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 上学期上册  下学期下册

高一历史试题

27、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9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弊。由是尽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A.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       B.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

C.金融业形势发生了变化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据《明史》记载:隆庆时,诏江西烧造瓷器十余万。万历十九年命造十五万九千,既而复增八万,至三十八年未毕工。以上材料表明                                 

明朝官窑瓷器大量投放市场 政府对瓷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江西是官瓷的主要生产地之一 政府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从罗斯福以新政为纲领竞选总统,到新政的整个实施过程,美国国内对其一直有两种评价:一种认为罗斯福新政抛弃了美国传统的、至为宝贵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上了一种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最终会使美国走上政治非民主化道路;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罗斯福的改革不够彻底,激进派人士最初对罗斯福抱有很大期待,他们希望通过新政,罗斯福不仅能解决美国当前的危机,更能解决诸如阶级、贫困、种族等美国社会深层次的问题。对这两种不同观点分析不正确的是

A.前者观点代表社会上层利益,后者观点代表社会底层利益

B.前者观点不利于新政的实施,后者观点极大推动了改革进程

C.前者观点从经济制度角度分析,更接近问题的本质

D.后者观点从关注民生角度考虑,更有利于社会进步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世界变“小”了。这种感觉直接源于

        ①交通工具的变革②通讯技术的创新③垄断组织的形成④关贸总协定的创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中国古代某地发生洪灾,内阁大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送工郡.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情境最有可能出现于(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明朝

41.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发展到科学的阶级因素是

A.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B.资本主义弊端的日益暴露

C.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研究          D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阶级的觉醒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审

议并通过了一部法律,它成为我国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这部法律是(  )

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下列材料反映了分封制遭到破坏的是

A、“诸侯朝于天子……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B、“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

C、“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蘖无别,则宗族乱。” D、“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近年,一些地方为弘扬传统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根据本地历史文化举办寻根祭祖活动。这种习俗源自(  )

A.禅让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下列说法中,最能反映《十二铜表法》历史作用的是(    )

A.罗马法律体系最终形成      B.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利益

C.镌刻发表在十二块铜板上    D.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

24.1934年1月10,罗斯福总统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30以美元纸币,并使美元贬值40.94%,导致20世纪30年代美元贬值的直接因素是

A、经济危机            B、政府强制推行《工业复兴法》

C、政治危机           D、政府调整财政金融政策

28.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有(  )

①保护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②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

③避免了西方的殖民侵略 ④阻碍了中外民间的贸易往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由于长期以来官贵民贱、官尊民卑的意识,人们心目中没有民可以告官的观念。新中国成立后,打破这一传统观念的标志是颁布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阅读下图(《英格兰和威尔士农业史》,剑桥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判断英国人口结构变化主要得益于                                                                                          

A.资产阶级革命   B.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命

(本题2分)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张骞在公元前127年发现西域,其对于当时中国人的刺激,就像后来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对欧洲人的刺激是一样的。”这一观点说明

A.当时中国处在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B.欧洲和中亚各国普遍希望与中国广泛交流

C.开拓了当时中国人的视野,加强了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关注

D.张骞通西域刺激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活动

 “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的起点是(  

A.南昌起义       B.五四运动        C.井冈山根据地创建      D.八七会议

28. 2015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67周年。今天,我们重温它倍感亲切,它的主要内容有 ①肯定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②揭示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规律 ③宣告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 ④昭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2分)2010421日,第三届东盟与中日韩(10+3)媒体合作研讨会在天津滨海新区开幕,15家重要媒体到会商议合作报道上海世博会,共谋亚洲区域发展。本届“10+3媒体合作研讨会”议题包括四项内容,一是深化互利合作,共谋区域发展;二是共聚上海世博盛会,见证多彩文化;三是合作报道世博,传播亚洲盛事;四是走进天津滨海新区,感知绿色城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1年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产品博览会。在博览会期间,最受参观者瞩目的展品是蒸汽机、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技术型产品。

材料二  1854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中,三种类型商品所占份额图。

 

材料三  为了纪念独立100周年,1876年美国在费城举办了世界博览会,博览会会址建立了一个火车站,并建有通往各地的有轨电车线,突出交通设施建设成果。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世博会,展出当时世界先进的科技产品。

材料四  1851年,伦敦世博会上,上海英商“宝顺洋行”买办徐荣村携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参加了伦敦世博会,获金银大奖。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博会上,中国馆的展品是中国传统的农产品、手工业品和工艺品,汇聚了各种各样富有中华特色的游艺戏院、一间佛殿、一间茶室、一个东方美食园。

材料五  世界博览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其特点是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影响深远。上海世博会尚未正式开幕,但已有11项纪录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之最。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三中,世博会展品的变化说明了什么?请你设想一下,1904年世界博览会能展出哪些当时世界先进的科技产品?(2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分析出现材料二这一现象的原因。(4分)

3)依据材料一至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参加世博会的展品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参加的展品有何不同,并说明其原因。(3分)

4)依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世界博览会的特点,再请你谈谈对上海世博会的认识。(3分)

秦时,在中央建立了三公九卿制度,对该制度的评价正确的是(    

A.继承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   B.削弱了皇权

C.随着秦朝的灭亡而取消     D.使各部门相互配合、相互牵制,皇帝独揽大权

 “在革命高潮中,各种政治力量都很活跃。布尔什维克力图领导并直接参加了两个群众的革命斗争,但尚无足够力量使自发的革命洪流完全置于自己的影响之下。这次革命的结果超出了一般资产阶级革命的范围。”这一“革命”是指

A.二月革命          B.十月革命       C.“八一九”事件       D.光荣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