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影响 知识点题库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这直接源自

A . 各国的生产和销售连为一体 B .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不断革新 C . 世界市场的日益扩大 D . 世界各种文明的交流更为密切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    亚投行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其成立旨在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且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总部设在北京.继2015年3月12日第一个G7国家英国宣布加入亚投行后,3月17日传来了法、德、意三国同意加入亚投行的消息,紧接着韩国也宣布加入亚投行,这些美国的“盟友”们纷纷投靠“东方阵营”令美国大为尴尬,甚至有外媒认为这是美国对欧洲大本营的影响力正在衰退的信号.其中印度媒体就预言,亚投行的成立意味着“中国版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诞生.对这样的分析,中国学者给出了否定的看法.中国学者认为,虽然亚投行的成立符合国际社会的期待,但归根结底,亚投行只能算得上是对旧的国际金触秩序一个有益的补充。

― 整理自新华社报道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投行在北京成立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印度媒体的观点。

成立时间

名称

1955

国际茶业委员会

1960

石油输出国组织

1962

可可生产者联盟

1970

填入橡胶生产者协会

推动表1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 . 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 B . 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秩序 C . 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D . 经济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下面为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数量变化表,其信息反映的实质是( )

  年份

国家 

1989

1991

1993

1995

1997

美国

167

157

159

153

175

欧盟

128

134

126

148

155

日本

111

119

135

141

112

中国

0

0

0

2

4

其他

47

48

41

14

10

A .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 B . 跨国公司是推动全球化的主要力量 C . 美国的全球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D . 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面临严重威胁

下图是1980-1989年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变化示意图(单位:亿美元)。据此可以推知(    )

A . 两极格局阻碍经济全球化进程 B . 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本国际化加速 C . 全球信息网推动国际贸易发展 D . 发展中国家被动参与经济全球化
“21世纪的文化产业是一个集中代表现代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全球性创新领域。新的国际文化秩序的建立和文化力量格局的重组,正以文化产业为中轴线全面展开。”材料观点反映出(    )

A . 文化价值差异阻碍全球化 B . 国际格局逐渐演变 C . 文化产业代表全球价值观 D . 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历史漫画往往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并赋之以深刻的寓意,从而揭示历史现象或事件的本质特征。下图漫画《追不上了》反映了(    )


A . 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资本主义的新一轮扩张 B . 经济全球化下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C .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是一次机遇 D .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已触动许多人的切身利益。无论富国还是穷国,全球化提供了巨大机遇、潜力与可能,但也产生了人类必须面对的新挑战与新威胁。对大多数人来说教育、就业、收入、健康、文化、环境等事关人类切身的问题都变得更不确定与不安全。”由此说明经济全球化(    )

A . 违背了各国人民共同意愿 B . 发达国家资本新一轮扩张 C .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D . 经济全球化引发世界恐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8年至1952年是欧洲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工业生产增长了35%,农业生产实际上已经超过战前的水平。战后前几年的贫穷和饥饿已不复存在,西欧经济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空前发展。当历史学家研究这些成就到底是否或者有多少应该归功于马歇尔计划至今尚存争论,多数认为这样的经济奇迹并非只是马歇尔计划的功劳,因为迹象表明当时欧洲已经露出了经济复苏的兆头。现在普遍认为马歇尔计划加速了西欧经济的发展,但并非启动了欧洲经济的腾飞。

——《马歇尔计划:二战结束后欧洲经济重建的旗帜》

材料二:欧洲人口袋里装着“欧元”,无论到哪个“欧元区”去买东西,都用“欧元”来计算,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欧洲意识”。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材料三:从肯尼迪政府开始,标准的提法就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华盛顿官方一直表示希望看到欧洲成为一个单一的实体,有足够的力量同美国一起承担领导世界的责任和负担。这是有关这个问题的一套惯用的辞令。……美国也没有把美欧之间在伊朗和伊拉克问题上存在的分歧看作平等伙伴之间的问题,而是看作欧洲不服从美国的领导。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材料四:事实上,美国、日本、英国等国负债都很重……但是债务危机却发生在了欧元区的希腊等国。这不禁让人怀疑是美国借助金融危机,搞垮欧元从而维持美国霸主地位的阴谋。

——王燕、赵杨《欧洲债务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条件和目的。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元”对欧洲及国际政治、经济产生的主要影响。
  3. (3) 据材料三,四,概括美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4. (4) 综合上述材料,评述二战后美欧关系的基本特征。
全球化自15世纪新航路开辟就已开始,更是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材料二:随着重建欧洲和日本的马歇尔计划和道奇计划的实行,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的建立,由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开始了。这一次全球化并没有建立帝国,而是通过创办视世界为其市场的多国公司和全球公司。在技术缩短了时间和距离的情况下,可口可乐、麦当劳和索尼等产品成为世界名牌。在将近50年的时间里,国家贸易的升幅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成为推动全球增长的主要动力。

——(美)克莱德·帕雷斯托维姿的署名文章(2005年)

材料三:文化的渗透和融合不只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在大的方面也如此。人们一般认为:经济全球化导致经济运作方式趋同。这固然不错,但现代经济运作方式在各地遭遇各种本土性,就一定要嵌入到各种文化背景中去。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乘旦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概括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远航的“内在动力”,从整体史观的角度分析其影响。
  2. (2) 据材料二,归纳“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的推动力有哪些?与材料一中的“第一次全球化”相比,有何显著特点?
  3. (3) 材料三对全球化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观察漫画,你认为作者想要表达的合理主题是(    )

“全球化”,Karikater von Luis Murschetz,1998

A . 两极格局彻底崩溃 B . 美国追求单极世界 C . 狭隘民族主义泛滥 D . 全球化趋势的困惑
关贸总协定生效以后的40多年里,经过数次多边谈判,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已从35%降至4.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关税在同期也下降到13%,达成关税减让的产品,达10万种,同期内,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以上,这反映了(    )
A . 经济全球趋势不断增强 B . 南北差距正在不断的缩小 C .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D . 发展中国家是最大受益者
对下表内容解读准确的是(    )

相关大国提出的丝绸之路战略

提出国家

战略名称

提出时间

主要内容

日本

丝绸之外交战略

1997年

把中亚及南高加索8国称为“丝绸之路地区”,加强政治经济合作

俄罗斯、印度、伊朗

北南走廊计划

2002年

修建从印度经伊朗、高加索、俄罗斯直达欧洲的国际运输通道

欧盟

新丝绸之路计划

2009年

修建纳布卡天然气管线,加强与中亚及周边国家的全方位联系

美国

新丝绸之路战略

2011年

建立美国主导的以阿富汗为中心的“中亚—阿富汗—南亚”经济体

A . 丝绸之路战略推动了中亚及周边地区能源产业的发展 B . 各大区域性经济集团把发展重点转向中亚及周边地区 C . 中亚及周边地区动荡不安的政治局势成为发展的障碍 D .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抬升了中亚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地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专家指出:“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材料二:2009年2月12日《环球时报》第六版转载了一篇韩国《中央日报》2月11日的文章,原题是《中国拯救资本主义?》,其中一段写道:中国网民最近热衷转载一篇独具特色的文章,跟帖无数,引发很大反响。文章大意如下:1949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1979年,只有资本主义才能救中国;1989年,只有中国才能救社会主义;2009年,只有中国才能救资本主义。

材料三:全会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摘自2010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材料四:二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走上了福利国家道路,但福利政策的长期实行导致巨额公共开支,国家不堪重担,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下降,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

——《世界文明史》

  1. (1) 近30年来,中国是怎样踩着这三个历史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
  2. (2) 材料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背景,但文中引述的这段网文并不完全准确,指出其中表述最不准确的一句话并加以改正。
  3. (3) 为了稳定经济的发展,材料三中重申了哪些经济发展战略为实现共同富裕,全会提出了哪些建设性主张?
  4. (4) 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发达国家建立起比较完善社会福利制度的原因。谈谈你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认识。
下表是1980、1996年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度表。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

时间国家类型

高收入国家

中等收入国家

中低收入国家

低收入国家

1980年

38%

43%

42%

30%

1996年

40%

52%

52%

42%

A . 国际贸易总体发展缓慢 B .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 . 区域经济集团化削弱 D . 各类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指数:1913=100)

年份

英国

德国

法国

总值

指数

总值

指数

总值

指数

1913

96910944

100

28302403

100

5299517

100

1914

105207580

108.5

16696945

58.9

4951471

93.4

1917

51989185

53.6

2309160

43.6

1918

49890293

51.5

1568853

29.6

——周秀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材料二:二战后,全球经济发展的鲜明特点是形成了“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斯大林语)。显然,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误入了歧途,充其量也只能称其为“半球化”。

——摘自李扬《“一带一路”将成全球化新引擎》

材料三:二战后,美国实施以GATT(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为基础的贸易自由化策略,但贸易保护主义却从未消失。除关税外,还有各种非关税壁垒,例如资源出口约束、进口产品配额、产品保护和补贴。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欧共体和日本采取了多种贸易保护措施。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数控机床和半导体等高新技术产业崛起,里根政府通过惩罚性关税、汇率、进口限制等多维手段打击对手。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在寻求国际多边合作基础上,运用单边主义对本国产业实施强制保护。小布什政府和奥巴马政府时期,中国逐渐成为美国保护政策的矛头所向。特朗普上任后,将贸易战枪口对准中国,企图通过多种贸易保护手段遏制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例如,针对中兴通讯的禁令试图以技术封锁打击中国5G产业的崛起。

——摘编自陈树志《美国贸易保护政策促进经济崛起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1. (1) 据材料一,指出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的总体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如何理解二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充其量只能被称为“半球化”的?并指出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背景和影响。
全球闻名的“耐克”公司年产球鞋9000万双,每年都推出100多种新产品和新款式,耐克公司7800多名职工负责设计、监制和销售,生产则分散在世界各地的40多家工厂来完成。它突出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中的(   )
A . 经济全球化 B . 经济区域化 C . 贸易自由化 D . 经济多极化
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描述了一种现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任何大的民族企业,不论是“美国的”、“德国的”还是“法国的”大企业,都难以生存。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时代(   )
A . 世界经济发展趋于合理平衡 B . 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丰要力量出现变化 C . 跨国大企业的民族属性消失 D . 发达国家的资本开始扩张到全球范同
有学者认为:当代迅速发展的生产力与自然资源及现实市场的有限性产生着越来越大的矛盾,民族国家界限的存在以及民族利益的冲突更加剧了这种矛盾。市场经济的逐利性日益要求摆脱国家疆界和主权的束缚,以便于在世界范围内更有效、更合理地配置和利用资源,共享全球更加广阔的市场。下列组织与该学者观点相契合的是(   )

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②欧洲联盟

③北美自由贸易区    ④世界贸易组织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一种新的殖民主义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下列对这一观点的评述中,正确的是(    )

①阐述了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其观点是正确的

②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但其结论是错误的

③折射出了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影响

④反映了当前一部分国家和人民对于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A . ②③④ B . ①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