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2020-2021年高一上半期期末考试历史网上检测无纸试卷带答案和解析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遗址“距今6000多年”、“位于长江下游”、“发现炭化稻谷和稻壳”。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该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陶寺遗址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同学这样形容战国时期前秦诸子的思想,有的一股正气,平治天下;有的爱好和平,讲求实际功利;有的刻薄严苛,法度严明;有的带着逍遥魂儿,避世寻自由,这些思想分别是指哪家学派
A.道家、儒家、法家、墨家 B.墨家、法家、道家、儒家
C.墨家、儒家、法家、道家 D.儒家、墨家、法家、道家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现在的山东省又被称为"齐鲁大地",这一称呼源于古代的哪种制度
A.郡县制 B.三公九卿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在秦朝,郡级行政机关由郡守主持全郡政务,但郡守必须上承中央政令。同时,秦朝在郡中还 设郡尉,负责军务;设郡监,监察该郡的行政。这表明秦朝
A.中枢权力体系趋完备 B.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地方势力威胁中央权威 D.注重地方权力相互制约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汉代董仲舒提出:君主如果将国家治理得好,上天就会显祥瑞嘉奖;如果有失策之举则会用灾害来警告;若不反省,就用怪异现象恐吓;再不改变,衰败就到了。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君权受到上天严格限制 B.君主治国要施行仁义
C.儒学适应加强君权需要 D.儒学演变背离了传统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选官制度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其中“其弊”是指( )
A. 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
B. 八股盛而《六经》微
C.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D. 身未离襁褓,业已被冠带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韩愈提到一些文人往往通过一种书体挥洒性情,某书法大家作品被其誉为“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堪称一代法书。韩愈所赞誉的书体是
A.小篆 B.楷体 C.行书 D.草书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964年,宋太祖设置参知政事,地位低于宰相。开宝年间(968-976年),宋太祖赋予参知政事与宰相更知印、押班和奏事权。宋太祖意在
A.提高宰相地位 B.加强君主权力
C.提升行政效率 D.精简政府机构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宋《梦梁录》中记载:“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该记载反映了当时
A.已经开始出现夜市新形式 B.商业发展突破了时空上的界限
C.都城汴京繁荣的商业景象 D.政府完全放弃了对商业的监管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清人戴震说过:“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批判了清政府刑罚吏治的严酷 B.看到了宋明理学压抑扼杀人性
C.主张日常生活应遵循理学观念 D.肯定宋明理学维护了清朝统治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岳飞《满江红》“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其中“靖康耻”是指徽、钦二帝被俘北去。其时攻灭北宋的是
A.辽 B.西夏 C.金 D.元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西藏作为清朝的一个单独大行政区,未设行省。中央政府设置驻藏大臣的同时,又册封达赖和班禅,管理西藏地区宗教和行政事务。这体现了清朝边疆治理的政策为
A.订立盟约 B.因地制宜 C.武力征服 D.和亲联姻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使许多耕地可改种棉花、蚕桑等经济作物。在松江府,妇女们“晨抱绵纱入市,易木棉花以归,机杼轧轧,有通宵不寐者”,催生枫泾镇成为棉纺业专业市镇。湖州府双林镇的丝织业,广东佛山镇的铁器业等,也远近驰名。这主要反映出明代
A.引进高产作物解决了严重的人地矛盾
B.商品经济发展,工商业市镇兴盛起来
C.一些地方形成了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
D.在江南地区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据史料记载,清政府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和议之后,大有雨过忘雷之意。材料体现清政府
A.军事装备落后 B.经济政策落后
C.思想意识落后 D.科技文化落后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曾国藩在《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中说∶“购买外洋器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据此理解洋务新政的根本目的是
A.推动工业发展 B.镇压农民起义
C.变革政治制度 D.维护清朝统治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非常广泛,其主要内容是历史上农民起义所提出的“均贫富”“均田”“免粮”等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制度化。这说明,《天朝田亩制度》
A.满足了农民得到土地愿望 B.脱离实际且根本无法实现
C.具有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 D.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结晶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 世纪末,中华民族遭逢“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近代仁人志士们掀起了救亡图存的运动,梁启超明确提出了“变者天下之公理”。这场运动是
A.戊戌维新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保路运动 D.辛亥革命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它(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其中在政治方面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是指
A.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D.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12-1919年的八年里,中国新建的厂矿企业有600多家,新增资本大约13000万元,超过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其最有利的外部条件是
A.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开展 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C.各种实业团体如春笋般涌现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知识分子领略到了劳动群众的威力,开始放弃了“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逐渐转变了立场;他们提出了“到民间去”的口号,脱下长衫,走出书斋,深入到工农中去。与之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义和团运动的高涨 B.五四运动的开展
C.中共一大的召开 D.北伐战争的进军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新文化运动实际上是在科学与民主的旗帜下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它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A.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 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提倡君主立宪,反对君主专制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20恰逢庚子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也爆发于庚子年,史称“庚子之变”。这一事件距今:
A.两个甲子 B.一个甲子 C.两个世纪 D.一个世纪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中国邮政发行《红色足迹》特种邮票,纪念对中国革命有重要意义的历史事件。其中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发生在

A.井冈山 B.瑞金 C.遵义 D.会宁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近代一些知识分子从“向西方学习”到“以俄为师”思想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的革命性质发生了变化
B.中国民主革命一再受挫
C.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D.先进知识分子的研究和选择
2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申报》曾称红军“共匪”,对长征多用“逃窜”“西窜”字眼;后来称红军“共军”,使用“长征”等词。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B.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C.国民党政策的转变 D.抗日救亡运动推动
2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针对台湾问题,下列选项中成为"两岸关系之锚"、"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的是
A."九二共识"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开罗宣言》 D.《反分裂国家法》
2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体现的经济体制是

A.朝贡贸易体制 B.自由经济体制
C.市场经济体制 D.计划经济体制
2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次大会确立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55年,周恩来在某个国际会议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据此判断,该会议是
A.朝鲜停战谈判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中非合作论坛
30.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 明清时代,是白话小说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岁月。此时的白话小说不仅数量浩繁,而且以其辉煌的成就赢得了众多的读者,在数千年中国文学殿堂中占据有很重要的位置。
通俗小说能够成为文学的主流,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崛起经过一个文学的启蒙、继而诞生启蒙文学的艰苦过程。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产生了新的城市阶级。阶级使社会群体重新划分,群体的价值意识也必然出现不可逆转的整合。
——摘编自于平《明清小说外围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代科技发展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回答,明清小说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小说繁荣的原因。
31.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即使没有鸦片,双方之间的冲突也照样会爆发。在英国人看来,这场战争是一场报复性的战争,是一个捍卫他们的通商权利、维护其国家荣誉、纠正在华英国官员和臣民所受不公正待遇,以及确保未来开放的必要行动。在中国人看来,这场战争则主要是一场对鸦片的清剿。而就清王朝的衰败和英国在工业革命后获得的新力量来看,战争的结果是不可避免的。鸦片战争触发了一些具有深远影响的爆炸性事态。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1945年9月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其中说:“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数不胜数。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中华民族已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來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中华民族独立生存的严重威胁已被消除。半个世纪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照样会爆发”的原因,并说明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深远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地位。
(3)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国在鸦片战争与抗日战争中一败一胜的历史中能得出的启示。
32.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农业总产值情况(单位:亿元)

年份

工农业总产值

农业总产值

工业总产值

1949

466

326

140

1952

810

461

349

1957

1241

537

704

——整理自柳随年、吴群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简史》
材料二 按可比价格计算,农业总产值1959年比上年下降13.6%,1960年又比上年下降12.6%。粮食产量由1958年的2亿吨降至1960年的1.435亿吨。1965年国民经济已经恢复并有所发展,1965年エ农业总产值为2235化元。统计表明,从1979年到1992年,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年递增9.04%,1992年达到24379亿元,国民收入达到20223亿元。这些都标志着中国总的经济实カ有了显著的增强,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摘编自齐海鹏、孙文学《中国财政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9-1992年经济发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