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县北晨学校2017年高一下册历史月考测验在线答题

1. 详细信息
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 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 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 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 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2. 详细信息
胡三省为《资治通鉴》作注时说:“三卿(韩、赵、魏)窃晋之权,暴蔑其君,剖分其国,此王法所必诛也。威烈王不惟不能诛之,又命之为诸侯,是崇奖奸名犯分之臣也。”据此可知
A. 王与诸侯矛盾尖锐
B. 周礼乐秩序的崩溃
C. 周王室权力的加强
D. 卿凌驾于诸侯之上
3. 详细信息
钱穆认为“周部族融入,把中国文化规模摆出,大体确定,后来虽有不断的吸引融合,但我们已有了一个重心,以后都是内容的充实和边缘的扩充而已”。其中对“重心”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4. 详细信息
在公元前213年的一天,一位秦朝官吏在赴任的途中,马匹受惊吓踩死了一位农民的看家狗后扬长而去,为此狗的主人想告这位官吏。按照秦朝中央官吏的职责,狗的主人应该
A.找御史大夫
B.直接找皇帝
C.找丞相
D.找这位官吏的上一级
5. 详细信息
《晋书》记载:“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且为一时选用之本耳。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这说明曹魏时期的选官制度
A. 以门第族望为选官标准
B. 恢复了汉朝的察举制度
C. 适应了曹魏局势的需要
D. 引发了乡民议政的热潮
6. 详细信息
明朝官员叶向高曾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这说明明朝
A. 宰相仅充当皇帝的顾问
B. 内阁严重削弱了君主权威
C. 内阁执掌六部成为定制
D. 内阁的内侍机构性质明显
7. 详细信息
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未能体现出
A. 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B. 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C. 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D. 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
8. 详细信息
对鸦片战争的认识: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从文明史观来看,鸦片战争( )
A.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是正当贸易要求受到阻碍后的合法商业战争
C. 是一场赤裸裸的罪恶贸易及侵略战争
D. 是东西方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有利于中国向现代化迈进
9. 详细信息
晚清政府某官员上书称:“该两国带兵二万分踞京城……倘有包藏祸心,势必据为己有,乃仅以增索五十万现银及续增各条为请,其为甘心愿和,不欲屡启衅端,实属可信。”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材料中的“两国”指的是法国和美国
B. 清朝统治者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本质认识不清
C. 材料中的史实出现于19世纪40年代
D. 清政府从此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0. 详细信息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中间跨越50年,中国社会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真正的变化是从1894年甲午战争之后开始的。得出上述结论的主要依据是,甲午战争后中国:
A. 开始对军队进行西式改革
B. 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的成效
C. 实业救国已成为主要思潮
D. 上层建筑变革提上历史日程
11. 详细信息
下面资料出自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2. 详细信息
下图是1907年发表的漫画(图中所示器具从右到左依次是:坛――民、提勺――官、漏斗――政府、壶――外国)。其政治寓意是

A. 民族工业受到中外反动势力压制
B. 清政府已经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C. 清末新政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3. 详细信息
容闳(1828~191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为中国留美之第一人。1901年就义和团运动对学生说了一番话:“汝以义和团为乱民乎?此中国之民气也,民无气则死,民有气则动,动为生气,从此中国可免瓜分之局,纳民气于正轨,此中国少年之责也。”可以看出,容闳对于民众运动的态度是
A. 全面否定民众运动
B. 对民众爱国热情进行理性引导
C. 民众运动导致了中国被列强瓜分
D. 青年学生应积极参加民众运动
14. 详细信息
1939年1月2日,毛.泽东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中写道:“八路军的这些成绩从何而来?……其中友军的协助是明显的,没有正面主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敌后方的游击战争;没有同处于敌后的友军之配合,也不能得到这样大的成绩。”毛.泽东的话表明
A. 国共两党在抗战期间始终密切合作
B. 正面战场在抗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C. 百团大战取得重大胜利的主要原因
D. 国民党军队在两个战场上均有贡献
15. 详细信息
从1938年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抗击侵华日军的比例是:1938年59%,1939年62%,1940年58%,1941年75%,1942年63%,1943年58%,1944年64%,1945年69%.以上数据说明
A. 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B. 敌后游击战成为全面抗日战争的主要作战方式
C. 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已无足较重
D. 日本侵略者始终以共.产.党军队为主要作战对象
16. 详细信息
徐中约记载:“一九四三年一月十一日,中美、中英新约签字,一百年来的不平等条约正式终止。治外法权、租界、内河航行权、军舰驶入中国领海权、北平使馆区及北平至海口交道线外围驻兵权,一一取消。”这
A.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产物
B. 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收回部分主权
C. 说明抗日战争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 标志着近代中国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17. 详细信息
清朝张德坚在评述太平天国的科举考试时说:“无虑布衣、绅士、倡优、隶卒,取中者即状元、翰林诸科。”这说明太平天国的科考
A. 改变了传统科考的方式
B. 赢得了知识分子的支持
C. 注重对道德素质的考察
D. 体现了社会平等的理念
18. 详细信息
1864年,洪秀全病逝。30年后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纲领创建兴中会的孙中山自命为“洪秀全第二”。对此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A. 孙中山推崇洪秀全的拜上帝教
B. 《资政新篇》有利于唤醒农民革命热情
C. 反帝成为两人革命的主要目标
D.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19. 详细信息
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的首要目的是( )
A. 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 重新振兴太平天国
C. 与外国资本主义建交 D. 摆脱中国民族危机
20. 详细信息
《太平天国典制通考》中记载:一方面天朝当局听说来了“洋兄弟”就很高兴,认为是一家人,与作为敌人的清朝“满妖”相反,还表示出一些亲昵言行,如一位天朝官员曾向英使询问:“听说圣母玛利亚有一美丽的妹妹,你们能否使她嫁给天王?”另一方面又把他们当作天王的藩属,认为是来称臣朝贡的,要求其行跪拜等为臣之礼。材料中的情景主要揭示了太平天国领导人
A. 对基督教的认同
B. 主张政教合一
C. 天朝上国的心态
D. 希望共建人间天国
21. 详细信息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其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
A. 行政服从于司法
B. 立法服从于政治
C. 从人治走向法治
D. 民主政体臻于完善
22. 详细信息
1916年3月,袁世凯宣布退位,放弃帝制。4月21日,袁世凯下令恢复责任内阁制,“委任国务卿总理国务,组织政府。”这从某种程度说明当时
A. 革命派掌控了全国局势
B. 新文化运动成效较显著
C. 民主共和思想成为潮流
D. 《临时约法》得到恢复
23. 详细信息
1912年二三月间,以唐群英为首的数十名女权斗士上书孙中山,要求将男女平等写入《临时约法》内。但4月1日南京临时参议院公布的《参议院法》明文规定:“中华民国之男子,年龄满二十五岁以上者,得为参议员。”无理地剥夺了女子的参政权。这说明了
A. 实现民主平等的进程曲折艰难
B. 资产阶级革命派不提倡女权
C. 当时妇女愚昧而缺乏参政能力
D. 民主共和观念未能深入人心
24. 详细信息
近代中国一系列法律性文件,如《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都明文规定了独立、公开审判的司法原则——“法官独立审判,无论何人,不得干涉之,法院之审判,须公开之”。司法独立的原则不仅写在宪法中,而且在实践中也有所体现。这反映出
A. 社会对司法公正的追求
B. 民主革命任务基本完成
C. 近代中国宪政不断完善
D. 中国司法主权遭到破坏
25. 详细信息
孙中山在评价近代中国的某运动时说:“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他所评价的运动的重大贡献是
A. 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
B. 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C. 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D. 避免中国沦为殖民地
26. 详细信息
“……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旋昂,誓与列强争抗。抖擞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这一历史事件的主要影响是
A.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 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C.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 反映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7. 详细信息
毛.泽东著名的词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首《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此时,中央工农红军
A. 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 粉碎国民党的的第五次军事“围剿”
C. 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D. 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
28. 详细信息
某历史兴趣小组研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特点”这一课题,收集了以下史实
①太平天国运动
②国民大革命运动
③抗日战争
④维新变法运动
⑤《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⑥辛亥革命你认为符合该课题研究的有
A. ①②④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①③⑤
29. 详细信息
以下是某支部队战前的誓师词:“嗟我将士,尔肃尔听。国民痛苦,火热水深。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与该誓词有关的战争(或战役)是( )
A.北伐战争 B.淞沪会战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30. 详细信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先生承接了太平天国的革命的正统,而淘洗了他们的帝王思想、宗教思想。整理了三合会、哥老会一类的民间的民族的结社,改进了他们的思想,使入于革命的正轨。
——《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
材料二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只赶走了一个皇帝。剪了一条辫子,革命失败了”。
材料三从这时候起(注:指1920年前后),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中国人民民族觉醒和阶级觉醒的步伐明显加快了。在这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还有加重的趋势,但人民的觉醒,革命力量的奋斗,已经可以扭转“沉沦”,中国社会积极向上的一面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了。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及其“沉沦”与“上升”诸问题》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辛亥革命的组织形式、领导阶级、斗争目标有哪些新发展。
(2)你同意材料二中的哪种观点?请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理由。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觉醒后的中国人民在扭转“沉沦”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