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2019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月考测验免费试卷

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C.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关系问题 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望梅止渴,心灵手巧”;“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上述的观点各体现了
A. 运动具有相对性,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
B. 运动具有绝对性,客观唯心主义,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
C.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客观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观点,运动具有绝对性
D. 形而上学的观点,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运动具有绝对性,客观唯心主义
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哲学史上存在着“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能正确体现“两个对子”的是( )
①气者理之依也—天地合而万物生
②形存则神存—存在就是被感知
③擒贼先擒王—牵一发而动全身
④沧海变桑田—天不变道亦不变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强求而得到的不一定能使自己更幸福,这是命。此观点属于
A.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下列选项与这句话所蕴含的世界观一致的是
①天地合万物生 ②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③存在即被感知 ④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曾说:“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他的学习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这是因为()
A.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B.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C. 具体科学的研究总是局限在世界某一领域,不具有普遍性
D. 哲学是人类的最高智慧,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现代领导者必须具有哲学头脑。千学万学,不离哲学。“学习哲学,可以使人开窍。学好哲学,终身受用。”该观点强调了哲学
①是启迪人类思想的“科学之科学”
②能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
③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④能为人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根本的原因在于(  )
A.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B.坚持科学的实践观,其全部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并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C.批判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D.以改造世界为目的,是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
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围绕人和社会、人和自然、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展开,逻辑体系严密,实践特征鲜明,充分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要义,为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阶段的伟大胜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这体现出“五大发展理念”:( )
①是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②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③是科学的世界观,第一次实现了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的统一
④是科学的方法论,为实现我国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具体有效的办法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③④
1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该诗所蕴含的辩证唯物论道理是(   )
A.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B.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D. 物质世界是相对运动与绝对静止的统一
1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A. 经济生活 政治生活 文化生活
B. 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
C. 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 文化生活
D. 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
1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明确方位才能找准方向,把握大势才能蠃得未来。“中特色社会主义进人了新时代”,十九大对我国发展所处历史方位作出新的重大政洽论断,为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提供了理论依据,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这表明
①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可以认识和利用
②物质决定意识,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③要改变规律就必须先尊重并服从于规律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前提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9年3月15日山西乡宁发生严重山体滑拔事故。即使是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定胜天,都还只是一个梦想,地质灾害突如其来,束手无措让人们损失惨重,需要科学防治,防患于未然,积极应对才能让我们远离地质灾害,这是基于( )
①改善生产方式有助于消除人与自然的斗争性
②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③自然界的形成与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
④顺从自然才能有效地防范自然灾害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1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受生态环境破坏和喀斯特地貌影响,黔西海子村痛定思痛,决定向生态要效益,实施开荒育林。昔日荒山如今变成了郁郁葱葱的经果林,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海子村的转变告诉我们
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②社会的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
③人类活动可以突破地理环境的制约
④人可以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4年9月,诺贝尔奖得主、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丁肇中主持的阿尔法磁谱仪项目取得了最新研究成果:宇宙射线中过量的正电子可能来自暗物质,暗物质的6个特征已有5个得到确认。这一研究结果从哲学上表明(  )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③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④物质与暗物质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6.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这一观点体现的哲学原理有
A.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
B.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唯一属性
17. 选择题 详细信息
秋有收获,更有悲凉。诗人以“秋风扫落叶”来感慨人生的悲伤。然而,一位禅师说:“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禅师的话是说 ( )
①离开物质谈运动是无意义的 ②运动总是与静止相伴而生的
③运动是绝对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18.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很多中国人都耳熟能详。“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人们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折射出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和丰富内涵,也深刻揭示了四季轮回的客观规律。这表明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②把握规律可以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
③“二十四节气”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④“二十四节气”是时令、气候、物候的规律,我们应该尊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9. 选择题 详细信息
习.平总书记在谈到生态文明时强调,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为此必须( )
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②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发挥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作用
③要尊重规律,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 
④在认识和控制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趋利避害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从哲学上看,这一现象表明(  )
A.不同的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
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意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人脑总是不能如实地反映外界事物
21.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李克强说,向雾霾等污染宣战,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这表明
A.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是治污成功的关键
B.向污染宣战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C.改善生产与生活方式有助于消除人与自然的斗争性
D.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2. 选择题 详细信息
2019年1月14日,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它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首次实现了地球与月球背面的测控通信,首次揭开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从嫦娥四号上搭载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发布的最新试验照片可以看到试验搭载的棉花种子已经长出了嫩芽,这也标志着嫦娥四号完成了人类在月面进行的首次生物实验。这表明
①实践最终以服从和服务于认识的发展为目的
②科技创新可以推动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
③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④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决定着认识的深度、广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3. 选择题 详细信息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
A.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B. 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赖,密不可分
C. 物质和意识是相互独立,互不相干
D.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24. 选择题 详细信息
“新时代”“新思想”“新实践”是十九大报告的关键词,其中“新时代”诞生“新思想”,主要体现的唯物论道理是(  )
A.意识的能动性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发展的观点 D.物质决定意识
25. 选择题 详细信息
当前,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水环境承载能力较差。对此,“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坚持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下列对“以水定产、以水定城”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应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②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需要加以利用
③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可靠保证
④发挥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是改造世界的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6. 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传统村落拥有较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是农耕文明的精粹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某县是全国首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县,该县在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中,坚持活态保护、有机发展理念,把传统村落放到历史动态中去加以考量,尊重原住民,遵循它的发展规律;充分利用本土、原生态、低碳环保材质,充分利用新的生态环保技术等复活传统村落的整村风貌。这种保持着原味古朴历史感的传统村落吸引了省内外大量的游客,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该县是如何成功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的。
27. 详细信息
党的十九大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教育发展的滞后、受教育程度偏低、等靠要的心态严重是老少边穷地区贫困的主要症结之一。“扶贫先扶志”决定了教育扶贫的先导性功能,“扶贫必扶智”决定了教育扶贫的基础性地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说,教育的缺失是“能力剥夺的贫困”,是比收入贫困更深层的贫困,它会引发“贫困的代际传递”。“一技在手,终身受益”,教育在促进扶贫方面的作用,可以说是根本性的、可持续的,要在扶德、扶智、扶志、扶能上用真功。
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知识,分析“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观点的合理性。
28. 详细信息
材料:近年来,一系列文明风尚建设净化着社会陋习和不良风气,文明、理性正在成为时代的底色,引导着我们的公共生活。但在社会价值观多元化、文化选择多样化的情景下,一些人受错误的思想侵蚀,观念没有善恶,行为没有底线。如重庆万州一乘客与司机争执互殴导致公交车坠江;高铁和公交上公然“霸座”,无理取闹……发生在公共场域的这些不文明行为乃至违法事件,受到公众和媒体的普遍谴责,也引发了关于社会文明的思考。在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中,亟须构建与物质文明相适应、与时代相匹配的思想道德文明。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构建与物质文明相适应、与时代相匹配的思想道德文明的依据。