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二语文2018年后半期期末考试试卷带答案和解析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 觊觎jì 跻身jǐ 草菅人命jiǎn 博闻强识shí
B. 管弦xuán 包庇bì 怙恶不悛jùn 落拓不羁tà
C. 重创chuāng 剽悍piāo 言简意赅hài 卷帙浩繁yì
D. 拮据jié 入场券quàn 良莠不齐yǒu 舐犊情深shì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A. 恢谐 杳无音信 义奋填膺 杀生成仁
B. 端详 明火执仗 如鲠在喉 杀一儆百
C. 寒喧 中流坻柱 色厉内荏 待价而估
D. 厮杀 别出新裁 聊以慰藉 沧海一栗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厚敛以雕墙 敛:征收赋税, 宣子骤谏 骤:突然
B. 晋侯饮赵盾酒 饮:给……喝 使鉏麑贼之 贼:刺杀
C. 倒戟以御公徒 以:来,表目的 坐而假寐 而:表修饰
D. 未知母之存否 之:主谓之间,取独 置诸畚 诸:兼词,之于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又称《道德经》,该书以“道”来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书中还包括一些朴素的辩证法观点。
B.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C. 《大学》《中庸》原是《礼记》中的篇目。南宋时,朱熹将《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合编注释,并称为“四书”。
D. 余秋雨的散文有一种浸润着历史沧桑的困惑以及走出困惑的使命感,他把鲜活的文化生命融入了笔端。《文化苦旅》《千年一叹》《我与地坛》都是他的散文集。
5.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__________________,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2)佁然不动,__________________,往来翕忽。(《小石潭记》)
(3)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___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
(4)__________________,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爱莲说》)
(6)城阙辅三秦,____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________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8)___________________,江船火独明。(《春夜喜雨》)
6. 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对这则《论语》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A. “饭”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吃”的意思。
B. “疏食”是粗粮,指简朴的食物。
C. 孔子认为,即使过清贫而简朴的生活,这其中也是有乐趣的。这种乐趣是精神层面的。
D. 孔子认为富贵对自己而言就像浮云一样,所以孔子是排斥富贵的。
7. 名著阅读 详细信息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对这则《论语》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A. “而好犯上者”的“而”表转折,可翻译为“却”。
B. “孝弟”的“弟”是通假字,通“悌”,意思是“敬爱兄长”。
C. “其为仁之本与”的“其”是语气词,表反问,可译为“难道”。
D. 有子认为“仁”的根本是“孝弟”。
8. 名句名篇默写 详细信息
填空
(1)子曰:“__________________,小人长戚戚。”
(2)曾子认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__________________,为人谋而不忠乎?__________________?传不习乎?”
9.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以习.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京津冀一体化和首都发展建设无疑是雄安新区设立的一大背景。作为首都,北京现在面临着人多地少的突出矛盾,并由此带来了交通拥堵、房价高涨、资源超负荷等大城市病,其深层次原因是承载了过多的非首都功能。雄安新区的首要定位便是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
“任何一个大都市发展到一定规模都要疏散部分功能,发展卫星城,并带动周边发展。这是世界规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勇表示,从纽约、巴黎、伦敦的经验来看,大都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后都会在周边建设卫星城,作为反磁力中心。卫星城规模大、规格高,不能仅是“睡城”,要解决工作、生活难题,这样才能解决中心城市的问题。雄安是在北京周边建设反磁力中心的开始,未来,河北的唐山、正定、张家口都有望发展成为反磁力中心。
对雄安新区而言,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明确吸纳哪些功能。“例如,北京的低端制造业就不能迁到雄安新区去,因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要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刘勇说。作为科技之城、创新之城,雄安新区应该是科学城、试验城、高科技转化中心,其生态环境、医疗条件、就业、生活环境都应是高水准的。
至于雄安新区的产业定位,刘勇表示,需要同时考虑其县域经济问题和都市经济问题。县域经济部分,要解决雄安新区所在的雄县、容城、安新三个县的生产、生活、生态问题。当地需要发展现代化、集约化、高档农业以及农产品的粗加工业,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一些旅游产品。都市经济部分,要接收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大概范围为200平方公里。相关的基础设施要加快建设,一是道路要与北京快速连通,内部交通要成网络状;二是住房等标准要高,周边需有体育文化娱乐设施,这样才能形成反磁力中心。只有生活水平高于母城,才能叫反磁力中心。
除上述问题外,雄安新区规划中涉及的户口、税收、社会保障等体制机制问题备受关注。刘勇表示,体制机制改革是雄安新区发展的制度保障。以住房制度为例,建议雄安新区采取公租房制度,在当地设立房地产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在新区工作的人员工作期间享用公租房,退休后则需退出公租房。
(选自《金融时报》,有删节)
【1】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纽约、巴黎、伦敦都在周边建有疏散其部分功能的卫星城市
B. 未来河北唐山、正定、张家口的生活水平有可能会高于北京
C. 雄安新区发展县域经济需要提升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旅游业
D. 目前雄安新区的内部交通成网络状并且道路与北京快速连通
【2】根据材料一,下列产业中最不宜迁到雄安新区的是
A. 人工智能产业 B. 生物制药产业
C. 家具制造产业 D. 网络安全产业
10.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二
雄安地区,乃古雄州、安州之域。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地灵人杰,物华天宝。不仅是华北生态与人文交融的宝地,且是华夏粟作农业和古代茶马互市、丝绸之路交汇地。
雄安新区的雄县、容城、安新三城环绕白洋淀,北有南拒马河(属古代易水干流)、白沟河。从西周到秦汉,易水流经安新、容城和雄县东至于海,留下了易水文化的深厚记忆。容城古八景之一的“易水秋声”,便是指南拒马河。白洋淀是雄安的重要地理标志,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历史产物。西晋左思在《魏都赋》中有“掘鲤之淀”“盖节之渊”。掘鲤淀,唐代李善注,“在河间莫县之西”,相当于今白洋淀一部分,从名字可以看出,这里鲤鱼遍地,物产丰饶。河湖水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古易水和白洋淀正是承载雄安文化的地理载体。
雄安所处的古易水流域,是中国商业文化肇兴之地。《竹书纪年》记载,商汤七世祖王亥,前往有易部落进行贸易,是中图商业史的发端。在敦煌61窟大型壁画《五台山图》右下角“河北道镇州”(今正定),题榜字提及“新罗使团”“福建使团”等由此到五台山进香。从朝鲜半岛赶来的“新罗使团”要经镇州到五台山,须经过雄安地区。中国茶叶最早向海外传播,可追溯到北朝时期,中国已经向土耳其输出茶叶,比从云南通往吐蕃的茶马古道要早几百年。河北的幽州、定州、莫州(包括雄安地区)是中原与北方匈奴、鲜卑等游牧民族茶马互市的交通要道。
雄安之地的人文气质,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诚信尚义、威武不屈、豪侠正义的传统美德。明代容城名人杨继盛“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名联,彰显了中华知识分子的铮铮铁骨。明熹宗时,阉党弄权,容城鸿儒孙奇逢与定兴鹿正、张果三人自卖家产,募集赎金,义薄云天,救助忠臣与忠良家属,被誉为“范阳三烈士”。
中华文明是一部大书,是社会蓬勃发展的根基,雄安文化是这部大书中精彩的一页。正可谓:“易水汤汤,淀泊麟光。远古文明,农耕曙光……燕国故都,临易名扬。”
习.平总书记说过:“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了解历史、尊重历史才能更好把握当下,以史为鉴、与时俱进才能更好走向未来。”全面、系统、深入地认识雄安地区的历史文化,对雄安新区的规划和建设或能有所助力。
(选自梁勇《雄安:前世今生》,有删节)
【1】下列对材料二中出现的字词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肇兴:“肇”读作zhào.书写的第九笔是“ヽ”。
B. 义薄云天:“薄”读作báo,意思是“接近”。
C. 铮铮铁骨:“铮铮”读作zhēng zhēng,比喻刚正、坚贞。
D. 易水汤汤:“汤汤”读作shāng shāng,意思是“煮沸的水”。
【2】根据材料二,下列对雄安历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雄安新区以北的南拒马河在战国时期属易水河的一部分。
B. 中国历史上第一笔商业贸易就发生在有易部落,其生活区域可能包括雄安地区。
C. “新罗使团”和“福建使团”的马队都必须要经过镇州、雄安到达五台山。
D. 古雄安人具有崇尚诚信、豪侠正义、威武不屈的传统美德。
11.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三
“新区”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为了进一步促进改革开放,给不少地方批复了“国家级新区”。从1992年10月,上海浦东新区成立以来,相继有18个“国家级新区”落地。最新的一个,便是雄安新区。它是经过科学研究、反复比较、严格论证后所做出的选择。至此,我国国家级新区总数已达19个。
从我国发展历史来看,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增长极,它们与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相互拉动,相得益彰。北方虽然有京津冀城市圈,但北京有强大的虹吸效应①,与其周边地区形成了巨大的发展落差,自身也落下种种问题。有人曾用这样一句顺口溜来形容这种状况,即“北京吃太饱,天津吃不饱,河北吃不着”。
从地理位置看,雄安新区与北京、天津正好形成等边三角形,可以与周边几个大城市形成半小时通勤圈。而且,该区域地处华北平原和湖泊湿地,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此外,新区所涉及的三县人口密度低、开发程度低,发展空间充裕,如同一张白纸,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
“跳出去”建一座新城,不光是为了解决大城市病问题,更重要的是采用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的水准进行城市设计,建设标杆工程,打造城市建设的典范。从现状看,与那些国际社会公认的世界级城市群相比,京津冀城市群经济总规模稍显不足,在城市结构布局、空间结构设置上还有诸多不合理之处,河北的城市化水平和质量也需要进一步提升。雄安新区作为我国未来发展大棋局中的一枚关键落子,不仅能为加快构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积累发展优势,带动冀中南乃至整个河北的发展,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极,还肩负着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打造全国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的重大历史责任。
有人曾感慨: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如今,我们可以充满信心地展望雄安新区。这个未来的发展高地,所面临的京津冀区域关系之复杂、人口集聚之众、经济落差之大、文化背景之深,在全世界都难有参照,但只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一张蓝图绘到底,我们一定能建设出一个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雄安新区,为子孙后代留下有价值的历史遗产。
(取材于《人民日报》,有删节)
【注释】:①所谓虹吸效应,是指城市强大的吸引力会将别的地方的投资吸引过来,从而减缓这些地区的发展。
【1】下列对材料三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海浦东新区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国家级新区”
B. 深圳经济特区与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并未形成巨大落差
C. 北京与周边地区巨大的发展落差限制了京津冀地区的发展
D. 京津冀城市群属于国际社会公认的世界级城市群
【2】根据材料三,下列对京津冀城市群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区域关系复杂
B. 人口密集
C. 城市化水平不高
D. 经济落差大
【3】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述国家为何在雄安设立新区
12. 诗歌鉴赏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醉落魄①
范成大
栖鸟飞绝,绛河②绿雾星明灭。烧香曳簟眠清樾③。花影吹笙,满地淡黄月。
好风碎竹声如雪,昭华④三弄临风咽。鬓丝撩乱纶巾折。凉满北窗,休共软红⑤说。
[注]①此词写于作者归隐石湖后。 ②绛河:天河 ③樾:交相掩映的树木 ④昭华:古管乐器名,此处指笙。 ⑤软红:即红尘,指热衷于功名利禄的人。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的第一句以飞鸟归林栖息暗示时间已是夜晚,此时天河中的星光在雾霭中时隐时现,闪烁不定。
B. “花影吹笙,满地淡黄月”句中的“花影吹笙”,即在花影下吹笙,笙的音乐声与扶疏花影互相映衬,显得空灵剔透,朦胧含蓄。
C. 下片“鬓丝撩乱纶巾折”一句,侧面写出了词人的形貌,其中“撩乱”、“折”又与“好风”、“临风”相呼应。
D. 词中眼前景、耳边笙与词人的心中情相契相合,可谓情景交融,意蕴悠长。
【2】结合全词,下列对“凉满北窗,休共软红说”一句所表达的复杂情感,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此句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
B. 此句传达出作者享受夏夜清凉的惬意之感。
C. 此句表现了作者对热衷功名利禄之人的不屑和对自己人生态度的坚守。
D. 此句流露出作者归隐石湖后内心淡淡的落寞和伤感。
E. 此句表达了作者无法解脱的苦闷心情。
【3】“好风碎竹声如雪”一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请赏析此句的妙处。
13. 文言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夫毁誉是非不可定矣。以汉高之略而陈平之谋,毁之则疏,誉之则亲。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绳之以法则为罪,施之以德则为功。知世之听者多有所尤。多有所尤,所听必悖矣。何以知其然耶?
《吕氏春秋》云:邾①之故,为甲裳以帛,公息忌谓邾之君曰:“不若以组。”邾君曰:“善!”下令,令官为甲必以组。公息忌因令其家皆为组。人有伤之者曰:“公息忌所以欲用组者,其家为甲裳多以组也。”邾君不悦,于是乎止,无以组。邾君有所尤也。邾之故为甲以组而便也,公息忌虽多为组何伤?以组不便,公息忌虽无以为组亦何益?为组与不为组,不足以累公息忌之说也。凡听言不可不察。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尽啜之。文侯曰:“乐羊以我故,食其子之肉。”堵师赞曰:“其子且食之,其谁不食?”乐羊罢中山,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
事之情一也,所以观者异耳。从城上视牛如羊,视羊如豚,所居高也。窥面于盘水则圆,于杯则亏,面形不变,其故有所圆有所亏者,所自窥之异也。今吾虽欲正身而待物,庸讵知世之所自窥我者乎?是知天下是非无所定也。世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今吾欲择是而居之,择非而去之,不知世之所是非者,孰是孰非哉?
夫忘家殉国,则以为“不怀其亲,安能爱君?”卫公子开方、吴起、乐羊三人是也。若私其亲,则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桴鼓则忘其身”。穰苴杀庄贾是也。故《传》曰:“欲加之罪,能无辞乎?”审是非者,则事情得也。
(节选自《反经·忠疑》)
(注)①邾,古国名。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毁之则疏,誉之则亲 毁:破坏
B. 多有所尤,所听必悖矣 悖:谬误
C. 人有伤之者曰 伤:中伤
D. 不足以累公息忌之说也 累:妨碍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何以知其然耶 其谁不食
B. 为甲裳以帛 乐羊以我故
C. 不若以组 若私其亲
D. 于杯则亏 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令官为甲必以组
(邾君)命有关的官吏制作甲裳一定要用丝带连缀
B. 窥面于盘水则圆
在盘子里放上水,看自己的面影,(面部)就是圆形完整的
C. 所自窥之异也
自己能看出水中面影的区别罢了
D. 临军约束则忘其亲
指挥军队时就该忘掉自己的父母
【4】下列诗句阐释的哲理和作者的观点“事之情一也,所以观者异耳”接近的一项是
A.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B.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C.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5】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乐羊罢中山,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
【6】本文对“听言”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文本,选择其中的一点谈谈给你的启示。
14. 现代文阅读 详细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中药芬芳
①2012年阳春的正午,我走进这间叫做“春泽堂”的百年中药店,为病中的母亲取药。此时屋外阳光灿烂,小摊小贩的叫卖声和车来车往的喇叭声全被隔在外面了。在中药店里,能感受到一份安静和几丝安全。
②“春泽”,是取自“春天的光泽”之意。我坐在凳子上想,在春天中享受光泽,多好啊。这样想着,我等候抓药的心情就比较悠然自得。我坐的长条凳,木板厚而重,上面的红漆漆面斑驳,可凳子依旧是那样的结实。坐上这样一条凳子,心自然也会踏实了许多。
③装中药的木匣子,大小一致,上面一律用规规矩矩的正楷毛笔字写着药名,有数百种药,可抓药的医生目光一扫药方子就能准确无误地走到装那味药的小匣子边,轻轻一抓,数量常常是八九不离十,这就是熟能生巧啊!中药最是讲究配药的分量,多一分少一分则药效有天壤之别。这就是中草药的奇妙之处!我看着抓药的医生有节奏地来回走动,他时或来到案板边看一眼医生开的药方子,时或轻轻拉开那一排排整整齐齐的小木匣子,取药,用小秤称,轻轻地抖去一些,确保重量的准确,而后返回案板,将药倒在黄皮纸上或纸袋中,再返回称第二味配药。他们的动作轻而柔,来来往往,脚踩在木地板上也从不会发出巨大空洞的声响。看着这流畅的动作,病人的疼痛仿佛也一下就减轻了许多。在中药店看医生抓药,谁都会赞同这样的说法:那抓药的医生本身也是一味药啊!
④药抓好了,医生朝空中轻轻一招手,“唰唰唰”就开始包药了。我暗自称奇,这多像魔术般奇妙神秘啊!仔细看,禁不住哑然一笑,原来看似虚无的空中还垂着一根根的白线呢。抬头望去,蓝瓦下的屋脊上还吊着一个个纺锤形的线圈呢。那些线垂在空中,医生们随手就可包药了,一点也不用担心线会缠在一起解不开。这样的方法,既科学又节省时间,实在是妙。
⑤中药包好了,配药的医生就大声喊出某人的名字。有人应声而起,取药离开,又有人进来坐下。等待的过程,有些淡淡的焦急,也有些心安理得。我看不见医生白口罩后面的表情,但那一双双眼睛却是同样的安静,同样的会说话,一如中药店里舒缓流淌的时光。与那样的眼睛对视,人自然而然会放下心来。药到自会病除的!
⑥中药成为我眼中飘着草木气息的意象,是在1980年的早春。那年我7岁,跟随着祖父,与中药结缘。祖父喜欢舞文弄墨,但常年的哮喘却让他饱受折磨。在早春的回潮湿气里,祖父用娟秀小楷字体抄写的黄纸药方,带着发霉的味道。这些方子,在如今的我看来,是一张张通往过去的车票。每忆起一张,就会想起一段缓慢的光阴以及光阴里散发的中药味道。
⑦祖父喜欢带着我走在午后的阳光里,拐过几条窄窄的街道,去“邱氏中药铺”拜访邱伯。当祖父和邱老伯拉着家常聊着药方的时候,我就会偷偷溜进屋内。当我跨过中药铺那潮湿的木门槛,一股浓厚而芳香的中药味道,总会扑鼻而来。陈旧的木屋,却藏着一个神秘的世界。掉了金粉的牌匾,风雨剥蚀的门联以及柔和光线穿过屋檐斜漏的瘦影,让我仿佛遁入明清的旧宅里。我的额头在古老的光线里,闪着不谙世事的微光。黑色的地面,黏糊糊的,像被捣稠的面糊。而黑色古朴的药架子,长满了深藏不露的抽屉。抽屉的表面贴着药材的名称。一味味带着神秘感、可以救死扶伤的药啊!那些药名如同亲兄难弟,铺满了黄纸:半夏、冬青、春不见,莲心、防己、相思子,怀熟地、咸秋石、雪里青……
⑧这些药名,有山野自然的气息,有诗情画意,又耐人寻味。
⑨浓厚的中药味,有点呛人,但我还是闻个不停。我拿起药材,细细地品赏,就像欣赏祖父铜皮盒里那些闪光的银元和铜钱。但这些稀奇古怪的药材比“光绪元宝”和“乾隆通宝”可爱多了。那时候,我就想,将来我就做一个乡村的药铺郎中算了,那该是一件多么幸福而有趣的事情。如今看来,我是低估了工业文明的力量,西药已经超越了中药,成为了看病的主导。而我当药铺郎中的梦想,也在时间的过滤器里,被淘洗干净。现在我更多的是成年男人的焦灼和忧虑,全然没有了当初站在药铺架前的豪情壮志。
⑩很长一段日子,我和祖父都是在“邱氏中药铺”的木屋度过的。邱老伯在中药铺的后院,给祖父煎药。黑色的沙钵上面,升腾起一股温情的轻烟。当祖父喝下苦涩的中药,我觉得仿佛一个个生命融入到祖父的血液里。之后,祖父的哮喘有所好转。我们去中药铺的日子就渐渐少了。
(11)最后一次去“邱氏中药铺”,依旧是一个阳光慵懒的午后。掉了金粉的牌匾,在阳光下异常醒目。幽深、阴暗的木屋,越加衰败,如同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孤独地站在阳光下。我当时还不明白伤感之类的词语,但是一股难过的激流那时却在心中激荡。我感觉眼角有点潮湿,带着孩子独有的敏感和单纯。几年之后,邱老伯先我祖父而去,他的中药铺也被一排崭新的诊所和药房取代了。
(12)周作人在《草木知秋》中说:“生病,吃药,也是现世的快乐呵。尤其是吃中药。”读后我不禁感叹:世上居然还有一个人也如我般从草药中喝出快乐来!回想那些中药颗粒,我就似闻到阵阵的草木芬芳,鼻息间的香气更浓重了。
(13)时光渐逝,病中的我同样垂青于中药的疗效。冰片、半边莲、夏露、荭草、紫藤……这些中草药的名字给我留下了绿色健康的记忆。每当我端着浓浓的中药汤,就仿佛看到草木森森,每次喝下一碗中药汤,胸腔里会有一股无法言说的妥帖感,浑身流动着阳光、雨水与泥土的气息,肺腑间充满了绿色的血。生命应着四季的更替,没有死亡,只有不断的新生与希望。
(14)有时病中喝多了中药,我会带有一股淡淡的中药香。我特别喜爱那种药香,常抬起衣袖闻闻那股草木的香气。现在许多中药都被做成了胶囊,纤纤的中草药被时代换了筋骨,把实用的沟壑填得满满的。即使我吞再多的中药胶囊,衣袖间也不可能挥出草木的香气,胸腔间也唤不回喝中药那种妥帖温柔感了。
(取材于林文钦同名散文)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两项是
A. 文章开篇即写在“春泽堂”抓药时所见景象,传递出中药铺带给作者的独特感受。
B. 作者说抓药的医生“也是一味中药”,是因为他们非常熟悉中药药理而且技艺高超。
C. “一张张通往过去的车票”,承载着作者对祖父的怀念以及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热爱。
D. 作者借周作人的话说明中药特有的草木香气带给人大自然的生命气息,弥足珍贵。
E. 文章以充满深情的笔触叙写了关于中药的丰富记忆与联想,怀念中不乏忧虑与惋惜。
【2】诗情画意又耐人寻味的中药药名吸引人们编制了许多有趣的谜语,请结合第⑦段的中药名为下面谜语选定谜底,将最准确的药名填写在相应横线上。(每空限写一个)
(1)五月既望:____________;(2)低头思故乡:_____________
【3】文章有三处关于“邱氏中药铺”的描写,这些描写有何作用?请任选一处加以分析。
【4】本文题为“中药芬芳”,这里“芬芳”一词有怎样的内涵?请结合全文分条概括。
【5】文章结尾画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你是否认同?请简要说明理由。
15. 作文 详细信息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200字。
①这场期末考试结束,你就要升入高三了。请你为自己写一段文字或一首诗歌,迎接即将到来的高三。要求:感情真挚,至少使用一种修辞。
②班里举办好书推荐活动,要求你向同学们推荐《论语》这本书。请你将自己的推荐理由写下来。要求:条理清晰,至少引用一则《论语》原文。
16. 作文 详细信息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①《考工记》中记述:“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技艺精湛的鲁班,“游刃有余”的庖丁,“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的卖油翁……这些人都是能工巧匠的典范。孔子曰:“君子不器”,意思就是,君子不应该只是做一件器皿,囿于一技之长,而应该博学多能,有志于“道”。有人认为工匠玩的是小技,君子求的才是大道。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和感受,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②我们在长辈的环绕下成长,自以为了解他们,其实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一旦重新打开,就会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还可以读出我们自己,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读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
十八岁的我们已经长大,今天的重读,是成年个体之间平等的心灵对话、灵魂触摸,是通往理性认知的幽径。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深入思考,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不少于700字;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