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1届高三上半年期中考试历史题免费在线检测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从如图我们可以得知,中国古代早期

A.政治中心不断向西推进 B.经济重心已有南移之势
C.空间差别导致文化迥异 D.经济发展影响政治空间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历来的政治斗争本质上都是权力和利益之争,而政治制度则是实现和维护权力与利益的重要工具。以此角度来认识先秦时期的重要制度,如图中①至④依次应填入


A.①王位世袭制 ②礼乐制度 ③分封制 ④井田制
B.①王位世袭制 ②分封制 ③礼乐制度 ④井田制
C.①分封制 ②王位世袭制 ③礼乐制度 ④井田制
D.①王位世袭制 ②井田制 ③礼乐制度 ④分封制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著名学者白寿彝指出:以往人们称三家分晋是晋国政权封建化的标志。但是出土的《孙子》一书记载了此前六卿分晋及其田制与税制的封建化改革,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六卿分晋导致分封制瓦解 B.三家分晋是新兴地主阶级争权斗争
C.封建制度最早确立于晋国 D.《孙子》的出土否定了晋国社会历史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表是先秦时期文献的一些记载,其反映了这一时期

A.当政者注重个人品格养成 B.执政为民的价值观念形成
C.朴素的民本思想受到推崇 D.儒家仁政思想已渐入人心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汉代,政府选官时的选举或考试,都实行分区定额。无论经济文化先进或落后的地区,都照人口比例来考选,同时郡县长官,例须避用本郡本县人。这些举措
A.目的在于维系王朝统治 B.使全国的经济文化发展趋向平衡
C.缓解了中央和地方矛盾 D.改变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唐律在亚洲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东亚各国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唐律疏议》首篇“名例”云:“徳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由此可知,唐律的主要特点是
A.法律至上 B.礼法并用 C.承前启后 D.用刑持平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南宋真德秀在泉州任职期间,鉴于泉州城内水沟運岁久,“淤泥恶水,停蓄弗流,春秋之交,蒸为疠疫”,乃作《开沟告诸庙祝文》,兴工清理沟渠。这体现出当时政府
A.关注公共卫生状况 B.重视水利工程整修
C.关注民众娱乐生活 D.重视城市规划建设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宋明理学吸取“佛老”的哲学理论成果,靠近人生哲学,得心应手地把儒学从一种政治制度的论证方式,讲成精神生活的安顿方式。这反映了
A.传统儒学受到异质文化的冲击 B.儒学复兴促进程朱理学的发展
C.人生哲学成为时代的精神动力 D.士人阶层实现思想的综合创新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专制主义制度很容易使皇帝与丞相之间产生矛盾,从汉至明清,历代皇帝曾经采取过的限制相权的措施不包括
A.形成“中朝”“外朝”格局,使以丞相为首的中央官僚不能参与决策
B.三省长官同为宰相,相互牵制和监督
C.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设三司使管理财政
D.设立宣政院、理藩院管理宗教、民族等事务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清瓷器绘画中,常见的有“三纲五常图”、二十四孝图,以及岳母刺字、苏武牧羊、尉迟恭救主、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精卫填海等源于文学作品的题材。据此可知
A.主流价值观念深入影响社会生活 B.封建政府极力宣扬传统正统观念
C.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被发掘利用 D.手工业品成为文学艺术传播媒介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据明代徽州文书记载,某一时期乡村的边界纠纷、交易纠纷、侵害地权、采伐林木等土地纠纷共计75例(见下表)。这反映了

A.传统乡村宗族社会的特征 B.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
C.封建社会法律法规不健全 D.地方势力强大,影响中央权威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表为明朝和意大利市民阶层生活习俗状况,这反映了

A.东西方服饰文化相互影响 B.新的经济形态迅速发展
C.封建等级观念受到了冲击 D.新兴市民阶层崇尚奢侈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学者认为,“经过这场战争,北京的官员就这样创立了中国与西方关系的新秩序,而滞留在长城以外热河的朝廷则怀恨在心。随着新条约的履行,热河和北京之间的观点分歧不断扩大。”这场战争导致
A.中国与西方列强矛盾加剧 B.晚清政治局势日趋动荡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D.晚清中央权力基本下移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机器局制造诸事悉仿外洋办法,其委员、司事、学徒人等俱不论官阶,但照差事之繁简及资格之深浅,以定薪水多寡”。据此可知,江南制造总局
A. 具有近代企业的性质
B. 以维护清王朝统治为目的
C. 与民族工业竞争激烈
D. 悉仿外洋办法丧失管理权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光绪年间担任兵部尚书的徐寿衡曾说:“我兵部惟知绿营兵数,若其勇营练军,各督抚自为之,吾兵部安得之。国家每遇战事,调派地方军队,一兵一卒一饷一粥,朝廷皆待之督抚”。这表明晚清时期
A.绿营力量威胁国家安定 B.传统的军队体制已经瓦解
C.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D.地方督抚主导近代化进程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有人认为它开启了中国进步的闸门,是国家转型的助推器;有人认为它结束了封建帝制,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奠基石;也有人认为它反帝反封建不彻底,是一次有限革命。这说明
A. 历史评价比历史叙述更客观
B. 历史事实的多元化影响评价
C. 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评价
D. 历史解释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16年,陈独秀在指出:“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陈独秀旨在说明
A.民众觉悟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关键 B.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不得人心
C.新文化运动的开展需与民众结合 D.中国已具备推行民主政治的条件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19年五四运动的发生,对新文化运动产生了强烈而深刻的影响,使中国人重新思考追求民主、实现民主的道路,进而对民主观念的阐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新文化运动初期的对欧美民主政治的单一性理解,转变为多重追求。如陈独秀提出"劳动阶级的民主",孙中山对"民权"道路的新探索,胡适力主从"问题"入手实现"民主"等……,这些对"民主"认识的变化表明先进的中国人
A.对于民主的认识更加辩证和科学 B.实现了中华民族第一次全面觉醒
C.认识到苏俄革命在中国的可行性 D.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更加深入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有学者认为,希腊多个城邦并存的局面,以及各邦公民政治下普遍的权力分散,推动了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相互制衡,从而造就了古希腊的长期繁盛。从史学角度看,这种认为属于
A. 史学定论
B. 历史解释
C. 历史事实
D. 史料整理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罗马法被近代社会广泛借鉴采用,其中的私法精神和内容尤其被重视,它包括所有权、债权、婚姻家庭与继承等方面的规范。由此看出,罗马法与近代社会相契合的是
A. 古罗马的民主与法治精神
B. 自然法中的人人平等原则
C. 对私人权利的规范与保护
D. 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7世纪的这场与英国的战争是完完全全的贸易战争。交战的任何一方几乎都没有入侵对方领土的意图,英国所要求的是至高无上的贸易统治地位,……是为了求得海上生存而极力抗争。”这场战争
A. 使西班牙失去海上霸主地位 B. 推动了西欧国家工业化进程
C. 源于英法两国在美洲的争夺 D. 是英荷抢夺海外市场的产物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9世纪中期,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受教育群体范围的增大,英国将一直受古典主义字体风格影响的繁杂字体字形简化,并加大笔画粗细对比,书写更加自由,字体的应用性得到增强。据此可知(  )
A.古典主义对人们影响深远 B.工业革命利于社会文化发展
C.自由主义使文化趋于活跃 D.城市化带来教育观念的转变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1872年德文版《共.产.党宣言》的序言中提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说明
A. 社会主义成为世界的主要潮流
B. 德国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
C.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变化
D. 革命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世纪30年代,美国政府以睦邻政策取代了此前以武装干涉为中心的拉美政策,并于1934—1939年先后同11个拉美国家签订了互惠贸易协定。这一变化
A.标志着美洲经济一体化的实现 B.阻碍了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
C.表明美国改变了殖民主义立场 D.有利于扩大美国的商品市场
25.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战国策》和《汉书》中,古人就提出了“爱国”和“爱国如家”的观点。在古代社会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四位一体的。在人们心目中,君主是国家的象征,君主的忱乐与国家的安危和民族的兴衰联系在一起,国家和君主是一回事。古代爱国主义者要求建立的统一国家,只能是以皇帝为代表的一统天下。面对统治者的腐朽没落和破碎的山河,面对外来侵略势力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古代爱国主义者不惜以身家性命报效国家,来获取个人的功名利禄。沿着古代爱国主义者的足迹,我们可以看到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陆游的“当年万里觅封候”“千年史策耻无名”,辛弃疾的“赢得生前身后名”“志士虚有少壮年”。
——摘编自顾杰善《中国古代的爱国主义》
材料二 1899年2月,梁启超发表《爱国论》,认为“爱国心之薄弱,实为积弱之最大根源”,欲唤起国人的爱国心以救国家,反对专制君权而兴民权,指出:“国者何?积民而成也。国政者何?民自治其事也。爱国者何?民自爱其身也。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为君相者而务压民之权,是之谓自弃其国;为民者而不务各伸其权,是之谓自弃其身。故言爱国,必自兴民权始。”该文也是近代论爱国的第一篇文章。梁启超在文中强调,爱国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伦理。他说:“国家为近世史新产”,“夫国家者,一国人之公产也”,它与被专制君主视为一人私产的传统国家已是不可同日而语。
——摘编自郑师渠《梁启超的爱国论》
材料三 谭嗣同谴责那些自苦其身、以剥削农民为务的老财主,说他们“宁使粟红贯朽,珍异腐败,终不以分于人”。这种结果是愈俭则愈陋,民智不兴,物产凋敝(《仁学》)。认为兴办新式工商业,采用先进技术,产品日多,财富日丰,那种“人人俭而人人贫”的局面就结束了。严复《原富》按语:“今使一国之民,举孜孜于求富,即富矣,又不愿为享用之隆,则亦敝民而已。……是故理富之术,在一国之母财(积累)支费(消费),相酌剂为盈虚。”
——刘含若《中国古代消费思想评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爱国主义思想的特点,并简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爱国主义思想与中国古代相比的不同之处,并简析其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二中两人的消费观。
26.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国大革命进入雅各宾派专政时期,面对国内反革命暴乱和外国入侵的危急形势,政府连续颁布3个土地法令。6月3日法令规定,把逃亡者的土地分成小块出售,并允许贫农在10年内分期偿还地价;6月10日法令规定,按人口平均分配农村公社的公有土地;7月17日法令宣布,无偿废除一切封建权利和义务,所有封建契约一律销毁。虽然大多数农民分得了小块土地,但也由此加强了小农所有制,《拿破仑法典》更是从法律上保证了农民对小块土地的占有权。
——据吕一民《法国通史》等
材料二 1947年春夏之交,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同年7月至9月,中共中央工委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中国土地法大纲》,旗帜鲜明地提出:“废除封建性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大纲》具体规定:“废除一切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废除一切祠堂、庙宇、寺院、学校、机关及团体的土地所有权”“废除一切乡村中在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债务”。《大纲》还规定了农民享有从来没有过的民主权利。这是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彻底消灭封建土地制度的基本纲领,公开树起消灭封建制度的大旗。
——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法国小农土地所有制形成的过程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雅各宾派和中共在解放战争时期实行的土地政策的异同,并说明二者不同之处产生的原因。
27. 详细信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17世纪初开始,东印度公司的商人就开始对充满异国情调的布料感到好奇,特别喜欢印花棉布起初,棉布进入英国市场用作地毯、窗帘、挂毯等装怖。后来,印花棉布逐渐被英国人喜爱,成为最时尚的服饰材料。印花棉布的进口量从17世纪30年代每年进口1万匹,增加到17世纪末的125万匹。这相当于所有的男人、女人、小孩都有14码布。仅1684年就有上百万匹棉布被运输到英格兰。17世纪末期,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棉布贸易要占进口总额的60%-70%。1719年,一个作者这样描述英国人的服饰:“所有卑微的人,包括奴仆都穿上了棉布服饰。”由于毛纺织商人不断向议会请愿,从17世纪末期开始,议会多次通过法案,禁止从印度、中国等国进口印花棉布,并严禁使用彩色印花棉布,但收效甚微。议会没能有效地抑制英国人消费棉布的热潮,也不能有效阻止毛纺织业的衰退,反而进一步刺激了英国本土棉纺织业的发展,为英国本土仿制印度棉布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王洪斌《18世纪英国服饰消费与社会变迁》
根据材料,指出从17至18世纪棉布的进口给英国带来的变化,并对上述变化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
28. 详细信息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代长安城是一座“国际都会”,但实施的是以坊里封闭为基础、以彻夜宵禁为手段、依靠强力警治禁卫力量的“封闭式静态管理”。宋代街市敞开之后,城市面临严重的治安问题:繁华商业区鱼龙混杂,流氓无赖横行街巷;流民、难民、退伍军卒及失业工匠流散社会,威胁社会安宁;一些商贩买卖货物以假充真骗取钱财。宋政府为适应形势需要,推出了一系列配套的改革措施。京城在“都巡检使”统领下,划分成若干治安责任区,称做“厢”。厢下设有“军巡铺”,是基层治安机构,主要负责疏理交通、清理路沟、洒扫路面、处置打架斗殴结伙吵闹、追捕盗贼、逃犯等。宋代将居民以街巷为单位编列起来进行管理,并推行“户牌制”,每户设置户牌,便于查找、控制。宋政府下令缩短宵禁时间,缩小宵禁范围。宵禁期间,由防隅巡警和居民实行联巡。
——摘编自陈鸿彝《宋代城市治安管理模式杂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治安管理面临挑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代城市治安管理改革的基本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