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特异性免疫 知识点题库

人体感染白喉杆菌后,将启动系列免疫反应,其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 . 鼻腔粘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 B . 巨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 C . 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 D . 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
下列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 . 胃粘膜分泌盐酸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 B . 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病毒结合 C . 鼻腔粘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细菌繁殖 D . 巨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细菌消化
食用被诺如病毒( NV)污染的食物会导致呕吐与腹泻,而(NV)极易变异,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 . 胃酸能杀死部分NV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 . NV极易变异,人类很难研究相应的疫苗 C . 人体内环境中可能有抗NV的抗体 D . 吞噬细胞能促使被NV入侵的靶细胞裂解
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 B .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就有,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后天形成,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C . 青霉素能杀菌和唾液中的溶菌酶能杀菌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D . 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回答下列有关免疫调节的问题:
  1. (1) 免疫系统具有功能.
  2. (2) 免疫调节是通过来实现的.它是由组成的.
  3. (3) 抵抗病原体的攻击,人体有三道防线: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4. (4) 特异性免疫包括 . 前者主要是浆细胞分泌起作用;后者主要是利用 , 从而使宿主细胞裂解死亡,病原体暴露后被消灭.
回答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问题.

  1. (1) 人体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分别在

    如图是人体防御外界病原体侵染的三道免疫防线的示意图,其中①~⑦表示免疫细胞,⑧和⑨表示免疫分子.

  2. (2) 以下不属于第1道免疫防线的是_________
    A . 溶酶体 B . 汗液 C . 口腔黏膜 D . 胃酸
  3. (3) 图中细胞①可以吞噬多种病原体,因此这一免疫过程的特点是
  4. (4) 图中②和④的名称分别是;⑧表示 , 能特异性识别抗原﹣MHC复合体的细胞有(用序号表示).
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粘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 B . 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C . 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D . 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研究者将空腹的小兔置于冷水中,探究冷水刺激对小兔生理功能的影响.
  1. (1) 冷水刺激引起实验小兔皮肤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元到达 , 经此结构的综合处理,使传出神经末梢释放某种物质,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还可以引起骨骼肌不自主 , 释放热量增加,同时引起(填激素名称)分泌增加,脂肪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稳定.
  2. (2) 冷水刺激引起胃黏膜内的HCO3减少,从而对H+缓冲作用减弱,会使胃黏膜组织液的降低,可引起胃黏膜损伤.
  3. (3) 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人体的前两道防线不具有特异性 B . 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所以人体被病菌侵染后只要注射血清就可以治疗疾病 C . 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破坏B淋巴细胞,从而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 D .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没有特异性,因此只在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起作用
口腔内的腺体的分泌物中含有溶菌酶能抑制某些细菌生长。这属于人体防御病原体的 (     )
A . 细胞免疫 B . 体液免疫 C . 第一道防线 D . 第二道防线
人手指意外触到蜡烛火焰,引起屈肘反射。其反射弧示意图如下。

  1. (1) 图中神经元a产生的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以形式进行传导。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内释放神经递质,该递质与神经元b细胞膜上结合,使神经元b兴奋。神经元b的神经冲动进一步引起神经元c兴奋,最终导致屈肌收缩。
  2. (2) 图中M点兴奋时,此处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若N点受刺激产生兴奋,则在神经元b上(填“有”或“无”)膜电位的变化,其原因是
  3. (3) 手指意外触到火焰引起局部皮肤红肿,是因为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引起组织间隙液体积聚。若手指伤口感染,可引起体液中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抵御病菌侵害,此过程属于免疫。
下列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的是(     )

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 

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 

③吞噬细胞的胞吞

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  

⑤皮肤的阻挡作用  

⑥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  

⑦抗毒素与细菌外毒素结合

A . ②⑤ B . ④⑤ C . ①②④⑤ D . ②③⑤⑦
人体第三道防线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淋巴细胞,其中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
A . 吞噬细胞 B . 、T细胞 C . 靶细胞 D . 浆细胞
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836313399

A . 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也无法产生 B . 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 C . 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体液免疫无法产生 D . 正常小鼠免疫产生的淋巴因子,加强了吞噬细胞对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体液中的病原菌 B . 呼吸道黏膜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 C . 浆细胞分裂分化产生的抗体与病原菌结合,抑制病原菌的繁殖 D . 效应T细胞与病原菌结合形成细胞集团,然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回答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问题。
  1. (1) 人体免疫器官主要包括(至少答出两个)。

    下图是人体防御外界病原体侵染的三道免疫防线的示意图,其中①~⑦表示免疫细胞,⑧和⑨表示免疫分子。

  2. (2) 以下不属于第1道免疫防线的是________。
    A . 溶酶体 B . 汗液 C . 口腔粘膜 D . 胃酸
  3. (3) 图中细胞①可以吞噬多种病原体,因此这一免疫过程的属于免疫。
  4. (4) 图中②和④的名称分别是;⑧和⑨分别表示
  5. (5) 接种疫苗后,若有相应病原体再次入侵人体,则人体会迅速产生免疫应答,结合图示分析此现象的原因
  6. (6) 接种的乙肝疫苗属于(填“抗原”或“抗体”)
IFN-I是机体被病毒感染后产生的一类干扰素,具有广抗病毒活性,已被用于乙型肝炎的治疗。研究人员对新冠患者的病情与IFN-I的相关性进行了3项独立的研究,结果如下。

研究①:危重症患者的血清中检测不到或仅有微量IFN-I,轻症患者血清中能检测到IFN-I。

研究②:10.2%的危重症患者体内检测到抗IFN-I的抗体,血清中检测不到IFN-I。轻症患者血清中未检测到该种抗体,血清中检测到IFN-I。

研究③:3.5%危重症患者存在IFN-I合成的相关基因缺陷,血清中检测不到IFN-I。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研究②中10.2%的危重症患者不能用IFN-I治疗 B . 研究③中3.5%的危重症患者同时还患有自身免疫病 C . 部分危重症患者的生理指标之一是血清中缺乏IFN-I D . 结果提示测定血清中的IFN-I含量有助于对症治疗新冠患者
免疫调节是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之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肿瘤的发生可能是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异常引起的 B . 皮肤和吞噬细胞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C . 免疫系统能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 D . 免疫活性物质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合成并分泌
“健康中国,万步有约”是由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发起、在全国推广的健走活动,旨在传递健康生活理念,推动慢性病防治工作。参赛者佩戴健走计步器,记录每日健走步数、强度和时间。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健走活动中,骨骼肌细胞产生大量的CO2 , CO2刺激位于的呼吸中枢,从而加快呼吸运动。产生的热量主要在的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下,通过来增加散热,从而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2. (2) 健走过程中,只饮水未进食,人体血糖不断消耗,但仍然维持在3.9mmol/L左右,该过程中补充血糖的途径有
  3. (3) 某一参赛者在健走过程中长时间未饮水,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人体内的激素分泌增多,促进,使尿量减少,这一过程的调节方式是调节。
  4. (4) 长期坚持健走活动可促进人体内淋巴细胞数量增加,从而增强人体的(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唾液中的杀菌物质属人体第二道防线 B . 免疫活性物质都由免疫细胞产生 C . 肺结核患者只通过抗体的作用就能迅速清除入侵的病原体,恢复健康 D .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