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试题

下列各项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拔出萝卜带出泥 B. 好了伤疤忘了痛
C. 各人自扫门前雪 D. 干打雷不下雨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责任并不是一个甜美的、轻盈的词汇,而是一副沉甸甸的担子。负重前行正是一代又一代中流砥柱最美的英姿。
——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在2018年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我希望你们能够摒弃短期的功利性目标,选择与国家、民族和人类命运紧密结合的事业,担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使命。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2018年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不仅聪明,而且智慧,不仅骄傲,而且求变,不仅深思熟虑,而且勇往直前,不仅古老,而且日日新,不仅优,而且善。
——哈佛大学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在美国哈佛大学举行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以上是三位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给学生致辞的片段,你更喜欢其中的哪一则呢?请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咸,字逢儒。登淳熙二年进士第。调内江县尉,县吏受贿,赋民不均。咸以闻于部使,为下令听民自陈利病,而委咸均其赋。改知果州南充县,转运司辟主管文字。岁旱,税司免下户两税,转运使安节以为亏漕计,咸白安节曰:“苟利于民,违之不可。”安节从之。蜀岁收输绢钱,民以为病,咸白安节,核入节出,奏岁减二十余万缗。大修学宫,政以最闻,改知普州。开禧元年,边事兴,四川宣抚使程松奇其才,辟主管机宜文字。咸贻书劝松捐金帛,募死士,搜人才;考图籍以疏财用之源,视险要以决攻守之计。松复书深纳,然实不能用。副使吴曦蔑视松易置将兵不关白正使咸忧之复说松收义士为缓急用据险厄立关堡以备不虞松又不能用。迁利路转运判官。曦叛臣于金,关外四州继没,人情大骇。咸留大安军督军粮,檄其守杨震仲振流民,备奸盗,众稍安。安丙密以曦反谋告咸,咸即遣人告松,松不之察。曦以咸蜀名士,欲首胁之以令其余,檄咸议事,咸不往,遂之利州。安丙寻奏以咸总蜀赋,从之。时僭乱后,帑藏赤立。咸至武兴,与丙商榷利病,兵政财计,合为一家。核诸司羡余,移支常平广惠米。汰弱兵二万余,规画备至,故军兴增支之数,皆不取于民。咸昼夜精勤,调度有方, 不二岁,钱粮布帛饶足。嘉陵江流忽浅,或云金人截上流,咸不动,疏而导之,自益昌至于鱼梁,馈运无阻。金州地险,咸增馈米以实之,人皆曰:“金州之险,金人不可向,何益之为?”咸曰:“敌至而虑,无及矣。”未几,金人犯上津,赖以固。召为司农少卿,卒。丙列奏其功,赐谥勤节。
(节选自《宋史卷一百七十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副使吴曦蔑视松/易置将兵/不关白正使/咸忧之/复说松收义士为缓急用/据险厄立/关堡以备不虞/松又不能用/
B. 副使吴曦蔑视松/易置将兵不关白/正使咸忧之/复说松收义士为缓急/用据险厄/立关堡/以备不虞/松又不能用/
C. 副使吴曦蔑视松/易置将兵/不关白正使/咸忧之/复说松收义士为缓急用/据险厄/立关堡/以备不虞/松又不能用/
D. 副使吴曦蔑视松/易置将兵不关白/正使咸忧之/复说松收义士为缓急用/据险厄/立关堡/以备不虞/松又不能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漕计,指漕运总量。漕运是古代利用水道来调运粮食(公粮为主)的运输方式。
B. 以最闻,指因政绩考核优秀而闻名。古代考核政绩时划分的等级以上等为“最”。
C. 檄,指古代官方用以征召、晓谕、声讨的文书;在本文中作动词,用檄文告知。
D. 司农少卿,北魏时期为大司农少卿省称,宋代时期为司农寺最高长官,掌钱谷之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咸长于政事,体恤百姓。内江县官员贪贿无为,赋民不均。陈咸陈情部使,部使让他听准百姓自陈利病,并让他来做调整赋税工作。
B. 陈咸应变有方,效果显著。吴曦叛宋投金,多地失守,民心震惊。他督促收集军粮、发布文告赈济流民、防备奸盗,百姓最终安定下来。
C. 陈咸总理蜀赋,调度有方。安丙推荐他总理蜀地赋税,他和安丙一同研究财政现状,把兵政财计合为一家,合理调度,收到明显效果。
D. 陈咸面对困境,积极有为。面对嘉陵江被金人上游截流的传闻,他并不惊慌,而是积极疏导航道,使得从益昌到鱼梁的航运保持畅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蜀岁收输绢钱,民以为病,咸白安节,核入节出,奏岁减二十余万缗。
(2)安丙寻奏以咸总蜀赋,从之。时僭乱后,帑藏赤立。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示例:秧苗连夜下水,填补麦子归家后田野的寂寞;大豆执意上山,填补蚕豆出嫁后坡地的寂寞。
下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纪念邮票,请指出其主要构成要素及象征意义。(不超过100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盗贼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龚遂可用,上以为渤海太守。时遂年七十馀,召见,形貌短小,宣帝望见,不副所闻,心内轻焉,谓遂曰:“渤海废乱,朕甚忧之。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遂对曰:“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今欲使臣胜之邪,将安之也?”上闻遂对,甚说,答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

(节选自《汉书·循吏传第五十九》,有删改)

指出下列各句中所含的通假字并解释。

(1)二千石不能禽制

“____”“____”__________

(2)上闻遂对,甚说

“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2018年12月8日发射后,嫦娥四号 般地达到了第二宇宙速度,直奔月球而去;在经过6天的飞行之后,来到月球附近,实施了近月点“太空刹车”,成功地被月球引力捕获,进入距月面平均高度约100公里的环月轨道。
12月30日,在地面工作人员的遥控下,嫦娥四号又实施“太空刹车”,由距月面平均高度约100公里的环月轨道,成功进入近月点高度约15公里、远月点高度约100公里的椭圆环月轨道, ,实施着陆。
2019年1月3日,在高度15公里的轨道上,( ),进入动力下降阶段。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嫦娥四号只能采用火箭发动机反推的方式 地下降。嫦娥四号的着陆点位于月球背面南极的冯·卡门环形山,这是月球上一个 的古老的撞击坑,直径大约180公里,形成于约455亿~39,2亿年前,以著名的匈牙利裔美籍工程师冯·卡门的名字命名。值得一提的是,冯·卡门是钱学森的导师。在刚刚形成的时候,冯·卡门环形山内曾经流淌着岩浆,导致南部区域非常平坦。环形山中心区域有一个小山嶂,该山峰与北部崎岖的地形相连。此次任务实现了首次人类探测器月背软着陆,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此次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B. 此次任务首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月背软着陆,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C. 此次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月背软着陆,开启了首次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D. 此次任务实现了人类探测器月背软着陆,首次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嫦娥四号发动机反推刹车,轨道速度减小
B. 嫦娥四号反推刹车,发动机减小轨道速度
C. 嫦娥四号发动机反推刹车,减小轨道速度
D. 嫦娥四号反推刹车发动机,减小轨道速度
【3】依次填入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电光石火 见风使舵 漫不经心 硕大无朋
B. 风驰电掣 见风使舵 慢条斯理 大而无当
C. 电光石火 见机而作 漫不经心 大而无当
D. 风驰电掣 见机而作 慢条斯理 硕大无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千年丝路归去来
①从未见过这样完整的天地,剔透的天没有任何白云,蓝瓦瓦地将大地罩了个严严实实,地也是尽力地延展,在尽头迫不得已而与天交于一线。这无垠的沙地与戈壁本没有路,一个脚印踏过,来一阵风,便什么也不再留下。
②这样的一方天地,一直在沉睡。终于,公元前138年,等来了一位27岁的年轻人,他与和他年纪相仿的君主“一拍即合”,为了击退匈奴,决心打通西域。这位正值盛年的侍从官,从汉武帝刘彻的手中接过象征授权的符节,再拜君主,一表心系朝廷的忠心,二表定当竭力完成任务的决心。前路漫漫,这位名叫张骞的侍从官,带领着身后的100多名随行人员,转身骑上骏马,面向西域进发。这一转身,便是一个新纪元的序曲。
③马匹走在沙丘上,四周悄无声息。久居长安城,从未见过如此阔大的景致,他惊叹于大自然的壮美,心底同时也有些寒意,漠漠平沙有一种令人畏惧的肃穆。天似穹庐,笼盖四方沙地。人与马被晚霞映得通红,犹如披着一件神圣的袈裟。
④张骞用一生丈量出一条蜿蜒的路,这条路将时间与空间融为一体。再大的风也抵挡不住历史的进程,丝绸之路应运而生,长安和罗马,形形色色的人一队又一队,带有中亚的骏马、印度的医药、西亚的金银器、美洲的棉花和番薯……在这贫瘠的地上留下了文明的印记。
⑤张骞来过后,这里便设有玉石障,五代是天门关,明代又称嘉峪关。站在关上,天地尽是金黄,城楼的砖与戈壁沙漠连在一起,分不清彼此,仿佛这嘉峪关是大自然一手造就的。古老的风,似从城墙上吹起,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⑥一阶阶走下千古关隘,觉得这已经被风干的历史,此刻却都活了起来。我能听到,驼铃声、熙攘的人声和着羌笛和胡笳,点缀着这条路,与自然浑为一体。随着人群来到关隘里的一个小楼之前,这座红色木制的关帝庙,与这个土黄色的世界格格不入。敦煌这一带本该是佛教盛行之地,那莫高窟、榆林窟,吸引了一代代工匠前来修葺,也吸引了中外虔诚的信徒来此拜谒。
⑦可偏偏,为什么在这丝路之上,出现了这样一座庙?殿内供奉着关公,手持青龙偃月刀,赤面长髯,带着一种与莫高窟瑰丽色调完全不同的美感。这座庙告诉后人,古代在这里戍守边关的人是山西人。因为关帝来自山西运城。
⑧运城与嘉峪关,家乡与边邑,1600多公里,唯有信仰能跨越这段距离。这样的信仰,又在有形的丝绸古路之上架设起一条无形的精神之路。人们虽然殊途,但最终会同归于内心深处的那份安宁。这份安宁,可以抵抗走在大漠中深深的不安感。丝路古道,将急切的军令和温暖的家书,由内地传向边疆或者从边疆传回内地。
⑨我开始想象古时戍守边关人的生活:扎营、练兵、打仗,闲暇时注视着远方若有若无的地平线和家乡的方向。“无事则耕,有事则战”,在那个闭塞的地方,唯一的乐趣可能就是闲暇时去戏台子转一转吧,听听边塞的曲艺,那铿铿的撼动天地的锣鼓声中,或许可以听到秦腔,运城离着陕西很近,所以秦腔也能被认作是乡音了。听到了,心中又不禁翻腾起不尽的乡思。一台戏终了,还可以在戏台周围打听打听各路的讯息,运气好,会收到家人的口信。
⑩1516年,这明代的重要隘口被满速儿汗攻破,大西洋上船只的黑烟也渐渐代替了丝路上的驼铃。清朝末年,这座要塞被荒废,众人东迁,官道与民道一同成为了百姓的弃子。一百年后,一把火也将那座古物烧成断壁残垣。这段历史画上了句号。中原的史官把卷帙一片片翻过,此处的西风裹着沙,也一层一层地将这条昔日繁华的古道淹没。
⑪此后,中原大地一如这沉默的古道一般,强盛不再,自信不再,被列强践踏,被帝国瓜分。
⑫时间转到今日,我来到此地,又是喧闹的景致了,游客熙攘。这样一条用丝绸点缀的路已然复活。同时复兴和崛起的,还有整个民族。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开头用雄浑的笔调描绘出戈壁滩苍茫的景色和恶劣的环境,也从侧面表现出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和伟大。
B. 作者游览嘉峪关,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任笔端在现实与想象间来回穿梭,连缀出一幅幅壮丽的关外图景。
C. 第③段运用比喻的手法和诗意的语言,把张骞出使西域这一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事件描绘得庄严又神圣。
D. 第⑨段中描写了古时戍守边关者孤独单调的生活,渲染了将士们的思乡之情和有家不能回的哀怨之情。
【2】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做简要分析。
【3】文中对张骞出使西域这一事件评价极高,说“这一转身,便是一个新纪元的序曲”,结合全文阐述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科学素质一般指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科学方面的素质,主要包括了解必要的科技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世界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20世纪90年代,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低严重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此,2006年国务院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
《科学素质纲要》颁布以来,相关部门开展了大量的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如对中小学阶段科学课程课标进行修订,开展科学教师培训,开发科学课程,科技馆、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等快速发展,科普图书、科普报刊、科普影视、科普网站等不断出新,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科普日、科技周等活动持续开展。10年来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显著提高。上述工作有力推动了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显著提升。据2015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6.20%,比2005年的1.6%提高近三倍。
科学素质是决定公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实现美好生活的前提,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关键,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加大推进力度。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还不能有效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研究表明,2015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30多个发达国家,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最低都在10%以上。
到2020年,我国要建成现代公民科学素质服务体系,并实现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超过10%的目标。
(摘编自《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
材料二:
自2006年《科学素质纲要》颁布实施以来,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总体水平大幅提升,年平均增长由2005-2010年的0.33百分点发展到2010-2015年的0.59百分点,再提升到2015-2018年的0.76百分点,逐步缩小了与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
我国将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和领导干部与公务员作为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的重点人群。领导干部与公务员的科学素质水平由2007年10.38%增长到2018年的20.84%,在重点人群中居首位,保持了领先并快速增长的势头;城镇劳动者科学素质水平由2007年2.97%增长到2018年的10.14%;农民科学素质水平由2007年0.97%增长到2018年的2.62%。
(摘编自《2018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报告》)
材料三:
受教育程度是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的决定性因素,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是具备科学素质公民产生的基础,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具备科学素质公民的比例明显提升。2018年与2015年相比,高中、大学专科、大学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有所下降,在历次调查中首次出现文化程度较高人群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下降的状况。这一方面反映出随着接受高等教育人口基数的不断增加,如何保证具备科学素质的人数也能同比例增加的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表明高文化程度人群的科学素养已进入高位增长和缓慢提升阶段。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9月19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了6.20%,这是2005年的近四倍,也超过了30多个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发达国家2015年公民科学素质比例的一半。
B. 2006年以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总体水平大幅提升,年平均增长百分点明显提高,按这样的增长速度,我国在2020年实现公民科学素质比例超过10%的目标希望很大。
C. 2007-2018年,从农民、城镇劳动者和领导干部与公务员等不同人群科学素质水平的比较来看:领导干部与公务员的增长率最低,城镇劳动者的增长率最高。
D. 从中国不同文化程度公民科学素质2018年与2015年的调查结果比较来看: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下降,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可能有所增长。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2006年颁布实施的《科学素质纲要》,促进了我国中小学科学课程的修订、科技教育和科普工作的开展,支撑了创新型国家和小康社会的建设。
B. 科学素质是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一种素养,科学素质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一个重要指标,各国政府都很重视。
C. 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但我国不同职业、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程度间的公民科学素质差距却越来越大。
D. 随着我国接受高等教育人口基数的不断增加和高文化程度人群的科学素养进入缓慢提升阶段,高文化程度人群的科学素养增长比例会自然下降。
【3】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王思远,琅邪临沂人。尚书令晏从弟也。宋建平王景素辟为南徐州主簿,深见礼遇。景素被诛,左右离散,思远亲视殡葬,手种松柏。与庐江何昌宇、沛郡刘琏上表理之,事感朝廷。
②建元初,迁太子中舍人。文惠太子与竞陵王子良素好士,并蒙赏接。思远求出为远郡,除建安内史。长兄思玄卒思远友于①甚至表乞自解不许。及祥日②,又固陈,世祖乃许之。
③邵陵王子贞为吴郡,世祖除思远为吴郡丞,以本官行郡事,论者以为得人。以疾解职,还为司徒谘议参军。高宗辅政,不之任,仍迁御史中丞。临海太守沈昭略赃私,思远依事劾奏,高宗及思远从兄晏、昭略叔父文季请止之,思远不从,案事如故。
④建武中,迁吏部郎。思远以从兄晏为尚书令,不欲并居内台权要之职,上表固让。曰:陛下矜遇之厚,古今罕俦。正以臣与晏地惟密亲,必不宜俱居显要。且亦缘陛下以德御下,故臣可得以礼进退。上知其意,乃改授司徒左长史。
⑤初,高宗废立之际,思远与晏闲言,谓晏曰:兄荷世祖厚恩,今一旦赞此人,未知兄将来何以自立。若及此引决,犹可不失后名。晏不纳。后晏败。
⑥思远清修,立身简洁。宾客来通,辄使人先密觇视。衣服垢秽,方便不前;形仪新楚,乃与促膝。上从祖弟季敞性甚豪纵,上心非之,谓季敞曰:卿可数诣王思远。永元二年卒,年四十九。
注:①友于:兄弟之爱。②祥日:丧祭名。③阿戎:称堂弟,此指王思远。
(有删改)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⑴宋建平王景素辟为南徐州主簿(_________)
⑵高宗辅政,不之任(_________)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思远不从,案事如故( )
A.案件 B.查究 C.几案 D.按照
(2)陛下矜遇之厚,古今罕俦。( )
A.庄重 B.骄傲 C.自夸 D.体恤
【3】第②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长兄思/玄卒/思远友于甚至表乞/自解不许
B. 长兄思/玄卒思/远友于甚至表乞自解/不许
C. 长兄思玄卒/思远友于甚至/表乞自解/不许
D. 长兄思玄卒/思远友于/甚至表乞/自解不许
【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宾客来通,辄使人先密觇视。衣服垢秽,方便不前;形仪新楚,乃与促膝。
【5】分析第①段写“景素被诛,左右离散”的作用。
【6】从第③段和第⑤段看,王思远具有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特点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冠: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结发戴冠,以示成年,称“弱冠”,未成年称“未冠”。

B.荫:古代的一种制度,子孙因先辈有勋劳或官职而依照往例受到封赏或免罪。

C.社稷:社,谷神;稷,土神。古代帝王祭祀他们以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后用作国家的代称。

D.三秩:秩,古代官吏的俸禄,引申指官吏的职位和品级,三秩,即三级或三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古镇人家
袁省梅
古镇的街道短,窄,布局是独特的T字型,黑瓦灰墙的房屋看上去拥挤,却不显纷乱,倒是挺安静的。近年来,是越发的安静了。短短的老旧的小巷子,斑驳的墙壁,坑洼的石板路,盛不下年轻的眼光和心思。镇上的青壮年坐船,或者火车汽车,去上海,去宁波、杭州,或者更远的地方打工,头也不回地走了。石板巷就更安静了。
周嫂子带着孙子小宝,叽叽咯咯的笑闹,从早上直到夜幕裹了古镇,给小巷子带来许多的热闹和欢笑,石板巷就泠泠叮叮地氤氲开一片一片的温暖和生机。
刘叔家和周嫂子住邻居,门挨着门,却没有周嫂子家的热气腾腾,这是刘叔说的。刘叔说周嫂子跟孙子把日子过得热气腾腾。刘叔的老伴早逝,儿子儿媳带着孩子在城里。刘叔看着周嫂子家的热闹,七拐八弯的皱纹里就多了许多的东西。刘叔叫儿子把孙子送回来,他照看。刘叔心说,孙子回来了,他家也像周嫂子家一样的热气腾腾。可是,儿媳妇不愿意。儿媳妇说,孩子两岁多了,快上幼儿园了,到了乡下,染一身的坏习惯,还说满嘴的乡下话。刘叔知道,儿子己经把孩子的户口买到城里了,他们,也在城里买下了房子。孩子到了去幼儿园上学的年龄,交上一笔钱,就跟城里的孩子一样了。刘叔只是不明白,家里有啥不好的?况且,镇上的幼儿园也挺好。刘叔把古镇说得天好地好,孙子也没回来。
刘叔就跟以前一样,落寞地蹲在门边,秃鹫般佝偻着背,看着周嫂子跟孙子一起玩闹。有时,也跟着笑两声。有时,周嫂子回去做饭,刘叔就给孩子讲故事,说儿歌,都是很久以前看过的说过的,一说,刘叔也没想到,竟然都在嘴边,能说好多。
有一天,周嫂子去街上买菜,嫌带着孙子累,就把孙子托付给刘叔照看一会儿。刘叔好的好的答应着,飞快地从家里拿来了饼干和八宝粥,都是儿子给他买的,他给周嫂子的孙子小宝吃。吃完,喝完,也不知他从哪儿找出铁环和陀螺,在巷子教宝宝玩滚铁环、抽陀螺。宝宝跟着刘叔比跟着周嫂子还要开心。周嫂子回来,宝宝不跟她回去,小尾巴一样跟着刘叔,爷爷爷爷叫得欢。
周嫂子不好意思,做了阳春面包了饺子,就端一碗给刘叔送去,烧了鱼虾,也要给刘叔送半碗。
没几天,周嫂子和刘叔的事就在小镇上传开了,人们的话题自然集中在刘叔和周嫂子的身上,这个房挨房檐靠檐的小镇上到处在传播这条新闻。
人们说,一个寡,一个孤,正合适。
人们说,没准,这俩人早都在一起了。
说什么的都有,而且是越说越暧昧,越说越生动,细枝末节地演绎开了。
刘叔是在好多天后才从人们的眼角嘴边寻思到了一些异样。他嘿嘿笑,不管不理那些闲话,看见宝宝了,还是一颠一颠地给宝宝拿饼干拿八宝粥,带宝宝叠纸飞机抽陀螺。宝宝哪知道世相?也还是像小尾巴一样跟着刘叔在石板路上这头跑到那头。
周嫂子害怕闲话,却拗不过宝宝,只好不等刘叔开门,就带着宝宝去另一条巷子玩。若是听见刘叔在门口,她就关了门,不让宝宝出去。刘叔看出了端倪,就把给宝宝叠的纸飞机、扎的毽子放到周嫂子家门边,躲到门里,从门缝看周嫂子和宝宝,听他们在巷里的说笑,他也悄悄地跟着不出声地笑两声。这种不出声偷偷的笑,让人感觉到格外的心疼和无奈。
周嫂子再看刘叔时,就看见了刘叔眼里的黯然和热切,她的心里突然生了许多说不清的不安。阳光抚在古镇上,抚出来一条条悠长的阴凉,和挥之不去的黑深的忧伤。斑驳的木门、墙壁,石板路上大的小的坑凹,无时无刻不在诉说着岁月的匆匆和脆弱。周嫂子被眼前的景象弄得心碎。
周嫂子咬咬唇,回到家里,坐了好久,直到宝宝从刘叔家回来,她才起来去烧饭。周嫂子做了光面。她记得刘叔喜欢吃光面。她还烧了虾,蒸了鱼,都是刘叔爱吃的。
梆梆梆。很大的敲门声。执拗,大胆,故意给人听似的。就是故意给邻居听见让都居知道的。周嫂子说,怕啥哟。隔着门,周嫂子高声大嗓门地喊刘叔,叫刘叔来端饭。刘叔欢喜地接过饭,不走,叫周嫂子等一下。他扭身回去了。刘叔从屋里出来时,把饭盒递给周嫂子,嘿嘿笑,宝宝醒了,叫过来,我用鱼骨给他做了个小枪呢。
周嫂子接过饭盒,觉出了饭盒的沉,打开一看,她的眼睛一下就瞪大了,眼泪也倏地在眼里绕开了。饭盒里装着包子。不用看,周嫂子也知道,是她最爱吃的三鲜馅包子。
雨扑簌簌地下了。
雨,下在古镇的屋顶上,也下在青石板上。青石板路上旋即开出了一朵两朵……的水花,晶亮,透明,干净又好看。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二段着力描写周嫂子家里的温馨和快乐,突出其笑闹声为小镇抹上的靓丽色彩,也为下文写刘叔内心热切的渴盼做好了铺垫。
B. 作者善于通过细节描写凸显人物的内心世界。如“落寞地蹲在门边”等句子就形象地描写出刘叔为孙子未回来上学而失落和伤感。
C. 小宝是作者巧妙设置的重要人物。通过对小宝的描写,我们看到了刘叔和周嫂子纯洁的人性和真挚的情感,也看到了小镇人们的愚昧和麻木。
D. 作者善于在叙述中自然表露内心的思想感情。如“这种不出声偷偷的笑,让人感觉到格外的心疼和无奈就透射出作者对刘叔的同情和感动。
【2】面对刘叔的真情,周嫂子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感情变化?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3】小说开头、结尾段都对古镇进行了环境描写,有何独到的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送周子充左史奉祠归庐陵①
范成大
黄鹄飘然下九关②,江船载月客俱还。
名高岂是孤臣愿,身退聊开壮士颜。
倾盖当年真旦暮③,沾巾明日有河山。
后期淹速都难料,相对犹怜鬓未斑。
(注释)①周子充:周必大,字子充,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大臣,为人刚正。奉祠:宋代所设祠禄之官,不需任职,只领俸禄。周在孝宗时期遭权奸排挤,请祠得到批准。 ②黄鹄:传说中仙人所乘的大鸟,善高飞。九关:天宫九重关门。 ③倾盖:车盖倾斜,停下车子。盖,车盖。《孔子家语·致思》:“孔子之郯,遭程子于途,倾盖而语终日,甚相亲。”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江船载月、月客同回,诗人想象周子充的归乡之途,有明月为伴,充满诗情画意。
B. 诗中“沾巾”一词语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达的情感也与王勃诗相同。
C. 结尾诗人抒发感慨,虽然再会之期难料,但尚可喜的是彼此鬓未斑白,来日方长。
D. 这首诗语言朴素平易,写离别不落凄切缠绵的俗套,情感豁达慷慨,深沉而爽朗。
【2】请从“送归”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文化艺术,行为举止,自古以来都有高雅与通俗之分。但凡高雅的, ①__。路人皆知的,不能称之为高雅。但凡通俗的,必定流传于民间, ②__。入得朝堂,为皇亲王胄所传扬的,不能称之为通俗。从古至今,似乎高雅和通俗势同水火,不能相容。有雅俗共赏的,反倒成了不伦不类,模糊了雅俗的界限。然而, ③__?这就是见仁见智的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________,______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
(2)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________。人生如梦,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_________,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_________?(张溥《五人墓碑记》)
(5)九层之台,____________,千里之行,__________。(《老子》)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汽笛·布鞋·红腰带
陈忠实
①他那时刚刚勒上头一条红腰带。这是家乡人遇到本命年时避灾乞福的吉祥物。半年以后,他勒着这根保命带到30里外的历史名镇灞桥去报考中学。领着他们去报考的是一位40多岁的班主任,姓杜。
②这是一次真正的人生之旅。
③为了这第一次走出家门三公里以外的旅行,他昨夜激动慌惧得几乎不能成眠。他肩头挎着一只书包,包里装着课本、一只毛笔和一只墨盒、几个混面馍馍,还有一块洗脸擦脸用的布巾……却连一分钱也没有。
④开始,他和老师、同学相跟着走,大约走出十多里路也不觉得累。后来的悲剧是从脚下发生的。他感觉脚后跟有点疼,脱下鞋子看了看,鞋底磨透了,脚后跟上磨出红色的肉丝淌着血。母亲纳扎的布鞋鞋底经不住砂石的磨砺。当他看到脚后跟上的血肉时便怯了,步子也慢了。杜老师和一位大同学倒追过来,他立即擦干了眼泪。抬脚触地时的病楚引发了他内心的卑怯,他没有说明鞋底磨透磨烂的事,他怕那些穿耐磨的胶底鞋的同学笑自己的穷酸。
⑤他已经看不见那支小小的赶考队列了。他终于狠下心从书包里摸出那块擦脸用的布巾包住一只脚,踮着脚尖跛着往前赶,走了一段路程,布巾磨透了,他把布巾倒过来再包到脚上,直到那布巾被踩磨得稀烂。他最后从书包里拿出了课本,一扎一扎撕下来塞进鞋窝……那些纸张更经不住砂石的蹭磨,直到课本被撕光,走进考场的最后一丝勇气终于断灭了。
⑥伟大的转机在他完全崩溃刚刚坐下的时候发生了,他听到了一声火车汽笛的嘶鸣。
⑦他被震得从路边的土地上弹跳起来。他慌乱不知所措而茫然四顾,终于看见一股射向蓝天的白烟和一列呼啸奔驰过来的火车。这是他平生第一次看见火车,第一次听见火车汽笛的鸣叫。列车飞驰过去,绿色的车厢,绿色的窗帘和白色的玻璃,启开的窗户晃过模糊的男人或女人的脸,还有一个把手伸出窗口的男孩的脸……直到火车消失在柳林丛中,直到柳树梢头的蓝烟渐渐淡化为乌有,直到远处传来不再那么令人震慑而显得悠扬的汽笛声响,他仍然无法理解火车以及坐在火车车厢里的人会是一种什么滋味儿?坐在火车上的人瞧见一个穿着磨透了鞋底磨烂了脚后跟的乡村娃子会是怎样的眼光?尤其是那个和他年纪相仿已经坐着火车旅行的男孩?
⑧天哪!这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坐着火车跑而根本不用双脚走路!他用双脚赶路却穿着一双磨穿了底磨烂了脚后跟的布鞋一步一蹭地踯躅!他无端的愤怒了:不能永远穿着没后跟的破布鞋走路……他把残留在鞋窝里的烂布绺烂树叶烂纸屑腾光倒净,咬着牙重新举步。脚后跟还在淌血还疼,走过一阵儿竟然奇迹般的不疼了,似乎越磨越烂得深的脚后跟不是属于他的,而是属于另一个怯懦鬼的。他终于赶上了老师和同学。
⑨后来他成为一个作家,这个作家回顾整个生命历程的时候,所有经过的欢乐已不再成为欢乐,所有经历的苦难挫折引起的痛苦亦不再是痛苦,变成了只有自己可以理解的生命体验。剩下的还有一声储存于生命磁带上的汽笛鸣叫和一双磨透了鞋底的布鞋。
⑩他想给进入花季刚刚勒上头一条或第二条红腰带的朋友致以祝贺,无论往后的生命历程中遇到怎样的挫折怎样的委屈,不要动摇不必辩解,走你认定了的路吧!因为任何动摇包括辩解,都会耗费心力耗费生命,不要耽搁了自己的行程。
(有改动)
【1】(小题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穿着母亲纳扎的布鞋,脚后跟被砂石磨出了血,暗示了母亲的亲情敌不过现实的寒酸与残酷,使文章显得含蓄而又深沉。
B. “他”好胜心强,想到自己与火车上的人的差距,变得十分愤怒,强忍着疼痛,走到终点,想用这种方式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C. 本文描写了“他”在报考中学路途中不断变化的心理,由开始的激动,到后来的卑怯、崩溃,最后又产生了希望,充满了勇气。
D. 本文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叙写了主人公青年时期的一次赶考经历,表明了对待生活该有的信念与态度。
【2】(小题2)文中的“红腰带”“布鞋”“汽笛”有什么象征意义?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小题3)文章为何将这次赶考经历称为“人生之旅”?请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体会。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喜剧有时也被称为滑稽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者说,是一种严肃的喜。
①滑稽剧源自人们生活中的小错误、不成功的事情,而喜剧却源于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表现旧的、假的、丑的、恶的一方的失败的本质
②滑稽剧主要是善意的戏谑、讥讽和批评,喜剧却是毫不留情的揭露、批判和犀利、辛辣、痛快的嘲讽
③因而会引人发笑
④但喜剧与滑稽剧还是有着明显的区别的
⑤因此,喜剧比滑稽剧更具严肃性
⑥这是因为喜剧中存在着滑稽因素,如行为或语言的乖僻、夸张、倒错、变形及明显的虚假和假作正经、自相矛盾等
A. ③④⑥①②⑤ B. ⑥③④①②⑤ C. ⑥④②③①⑤ D. ③⑥④①②⑤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澄神定虑,端已正容。——欧阳询
②圆而且方,方而复圆。——项穆
③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④体象卓然,殊今异古。——张怀生
⑤意在笔前,然后作字。一一王義之
⑥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遇真。一一黄庭坚
书法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请从以上书论中选择两三句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请按情境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某学校团委组织全体高三学生于5月4日在学校大礼堂举行18岁成人仪式。
(1)仪式程序为:面向国旗庄严宣誓;在团歌声中家长陪伴学生迈过成人门。请你写段串词连接这两个程序,不超过80字。
(2)活动后的第二天,在校园里,高二的一位同学问你:“快要高考了,时间那么宝贵,为什么要举办这样的活动?”请你用得体的话语回答他,表明你的看法。不超过80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在,丰衣足食,生活无忧;昔日,粗茶淡饭,其乐融融。现在,电动玩具,精致有趣;昔日,自制沙包,练手练脑。现在,医疗器械,准确诊断,科学治疗:昔日,乡村医生,望闻问切,治病疗心。现在,微信问候,电话关怀,快捷便利;昔日,书信往来,焦急等待,情深意切。
40年改革开放,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便利、舒适与满足,也感受到一些东西的远去与消逝。社会的变迁,给你带来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