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高中 历史

“划分欧洲势力范围的最后一幕,在1961年8月13日凌晨上演。在柏林的苏联占领区和另三个西方国家占领区之间,立起铁丝网,隔离起来,另外还围绕整个柏林修盖起围墙。围墙两边的家庭从此各自一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
A . 朝鲜战争爆发 B . 二战爆发 C . 美苏“冷战” D . 东欧剧变
“‘攘外安内’蒋主张,夜赠领土百万方,金陵城头发乱令,叫尔小民做羔羊……”,这首歌谣控诉了蒋介石对日军侵略采取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全境沦陷。与该歌谣创作背景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百团大战 C . 卢沟桥事变 D . 台儿庄战役
明清之际思想家顾炎武认为,维护一个王朝的政权是统治者的事情,而保卫整个国家民族,天下所有人都有责任。下列论断与其主张吻合的是(    )
A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 . “天下为主,君为客” C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 “兼相爱,交相利”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人在1846年着手制订一项系统的自由贸易政策,紧跟着其他国家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经济活动处于普遍的自由主义环境里,在这种环境下,商业被认为应该不受政治国家限制,因而经济活动依然主要是国家性和全球性的。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市场业已创立起来。货币、劳务、金钱、资本和民间往来,差不多不再顾及国界。

——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

材料二: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系统的应用,使美国率先开启了电气时代,并由此率先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竞争中,美国很快取代了英法的领先地位,以领头羊的姿态走在了世界前列,正是在电气时代,美国经济后来居上。在20世纪后半叶,又是美国率先开创了信息革命,使美国得以再次走在前列,并保持其领先的优势。

——摘编自《大国崛起:美利坚后发制人称霸世界》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46年英国着手制定“自由贸易”政策的经济原因。这种政策的推行对世界市场有何影响?
  2. (2) 据材料二说明“美国经济后来居上”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和大国兴衰的主要因素。
汉武帝为加强对王国的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是(    )
A . 实行察举制 B . 实行“推恩令” C . 取消封国 D . 创设御史大夫
“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为此,新中国政府(    )
A . 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 在全国普及了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 . 建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在乡村建设运动出现之初,王鸿一等人于1929年在河南设立了村治学院,形成所谓村治派,提出了实行乡村自治的理念。他们明确表示,成立村治学院的目的在于:“研究乡村自治及一切乡村问题,并培养乡村自治及其他服务人才,以期指导本省乡村自治之完成。”……在思想认识上,乡村建设派认为合作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好途径。梁漱溟说:“所谓经济进步,无非是生产技术与经营技术的进步,此种进步,均从小规模进于大规模,从零碎生产进于大批生产。这种情形,都是竞争的结果。……农业进步亦需要大规模的经营,与工业同。……农业既不能走竞争吞并的路,其经营复须相当的大规模,则舍农民同意的自觉的‘合作’,殆无他途。”……乡村建设运动的各个实验区都建立了数量众多、形式多样的农村教育机构。对农村教育最为投入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其农民教育部的报告中指出:“我们想产生的教育建设方案不是偏于心理,或物质,或社会,或国家的任何一方面的建设,而是集中在一切建设的基础上作工夫;简言之,就是人的建设,或新民的建设。此种建设成功,则其他一切建设都易着手进行。”

       ——虞和平《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农村改造模式》   

  1. (1) 根据材料,概括乡村建设运动中对农村的改造主要措施。
  2. (2)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乡村建设运动的认识。
640年,唐太宗在高昌(后移至龟兹)设置安西都护府;702年,武则天于庭州设置北庭都护府。这两个机构的设置主要是为了(   )
A . 开辟贯通东西方的丝绸之路 B . 加强中央政权对西域的管理 C . 促进汉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D . 推动东北边疆地区开发进步
有人认为,太平军匆忙建都给予清廷喘气的机会,所以他们应该在攻克南京后,乘胜北进,直取北京。关于这一点,胡绳同志分析:“ 如果以为太平军要是全力北伐打下北京就能取得完全的胜利,这是把问题看得太简单了。”对胡绳的分析理解正确的是(    )
A . 北伐是决定太平军取胜的关键 B . 定都天京导致太平军失败 C . 清政府趁机解除太平军的威胁 D . 应当肯定太平军定都天京
《元史 张雄飞传》记载,元世祖忽必烈问政于汉臣张雄飞,张雄飞答道:“古有御史台,为天子耳目,凡政事得失,民间疾苦,皆得言;百官奸邪,贪秽不职者,即纠之。为此,则纪纲举,天下大治矣。”元世祖遂设立御史台,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御史台的主要职能是

A . 征收赋税 B . 监察官吏 C . 行政管理 D . 笔录政事
古希腊时期,戏剧家埃斯库罗斯的《波斯人》描写的是雅典人在萨拉米海战中战胜波斯人的情景。阿里斯托芬的《阿卡奈人》则表达了作者对雅典同伯罗奔尼撒同盟之间战争的态度。这反映古希腊(  )
A . 戏剧适应城邦政治需要 B . 战争题材成为戏剧的主流 C . 民主制度影响戏剧创作 D . 人文主义产生于戏剧作品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爱新觉罗·善耆是清末政治舞台上一个比较活跃的皇亲贵族,从戊戌变法起,善耆就一直支持光绪帝进行维新,被称为“帝党”……光绪二十六年(1900)十月,善耆出任崇文门监督,开始担任实缺并着手整顿崇文门税务。光绪三十三年(1907)五月,善耆任民政部尚书(责任内阁成立时,为民政大臣),掌握民政大权,成为满清贵族中具有实权的开明派人物。

    善耆在新政建设过程中,严于律己,雷厉风行,大胆任用新知识分子,着力整顿巡警,从而奠定了京师近代警察的基本规模;参与编订《报律》、《著作权律》、《出版律》和《禁烟条例》等一系列律令条文,使执法者有法可依,守法者有法可循;同时积极筹办京师自治,推动立宪运动的发展;还对京师海军建设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善耆的这些措施是清政府新政举措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北京的近代化建设和社会变革。

——摘编自孙燕京《善耆与清末新政》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善耆推行新政的有利条件。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善耆的新政活动。

下面表格反映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代

1978

1985

1986

2007

初级产品

53.5

50.5

36.4

5.1

工业制成品

46.5

49.5

63.6

94.9

A . 初级产品比重逐渐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逐渐上升 B . 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C . 我国初级产品生产过剩 D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6201510月,韩国申报的《儒教雕版印刷木刻板》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名录》,这是朝鲜李氏王朝时期一系列儒家说相关作品的雕版印刷木刻板。由此可以说明

A.韩国是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             B.李氏王朝是儒的主要传承者

C.印刷术最早由中国传入韩国             D.儒家思想具有广泛的世界影响

认真观察下列关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三幅图片,回答后面的问题:

请回答:

1)图1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于何时?有什么历史意义?(4分)

2)图2是什么文件的封面?其文件的实质是什么?(4分)

3)图3反映的历史事件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一种社会学说?(4分)

    (4)根据上述分析看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有何特点?(4分)

新中国建国初期,在鼓励农村青年扎根农村、建设新农村的同时,国家还号召城市青年上山下乡。导致这一政策的直接原因是                                                 

    A.人口增长太快  B.国家重点扶持农村发展

    C.城市就业困难  D.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缓慢

12.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认为,“建国之初,当先立纲纪”,1367年,颁布《律令直解》。洪武六年,朱元璋又亲自参与编定《大明律》,其中规定“凡除授官员,须从朝廷选用,若大臣专擅选用者,斩”;在“胡惟庸案”后,又颁布《昭示奸党录》等法律文件。这说明朱元璋             (  )

A.强调法律治国作用   B.推行法家治国思想  C.加强君主专制统治D.严查官员擅权贪污

1890 年前后,一位居住浙江余姚蒋村的小地主,从蒋村坐木船到宁波要花三天两夜,从宁波乘轮船到上海,路虽然远十倍,但一夜之间就到了。受此刺激,他后来要自己的儿子离开私塾到教会学校读书,学习西方制造。材料主要反映出

A.近代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B.上海与浙江等周边地区的交通非常发达

C.西方工业品的输入影响到民众生活习俗

D.交通工具的进步推动人的思想观念转变

某西方学者在总结西方从古希腊至今两千多年来的幸福观时指出::荷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幸福等同于________;启蒙时期,幸福就是及时行乐。文中的空白处是

A.法律与宗教信仰      B.民主与科学      C.金钱与权力     D.智慧和德行

以下为日本天皇某一公告内容节选:“朕深鉴于世界之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该公告
A. 继续垂涎中国领土
B. 抹杀日军在华暴行
C. 建议中日和平谈判
D. 体现了中国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