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十月革命 知识点题库

二月革命后,俄国老百姓的要求集中在“和平、土地和面包”上。但是,临时政府拒不接受工人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的要求,也不实施土地改革,反而宣布要把战争进行到底。在这种形势下,俄国革命的首要任务是

A . 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B . 实行土地制度改革 C . 继续进行民主革命 D .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有学者认为,俄国二月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完成了“从沙皇政府的专横恐怖到广泛的政治自由的急剧转变。”列宁在二月革命后不久也承认:“目前在世界各交战国中,俄国是最自由的国家。”由此可以看出(   )

A . 列宁承认了临时政府的合法性 B . 临时政府代表广大俄国人民的利益和要求 C . 列宁支持临时政府采取的各项政策 D . 临时政府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性质
“工人代表苏维埃是革命政府唯一可能的形式,……只要我们还是少数,我们就要进行批评,揭发错误,同时宣传全部国家政权归工人代表苏维埃的必要性,使群众从实际经验中来纠正自己的错误。”列宁说这段话的目的是号召群众

A . 推翻沙皇政府 B . 增强革命力量 C . 推翻临时政府 D . 反对外来干涉
列宁指出:俄国革命的国际环境、军事形势、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获得多数,再加上农民起义和人民转而信任布尔什维克党,这一切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来了”的“国际环境”主要是指(  )

A . 俄国军队前线出击失败 B . 国际工人运动风起云涌 C . 资本主义爆发经济危机 D . 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
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 . 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取胜的社会主义革命 B . 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C . 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D . 推动了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7年11月11日,中华革命党(中国国民党前身)人主办的《民国日报》报道说:“俄京激烈分子突起骚扰推倒克伦斯基政府之报告所怀意见皆谓不过激烈派暂时掌握政权,然俄国之中等社会及哥萨克团必将互相联合而与之反抗,故激烈派之天下仅为一时之现象。由此以观俄国大局,断不致因此次之改变而根本上之动摇也”。

11月14日,《大公报》报道:“克伦斯基总理率军讨逆……俄国叛党之势力如临风之烛,持久有限,俄国人民无不钦仰克伦斯基总理。”

材料二 1918年6月17日,《民国日报》社论称俄国为“民主友邦”,称布尔什维克为“新派”。同年夏,孙中山致电列宁和苏维埃政府:“中国革命党对贵国革命党所进行的艰苦斗争表示十分钦佩,并愿中俄两党团结共同斗争。”

材料三 1921年中共“一大”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规定:“党采取苏维埃(译为:代表大会)的形式,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宣传共产主义,承认社会革命为我党的首要政策。”

  1. (1) 《民国日报》、《大公报》对俄国彼得格勒起义的报道何相似之处?

  2. (2) 对于俄国十月革命,材料一、二中《民国日报》的评论有何不同?分析原因。

  3. (3) 中共在“一大”上提出学习十月革命的哪些成功经验?

  4. (4) 综合以上材料,国共两党都肯定十月革命,其动机是否相同?原因是什么?结合上述材料总结1917—1921年间我国社会舆论对十月革命态度转变的趋势及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第一次革命高潮提出的,我们党过去宣传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曾是使革命和平发展,使小资产阶级清除其幻想的口号。

现在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转移到反革命的资产阶级手中。现在只有彻底消灭反革命的资产阶级专政才是正确的口号,只有得到贫苦农民支持的革命,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个任务,完成新高潮的任务。”

——《1917年8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六次代表大会关于政治形势的决议》

请回答:

  1. (1) 材料中“第一次革命高潮”以及后来完成的“新高潮”分别指哪次革命?
  2. (2) 据材料判断,1917年8月前后,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的方式有哪两种?最终选择了哪一种?
  3. (3) 为了“得到贫苦农民支持”,布尔什维克党在“新高潮”之初采取了什么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4月16日,列宁及几位助手乘坐在密闭的车厢里,穿过德国,回到了彼得格勒……列宁即刻发表了他那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了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这在当时似乎是十分荒谬和不负责任的。

——《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17年7月,列宁秘密转移到彼得格勒附近的拉兹里夫。他住在湖畔的一个草棚里,撰写了《国家与革命》一书,阐明用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必要性。

请回答:

  1. (1) 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了哪些主张?

  2. (2) 为什么说列宁的主张是“荒谬”的?

  3. (3)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一书中解决了什么问题?

  4. (4)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宁在材料一、二中的主张是怎样实现的?

以下是一组反映20世纪初期中、俄两国社会变革的图片。它们所代表的历史事件(    )

新革命军攻占武昌                      工人赤卫队攻打冬宫

A . 都推翻了专制王朝 B . 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 . 都改变了社会性质 D . 都掀起了国内革命浪潮
面对危机,不同的反应会带来不同的结果,从而影响历史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什么道光年间的中国人不在鸦片战争以后就起始维新呢?……第一,中国人的守旧性太重。我国文化有了这几千年的历史,根深蒂固,要国人承认有改革的必要,那是不容易的。第二,我国文化是士大夫阶级的生命线。文化的摇动,就是士大夫饭碗的摇动。我们一实行新政,科举出身的先生们,就有失业的危险,难怪他们要反对。第三,中国士大夫阶级(知识阶级和官僚阶级)最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的精神。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向这一政策挑战,孤身一人号召立刻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继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就越得人心。那些在4月份似乎还是希奇古怪的口号,半年之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到1917年年底时,许多人准备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而战斗,以便摆脱临时政府,因为临时政府阻碍人们获得极为渴望的和平、土地和面包。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1941年12月8日13时,罗斯福在众议院大厅向众、参两院的议员们以及最高法院的法官们通报了珍珠港事件的情况。最后,总统说:“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无端和怯懦地发动进攻开始,合众国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就已存在着战争状态。”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人教版)

  1.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士大夫阶层的反应,并分析其原因。

  2. (2) 列宁四月份的演说后来被称为什么?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其内容和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面对日本发动的太平洋战争,美国作出了怎样的反应?这一反应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说:“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最大限度的合法性(目前在世界各交战国中,俄国是最自由的国家),另一方面没有用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而且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为实现革命的过渡,列宁要求(    )

A . 通过暴力手段推翻沙皇制度建立议会制共和国 B . 缔结真正民主的非强制的和约使俄国退出一战 C . 布尔什维克党要适应这种特殊的条件开展群众工作 D . 实现由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产品的生产和分配
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至1940年间,一段时间内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业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可耕地面积缩减,粮食不断减产,牲畜大幅度减少。这一时期是  (  )

A . 二月革命时期 B . 国内战争时期 C . 农业集体化时期 D . 德军入侵时期
《全球通史》写道:“没有人料到会发生这第一次俄国革命……腐朽的沙皇专制政权因战争的压力和灾难而逐渐遭到削弱,直到最后整个摇摇欲坠的机构倒塌下来。为了避免街上的激进分子取而代之,必须立刻建立一种新的机构。”这里所说的“新机构”是(    )

A .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 . 沙皇政府 C . 工农苏维埃政府 D . 军事革命委员会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法国巴黎公社的经验与俄国二月革命的教训对无产阶级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两者的共同启示是(    )
A . 工人阶级必须建立工农民主专政 B . 应采取较为严厉的新闻政策 C . 无产阶级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D . 无产阶级可以发动资产阶级
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在《俄罗斯史》中写道:“1917年布尔什维克的胜利与列宁的活动分不开。列宁在他的《四月提纲》中采取了极端不妥协的立场。”这个“极端不妥协的立场”是指(    )
A . 宣布要以暴力方式夺权 B . 提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C . 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D . 提出消灭封建土地制度
十月革命后,苏俄建立的政府不叫政府,而叫人民委员会,政府官员不叫部长,而叫人民委员,而且规定政府干部的工资不能超过工人的最高工资,政府干部可以随时撤换等。下列属于这些措施体现的主要理念的是(    )
A . 无政府主义 B . 发展私人经济 C . 阶级调和 D . 人民当家作主
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集中表现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为保卫祖国和争取祖国的独立富强而献身的奋斗精神。它是影响民族和国家命运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2017年1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目前2017年春季教材已全面落实。

材料三:

材料四:目前俄国的特点是由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列宁《四月提纲》

  1.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出近代英法美德四国人民为了国家的独立富强而发动的革命,并且指出它们的两项共同点?
  2. (2) 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侵华的主要原因和重大侵华事件以及1945年无条件投降的主要原因。
  3. (3) 材料四中的“革命的第一阶段”与“革命的第二阶段”分别是指什么事件?它们的革命对象分别是什么?
1917年初,一个孟什维克和一个布尔什维克探讨俄国什么时候可能发生革命,孟什维克认为至少需要25年,而布尔什维克则认为至少要50年。然而,仅仅一个月后,二月革命就爆发了。革命加速到来的原因是(    )
A . 俄国政治经济落后 B . 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C . 沙皇专制统治黑暗 D . 一战加剧社会矛盾
列宁在1917年8月所写的一篇文章中说:“三年来的战争把我们向前推进了三十来年”;战争异乎寻常地加快了事态的发展,令人难以置信地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危机”。列宁意在强调(   )
A . 俄国参加一战嬴得各交战国政府的支持 B . 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逐步明确 C . 俄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已经成熟 D . 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战争犹如一场瘟疫。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警示世人:邪恶终将被战胜,和平之花终将绽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后,没有一个国家希望发生欧战。除了很少的例外,这些国家的统治者和大臣们都预见到这一定是一次可怕的斗争,在政治上并不能有绝对确定的结果,但是在丧失生命、痛苦和经济方面,其结果一定是可怕的。……然而他们之中没有一个能预见到后来事实上政治的结果是如此巨大,其他结果是如此之可怕。……然而欧战终究爆发了。

——摘编自〔美〕费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超越了人类以往所有的噩梦。战争的死亡人数两三倍地增加,平民也变为攻击对象,承受了巨大的灾难。(法西斯)主义致使上百万的犹太人、中国人、斯拉夫人、吉普赛人和一些其他民族受到侵略,也消灭了所有政见相左的人士。集中营的规模及其惨绝人寰前所未见。……于是,民主社会决定作出进一步的努力,落实两点事宜:对战犯进行纽伦堡(和东京)审判,以及成立联合国。

——摘自〔西〕马尔瓦莱斯《从投石索到无人机:战争推动历史》

材料三:1939年,情报显示德国正加紧研制原子弹,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积极推动美国原子弹研制。曼哈顿计划启动后,爱因斯坦时常提供一些帮助。1945年,他对原子弹的使用表示了巨大担忧。《时代》和《新闻周刊》却将“原子弹之父”和“始作俑者”送给了爱因斯坦,他看《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提出:“科学家应该集中起来议论由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战争带来的危害。我们在这个场合,不是作为哪一个民族的成员出现,而是作为人类的一员出现。”

——摘编自〔美〕艾萨克森《爱因斯坦传》等

  1. (1)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一中“这次大战”直接造成的“如此巨大”的政治结果,并分析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以犹太人和中国人为例,列举世界局部及全面反法西斯战争期间“平民也变为攻击对象”的典型事实,指出纽伦堡和东京审判的意义。
  3. (3) 20世纪的战争与以往不同,20世纪的和平来之不易。认真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指出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科学家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反思。从汲取历史教训,维护世界和平的视角,指出两次世界大战所昭示的真理以及人类应该坚持的正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