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知识点题库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解决的根本问题是(    )
A .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 .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C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 .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春天的故事》中唱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诗篇的主题是(    )
A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 .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考 D .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分析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论述(  )
A . 为改革开放提供理论依据 B . 奠定了邓.小平理论基础 C . 清除了传统经济观念的束缚 D . 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有学者说,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作了创新和发展,说了许多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这些话包括(  )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③三民主义理论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⑤农村包围城市理论

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①②④⑥ C . ①②④ D . ③④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中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中共十五大首次提出依法治国的历史任务,同时也 (    )
A . 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 明确规定以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行动指南 C . 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重新拨回到正确轨道 D . 将“依法治国”写进宪法,成为治国方略
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明确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办法。这说明(   )
A .   改革开放进入全面深化新时期 B . 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 C . 公务员考录进入法制化轨道 D . 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贾谊认为,国家的财政收入都源于人民,人民是国家须臾不可失去的生存条件,“故夫士民者,国家之所树而诸侯之本也”。因此,统治者在为政治国的过程中要始终怀有爱民、怜民之心,什么事都能为民着想。为此,统治者要对人民行仁政,施礼教,进行道德教化使人民懂得礼仪的同时,还要使得人民富裕起来,使人民丰衣足食,衣食无忧。贾谊深知爱民的贤臣对于国家统治的重要性,也深感贤吏难求。为此,他提出选拔官吏的原则,即人民的舆论和拥护。

——摘编自李仰飞《试论贾谊对先秦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材料二  梁启超在他的《先秦政治思想史》中提出政为民政、政以为民,他认为先民徒言“民为邦本,政在养民,而政之所从出,其权力乃在人民之外,此种无参政权的民本主义……是我国政治论之最大缺点”。孙中山主张发扬光大中国传统重民思想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对“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天下为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具有浓厚重民色彩思想十分称道,并按近代民主观念加以诠释,主张把政权公之于天下,让人民当家作主。

——摘编自韩丽雯《近代中国民本思想演变的机缘和桥梁》

材料三  马克思、恩格斯就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就阐明了共.产.党人的唯一的目的就是为整个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他们无不强调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一切为了人民。

——摘编自何丽君《中国共.产.党的民本思想及其实践》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贾谊民本思想的关注重点。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西汉贾谊相比,近代梁启超、孙中山对民本思想的发展,并分析其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的重要理论指导及其实践。
看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 (1) 请认真观看图片,指出这三位伟人的姓名
  2. (2) 以上三位伟人,根据各自所处时代的特点,以及当时革命、建设的需要,创立了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这三大思想理论分别是什么?
  3. (3) 简述这三位伟人的主要活动,并加以简要评价。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  )
A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 . 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C . 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D .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形成过程,据此可知我国(  )

时间

进程

1954年

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取得实际成果

1962年

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取得实际成果

1979年

制定一部完善民法典的条件尚不具备

2002年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

2020年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民法典时代”正是到来

A . 法制建设逐渐体系化、完备化 B . 依法治国逐渐成为国家意识 C . 法制建设在曲折发展中逐步完善 D . 新时期法制建设逐渐走向正规
“新中国不断取得巨大成就在于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20世纪80年代后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    )
A .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 . 毛.泽东思想 C . 邓.小平理论 D . 三民主义思想
在中国共.产.党的某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首次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这次会议(    )
A . 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B . 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 . 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D . 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
下图是邓.小平在某一时期的活动轨迹。他在这一时期(    )

A . 提出要建立经济特区 B . 提出了“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 C . 指出要“团结一致向前看” D . 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英国前驻华大使、邓.小平传记作者理查德·埃文斯爵士说:“邓.小平是一位伟大的人物,是20世纪下半叶世界上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他确立了中国持续发展的前进方向”。邓.小平对中国发展的贡献不包括(   )
A .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B . 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道路 C . 确立“一国两制”构想,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D .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其反映了(   )
A .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B . 村民委员会是我国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C . 我国实行直接民主政治 D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基层的具体实践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由于平定边疆叛乱、收复台湾等军事斗争的需要,清朝前期十分重视西方火器技术的引进和仿造。康熙朝设内外火器营,各省设乌枪营,由满洲和蒙古兵组成。此时的火器专家戴梓发明出可连发28发的连珠火铳(机关枪的早期形制)和类似于榴弹炮的子母炮等先进火器。乾隆以后,社会比较稳定,国防科技逐渐衰落。到鸦片战争前夕,清军的火药技术依然停留在手工作坊阶段。火炮管理混乱,没有形成定,期造换制度。舰船装备性能落后,实战经验严重不足。两次鸦片战争的惨败惊醒了国人,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军事自强”成为了洋务派的重要工作。清政府先后创办了30多个兵工厂;1866年,福州船政局的创办,标志着我国蒸汽规船建造工业的诞生;科学家龚振麟用新法铸造火炮,改进配制火药的工艺;1868年,江南制造慈局设翻译馆,其中与军事技术有关的译著还60多种200多卷;晚清政府还兴办了各种军事技术专业学堂,如1874年建立的操炮学堂等。

——据卢嘉锡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军事技术卷》等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可能存在的核威胁,中共中央确定了发展核武器、导弹事业的方针。围绕“两弹一星”,1956年,毛.泽东组织编制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确定了原子核技术等6项需要率先突破的领域,触角伸向当时前沿高科技领域。中苏两国科学院、高教部门展开对口合作,相继建立了航天、航空、船舶和核工业,整顿了兵器工业。60年代以后,中国的武器装备生产开始步入自行设计、自行制造为主的新阶段。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中国科学家在物质技术基础十分薄弱的条件下创造了非凡的人间奇迹,为国防事业留下了重要的精神遗产。同一时期,新中国先后成立了原子能研究设计院等高水平研究机构,创办了军事工程学院等一批技术院校,培养了大批国防科技人才。

——摘编自刘祖爱《毛.泽东与新中国国防科技基业的奠定》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国防科技的发展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国防科技发展的特点,并说明其历史意义。
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歌词内容分别对应了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人,把以他们为代表的三代领导集体所形成的理论成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下列哪次会议确定的(   )
A . 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 B . 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C . 遵义会议、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D . 中共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六大
自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理论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是(   )
A . 与时俱进 B . 寻找革命道路 C . 救亡图存 D . 谋求民族独立
作出了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判断的重要会议是(   )
A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 中共十四大 C . 中共十八大 D . 中共十九大
“社会主义”这个概念提出来还不到两百年,但从其实质含义来界定社会主义可以向上追溯五百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516年托马斯·莫尔发表《乌托邦》(乌托邦意为“空想的国家”)。 

 1824年空想社会主义著名代表人物欧文开始新和谐移民区实验。 

 1831年、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运动。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 

 1871年巴黎公社。 

 1880年恩格斯发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系统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9世纪最后3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蓬勃兴起,世界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原则。 

 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6年中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1957年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0世纪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2012年中共十八大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就“社会主义发展”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