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知识点题库

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谈时说:“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据此材料得出的结论中,最恰当的是

A . 毛.泽东当时已经提出“一国两制” B . 毛.泽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C . 和平统一台湾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 D . 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
2010午8月,台湾领导人马英九认为:“(解决两岸关系)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争取足够的的历史阶段,让双方进行深度的交流,双方真正找到求同存异、共创双赢之路。”马英九这一主张的实质应该是 

A . 在维持两岸现状前提下,谋求两岸和平发展 B . 拒绝两岸统一,坚持“台独”立场 C . 积极对话,加快国家统一 D . 让两岸关系停滞,任其自由发展
20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祖国统一大业取得了重大进展。下列有关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③香港、澳门先后回归祖国  ④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④③ C . ③①②④ D . ④③①②
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印发《我们已沉默了四十年》传单30万份。传单写道:“难道我们没有父母?而我们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们只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一潮流促成了

A . 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 B . “九二共识”的达成 C . “和平统一”口号的提出 D . 海峡两岸“三通”的开展
我国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因素中,最为重要的是

A . 新中国已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B . 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C . “一国两制”的构想被有关各方接受 D . 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②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③两岸“三通”终于变成了现实④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A . ①④③②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①③④ D . ①②④③
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获得大会通过,“一国两制”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国家基本政策。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它是国共两党为实现第三次合作而提出的基本方针 B . 它是维护边疆地区团结稳定的民族政策 C . 港、澳的回归是这一构想的成功实践 D . 它标志着中国顺利完成了统一大业
  1949年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回顾这段历史进程,老师制作了下表,并列举标志性史实如下:①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制定《共同纲领》  ④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根据表中示例,将标志性史实与历史进程匹配起来。(填写编号)

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一国两制”中的“两制”是指(    )

A . 两种法律制度 B . 两种经济制度 C . 两种社会制度 D . 两种军事制度
1950年5月蒋介石在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对大陆“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1979年元旦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争取和平统一”。这两份《告台湾同胞书》都(    )

A . 有利于国家的和平统一 B . 反映了国共关系走向缓和 C . 以“一个中国”为前提 D . 说明了国共两党对抗激烈
2015年10月以来,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多次率团访问祖国大陆。2013年2月,连战率团访问大陆,被定调为“走春访老友”,这表明海峡两岸(    )
A . 长期的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 B . 达成了一个中国的共识 C . 实现政府间人员的直接交往 D . 合作与交流不断的加强
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  )
A . 是对几次《告台湾同胞书》的发展 B . 放弃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 C . 明确了“九二共识”的前提和立场 D . 使“一国两制”的方针正式形成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实现国家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
A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 .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C .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D . “和平共处,平等互利”
“就在2l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下列能够印证这一结论的是(    )
A . 香港回归 B . 澳门回归 C . “九二共识”通过 D . 《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老师在讲授“祖国统一大业”一课时.设计了如下板书。其中,方框中的内容应是(    )

A . “一国两制” B . “求间存异” C . “和平共处” D . “九二共识”
台湾乡土文学家钟理和有这样一句诗:“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作者表达了(    )
A . 实现统一是海峡两岸的共同愿望 B . 一国两制是完成统一的基本方针 C . 和平统一是台湾全体民众的迫切要求 D . 一个中国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
1949年国民党当局在台湾地区实施戒严法,规定出入境的船只、车辆、航空机及其他通信交通工具必须检查,必要时得停止其交通,以此限制人民的行动自由。这种局面被打破开始于(    )
A . 停止炮击金门,倡议两岸“三通” B . 允许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 C . 两岸分别成立海基会、海协会 D . 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大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武昌起义爆发时,传教士感到非常震惊,但他们很快认识到“这里正在进行一场革命”,“结局以惊人的速度来临,说明了满族统治基础的腐朽和中国人民的高尚、有秩序,从来没有一场如此宏大的革命如此迅速、平和地完成”,他们进一步指出:“整个世界都惊讶于中国能够开始并完成一场理性的革命,其流血之少,在任何东方国家中从未有过”。在众多传教士眼中,“伟大的中国革命”对中国和世界都有重大意义,“(对中国来讲),一次性彻底完成破坏的工作,不管转变怎样跌跌撞撞,不管进步是怎样不确定,确信无疑的是中国不可能回到之前的情形了。”

——据朱英等著《民间社会对辛亥革命的记忆与诠释》

材料二:新中国官方纪念辛亥革命大事记

时间

主要领导人讲话

《人民日报》社论标题

1961年

全国政协主席周恩来:“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家和杰出的民主主义者”。

《一次伟大的民主革命——纪念辛亥革命五十周年》

1981年

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胡耀邦:“共同纪念这个光荣的节日,尤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在目前时期我们的内外任务……就是:实现四化建设、保卫世界和平、完成统一大业。”

《一次伟大的民主革命——纪念辛亥革命五十周年》

1991年

国家主席杨尚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自己奋斗的事业,视为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四十二年间,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的十多年里,我国的现代化事业获得了巨大进步。”

《继往开来、振兴中华——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

2001年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Z民:“在中国人民正朝着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重要时刻,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发扬辛亥革命精神、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

2011年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J涛:“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辛亥革命先驱的美好憧憬,今天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注:1951年和1971年因特殊历史背景,未举行纪念大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带给传教士的印象,说明“中国不可能回到之前的情形”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官方举行辛亥革命纪念活动的特点,分析说明举行这些纪念活动的原因。
邓.小平曾指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这说明统一后港澳台的共同之处有(    )

①享有高度自治权

②原有政治、经济制度不变

③必须走资本主义道路

④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炮击金门”是指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严惩占据金门、马祖岛的国民党军队长期对大陆沿海地区的武装挑衅行为而进行的警告性的炮击。1979年元旦,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两岸间30年来的真正停火。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 海峡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被打破 B . “一个中国”共识达成 C . 大陆对台政策发生历史性的变化 D . 海峡两岸实现“三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