动我国快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摘编自习.平《在纪念马克思涎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俄工人阶级践行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权学说的异同。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国70年来经济建设的主要成就。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卡尔·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哲学最终战胜了欧洲其他流派的社会主义学说,他那里程碑式的著作直到今天依然引来各式各样的解读、批评和修正。”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共.产.党宣言》问世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B . 马克思主义战胜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C . 马克思的学说影响至今,众说纷纭 D . 马克思学说已经被西方学者广泛接受
“避难于伦敦的德国人卡尔·马克思潜心对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机制进行分析,并建立了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后来对欧洲以至全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巨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A . 促使资本主义走向灭亡 B . 促使国际工人运动开始走向联合 C . 促使社会主义运动成为一种历史潮流 D . 促使社会主义运动由理论变为实践
“第一次阐述了科学世界观、历史观与社会观,指明了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巨大进步作用和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分析了当时欧美资本主义与工人运动的发展态势,提出了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夺取政权和建设新社会的任务……”材料评价的是(   )
A . 工业革命 B . 《共.产.党宣言》 C . 《四月提纲》 D . 巴黎公社
19世纪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发出了新的、富有战斗意义的呐喊:“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个口号出自(    )
A . 《共.产.党宣言》 B . 《资本论》 C . 《反杜林论》 D . 《四月提纲》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三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下列理论中属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是(   )
A . 资本主义曾经推动历史进步 B . 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C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 . 提出“剩余价值”学说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在其最新著作《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中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有史以来最彻底的,而且资本主义越发达,马克思主义就越实用,一点也没有过时的感觉。这说明马克思主义(   )
A . 对未来社会具有预见性 B . 是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的 C . 深刻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本质规律 D . 只适用于发达资本主义阶段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走向成熟,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李嘉图。古典经济学家研究了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和规律,提出了“自由放任”的改策主张,亚当·斯密把当时资本主义经济看作是和谐的“自然秩序”,认为商业关系也如同自然界一样,是可以用有秩序的无秩序未解释的东西,过家只需充当自由竞争市场的“守夜人”即可。李嘉图提出和建立了劳动价值说,并不同程度地论述了剩余价值的具体形态。对于英国古典经济学,马克思给子很客观的评价,称之为“批判的政治经济学家”。但是,马克思认为工人劳动的付出没有得到同样的回报,剩余价值被没有付出劳动的“资本”所剥削。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产品的社会化必然会导致产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解决的办法只有实行计划经济。

——摘编自高静波《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回顾》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史实, 就材料任意一点或整体,提出一个观点,并就所提观点进行阐述。(要求:观点不能重复材料中的结论,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