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 知识点

1.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概况:
(1)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2)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3)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
(4)出现商帮
2.商品化农业发展的原因
(1)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
(2) 粮食产量提高
(3)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引进和推广;广泛植棉,民众衣食结构变化
(4)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5)赋税制度的改革

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 知识点题库

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以“会馆的发展变迁”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

清代苏州的“全晋会馆”                 江苏盐城盐商会馆
①会馆是管理商业贸易的政府机构      ②会馆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③会馆的出现与明代商帮密切相关       ④会馆是孕育资本主义萌芽的场所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②③④
黄遵宪有诗“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大错”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 . 限制外商来华阻碍中外贸易 B . 自我封闭扼杀了社会进步的可能性 C . 禁止国人海外经商限制了商品市场 D . 隔绝大陆与台湾的正常往来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 . 忽视海防的重要性 B . 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C . 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D . 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台湾学者王尔敏在《明清时期庶民文化生活》中提到:民间文化是庶民生活最直接创造的产 物,自不同于官绅生活的文化内涵。中国民间世俗文化以明清以来资料最丰富,问题最繁多,最值得投人心智,探索研究。下列关于明清庶民文化的相关阐述正确的是

A . 明清民间文化的发展与工商业的繁荣密切相关 B . “资料最丰富,问题最繁多”反映了明清时期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C . 庶民文化作为下层民众文化,不能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 D . 明清时期的小说、京剧和文人画等都是这种文化的典型代表

史载,清代“朱仙镇,天下四大镇之一也。食货富于南而输于北,由佛山镇至汉口镇……由汉口镇至朱仙镇……朱仙镇最为繁夥,景德镇则窑器居多耳”。其中朱仙镇和景德镇位于下图中(  )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城市自产生以来,就一直是文明的要素和载体.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城市的功能、地位都有明显的差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古代中国,大约在距今4000~5000年间,中国黄河流城、长江流城即先后出现了一批早期城市,这些城市都是区城性的政治、军事中心。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各地形成了大批城市,这些城市的出现都是中国统治者为了建立政治中心、军事据点而建立起来的。

——周执前《古代城市发展道路的规律及其社会学意义》

材料二:随着农村商品经济水平的提高,在明代中后期,一批乡村市镇脱颖而出,成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广东茂名梅篆墟,地处水陆交驰的交通线上,各地商人来这里坐肆列市。清初叶梦珠记述,松江府朱泾镇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松江府新场镇以盐场新迁而名,赋为两浙之最,是著名盐业市镇。正德年间《姑苏志》载该府市镇达73个之多,以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为例,东南至新杭市5里,东至王江泾镇6里,北至平望镇15里,西至震泽镇30里,至南浔镇50里。

——摘编自《中国全史》,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材料三:近代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及城市化率

年份

全国总人数(万)

城市人口数(万)

城市化率(万)

1840

41281

2768

6.7

1846

41724

2825

6.6

1893

33671

2769

8.2

1901

42645

4173

9.8

1920

44715

4742

10.6

1931

46884

5106

10.9

1936

46962

5281

11.2

1949

54167

5765

10.6

——摘编自李蓓蓓等《中国近代城市化率及城市化分期》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早期城市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城镇化产生的原因?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江南市镇在功能上有何变化?

  3. (3) 依据材料三,分析1901~1920年我国城市化发展有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城市化发展的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转型时期的几个世纪(15-17世纪)中,英国成功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率先完成了从封建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期间,商人的数量和财富不仅迅速增加,而且社会地位也随之获得了提高……商人还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财富,与英国王权紧密结合,广泛参与国家政治事务,从而使国家制定有利于商人的政策法令……这一时期,英国商人逐渐成为一支数量可观、拥有强大经济政治实力的重要社会力量,对英国的社会转型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可以说没有商业和商人的推动作用,近代早期英国社会转型的完成是难以想象的。

——白永亮《近代早期英国社会转型中的商人及其作用》

材料二:明清商业相对繁荣,其中不乏豪商大贾,而称雄明清商界者又非徽商莫属。明中叶以来三百年间,从其拥有的资金到广泛的影响力,皆为一时之冠,有“无徽不成镇”之谚……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结果不是使徽州产生资本主义,而是成为一个顽固坚持传统宗法等级制的堡垒,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

——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

  1.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阐述明清时期中国和近代早期英国商人群体是如何推动两国社会发展的。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推动社会变革与转型方面,与英国近代商人群体相比明清时期中国商人群体的不同,并分析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的最早记录出现在西汉。汉武帝时期,朝贡贸易和民间贸易分归大鸿胪和少府管理。唐玄宗开元年间,在广州设置市舶使,多由皇帝的心腹宦官担任。其首要职责是向宫廷进献海外珍品,兼管海外贸易。宋朝在广州设市舶司,这是中国第一个专管对外贸易的官方机构,负责征收舶税,“以助国用”。市舶司最多时有10个,主要设在沿海地区。南宋高宗绍兴末年,泉州、广州和两浙路市舶司年入达200万缗,约占当时国家货币岁入总数的1/5。明朝承袭前代,在主要港口城市设市舶司,以适应海外诸国朝贡的需要,且终明之世,罢置无常。康熙年间,清朝撤市舶司,设江、浙、闽、粤四海关。1757年,除粤海关外,其余三大海关被关闭。

——据傅宗文《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的管理传统与早期海关》整理

材料二:在中华民国时期,经过1924——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和群众性的关税自主运动,国民党政府与列强协商,于1929——1934年四次修订税则,进口货的平均实征税率才逐渐提高到27%左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华商国际贸易业日兴,分享部分利益,但未能改变洋行垄断的局面。1936年,国民党政府应外国政府要求,管制锑、钨等战备物资作为偿还外债之用。抗日战争时期,随着易货偿债范围扩大,国民党政府管制了所有重要出口物资,出口贸易遂大部转入官僚资本之手。旋因东北市场被日本占领,以及3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贸易额锐减,到1936年仅有10.5亿余海关两。

——摘编自陈晋文《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海外贸易管理机构发展的特点。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民国时期的对外贸易。
明清时期,徽州人“业贾者什家而七,赢者什家而三”,商人“递废递兴,犹潮汐”,故徽州人普遍主张“以商致富,以宦贵之”,“张贾以获利,张儒以求名”。这反映出当时(  )
A . 商人群体缺乏社会安全感 B . 商人为钱财从事儒学活动 C . 财产决定了社会群体地位 D . 义利观念发生了根本改变
明清时期的富商巨贾大多通过将财富转化为科举及第以及仕宦上的成功,来获得社会声望,并保护其利益。这反映了当时商人(    )
A . 受重农抑商观念的影响 B . 重利轻义的品行 C . 热衷于追求功名利禄 D . 报效国家的志向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客”“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关于草市描述的很多,下列关于草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出现于南北朝时期 B . 草市在唐代逐渐演变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C . 宋代草市已有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D . 明清时期草市已被地方工商业市镇取代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中记载:中国商人也踊跃到海外经商。康熙晚期,苏州造船厂每年造船出海贸易者,多至千余,大者可载万余石,小者亦数千石,商人有倾产造船者。上海著名大海商张元隆“广制洋船,海上行走”,拥有海船数十艘,立志要造一百艘海船。材料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有(    )
A . 中国民间商人海外贸易的积极性高涨 B . 民间海外贸易额一度超过官府海外贸易额 C . 地域性商人群体活跃 D . 闭关锁国政策没能阻碍海外贸易的长期发展
明清对外政策上,朱元璋“固守”内地,虽有郑和下西洋的海外发展,但遭到全体臣下的反对;清代更严申海禁,后海禁虽开,但通商只限于广州一地。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观原因(    )
A . 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占主导 B . 重农抑商政策的延伸 C . 统治者固步自封的思想 D . 西方殖民者的入侵
研究18世纪中国物价、人口膨胀这些重大经济问题,难以避免会碰到一个十分荒谬的现象:一方面长期温和的通货膨胀的积累效应严重地削弱了国家的财力,使国计民生和吏治遭遇空前困扰;另一方面朝廷明知症结所在,却以权宜之计苟且敷衍。这种现象反映了(   )
A . 通货膨胀导致了王朝衰落 B . 人口膨胀导致社会物价飞涨 C . 统治阶级拒绝经济改革 D . 统治者重视统治稳定
有一部讲述某处商帮商人情感世界的黄梅戏电影,其中有下面一段歌词:“我是一只雁,南来北往任遨游;我是一朵云,飞来飞去遍九州……浪迹商海暂分手,我心永远系徽州系徽州!”此故事应发生在(   )
A . 隋唐时期 B . 宋元时期 C . 明清时期 D . 民国时期
图2为形成于清朝前期的庄票,是钱庄签发的一种票据。分为即期和远期两种,即期庄票见票即可支付,远期庄票须到期才能支付,庄票弥补了商贩的资金问题。庄票的流通反映了 (    )

A . 政府需加强对金融业的管控 B . 资本性借贷有了显著发展 C . 庄票代替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D . 民间资本推动货币政策调整
明代小说集“三言二拍”的两百个故事中,超过三分之一取材于商人,《喻世明言》中引用了“一品官,二品贾”的新谚语,《二刻拍案惊奇》中有“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者”的记载。这反映出当时(   )
A . 科举选官制度僵化 B . 重义轻利思想盛行 C . 小说成为主流文化 D . 社会崇富氛围浓厚
“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在原有的框架下发展到极致:改革最多,国力最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对这一时期最具历史洞察力的说法是(  )
A . 近代社会的前兆 B . 康乾盛世的辉煌 C . 封建社会的回光返照 D . 资本主义社会的来临
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朝野率皆用银”。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商品经济的繁荣 B . 白银产量高 C . 经济作物的种植 D . 商帮的兴起
清朝政府规定,一切外国进口货物一律由官方特许的“十三行”承销,内地出口货物也由十三行代购,进出口货物的价格概由十三行决定。外商不得和官府直接交涉,一切命令、文书都由十三行转达。这一规定(   )
A . 适应了西方开拓中国市场的需求 B . 放宽民间船只出海贸易的限制 C . 严格约束外商在广州活动与贸易 D . 导致中国迅速落后于西方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