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知识点题库

历史上时常出现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背离的现象,即所谓“种瓜得豆”。中国古代下列政治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最符合这一现象的是(    )
A . 秦朝郡县制 B . 西汉郡国并行制 C . 明朝的内阁 D . 清朝的军机处
秦汉时期是中国大一统国家格局的形成时期,社会各领域都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下列叙述属于这一时期变化的是(    )
A . 通过分科考试选官的制度正式形成 B . 铁犁牛耕逐渐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C . 雕版印刷开始进入“黄金时代” D . 政府对市场交易的管理逐渐松弛
据王祯《农书》记载,有一农具“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据此判断这一农具应是(    )
A . 曲辕犁 B . 翻车 C . 耒耜 D . 耧车
下面是从汉到宋的地域人口比例变化情况表。据此可知(    )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珠江流域

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

75.50

22.90

1.60

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50年)

61.40

35.80

2.80

北宋神宗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

34.80

58.40

6.80

A . 政治中心变动推动经济重心南移 B . 社会稳定有利于人口增长 C . 海上对外贸易超过陆上对外贸易 D . 黄河流域水患致人口流失
司马迁曾将全国划分为四大经济区:山东、山西、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如下图所示),司马迁的这一划分体现了当时(    )

A .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B . 地区性生产基地出现 C . 江南地位的日益重要 D . 农耕经济范围的扩展
某电视剧以西汉的历史为背景,其间很多故事情节发生于长安“市”上,以下是电视剧中西汉“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   )
A . “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B . “市”门内外店铺林立 C . “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 D . “市”门在白天定时开关
《汉书》上记载,西汉时每年农田亩产约一石半,而《昌言》上说,东汉时的农田平均亩产约为“亩收三斛”,亩产量有了较大的增长。造成当时粮食产量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农民更加勤劳 B . 牛耕犁具等劳动工具的进步和推广 C . 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D . 更加合理地利用了土地资源
劳动工具是社会发展与社会生产的尺度。以下古代中国生产工具的共同点是(    )
A . 都说明汉代农业得到了较大发展 B . 都反映了人们利用自然力水平提高 C . 都能较大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D . 都经历了几个朝代的不断完善
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各项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    )
A . 颁布“推恩令” B . 实行察举制 C . 重用侍从、秘书等,以削弱相权 D . 实行郡国并行制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汉时期地方王国经济发展的记述。据此可以认定(    )

记述

出处

“会孝惠、高后时,天下初定,郡国诸侯各务自拊循其民。”

《史记·吴王濞列传》

“为治之本,务在于安民。安民之本,在于足用。足用之本,在于勿夺时。”

《淮南子·诠言训》

“时吴王亦有铜山铸钱,故有吴钱,微重,文字肉好,与汉钱不异。”

《西京杂记·卷三》

A . 汉代中央集权体制遭到威胁 B . 汉代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 C . 西汉王国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D . 地方政府恢复发展的主动性
刘邦和秦始皇都认为帝位比王位尊贵,秦始皇称帝后取消了王位,而刘邦称帝,其前提是诸侯 王的存在以及诸侯王的拥立。由此导致的结果之一是(   )
A . 秦朝的统治长治久安 B . 汉初地方分裂势力增强 C . 贵族政治专权的重现 D . 西汉中央集权逐渐强化
汉景帝不再设立诸侯王的“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官”;汉武帝元朔五年设立太学和郡国学校,收管了教育权;元封元年把盐铁官营推行到诸侯的封国。这一系列做法(   )
A . 废除了郡国并行的制度 B . 使文化成为政治的附庸 C . 形成了干强枝弱的局面 D . 使中央和地方相互制衡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曾这样评析中国某一帝王:“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之间走出一条中间路线。”该帝王符合“中间路线”的举措是(   )
A . 设置御史大夫与刺史 B . 推行中外朝制度 C . 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 D . 世袭与察举制共存
下列哪个朝代建立之初,既实行分封诸侯,又实行郡县制(    )
A . B . C . 西汉 D .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后),刺史改州牧,拥有赋政治民之权,州由监察区变成了行政区,州牧位居郡守之上,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这反映出东汉来年(    )
A . 郡县制最终形成 B . 中央集权得到巩固 C . 已经取消监察制 D . 刺史职能发生变异
秦以郡县治东方,用秦吏秦法“经纬天下”,结果激起东方社会的反抗。汉承秦制,实行如下图所示的地方行政制度。据此可知汉初(   )

A . 郡国并行有合理性 B . 民族融合异常艰难 C . 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D . 血缘政治根深蒂固
考古学家从汉代一件精美的漆耳杯上发现铭文,内容是6道工序流程,及相关6名工匠,7位监造官吏名字,这表明汉代(    )
A . 漆器生产技艺水平精湛 B . 工业生产制度化 C . 官营漆器生产管理严格 D . 职业管理体系化
汉初的人口较秦代大为减少,许多大城市的人口只剩下十分之二三,如在秦代有三万户的曲逆县,到汉初只有五千余户,而这在当时已算得上是人口大县。这种状况可用于说明汉初(   )
A . 赋税负担过于沉重 B . 经济发展水平倒退 C . 人口政策成效显著 D . 休养生息的必要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汉武帝和唐太宗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皇帝。有人认为汉武帝的丰功伟业可简单用“文治武功”四字概括,其卓越的功绩在于承前启后,独具开创性,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唐太宗李世民,年青时封秦王,立下赫赫战功。即帝位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成功转型为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近代理学家曾国藩说到:“自古英哲非常之君,往往得人鼎盛。若汉之武帝,唐之文皇(唐太宗诞号文皇帝),宋之仁宗,元之世租,明之孝宗。其时皆异材勃起,俊彦云屯,焜耀简编。”

——摘编自《中国史上十大开疆拓土的皇帝》

请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这两位君主的认识。(要求:表述成文,史实充分,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汉朝建立后,一方面继承秦代官府的公田,一方面通过罚没商人田产、开垦荒地、占有无主土地等方式大量扩充国有土地,并设置专门机构对公田进行管理。这些做法(   )
A . 加速了个体小农经济的破产 B . 有利于保障朝廷的粮食安全 C . 体现了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 D . 有利于强化基层社会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