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中考 

初中 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

——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

材料二: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之外,还拿到了中国2.3亿两的赔款。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要是拿这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

——袁伟时《甲午战争:没有赢家的结局》

材料三:凡事都有两面性,尤其在历史这方面,有些事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从直接的影响来看,八国联军屠杀中国的人民,掠夺中国的财物,逼迫中国要战争赔款,还要中国开通口岸以便他们长时期的在经济上压榨中国……但从间接的影响来讲,八国联军的侵占行径也同时惊醒了中国这个东方睡狮,让中国人知道了固步自封的危害,也让那些怀着天朝上国思想的老顽固们清醒地认识到,他们的时代过去了,中国必须向世界看齐。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开始现代化进程。

——新华网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2) 袁伟时认为甲午战争的结局是“没有赢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开始现代化进程”这一观点的理解。
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和1921-19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相比较,其共同特点是( )
A . 都调整了战胜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B . 都彻底解决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C . 都被大国操纵且损害了中国的利益 D . 都签订了针对中国问题的条约
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学著作是(    )
A . 《春秋》 B . 《汉书》 C . 《后汉书》 D . 《史记》
在历史学习中,图片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从如图“隋朝大运河”中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

①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南达余杭

②它的开通沟通了我国南北交通

③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

④它是隋炀帝下令开凿的。

A . ①②③ B . 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从中可感受文学魅力,一览历史胜景。   

材料一:文学览胜一:唐诗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朝诗人创作了大量诗歌,谱写了丝路明珠长安的繁华。俯瞰长安城,“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莱畦”。街市上,熙熙攘攘,“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在唐朝的宫殿上,“万国衣冠拜冕旒(借指皇帝)”。考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喧喧车马欲朝天,人探东堂榜已悬”。妇女引领着时尚,“女为胡妇学胡妆……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据《以诗证史--以唐诗看唐都长安的繁华》

  

材料二:文学览胜二:宋词 --长忆钱塘,不是人寰是天上   

    杭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唐代已“户口日益增”“开肆三万室”,至宋代更为东南繁华之最,“衣冠毕会,商贾云集”。柳永词称“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参差十万人家”,潘阆词云“万家掩映翠微间”。   

                            ——据《宋诗歌所反映的宋朝城市市场分析》

材料三:文学览胜三:元曲 --四围锦绣繁华地,车马喧天闹起   

    元朝建立后,丝绸之路更加通畅,东西交往频繁。马致远在散曲中赞美:“至治华夷,正堂堂大元朝世…小国土尽来朝”。贯云石也在散曲中唱道:“江山富,天下总欣伏……大元至大古今无”。清代魏源说:“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袤,海漕之富,兵力物力之雄廓,过于汉唐”。   

                                ——据《元曲的人文精神与文化启示》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以长安为例,归纳唐朝繁盛的表现。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杭州在唐宋时期的发展盛况。简要分析其在宋代成为“东南繁华之最”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举一史实说明元朝疆域“过于汉唐”。马致远、贯云石、魏源对元朝有什么共同认识?
  4. (4) 综上,你认为中国古代国家的繁盛对我们今天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习.平总书记指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   )
A . 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B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 D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胡J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其中“不折腾”是吸取了建国以来哪些历史事件的教训(  )

①农业合作化运动     ②“大跃进”运动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文化大革.命”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全球通史》的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评价19世纪某一事件时说:“它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同时又对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这指的是(  )

A . 但丁及《神曲》 B . 马克思及《共.产.党宣言》 C . 牛顿及万有引力定律 D . 达尔文及《物种起源》
一个学期即将结束,我们也即将迎来党的生日。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解放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走向辉煌。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探究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探究二: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材料一: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成为20世纪50年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
——中央电视台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 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 
——《走进新时代》
探究三:经济建设和探索失误
探究四:成功经验和感悟

  1. (1) 党成立后,经过长期革命斗争的磨砺,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宣告了中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 (2)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3. (3) 歌曲《走进新时代》中实现“当家作主站起来”与“改革开放富起来”的党的领导人分别是谁?

  4. (4) 为了争取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我国逐步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哪一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这一伟大起点?

  5. (5) 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请问这个“旗帜”是什么?

  6. (6)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党也曾犯过严重的失误,请举一例。

  7. (7) 纵观共.产.党90多年的光辉历程,你认为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最成功的经验是什么?

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他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和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开辟了一条连接亚欧的陆上贸易通道,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被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摘编自《中国简史》

材料二:2010年5月8日,一艘按1:1比例复制的日本遣唐使船从日本大阪启航,按照历史上的真实路线,经濑户内海驶至九州的五岛列岛,于6月12日日本国家使馆日驶入世博园区内的黄浦江水域,重现了当年中日交流的传奇。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成祖又命中官……往使。自一四〇五至一四三三,三十年间,凡七奉使,三擒番长。后来奉使海外的,无不盛称和以眩耀诸国。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四:欧洲的航海探险,使得世界各地区相互依存,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初步确立起来。

——摘编自《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五:明朝以前,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科学最发达的国家。但是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时为止,已经全面落后于西方了。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被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是哪位历史人物?这条连接亚欧的陆上贸易通道被称作什么?从材料中找出这条贸易通道的开通有何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问唐朝哪位高僧在“中日交流的传奇”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哪次改革?这次改革对日本有何重大影响?
  3. (3)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在我国哪个朝代?
  4. (4)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四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中第一个发现美洲大陆的航海家是哪一位?
  5. (5) 结合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回答清朝实行的哪项政策导致中国全面落后于西方?
  6. (6) 结合以上材料,谈谈我们在对外交往方面应如何做?
13世纪初,法王腓力二世正是在市民的支持下,获得英国在法国的大部分领地,并将佛兰德尔地区置于法国控制之下,奠定了强大王权的基础。这主要说明(    )
A . 市民阶级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 B . 市民在王权保护下政治权力扩大 C . 市民阶级成为强化王权的政治力量 D . 城市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条款出自(     )
A . 图片_x0020_1417516617 B . 图片_x0020_1002292909 C . 图片_x0020_114784859 D . 图片_x0020_150768271
宗教的形成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与下图所示信息相关的宗教(  )

A . 伊斯兰教 B . 基督教 C . 佛教 D . 道教
古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排序是士、农、工、商。状元是最受人们的尊重和羡慕,而工商业却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但在清末却出现一位“舍本逐末”的状元,他是(    )
A . 孙中山 B . 康有为 C . 梁启超 D . 张謇
图为1950-1978年中国国民经济发展趋势示意图。从图中可看出这一时期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特征是(    )

A . 曲折发展 B . 高速增长 C . 一路走低 D . 停滞不前

两晋时,形成全国统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

A.各民族的迁徙和交流              B.南方地区的初步发展

C.北方社会经济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D.豪强地主势力的衰落

回答鸦片战争前后,正视现实的三位皖藉进步思想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及至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1)从材料一中你能获取有关秦朝的哪些信息?

材料二

2)图中A地在当时称为西域,它是通过什么机构的设置归属中央的?该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

材料三  ……这个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首先,为后代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其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特别是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行政区。

3)依据材料三,判断这是对我国古代哪一制度的评价?

4)清朝前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请你列举两项清政府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

下面对冷战政策的最正确的理解是

A、用经济手段援助西欧,反对苏联

B、用非战争手段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

C、用局部战争手段打击亲苏势力

D、发动大规模的侵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