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知识点

为了实现国内各民族的统一,发展同世界各国尤其是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内部秩序与和平安宁的外部环境,使人民安居乐业,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明王朝采取了内修战守,睦邻自固,“以德怀之,以威服之,德威并施”的卫国安邦方略,并采取加强经济文化交流的政策,争取周边地区的安定。对国内的各少数和民族,根据各民族地区的不同情况,也采取了不同的政策。
1.在东北,明政府在黑龙江入海处的特林地方设奴尔于都司,管辖西起鄂嫩河,东至库页岛,北达乌策河,南至日本海的地区。同时派军队戍守,定期轮换。驻军多时达3000人,少时不下500人。
2.在西北畏兀尔族、回族、蒙古族聚居的地方设置卫所,管辖甘肃嘉峪关以西,西至罗布泊,西北至巴尔库山,西南至柴达木盆地地区。畏兀尔族人善于经商,来往内地贸易,与汉族经常往来。畏兀尔居住的地区也有不少汉族人,他们与西域各族人民共同开发着祖国的边疆。
3.在西藏实行政教合一的统治办法,设置了乌斯藏、朵甘卫等行政机构,管理西藏事务,中央和西藏地方之间的关系比较稳定,西部边防也很少有战事。在苗、彝等少数民族居住院地区,明朝廷以少数民族上层为土官,规定少数和民族交纳的赋税可以折纳水银、朱砂等矿产。

明朝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知识点题库

《明史·琉球传》载明初琉球遣使“入朝”,接受明廷封赐。琉球“一岁常再贡三贡”,随贡使到福建等地私下交易的人员众多。成化十一年(1475年),明廷“定令二年一贡,毋过百人,不得附携私物”。此后数十年中,琉球不断请求增加朝贡次数。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日本试图进犯鸡笼山(今台湾),琉球“遣使以闻,(明朝廷)诏海上警备”。据材料(    )

A . 明朝与琉球之间仅限于朝贡关系 B . 琉球不断扩大与明朝的贸易规模 C . 琉球对与中国发展关系相当疑虑 D . 琉球曾主动支持明政府抵御倭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朱元璋推翻元朝的统治建立明朝政府后,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重新确立了以明朝为宗主国的地区安全合作体系。在这一体系下,凡是与明朝建立宗藩关系的国家,都须经过明朝的认可与册封,发生王位更替时,也要经过明王朝的许可,新王也须得到明朝的册封,这也被藩属国视作其政权合法性的标志。在这种宗藩关系下,明朝与藩属国之间,虽然名义上是君臣关系,但实际上对藩属国的内政并不干预,即使藩属国之间发生王位争夺的政变,明朝也很少出兵,而仅仅是对篡夺王位者予以道义上的谴责,或者积极从中斡旋。一般情况下。新的国王也会主动与明朝缓和关系,尽量争取明朝的册封和认可,这也是其寻求合法性与巩固权力所必需的。由此可见,明朝与藩属国的关系不同于西方的殖民侵略,对于这一点,即使是西方学者也有着清醒的认识,如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就指出,明朝与藩属国的关系,“不是一种侵略性的帝国主义”。而是“表现出传统的‘文化主义”’。

——摘编自张献忠《略论中华文明没有侵略和称霸的基因》

材料二:美国无疑将变成一个帝国,但并不是历史上罗马帝国、中华帝国、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和俄罗斯帝国那种单纯幅员扩张所形成的帝国,也不是英法等欧洲国家那种建立在直接控制基础上的殖民帝国,而是一种新型的帝国。它以强大的生产能力和贸易能力为基础,要求其商品和影响力能够自由进入世界各地,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对海外领土的直接控制以便节约政治和财政成本。用一句话归纳,美国作为一个国家是有边界的,作为帝国则是无边界的。这种帝国发展的逻辑正是无孔不入的资本的逻辑。

不论是否有意,美国的海军扩建一开始就不是针对英国海上霸权的,甚至可以说美国从未认真考虑过和英国进行一场海上较量。一些国会议员虽然叫嚷“美国舰队应该主宰大西洋西部和太平洋东部”,但在实际部署上,美国海军在大西洋方向完全处于防御态势,其战略构想以默认英国皇家海军对大西洋的控制为前提。这一点是与德国1897年以后海军扩建最大的区别,后者的矛头恰恰明确指向英国。

——摘编自徐弃郁《帝国定型:美国的1890——1900》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宗藩关系的特点,并分析其弊端。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崛起方式不同于传统大国的地方,并分析其影响。
永乐九年(1411年),明成祖正式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作为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最高地方军政机构,其主要官员初为流官,后为世袭。奴儿干都司的设立(    )
A . 完善了地方监察体制 B . 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理 C . 改变了中央行政体制 D . 缓解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下表是明清时期土司地区有关科举制度的规定。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科举制(    )

时期

规定

明朝初期

当谕诸酋长,凡有子弟皆令入国学受业,使知君、臣、父、子之道,礼乐教化之事

明朝中后期

凡土官嫡子许入附近儒学,并明令保护土著士子入学、充贡和应举,不准他处士民冒籍

康熙时期

土司子弟愿习经书者,准许就近府、县入学考试

A . 利于维系民族间的和谐 B . 保障了人才选拔的客观性 C . 促进了人才的自由流动 D . 消除了民族间的文化差距
如图是朱元璋颁旨绘制的《大明混一图》,该图将中国描绘的异常庞大,而将印度半岛、印度洋、阿拉伯半岛、波斯湾及非洲大陆描绘的比实际更小。此图着重描绘了明朝各级治所、山脉,河流、湖泊泽池、边地岛屿以及古遗址、古河道等,共计一千余处。这(   )

A . 推动了明初朝贡贸易的发展 B . 阻断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C .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完全控制 D . 制约了明朝的长远发展
[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我国北方草原历史上是游牧民族的家园,他们以部落为基本的社会组织,时而因其共同利益结成部落联盟,各部落在草原上迁徙不定,往往为争夺草地、水源相互仇杀。清朝入关前,统一漠南蒙古,开始分定各地部界,严禁互相侵越;入关后仿八旗制度形式逐步改造蒙古社会,形成盟旗制度。蒙古各部大者被分为数旗,小者自为一旗,旗长由蒙古各部首领世袭担任。各旗有固定的牧地,不相统属,旗民不得越界放牧,日常往来亦受限制。合数旗为一盟,盟长、副盟长以及会盟地由朝廷指定,对各旗进行监督,处理各旗不能解决的事务,盟不是一级行政机构,盟长不得干涉各旗事务、发布政令。各旗直接受中央政府管理。一切重大军政事务的裁决权属于理藩院,各旗旗长有义务率旗下兵丁,应诏出征。蒙古族旧有的部名义上保存下来,不具有行政功能。

——摘编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等

  1. (1) 指出旗、盟与草原传统部落、部落联盟的区别。
  2. (2) 简析盟旗制度的历史作用。
钟表自明末传入中国后,多为社会上层标识身份、装点时尚之用;但19世纪60年代后,钟表开始作为日常生活用品在市面流行。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
A . 传统等级观念趋于消亡 B . 新的生活方式逐渐兴起 C . 战乱导致阶级流动加快 D . 工业制造能力进步明显
清王朝的民族政策强调“一切政治,悉因其俗”。雍正帝曾说:“朕思回民之有教,乃其先代留遗家风土俗,亦犹中国之人,……是以回民有礼拜寺之名,有衣服文字之别,要亦从俗从宜,各安其习。”这一观点(   )
A . 体现了儒家仁政治国的思想 B . 确保了民族关系的稳定和睦 C . 加速了中华民族一元化进程 D . 有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史载,康熙三十年(1691年),八月乙未,上巡幸塞外,驻跸乌喇岱,谕扈从诸臣曰:“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下列项中,体现“施恩于喀尔喀”的是(   )

①多伦会盟         ②改土归流        ③征讨噶尔丹       ④重建布达拉宫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570年,鞑靼首领俺答汗之孙投附明朝。1571年,在其妻三娘子劝说下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明朝册封。明朝开放互市,每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这反映出明代(   )
A . 北方丝路开通符合人民的心愿 B . 册封制度有效安定了北方秩序 C . 民族政策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 D . 南北和平取决于三娘子的劝说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元代,一些大陆人到澎湖建造茅屋,男耕女织,种植黄豆、黍子,还把瓷器运到台湾。明朝中后期,大陆的零散商人活跃于台湾与澎湖各个地方,每年都有十多艘船只把大陆的玛瑙、瓷器、布和盐运往台湾,换回台湾出产的鹿脯和皮、角等,从事两岸间的贸易活动。17世纪以来,大陆人不断进入台湾,大陆客家人还出资兴建水利工程,推动台中与台北水利灌溉系统形成。嘉庆十五年,清政府设官管理农事,推广农业技术,使台湾高山族人“始知置备耕牛、农具,渐通汉人语言”,也学会“烹调饮食”。 

 ——摘编自陶诚 《历史上大陆对台湾的开发》  

  1. (1) 根据材料概括元明清时期台湾得以开发的原因。(不得照抄材料) 
  2. (2) 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这一时期“台湾得以开发”的原因,并说明理由。 
明成祖朱棣时期,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又设山西、固原两镇,是为“九边”。“九边”的设置(   )
A . 意在扩大与少数民族的贸易 B . 提升了长城沿线的防御能力 C . 体现了对女真族的羁縻政策 D . 结束了农耕与游牧区的对峙
1598年7月,明朝派遣大军入朝,11月,中朝水军在露梁海战打败日本海军,歼敌15000余人,取得了壬辰卫国战争的决定性胜利,李舜臣和邓子龙在此役中并肩作战,最后双双以身殉国。据此可知,壬辰卫国战争(   )
A . 反映了明朝捍卫领土完整的坚定意志 B . 击碎了日本侵犯华夏的无耻行径 C . 显示出中朝两国团结抵御强敌的力量 D . 诞生了两位伟大的中华民族英雄
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个朝代形势图(局部),据此判断该朝代是(   )

A . 明朝 B . 北宋 C . 唐朝 D . 清朝
17世纪,徐光启、李之藻等人与来华传教士合作,翻译或编译欧洲科学文化著作。这一“西学东渐”现象(   )
A . 推动中国人普遍接受先进科学 B . 改变了中国人的思维方法 C . 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技 D . 开启了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明朝在长城沿线的军镇辽东、大同等地开放马市,与蒙古、女真各族展开贸易。同时,明朝还通过贡赐、茶马贸易与西藏进行经济交流。由此可知(    )
A . 明朝为了获取优良战马开放马市 B . 经济互补是民族交流的重要原因 C . 明朝民族交融的方式以战争为主 D . 游牧民族在贸易中处于被动地位
隆庆五年(1571年),蒙古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封页互市。互市时,明朝必派遣僧人赐以经像,并讲解经义,蒙古各部贵族“倾听赞叹,临行哀恋不忍别,厚加赠遗而返”。这反映了(   )
A . 蒙汉之间交流方式多元 B . 佛教成为蒙汉文化纽带 C . 商业活动突破空间限制 D . 明朝实现边境长治久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疆域的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的相关史实,以“从历史地图中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历代统治者为巩固统治都重视边疆的治理。两汉时期,在边疆设立了众多郡县和属国,在辽阔的西北边疆地区设立西域都护府,管理民政、军政等事务。为了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大的军镇兵力多则数万,少则数千。唐朝政府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习汉族文化,并将众多汉文经典书籍颁赐给边疆民族。元代,在边疆设立了宣慰司,“有招讨、安抚、宣慰等使,品秩员数,各有差等”;任用大量土官,因俗而治;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清代,雍正皇帝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乾隆皇帝表示:“蒙古、汉人,同属臣民。”清政府对蒙古等少数民族的。上层采用封爵、给俸,实施年班朝觐和联姻政策。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

内容 出处
“辽之先,出自炎……奇首(辽先祖名)生都苍山,徙潢河之滨。” 《辽史·太祖本纪》
“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祝之,何先?"“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 《辽史卷》七十二
“诏设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翰林学士院、大宗正府、殿前都点检……地方设路、州、府、县。” 《金史·百官志》
  1. (1) 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所蕴含的政治智慧。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少数民族政权华夏认同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历史作用。
图一、图二、图三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隋唐、宋元、明清)的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分布形势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分别提取图一、图二、图三的汉族与少数民族分布形势的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