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年高一历史上册课时练习网络考试试卷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尚书·召诰》曰:“(武王崩,成王年少)呜呼!有王虽小,元子(大宗)哉!”上述史实体现了中国古代某一制度,下列有关这一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解决了贵族之间的纷争
B. 体现了血缘和政治关系的结合
C.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D. 形成了等级森严的官僚政治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据史料记载,秦始皇共有五次大规模巡游,路程超过2万公里,远远高于《尚书》记载的“天子五载一巡守”的古制。巡游最重要的目的是
A. 宣扬国威,安定天下
B. 平定叛乱,安定一方
C. 奢侈享乐,玩物丧志
D. 金戈铁马,王道霸业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宋史·职官志》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之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这说明北宋
A. 把地方财政大权全部收归中央
B. 三司使掌财权是当朝宰相
C. 分散中枢机构权力以加强皇权
D. 强化财政管理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人认为,与汉代的中外朝制度相比,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科学”实质是是指
A. 通过分散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
B. 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分工较为科学合理
C. 唐中央政府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个科学的行政体系
D. 三省六部制消除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这则故事突出反映了。
A. 雅典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B. “陶片放逐法”形同虚设
C. 直接民主导致权力滥用
D. 很多雅典政治家浪得虚名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学者在论及《十二铜表法》时指出:“即使是最严峻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或任意解释法律要好一些。”该学者在此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十二铜表法》
A. 是人类历史上最严峻的法律
B. 具有成文法的进步意义
C. 标志着罗马法进入完备阶段
D. 对后世立法产生深远影响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罗马帝国极盛时,有这样一件事,一个自由的男子取一个女奴为妻后又后悔,将妻子“休”回了“娘家”。该女子决定到法庭起诉男子。那么法庭将
A. 进行调解
B. 宣布“休妻”无效
C. 要求男子赔偿
D. 不予理睬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是其中关于财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由此可得出。
A. 罗马法是近代西方国家法律的源泉
B. 近代英国非常重视法制建设
C. 自古至今西方国家一直崇尚民主
D. 罗马帝国版图曾扩展到英国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杨小凯在《中国政治随想录》中写道:“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文中“完美的政治设计”指的是( )
A.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B.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颁布了《权利法案》
D.没有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32年议会改革的结果,使英国的选民人数从48.8万增加到了80.8万,有选举权的人口占当时英国总人口的比率也从大约2%增加到3.3%。这说明议会改革
A. 扩大了民主的范围
B. 消除了不平等现象
C. 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参政权
D. 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再次被欧洲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是要求( )
A.维护各州的权力 B.争取民族独立
C.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D.建立民主制度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林肯总统在某次内阁会议上就某个方案征询意见,结果出席会议的七名内阁成员都表示反对。但林肯在宣布结果时却说:“七票反对,一票赞成,反对无效,方案通过。”你认为林肯的做法
A. 符合民主集中制原则
B. 违反了权力制衡原则
C. 违背了宪法
D. 符合宪法对总统权限的规定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A. 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 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C. “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 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被有的人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还有人预言它会很快倒塌,但是它却出乎意料地发展了70多年之久。其主要原因是。
A. 它不断地对外扩张
B. 实行铁血政策的结果
C. 它适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D. 责任制内阁的高效运转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由材料内容可知
A. 普鲁士在联邦中享有特殊地位
B. 帝国实行联邦制,立法权属于皇帝
C. 宪法强调保护各邦的合法权利
D. 宪法带有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A. “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B. “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C. “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
D. “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太平天国1852年发布檄文:天下为上帝之天下,满洲为胡虏妖人,肆毒混乱,改变中国形象……现在皇天震怒,命天王扫除妖孽,廓清中夏。这体现出太平天国运动( )
A.主张推翻满洲贵族统治
B.主张挽救民族危亡
C.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D.代表先进历史潮流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诏书》颁布后,宣统帝正式退位。有学者将《清帝退位诏书》说成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下列说法能作为其论据的是
A. 两场革命都推翻了专制统治,重新建立了政权
B. 中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由此确立并不断完善
C. 中英两国都由此结束了帝制
D. 都为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23年共产国际指出:“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行合作是必须的……但中国共.产.党无论如何不应在这些活动中隐藏自己特殊的旗帜”。材料中的“特殊的旗帜”是指
A.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B. 革命统一战线方针
C. 武装斗争的革命方针
D. 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27年l2月,瞿秋白指出:中国革命在斗争方式与发展形势方面,有极可注意的特点。如“革命不可能有夺取‘首都’一击而中的发展形势”而有“各省农民此起彼落的武装暴动”。这反映出当时党的部分领导人。
A. 已意识到要依据国情调整革命路线
B. 盲从共产国际指示,缺乏创新思维
C. 在革命受挫后存在严重的悲观情绪
D. 尚未认识到南昌等城市起义的意义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蒋介石在1938年8月31日的日记中写道:“今日长江之敌已入挂形(易攻难退之地)与险形之地矣!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此倭寇之必败也。”日记中所载会战指
A. 淞沪会战
B. 太原会战
C. 徐州会战
D. 武汉会战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是1940~1947年中国报刊上“民主”一词出现频率统计图。其中1946年“民主”出现频率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抗战胜利后,民众渴望和平民主
B. 国共重庆谈判,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
C. 重庆政协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D. 全国规模的内战结束,和平民主的呼声高涨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47年底,中共中央在杨家沟开会,毛.泽东说:“20年来未解决的革命力量在斗争中的优势问题,今天解决了。局面开展,胜利可期。”中共为解决“优势问题”而采取的关键举措是( )
A. 解放军对国民党展开战略反攻
B. 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全面进攻
C. 参加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D. 发动三大战役并取得彻底胜利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中学学生准备在校园网上创办一个与南京历史相关的图片网站。请你审核下列有关图片的解说词,其中准确的是

A. 图一: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B. 图二: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C. 图三:1945年,日本投降,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
D. 图四: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2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某中学历史研究学习小组收集了下列历史图片,下列对该组图片体现的主题表述最准确的是

A.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艰难历程
B. 中共对民主革命的探索
C.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D. 国共关系的发展变化
2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共.产.党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文中所说的“目的”是
A. 推翻剥削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 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C. 改造落后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D. 建立全世界无产阶级联盟
2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普列汉诺夫说“四月提纲”是梦话,又说,“俄国历史还没有磨出能够烤制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他的意思是
A. 社会主义理论不符合俄国的国情
B. 俄国当时尚不具备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
C. 反对俄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革
D. 俄国应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2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图是列宁在1917年8月9日越过俄、芬边境时使用的假身份证,证上姓名是伊万诺夫,职务是火车机车司炉。当时列宁持此证越境最直接的背景是

A. 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
B. 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建立
C.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
D. 彼得格勒笼罩着临时政府的白色恐怖
29.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角度一史料研习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乱首被获》(4月28日)《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囻万岁。”……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毂我蒸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
材料二 角度二理论指导近代化(现代化)以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主线,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经济上的工业化进程.即“传统农业到工业化、从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思想上的科学化(或合理化)大众化(或世俗化)进程;社会生活和风俗的演进,即城市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申报》对辛亥革命态度的变化及原因。
(2)你认为《申报》把“国”改为“囻”的用意是什么?
(3)从近代化的研究角度,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辛亥革命进行评价。
30.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银烛鏖诗罢,牙旗校猎还。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
——丘逢甲《往事》
材料二 我们为什么这样的发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的屈服的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地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
——张学良、杨虎城《告全体将士书》(1936年12月16日)
材料三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1)请你判断《往事》写于哪一历史事件之后。作者为什么“夜夜梦台湾”?
(2)材料二中,张学良、杨虎城对他们发动西安事变提出了哪些理由?
(3)结合史实说明全民族抗战在政治、军事上的表现。抗战胜利有何伟大历史意义?
31. 详细信息
诗歌可以作为历史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以生动精练的语言,融诗、史于一体,义理深邃、寓意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硝烟战火何时了,赔款知多少?海边五口又通商,货运往来欺英佬把家当。江山万里应犹在,只是边疆改。问君港岛可曾留?对此只抛泪眼也无谋。
材料二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材料三 辛酸一九零一年,八寇强迫条约签。战火殃及到内地,国土步步被沦陷。不准反帝炮台亡,四亿多两作赔款。使馆界划东交巷,驻军北京山海关。主权严重被剥夺,中国社会陷深渊。
材料四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
材料五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材料六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材料一、二、三的三首诗分别针对哪些不平等条约而作?结合这三首诗,分析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2)材料二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5年台湾在被割占50年后回归祖国,主要原因是什么?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四中说“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此前中国革命的道路是什么?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
(4)材料中这次“远征”指哪一历史事件?说明材料六中“天翻地覆“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