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后期的统治危机 知识点

1、经济上,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农民丧失土地的现十分严重。
2、政治上,封建专制弊端日益暴露。
3、军事上,军队装备陈旧,营务废弛,军纪败坏。
4、财政上,国库日益亏空,入不敷出。
5、对外关系上,清朝统治者依旧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皇帝和大多数大臣闭目塞听,不了解世界形势和世界科技的变化。

清朝后期的统治危机 知识点题库

晚清著名外交家郭嵩焘在对外交往中不卑不亢,分寸合度,处理外交事务合乎国际惯例,英人称之为“所见东方最有教养者”。然而国内不断有人攻击他:“此……汉奸之人,我必不能容“有二心于英国,想对英国称臣”等等,迫使郭嵩焘辞职。这说明

A . 道德绑架开始成为有效的攻击手段(   ) B . 清朝官场相互倾轧的现象十分严重 C . 与敌国打交道的官员通常受到诟病 D . 部分官员仍然固守天朝上国的观念
清初,传教士利玛窦帮助中国绘制了一幅世界地图,但不经意地把美洲画在了左面、欧洲在中间而亚洲在右面,引起了朝廷的不满;他马上修改了地图,把中国放在中间,这幅地图获得了中国人的高度称赞,并在中国广为流传,也为传教士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这反映了(    )

A . 中西方文化科技交流频繁 B . 西方传教士在华影响力大 C . 传统的夷夏观念根深蒂固 D . 闭关锁国政策还没有推行
1904年,晚清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会试,考试理目:第一场为薄镇、平戎、举贤等史论5道,第二场为各国政治、艺学策5道,第三场为《四书》《五经》经义3道,这表明(    )

A . 晚淸教育几无改变 B . 选人标准新旧混杂 C . 淸廷旨在笼络人心 D . 科举制度走向末路
1907年8月26日《时报》刊登了漫画《中国现形记》,漫画揭露的“中国现形”是(注:图中器具:坛、提勺、漏斗、壶)(    )

A . 清廷成为洋人朝廷 B . 政府统治岌岌可危 C . 清末新政收效甚微 D . 官府搜刮民脂民膏
“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依据材料判断,禁烟运动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
A . 遏制吸毒,医治官场恶疾 B . 制止白银外流,缓解政府财政危机 C . 整顿海防,打击英国入侵 D . 打击鸦片走私,增加政府外贸收入
18世纪的“康乾盛世”被称为“落日的辉煌”,造成这种“落日”局面的原因不包括(   )
A .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和文化专制政策 B . 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 C . 西方国家出现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和革命运动 D . 统治者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中国古代工商业的发展阻力重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汉农村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小农的生产条件对社会依赖程度增加,他们为提高生产率,购置铁农具和大型牲畜等,不得不仰求于市场……农民当时虽属自给性生产,但在农副业及家庭纺织等方面,仍有部分剩余劳动产品的增长,使他们交换能力扩大……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工商业者,如当时有专门的铁匠、“贩盐”者、“屠狗”者、“开酒家”者等等,这各色人物的经营范围,有助于丰富农村市场的商品内容……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也具有为价值而生产的支配意识,在“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材料二  中国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

——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

材料三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限定中外贸易只准在广州一处进行。还规定,“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出海的水手、客商,须“各给腰牌,刻明姓名、年貌、籍贯”,预先规定往返日期,每人每日只准带米一升,备余米一升,每船只准带铁锅一口,逾期不归,永远不许返回。

  1. (1) 据材料一,概括两汉农村市场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2. (2) 据材料二,概括阻碍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因素。
  3. (3) 材料三表明清朝采取怎样的经济政策?实行这一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在福建抗倭的名将谭纶(1520—1577)说:“闽人滨海而居,非往来海中则不得食,自通番禁严,而附近海洋渔贩,一切不通,故民贫而盗愈起。”这表明谭纶主张(    )
A . 清除倭寇残余势力 B . 开放海禁政策 C . 对福建人剿抚并重 D . 采取富民政策
19世纪40—60年代,中国一些传统制造业,如纺织业、制针业等日益衰落,但制茶、缫丝、酱菜、皮革加工等传统制造业却意外获得较快发展。材料中这些制造业“意外获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 .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B . 中国逐渐被卷入世界市场 C . 洋务派大力兴办近代工业 D . 清政府允许民间开设工厂
某学者考证了康熙中期(1700年前后)中国社会不同群体年收入的分配概况(如表所示)这可以说明当时(    )

非生产性群体(官僚、宗室、八旗兵丁)

生产性群体

商人

农、工等群体

户数占国家总户数比例(单位:%)

1.09

2.31

96.6

户均财富分配额(单位:两白银)

201.58

139.8

40.56

备注:当时全国户均人口数为7.84人。以经济最为发达的江南地区为例,五口之家的普通农户每年户均生活消费支出为白银32.6两,其中76%为食物支出。

A . 商品经济发达 B . 民众的生产积极性不高 C . 阶级矛盾激化 D . 社会持续发展面临困境
清末“新政”期间,清廷颁布了《商律》,随后在各地出现了一些新型商会,这类新式商人团体明显打破了传统工商业“行帮壁垒”森严的弊端。新型商会的出现(   )
A . 增强了商人的国家民族意识 B . 有利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C . 突破了官府重农抑商的限制 D . 缓解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
1909年,各省谘议局建立,一些地方在此基础上根据选举章程选举谘议局议员,议员又互选产生正、副议长。1910年,清政府颁布《府厅州乡地方自治章程》,规定地方自治机关具有相对独立的权限。据此可知,当时(  )
A . 地方政治出现民主化趋势      B . 君主专制体制走向崩溃  C . 地方的离心倾向日益加强      D . 地方自治改革成效显著
20世纪初,清政府对原洋务企业进行了改制,如1903年规定江南制造总局在生产枪炮的同时,可以“制造矿务,衣务及一切应用机器”。由此可知,当时改制(  )
A . 意在抵制西方经济侵略 B . 避免了洋务企业的破产  C . 加重了企业的生产负担 D .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1902年至武昌起义爆发,内地18省共发生民变事件1200多起,其中超过41%涉及农民暴动、饥民和灾民骚乱等,超过30%涉及抗捐税的罢市或要求增加工资的罢工行为。由此可见(  )
A . 反对帝国主义成为国人共识  B . 清末新政无法挽救统治危机  C . 革命党人积极发动民众反清  D . 清朝重农抑商政策愈加强化
关于东西方的“大分流”,学术界持有不同观点。

观点一:美国学者彭慕兰在《大分流:欧洲、中国及其现代经济的发展》中认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东西方之间逐渐开始背离,英国走向了工业化的道路,中国则继续在集约型的农业道路上发展着。造成这种背离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美洲新大陆的开发,二是英国煤矿优越的地理位置。

观点二:王国斌和罗森塔尔合著的《大分流之外:中国和欧洲经济变迁的政治》则提出,促使这两个发生经济大分流的,其实是她们的政治进程。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必须从中国和欧

洲迥异的政治结构中去寻找。

评述材料中关于“大分流”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表5广州十三行贸易概况表(   )

时间

洋船到港数量(艘)

税银(万两)

1754年

27艘

52万两

1790年

83艘

110万两

1838年

200艘

180万两

表5据学者研究理而成,据此推知,当时

A . 政府财政危机得到解决 B . 中国外贸处于优势的地位 C . 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D . 对外开放的程度逐步提高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银贵钱贱,商民皆困,出现“道光萧条”;19世纪后期,西方银价下跌,中国茶、丝出口大增,形成白银内流,同时清廷还大发银票、宝钞,铸铁钱等,造成通货膨胀,形成“光绪萧条”。二者共同反映出(   )
A . 全球化冲击清王朝经济安全 B . 工业革命提升西方商品竞争力 C . 条约体系阻碍中国经济转型 D . 政局动荡影响清王朝金融调整
1793年,英国派遣马嘎尔尼使团访华,带来许多有意向中国显示其科技发达、武力强盛的礼品,乾隆皇帝不仅没有看出来,反而认为英使在礼品单上自称“钦差”一词不妥,降旨要其改为“公差”,以符合天朝体例。这表明当时(    )
A .   中英两国利益冲突加剧 B . 英国经济实力超过中国 C . 中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 . 传统观念影响中国外交
明清时期的史籍中有很多对商人致富的记载,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由此推断当时(    )
A . 土地私有制度发展 B . 社会转型缓慢 C . 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D . 读书氛围浓厚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访华使团成员约翰·巴罗在《我看乾隆盛世》中说:“不管是在舟山还是在溯白河而上去京城的三天里,没有看到任何人民丰衣足食、农村富饶繁荣的证明……不管是房屋还是河道,都不能跟雷德里夫和瓦平(泰晤土河边的两个城镇)两地相提并论。”这段英国人的描述(    )
A .   充斥了西方文明固有的偏见 B . 暴露了乾隆盛世潜伏的危机 C . 彰显了工业化完成后的自信 D . 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