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八年级语文月考测验(2018年下学期)无纸试卷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琐屑(xuè) 狼藉(jí) 倔强(juè) 秀颀(qí)
B. 蔓延(màn) 交卸(xiè) 鄙视(bǐ) 避邪(pì)
C. 牛犊(dú) 俯瞰(gàn) 蹒跚(shān) 遏制(è )
D. 濒临(bīn) 嫉妒(jí ) 石埠(bù) 绿釉(yòu)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词语的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赋闲 游逛 星晨 夷为平地
B. 吆唤 消逝 洗涤 若无其事
C. 篱笆 颓唐 兴味 随处可见
D. 倦怠 婆娑 繁殖 恹恹欲睡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电影《大鱼海棠》的预告片中“守望重生”、“义无反顾”、“爱苦别离”三个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
B. 王红同学唱歌妙手偶得,因此同学们选他担任文艺委员的职务。
C. 这部小说的情节太离奇了,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D. 春晚的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令电视观众触目伤怀、感动不已。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 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②“两依据一参考”打破了高考“一考定终身”的格局,对中小学合理调配教育资源、有效青少年兴趣特长方面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③遵循自然规律,方可获得大自然的馈赠; ,粗暴虐待自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A. 构建 发掘 反之 B. 创设 发掘 那么
C. 构建 开发 那么 D. 创设 开发 反之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 ;那清脆如弹拨者, ;那厚重如贝斯轰响者, ;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 。
①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 ②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 ③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 ④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
A. ①②④③ B. ②④①③ C. ②④③① D. ④②①③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对语文知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微博”“多彩”“唱响”(分析:这三个词语依次是名词、形容词、动词)
B. “精准扶贫”“一带一路”“全民阅读”“亲近自然”(分析:这四个短语依次是偏正短语、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
C. 在践行“尊老爱幼”传统美德活动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执行力不足,二是方法不当。(分析:应删去“不足、不当”。)
D. 驴友们半夜就登上了雷公山顶,不畏凉气袭人,目的是为了能观赏到日出的壮观景象。(没有语病)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面句子的主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苍茫的大海上,风聚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高傲地飞翔。(海燕飞翔)
B. 队伍靠着闪电的光亮辨识路径。(队伍靠着光亮)
C. 细菌在我们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发挥着重要作用。(细菌发挥作用)
D. 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最惹眼的是戏台)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红星照耀中国》传说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是谁?( )
A. 刘志丹 B. 徐特立 C. 徐海东 D. 贺龙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阅读《昆虫记》选段,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七月,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甲虫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因为邻近很多口渴的昆虫,立刻发现了这昆虫的井里流出的浆汁,跑去舔食。乙虫想要到达这个井边,就偷偷爬过,而主人却很大方地抬起身子,让它们过去。 最后,麻烦越来越多甲虫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于是乙虫的目的达到,占有了这个井。不过这个井也干得很快,浆汁立刻被吃光了。于是它再找机会去抢劫别的井,以图第二次的痛饮。
A. 选文《蝉和蚂蚁》有关的一个寓言故事源自印度。
B. 甲虫蝉是勤苦的生产者,乙虫蚂蚁是贪得无厌的剥削者。
C. “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甲虫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将甲虫的安逸舒适描绘出来。
D. 选文中“甲虫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 ”,采用了拟人手法,表现了甲虫的无可奈何,显得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这些显著地艺术特色让《昆虫记》也成为一部文学经典。
10.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根据课文原句填空。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月下飞天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吴均《与朱元思书》)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孟子二章》》)
(6)它没有婆娑的姿态,__________________。也许你要说它不美。(茅盾《白杨礼赞》)
11.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题目。
乙卯重五①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②,艾束著危冠③。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注释)①乙卯:指1195年,这年作者71岁,在家乡绍兴隐居。重五: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②棕包分两髻:粽子有两个尖尖的角,古时又称“角黍”。③艾束著危冠:高高的帽子上插上艾枝。
(1)诗句“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了端午节的什么习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全诗内容,概括诗人“笑”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文言文对比阅读,完成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①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②人畏鬼,而越人信禨③。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以不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寝之丘:含有陵墓之意。②荆:楚国的别称。③禨(jī):迷信鬼神和灾祥。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舜发于畎亩之中
(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孙叔敖之知
(4)而子辞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
【3】乙文孙叔敖之子“请寝之丘”为封地的原因是什么?结合甲文进行解释。
13.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你的记忆是独特的吗
云 裳
如果你一直认为自己拥有“独家记忆”——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是独一无二的,那么你错了。科学家第一次用明确的证据表明,人类采用几乎相同的脑活动来记录和追述共同的经历,而不是用随机的、个别的方式储存和回忆事件。
此前的研究表明,人们第一次储存某件事和此后回忆该事时,相同的脑区被激活。但是,不同的人是否以同样的方式编码相同的记忆?最近,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我们储存和回忆某件事时,每个人的脑活动十分相似。这项研究或许可以帮助科学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等记忆障碍疾病的早期征兆。
研究人员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监测22名志愿者的脑血流情况,以追踪其脑活动。首先,让志愿者观看电视剧《神探夏洛克》中的一个长约50分钟的片段。紧接着,让志愿者尽可能详细地回忆和陈述剧中情节。
令研究人员惊讶的是,每个人的记忆都很好。例如研究人员最初预计大多数志愿者能陈述10分钟左右的情节,但事实上志愿者描述剧情平均花了20多分钟,包括福尔摩斯戴的帽子类型、公寓的颜色,以及角色间的关系等。
研究人员进一步将志愿者看电视剧时的脑活动与回忆剧情时的脑活动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两种情景下的脑活动模式十分相似。
随后,研究人员甚至可以通过查看fMRI结果,准确地断定志愿者在陈述哪些剧情场景。这意味着不同的回忆对应着不同的脑活动模式。
接下来,研究人员先将志愿者在观看电视剧阶段的脑活动整合成一个单一、平均的模型;再将这个平均模型与个体志愿者回忆阶段的fMRI结果进行比较。
如果每个人的脑活动是独一无二的,那么可以预料个体回忆时的脑活动与志愿者观看电视剧时的脑平均活动不能很好地匹配。但是研究人员发现,每个志愿者回忆时的脑活动与观看电视剧阶段的脑平均活动密切匹配。这意味着我们经历相同事件时,大脑以非常相似的方式组织记忆。
之前大多数科学家认为,涉及记忆时,人类脑活动的相似性主要被限制在“低级”脑区,如海马、杏仁核,这些脑区在人类以外的其他脊椎动物中也同样存在;被认为包含独特的、个性化的脑活动,往往被认为主要涉及记忆的“高级”脑区,即躲藏于人类复杂的大脑皮层中。有趣的是,该研究中发现的这种共同的脑活动模式只存在于“高级”脑区,即大脑皮层,包括后内侧皮层和内侧前额叶皮层。这就使得科学家重新思考人类记忆中的个性化和特殊性。
如此看来,我们对世界的认知(甚至在精确的脑活动水平上)十分相似。研究人员表示,这并非偶然,不同的人拥有相同的记忆方式才能使我们彼此之间交流自己的记忆、经验时更加容易。人类获得知识的途径正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研究与记忆相关的神经性疾病的科学家,或许能够利用这一研究结果开发更精确的检测方式。
未来,这项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分析。但无论如何,这项研究都提示着我们,人类记忆时的大脑模式是相似的。(有删改)
【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针对“你的记忆不是独特的”,作者提出了几种可能的原因。
【2】文章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3】第②段中加点词语“或许”能否删去?为什么?
这项研究或许可以帮助科学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等记忆障碍疾病的早期征兆。
【4】第⑩段“或许能够利用这一研究结果开发更精确的检测方式”中的“研究结果”指什么?
14.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血脉里的眷恋
于 丹
①关于姥姥的记忆,永远是我最后见到她的那个日子。她悄悄藏好吐了一夜的鲜血,鞋干袜净,整好头发,坐在床沿上等着送我上学。出家门前,姥姥叫住我,给我的手里塞了两个橘子,说:“乖,去考试吧,回来姥姥还坐在这儿等着你。”
②放学回家后,看见守了我15年的姥姥常坐的那个床沿空了,我问母亲,问舅舅,他们说姥姥进了医院,还说让我考完试后再踏踏实实地去看姥姥,接她回家。那是我初中毕业考试,考完的那天才知道,姥姥住进医院三天后就走了。她进医院的时候,医生说手术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让老人喜欢的孩子来送送吧。但是要强的姥姥说,就让孩子记住我坐在床沿上送她上学的样子,现在这个样子会吓到孩子。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姥姥生命里的遗憾,或者这才是她真正的骄傲。我也不知道,这究竟是我生命里的遗憾,还是我的幸运。
③我常常想起的另外一个人,他是我的父亲。我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年以后,女儿才能一一解开对父爱的误读,父爱是温暖的,但也是矜持的。
④父亲给我的感觉只是严厉而已,我对他总是有一点畏惧的。不常回家的父亲,每次带回那么多的书,不仅要查我的练字,还要教我背古诗文。一直到我上了中文系,读了研究生,几乎我写的每一篇论文,父亲都要一字一字地给我修改。
⑤父亲六十大寿那天,我正在读大学。中午从学校骑自行车回家,买了一个大蛋糕,在寒风里费了好大的劲儿骑回家。跑上四楼,我兴高采烈地说:“爸,我下午去上课,等我放学回来,晚上给您过生日,咱们吃这个大蛋糕。”父亲漫不经心地瞥了一眼,说:“嗨,这都是你们小孩儿吃的东西,我才不吃这个呢。”我当时心里还想,太不给面子了,可是看父亲笑了笑,我也没多想,就跑回去上课了。下课回来,母亲已经把蛋糕从盒子里拿出来,我们一起切蛋糕,说说笑笑。父亲的六十大寿过得非常高兴,虽然嘴上说不爱吃蛋糕,可还是把那一大盘吃得干干净净。
⑥多年以后,母亲才告诉我,那天下午我上学之后,家里来了一个世交家的孩子。父亲顺口就跟他说:“这是你小丹姐姐刚给我买的蛋糕,我又不爱吃这个,你拿走吧。”他欢天喜地,捧着蛋糕就走了。离我下午放学不到一个小时了,父亲开始像一个犯了错的小孩子一样,在屋子里坐卧不安,走来走去。母亲问他怎么了,父亲就小声叨叨着说:“我犯错了,那个蛋糕是丫头给我买的,我不爱吃也不能送给别人啊!你快帮我想想,那蛋糕的盒子是什么颜色?是什么牌子?丫头在蛋糕上面写的是什么字?你能想起多少,咱俩往一块凑,我得去那个蛋糕店买一个一模一样的蛋糕。”随后,父亲就急匆匆地出了门,骑上自行车,冒着寒风满大街去找,找那个他根本不爱吃的蛋糕。据说,在我回到家的一刻钟之前,我六十岁的老父亲,拎着一盒最相似的蛋糕,呼哧呼哧地回到家。这就是我的父亲,这就是一直被我误读的那个父亲。
⑦我总是想起《论语》上的那句话:“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我的父亲,我的姥姥,在他们离去之后,我才知道人生中总有一些遗憾,就是他们健在的时候,我还不能深深地懂得他们的爱。也是在他们离去之后,我才一天比一天明白,父母亲人之爱有时候要隐忍多少委屈!
⑧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自己有了孩子后,才格外想念逝去的亲人。在女儿两三岁的时候,那年秋天,我买来了大闸蟹,我从螃蟹壳里慢慢地掏出一勺蟹黄,滴上一点儿姜醋,满地追小不点儿,一边追一边说:“乖,过来吃一口,就吃一口。”这个时候,我母亲也掏出来一勺蟹黄,多放了一点儿姜醋,在后边追我,说:“丫头,你回头,你吃上这口,再去追你闺女。”那个瞬间,在我的记忆中永远不可磨灭。
(有删改)
【1】文章第②段画线句中的两个“这”是指什么?并简要分析。
【2】请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你快帮我想想,那蛋糕的盒子是什么颜色?是什么牌子?丫头在蛋糕上面写的是什么字?
【3】请简要分析第⑦段引用《论语》中的话的作用。
【4】“父母亲人之爱有时候要隐忍多少委屈”这一句在文中是如何具体体现的?
【5】请分析标题“血脉里的眷恋”的深意。
15. 作文 详细信息
根据要求作文。
题目一:有种幸福在心间
题目二:一个小孩手拿一个橘子,问:“妈妈,为什么橘子不能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而是付出相应的劳动。”“那为什么橘子里的果肉又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呢?”“孩子,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手中的东西,不能独自占有。”
要求:
(1)若选择题目一,请把题目直接写到横线上;若选择题目二,请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自行立意,题目自拟。
(2)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3)说真话抒真情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或地名;书写工整,不得抄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